书城心理变态心理学
6472000000039

第39章 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其临床表现

以往对人格障碍的诊断信度较低,一个临床工作者可能将一个夸张、虚饰的患者诊断为自是型人格障碍,而另一位临床工作者则可能会将之诊断为精神变态。现在,这种低可信度因两个方面的发展而得到了改善。其一,DSM-Ⅲ中对特殊诊断标准以后继版本公布;其二,形成了结构性访谈这一特殊诊断方法用于对人格障碍进行评估。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良好的信度可以实现,即使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也可以做到。

我们将根据DSM-IV-TR的三个族群,分别列出十种人格障碍加以讨论。其中由于反社会人格障碍最具危害后果,因而我们不在本节讨论,而是专列一节用较大的篇幅加以讨论。

一、怪异人格类(Cluster A)

怪异类(odd/eccentric cluster)包括偏执型、分裂型、精神分裂型三种人格障碍。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典型地表现出古怪与异常的行为,这些行为看起来与精神分裂症很相似,但又没有精神分裂症那样严重。这类障碍的症状包括极端多疑、社会退缩、以奇怪的方式思考和理解事物等。有人认为,这类人格事实上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而且把它称为精神分裂症系列的疾病。对这种看法的支持在于,患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往往还具备了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条件,或者他们的近亲中有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当然,这种发现也反映了这类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在区分上的困难。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又叫妄想型人格,是一类以不信任和怀疑他人,以致认为别人都有恶意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颇为常见,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2.5%,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占10%~30%,在门诊患者中占2%~10%。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别人总是心存怀疑,这样的怀疑会影响到患者与家人、同事及朋友的关系。他们常会预期被虐待或被剥削利用,因此常常私底下不断地寻找他人不怀好意的蛛丝马迹。当他们感觉被羞辱时,通常会有非常不友好的情绪反应。他们会将别人的举动解释为具有威胁的意味,例如,同事对他的微笑,会被他解释为对他的嘲笑。

这种态度倾向反映了患者在感知功能方面的损害。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不断地审视周围环境,寻找证据以支持他们的猜疑——直到找到类似证据。如果办公室有两个同事在窃窃私语,或者如果邮件迟了,或者如果邻居在深夜把音响开得大了点,那么这些都可以作为对自己怀有敌意的证据。

患者的情绪调节同样受到妨碍。友谊和爱情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而这也正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所缺乏的,所以他们缺少朋友。他们可能有一个“盟友”,而这个“盟友”通常处于从属位置,但最终他们也会怀疑这个“盟友”并转而结交另一个“盟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名称和对疑心的说明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不应该把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偏执狂(paranoia)或者偏执型精神分裂症(paranoid schizophrenia)相混淆,后者属于精神病(psychoses),属于严重的能力障碍,包括与现实接触的能力的丧失,偏执型人格障碍并非如此。但需要补充的是,研究者们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当中,偏执型人格障碍比在整个人群中更为引人注目和常见。因而,这两种障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关系。

个案研究

郑某,女,26岁,本科学历,公司职员。她工作能力佳,但不愿对他人吐露心事,独来独往,无知心朋友,总是提防别人对她不利,周围人都说她性格古怪、没人情味,时常将别人的好意往坏处想,怀疑别人有特别动机。工作中老是怀疑别人翻弄了她的资料,别人向她请教问题反被认为是有意考查她;她要回娘家时,婆婆特意给她些东西捎去,她认为这是婆婆有意撵她走等。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情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响,因此与邻里、同事之间格格不入,婆媳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当被证明是错误时,却又不承认,经不起批评。最终搞得她原来唯一可信任的丈夫也因无法容忍她而离婚。

(资料来源:季建林,精神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种人格障碍应追溯到早期儿童与父母之间不良的互动模式,尤其是严厉、疏远的父子关系及母亲对儿童的过分控制与排斥。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由于父母一直对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因而,这些人从童年时起就将他们的环境视为充满着敌意。无法相信别人,总是对环境保持警觉,因而可能会形成极端的愤怒感。他们也会把这些感觉投射到别人身上,结果逐渐增加了被迫害感。认知理论家认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别人的期望和要求下努力保持希望与信心,为了应付贬抑、羞愧及不适当的感觉,他们通常采取广泛而适应不良的假设,如“人们都是邪恶的”,“任何人都可能伤害你”等。生物学理论则认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有遗传上的原因。一项研究曾检查了澳大利亚3810对双生子,在有关多疑的自我报告方面发现,如果双生子中有一个过分多疑,另一个多疑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当然,我们必须看到,双生子相似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人格的相似性。

在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面,通常认为这类患者没有特别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很少有人愿意去接受治疗。同时,很多正在接受治疗的人也不把自己视为患者,而且对治疗师抱不信任的态度,甚至抵抗治疗师。因此像大多数人格障碍一样,这种障碍治疗效果不佳,进展也非常缓慢。行为与认知治疗师试图帮助患者控制他们的焦虑,增进他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技能。认知治疗师也试图引导患者发展更为现实的认知来对他人的言行加以理解,从而对他人的思想、观点了解更为透彻。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1.分裂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类以对亲密社交关系感到严重不适、认知或知觉歪曲和行为怪异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该障碍发病于成年早期,并表现在各个方面。该障碍较为常见,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为3%。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在言语、行为、思维和感觉、知觉等方面表现异常,但其异常并未达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例如,在言语上患者可能会信口开河,但实际上从不会达到语无伦次的程度,而语无伦次常常是精神分裂所具有的病症。或者患者可能会报告有反复出现的幻觉,诸如感觉他死去的妈妈好像在房间里,然而这种情况依然不同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可能报告说他看见死去的妈妈就在房间里。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也表现出奇思异想,声称他们可以预知未来、了解别人的想法等。无疑,由于部分地受到患者宣称的疑惑的影响,故而他们倾向于多疑、冷漠与退缩。他们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不安,他们寻求孤立,且很少有亲密的朋友,但又有很多患者觉得非常孤独。此外,他们还可能会反复地排列某一物品,使它们的标签排成一条线;他们往往过分地整理衣柜,或穿上搭配怪异的衣服。患者的情绪表达可能很不得体,常常是平淡,或者毫无幽默感。

怪异的行为与外表是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经常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极大的困难,而这也许能够用来解释患者的一个重要特性:离题的语言(digressive speech)。他们的谈话通常是含糊笼统的,但也会过度地描述,而且经常出现松散的联想。

分裂型人格障碍在1980年被加入DSM,作为改进精神分裂症诊断可靠性和研究它与其他心理疾病的关系的一种努力。在精神分裂症方面,常常难以划出诊断的界线。在某些“典型的”病例中,患者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如言语、思维、知觉、情感、社会行为、运动行为等,但仍有许多病例并没有上述典型的表现。例如,患者只是在若干方面稍有异常或者只在某一方面极端异常,如逃避社会。这两种类型以往都被归入精神分裂症的次级类型,现在则将之列为人格障碍:分别被称为分裂型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这两种人格障碍进一步的区别在于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Nigg等人(1994)的研究证据显示与整个人群相比,分裂型人格障碍在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中更为常见。进而,分裂型人格障碍对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药物有良好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指出了这两种障碍之间的某种生物学的关系。因而,从遗传或其他方面而言,分裂型人格障碍可能具有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个案研究

G女士是一位60岁的老人,她一直都没有结婚,独自一人和13只猫生活在一起。G女士的外表很奇怪,她的行为也很古怪。G女士穿着颜色夸张,尽管也挺可爱,但所有见过她的人都认为她和别人不一样。她不断察看一些信息和线索,相信这些反映了她什么时候会在哪儿受到处罚。比如,她仔细地回顾人们(如杂货店的收银员或邮局的工作人员)的最后一段话,看他们的话里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含义。G女士几乎一直都有人格解体和现实丧失的感觉:她说她感到好像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自己就好像是电影里的一个角色。她着迷于这种游离于身体之外的体验,并常常描述自己进行星际旅行的情景。她的住处满是各种标记,但她否认自己已经搜集了好多年。她常常觉得自己离开寓所时别人正在谈论她,但她知道这可能是因为她的穿着不同寻常。由于G女士在社交场合极度地不自然和害羞,她一般都只在晚上才出去,并避免与其他人交谈,避免在电梯里碰到他们。她偷偷摸摸地进出住所,总是在凌晨3点到24小时营业的商店去购物,那时的人很少。

(资料来源:Alloy et al。,Abnormal Psychology,8th ed。,2005)

2.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由于分裂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症状相似,故一些研究者,如Cadenhead 等(2000)假定造成这两种障碍的因素是相似的。事实上,他们发现这两种人格障碍有着共同的模式,即常与不良的家庭沟通及父母的心理病患有关联。而且,他们也发现如同造成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一样,注意力的缺陷也可能会造成分裂型人格障碍。例如,具有这两种症状的被试在倒行遮蔽(backward masking)实验中的表现非常贫乏。这是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注意力测验,它要求被试在前一个视觉刺激闪现于荧幕之后,立即确认另一个视觉刺激。有这种症状的人,很难把前面的刺激排除掉,去注意第二个刺激。最后,研究者们也发现,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之间也具有相同的生物因素,如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活动、脑室的扩大等。当然,虽然这些发现指出这类障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研究也指出,分裂型人格障碍与情感性疾患有一定关系。有些抑郁症患者的亲属,就有着较高的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比率,反之亦是如此。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说,这种人格障碍并不只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大部分治疗师都同意,需要帮助这些患者重新与社会建立关系,而且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想法及能力的限度。治疗师可能要划分一个明显的界限,例如,要求患者守时,要帮助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其结果,了解治疗师的想法及其出发点。认知治疗师认为应更多地指导患者,客观地评估自己不寻常的思想和知觉,忽视那些不恰当的思想和知觉。例如,一个治疗师可能记录下一个怪异或虚幻的念头,然后指出它们的不正确性。当一个患者在言谈中开始离题时,治疗师可能要求患者总结他所说过的话。有时可以通过语言课程、社会技能训练,以及适当的衣着和举止这些特殊的行为矫正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得更加融洽,如何做到与其他人在一起更为舒适。另外,在临床上,由于这种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很相似,因此抗精神病药物已经用于治疗这种障碍。低剂量的这类药物,可以明显地缓解患者的某些症状。

(三)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1.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亦称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一类以对亲密社交关系感到严重不适,在人际关系环境中情绪表达的范围极为狭窄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

正如我们所见,分裂型人格障碍包括了一系列反常行为,而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则是根据一种基本的反常行为来定义的,即对孤独的偏好。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体验社会温情及任何深刻情感的能力,也在与别人形成亲密关系方面普遍无能。他们极少会结婚,很少有朋友,似乎不在乎别人的赞扬或批评。由于他们的自我专注,使得他们经常心不在焉,如同置身于局外一样。然而,他们并不像分裂型人格障碍者那样表现出异常思想、行为,或者言语类型。此外,他们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不同还在于,在其工作中若不需要社会接触,他们则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患者通常外表呆板,无可见的情绪反应,也很少报以手势或面部表情,如微笑、点头。他们可能诉说很少体验到的强烈情感,如愤怒或高兴。患者表情十分有限,表现冷淡和超然脱俗。此外,患者可能特别难以表达愤怒,甚至是在直接被激怒时也是如此,因而使人认为他们缺乏情感。

个案研究

王某,男,29岁,未婚。自上学以来,一直表现孤僻离群、少言寡语、情感冷淡、缺乏爱好,对一切显得无能为力并缺乏兴趣,对批评、赞扬及家人的关心均无动于衷,终日待在家里看书自乐而不愿多出门。家中来客从来不敢打招呼,几乎谈不上有社会和人际交往。他没有知心朋友,人称他为“木头人”。他学习成绩一般,毕业后对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长期待在家里不去工作,后来家里人为他找了一份工作才去上班。他不修边幅,生活随便,房间里一片狼藉,疏于收拾,经常迟到,对领导的提醒满不在乎。一次,别人给他介绍对象,他却提出要过隐居生活,做和尚。这一切引起了亲友的注意,之后他们劝其去接受心理咨询。

(资料来源:季建林,精神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对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很多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根源在于患者在与他人的接触当中未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患者的父母不能接纳子女,甚至会虐待子女,以至于患者缺乏爱与被爱的能力,他们应对环境的方式是避免所有的关系。精神分析学派中的自我理论形容这种人格模式是“自我障碍”,即患者缺乏自尊、自信,他们对自己是什么人都没有信心,因此无法与别人建立关系。认知理论家认为,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思维模式存在缺陷,他们的思考倾向于含糊笼统及空洞,而且他们不能通过对环境的审视而得到正确的知觉。由于不能通过他人获得某种情感的暗示,因此他们无法对情绪做出反应。认知理论预测,患有此种障碍的孩子,不管其智力水平如何,在语言与动作技能的发展上都非常缓慢。

在治疗上,由于此种障碍患者有明显的社会退缩现象,因此对许多这类患者融入治疗关系具有妨碍作用。这类障碍患者大多数与治疗师保持着情感上的距离,他们似乎对治疗毫不关心,而且进步的情况也相当有限。认知治疗师有时会帮助这类患者去体验更为积极的情绪,以及更令人满意的社会活动。例如,他们使用给患者呈现情绪表情的方式,让他们想一想或回忆愉快的情绪,并将之写下来。行为治疗师有时成功地指导患者学习掌握社交技能,使用角色扮演、暴露技术以及指定家庭作业等方法来对患者的行为进行矫正。

二、戏剧性与不稳定人格类(Cluster B)

(一)自是型人格障碍

1.自是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自是型人格障碍亦称自恋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类以夸大、需要赞扬和缺乏同情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本病开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个方面。该病较少见,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少于1%。这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是在1980年被加入DSM中的。

自是型人格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才能和实际成就,并预言自己将取得巨大成功——将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普利策奖,或者将是全公司一颗升起的新星等。他们总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别人不断地关注与赞美。他们难以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本身缺乏同情心,自大又易嫉妒他人,经常利用别人,且将别人的恩惠视为理所当然。患者对于他人的批评相当敏感,如果别人没有赞美他们,他们甚至有可能会暴怒。同时,他们倾向于追寻理想化、高地位的伴侣,一旦这个伴侣未能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便会表现出愤怒甚至拒绝的态度(就如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一样)。而且,只要有机会找到另一个地位更高的伴侣,他们就很可能马上替换。这种人格障碍最常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合并出现。

相关链接9-1 爱上自己倒影的纳喀索斯(Narcissus)

在古希腊神话中,纳喀索斯爱上了自己的倒影。

自是型人格障碍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希腊神话——一个爱上自己在水中倒影的英俊少年纳喀索斯(Narcissus)。据说纳喀索斯是河神和仙女所生的儿子,美貌出众,英俊潇洒。女神厄科钟情于他,并向他求爱,遭到他的拒绝,结果厄科因此而悲伤地化为回声女神。为此,诸神对纳喀索斯非常不满,决定对他进行惩罚使他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纳喀索斯果然被自己的影子迷住了,再也无心爱恋其他的人和其他的事,终日流连水边,频频望着湖中的影子,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不忍离去。他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饿。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不吃也不喝,痛苦异常。他面颊上的红润消退了,他的青春活力枯竭了。他轻轻地倒在地上,头枕着岸边的嫩草,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被人赞赏,又被他自己深深地爱着的眼睛。后来,心理学家便以纳喀索斯的名字来命名自是型人格障碍。

2.对自是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在过去的十年或二十年,许多文章和著作都运用了两种对立的观点——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学习的观点去描述自是型人格障碍。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是型人格障碍源于父母的冷淡与排斥,是对童年早期缺乏父母亲情感与赞许的补偿。对各种精神分析理论的支持性研究发现,受虐儿童及父母离异的儿童,特别具有形成自是型人格障碍的高风险。另外,被领养的孩子或父母早亡的孩子也有较高患病风险。有些行为与认知理论家主张,自是型人格障碍可能是由于早期生活中得到了过多的关心与照料,而不是消极的排斥。例如,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是型人格障碍是由于父母过分夸张孩子的才能以及由此对他们过高的期望所造成的。研究也发现,有特殊才能并经常得到父母赏识的头生子女,在自恋测量中,得分比其他孩子要高。此外,许多社会文化理论家认为,自是型人格障碍与社会“特定时代的自恋”有相当大的相关。他们指出,家庭价值观与社会理想在某个时期出现瓦解,会导致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对物质的关注。尤其是在西方社会中,那种特别鼓励自我表现、个人主义及竞争的社会价值观可能是造成自是型人格障碍的社会文化根源。

自是型人格障碍是所有人格障碍中最难治疗的一种。精神分析治疗师要帮助患者认清并重新建构其基本的不安全感与消极的防御。而认知治疗师则主要集中于患者的自我中心思想,使患者将注意力转向他人及其意见,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更理性地理解他人的批评,改变其“全或无”的观念。

(二)表演型人格障碍

1.表演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亦称“歇斯底里人格”,是一类以过度情感化和寻求注意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本病开始于成年早期,并表现在各个方面。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3%,在精神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约占10%~15%。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就是极度戏剧化与寻求关注。这类患者经常利用外表,诸如怪异的服饰、化妆、发型及头发颜色等吸引别人的目光。然而除了情绪表达强烈之外,他们的情感其实很空洞。例如,患者可能滔滔不绝地谈论某人,并说此人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但第二天却无法回忆起与这位朋友曾经发生的对话。当患者感到自己不是注意的中心时,会感到抑郁和烦恼。在性方面经常出现不恰当的诱惑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他们的言谈经常没有重点且缺乏细节,比如说他们会强烈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无法依据事实说服别人。表演型人格障碍容易与抑郁症及边缘型人格障碍产生共病性,同时也容易有健康上的问题。

个案研究

34岁的Z女士因情绪抑郁、浑身不适而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医院住院治疗。刚刚走进病房见到接待她的主管医生,她就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是多么不幸和痛苦,声称自己已经几天几夜没睡着觉、吃不进东西,说自己身体内的水分几乎消耗殆尽,皮肤也没有了光泽和弹性,还说上二楼的楼梯时感到十分吃力,说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一边听她叙述,一边冷静观察的医生发现,她露在短袖衫外的手臂滚圆,腰身颇为粗壮,口唇也不干燥,说话时虽然有气无力,但表情丰富而夸张,似乎在极力渲染悲伤的气氛。

当值班护士把Z女士领到分配给她的床位前时,她拒绝接受,要求调换床位,声称不能睡在临窗的床位上,因为怕风吹着后身体更加虚弱,又说靠门的床位也不能给她,因为夜晚病友进出开关门的声音会吵着她。护士没有答应她这些过分的要求,她就委屈地来找医生哭诉,说这里所有人都欺负她,看不起她是外地人等。后来医生从Z女士的丈夫嘴里了解到,她在家中也是凡事以自我的需要为第一,平时事无巨细,都要丈夫顺着她,否则就争吵和哭闹,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Z女士住进病房不久,护士们就反映这位患者有点不同寻常,除了无休止地提出各种要求外,还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在男性面前更是活跃,穿衣打扮也追逐时髦,常常在午后与其他病友去服装城买些色彩鲜艳但廉价的衣服回来。在一次医生与她的个别谈话中,她悄悄告诉医生说,病房中的某某男性患者对她有意思,还说自己在婚后不久曾因为婚姻生活平淡无奇、丈夫老实厚道没有生活情趣而和其他人幽会并发生了性关系。事后发现那个男人并不爱她,她倍感伤心。

[资料来源:王超,表演型人格障碍,科学养生,2003(12)]

2.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大部分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这种障碍患者小时候未能经验到健康的人际关系,他们生活在严厉且控制严密的父母之下,没有感受到关爱,害怕被遗弃。对被遗弃的深层恐惧使他们学会以戏剧性的行为方式,通过制造某些危机状态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对他们采取保护措施。另有精神分析理论家专注于女性患者。他们认为,早年缺乏母亲的照料和教养,造成女孩子产生了强烈获得父亲注意的需要,并通过情感及依赖的表现来寻求这种需要的满足。早期这种强烈的情感及其戏剧化的表现,导致她们形成了控制其后来生活的戏剧化的人际关系模式。这种人在进入成年后,变成了“不快乐的小女孩”,他们把男性当做理想化的父亲,而且试图去操纵他们。

认知理论认为,戏剧性人格障碍患者缺乏实质性的内涵,且易受暗示。这种理论认为,患者越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身上,越是情绪化,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关心与兴趣也就越少。由于他们连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没有学到,也未能注意到,因而他们必须依靠直觉,或依赖于他人提供的生活指导。有些认知理论家提出,这种人格障碍患者一般坚信自己无力照顾自己,于是,他们会不断地通过求助于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社会文化理论家认为,戏剧型人格障碍部分是由于社会规范及期望导致的。即使现在,我们的社会都在鼓励女孩子不必自立、自信,即便她们已长大成人。因此,这种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虚荣、戏剧性以及自私行为,事实上就是女性化过度扩大的结果,也是我们社会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的结果。

与其他大部分人格障碍不同,这种人格障碍患者经常会自己寻求治疗。不过对这种障碍的治疗十分困难,因为患者可能会提出特殊要求,发脾气,甚至使用诱惑他人的伎俩。另外,这种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假装对治疗领悟,或表现出明显的改变,但其真正目的则是要讨好治疗师。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治疗师就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以及严格的专业界限。

认知治疗师试图帮助患者改变其无助的信念,并使他们形成更适当、更为深思熟虑的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精神分析学家与团体治疗师致力于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的过度依赖性,使他们更为自立。临床个案报告指出,每种方法可能都有一定作用。相对而言,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除非用它来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三)边缘型人格障碍

1.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类以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以及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在精神科门诊患者中约占10%,住院患者中约占20%。

边缘型人格障碍首先由动力心理学家(如O。F。Kernberg,1975)提出,1980年被正式确认为一种诊断。从那时起,这一分类被广泛地使用,以至于20%的精神病患者被诊断为这种疾病。同时据估计,在普通人群中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为3%~5%。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的2/3是女性。当然这一分类至今仍受到一些其他学派理论家的质疑。

近几年边缘型人格障碍分类受到大量的关注。一般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自毁行为的威胁、经常性的认知歪曲、对被遗弃的恐惧以及冲动等。例如,对别人的态度与感觉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毫无理由地发生很大改变。情绪表达强烈、无常、突然,特别是从满怀热情的理想化瞬间转变为鄙视轻蔑的愤怒。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强烈的愤怒经常会伤害到自己的人际关系。他们这种无法预期、冲动、自我伤害的行为,会发生在赌博、无节制的消费、随意的性关系、物质滥用和过度玩乐上。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对自我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他们可能在价值观、忠诚度或职业选择上会有很大的改变。他们无法忍受孤独、害怕被抛弃、需要被注意且长期感到沮丧与空虚。在面临压力时,他们可能有短暂的精神失常或出现分离性症状。

Morey(1991)将边缘型人格障碍描述为一种包括四个核心成分的综合征。

(1)难以建立一种安全的自我同一性。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具有一种不稳定的自我观念,因而严重地依赖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以便获得认同感、自我身份感。当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感到他人的关心时,会表现得犹如孤独的弃儿;但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的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到白,从恨到爱。反之亦然。他们的观念永无折中之时。当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时(亦即彻底孤独),他们会自我隔离或极度冲动。

(2)怀疑。正如对他人的依赖一样,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对与他们有关系的人充满怀疑,并且期待遭到遗弃或者受到他们的迫害。依赖和多疑的结合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人的感觉方面形成了极度的矛盾心理。一个在此刻受崇拜的朋友,下一刻就可能会受到攻击。

(3)冲动与自毁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其行为方面具有典型的冲动性与不可预测性。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他们常常会从事自毁行为,如药物滥用、醉酒驾车、打架和性生活混乱等。他们也会习惯于运用自杀来威胁他人。他们有高比例的自我伤害行为,例如,他们会用刀片割自己的腿,或用香烟烫伤自己的手臂。至少有2/3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生命中的某些时期会尝试伤害自己。

(4)难以控制愤怒和其他情绪。这是边缘型人格障碍非常显著的特征。患者处于一种重复不断的情感危机状态中,表现出原始的悲伤和愤怒情绪。这使一些研究者认为像情绪障碍一样,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和边缘系统异常有关,而这正是大脑中调控情绪的部分(Kling,Kellner,Post et al。,1987)。一些理论家提出了边缘型人格障碍到底是不是一种抑郁的形式这个问题。许多患者对两种障碍的诊断标准都符合,虽然尚未得出结论,但有一些证据说明心境障碍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家族中有更高的流行率(Gunderson&;Elliott,1985)。像分离性身份障碍一样,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倾向于报告其童年期在身体与性虐待方面的经历。

自杀倾向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中颇受关注的一环。李娜汉(Linehan)和赫德(Heard)(1999)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二十年间,大约有7.5%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会自杀。另一项针对621名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有15.5%的人在过去一年中尝试自杀至少一次以上(Yen et al。,2003)。

边缘型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也是临床案例中最常见的人格障碍。初期的预后状况并不理想,在前七年大约有50%的人依旧无法摆脱边缘型人格障碍。但是一系列研究表明,经过十年或十五年之后,高达3/4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其表现与正常人几乎无异。大部分人在40岁后就不再受这种人格障碍的影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与轴Ⅰ的焦虑障碍(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心境障碍非常容易产生共病性。同时他们也容易出现物质相关障碍和进食障碍,并且容易与怪异类人格障碍产生共病性。

个案研究

张某,女性,27岁,自幼父母要求较严格,母亲为大学教师,女强人,专注于工作,父亲为军人,脾气暴躁。患者13岁读初中二年级,父亲转业回家,经常指责、训斥患者。患者开始出现紧张、情绪低落、少语、夜眠差、头疼等症状。她努力迫使自己做得让父亲满意,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和同学关系疏远,孤僻,脑子里经常思考一些无意义的事,如“人为什么活着”,“人是从哪里来的”,“宇宙人、外星人”等。她的学习成绩下降,父母未予以注意,未治疗,之后出现情绪波动不稳,有时内心压抑,有时兴奋,赶新潮,出风头。读高二时母亲将其由市中学转至县高中,因不适应紧张的学习环境,感觉学习压力大,考试成绩下降到倒数第一。后与同校一男老师发生了性关系,感到自卑,自行退学。不愿面对现实,在家里无所事事,感到非常空虚,有一种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一直“不知自己是谁”。

母亲为其安排重新上学,她感到心中难受、压抑、想死,并割破左手腕及颈正中部自杀,导致昏迷约30分钟,当感觉到父母在抢救自己时,有一种快感,经抢救脱险。之后情绪波动不稳,时而低落,时而兴奋,变化较快,行为冲动,不顾后果,多次外跑不归,多次服药自杀,性生活随便,和许多男人有染。自己看书认为患了强迫症,曾到武汉、石家庄、北京、天津、湛江等多个地方就诊,诊断不一,服用多种药物效果欠佳。其间曾多次调换工作,均因与同事相处不好或男女关系问题自行离职。其后开始信耶稣教并开始恋爱,遭到父母亲的反对后出现兴奋,话多,说大话,乱花钱,感到脑子反应快,乱发脾气,整夜不眠,忙碌,性欲亢进,随便和陌生男人发生关系,当地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予药物治疗两月余好转,以后间断服药,情绪一直欠稳,时常头痛,感觉空虚,易发脾气。每当母亲安排其生活时便出现极端的压抑,外跑,自杀,行为冲动,性生活随便等状况,事后又感到后悔、痛苦。

[资料来源:郭慧荣等,上海精神医学,2003(2)]

2.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1)生物学因素。在生物学因素方面,某些资料指出,额叶功能的损害常被视为在冲动行为的发生上起作用。例如,Goyer等人(1994)指出,患者在额叶功能的神经学测验上成绩很差,而且表现出低水平的额叶葡萄糖代谢作用。Herpetz等人(2001)也指出,患者大脑的杏仁核不断增加的激活水平被认为在对情绪的调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杏仁核激活水平的增加也和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所见的紧张情绪有关。有些特别冲动的患者显示出了自杀企图,或者会攻击他人。Gurvits及Spoont等人(2000,1996)的研究表明,他们有比较低的脑部血清素活性。患者也经历了与抑郁症患者相同的睡眠异常。与这些生物学的发现相一致的是,有关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家庭研究指出,该人格障碍具有遗传的成分,即其近亲中患有这种障碍的人比一般人多五倍。

相关链接9-2 李娜汉的应激—疾病素质理论

李娜汉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应激——疾病素质理论

李娜汉认为,那些因为生物学的素质因素而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如果在原生家庭负面的环境中成长,就会产生边缘型人格障碍。换言之,情绪调节不良与负面环境相互影响,就容易发展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在一个负面的环境中,个人的情感往往遭到忽略或不尊重。也就是说,当个人尝试表达情感时却遭到蔑视,甚至惩罚。最严重的负面环境就是儿童虐待。不论是否涉及性侵害,施虐的父母嘴里说的是对孩子的爱,但实际的作为却是在伤害孩子。

这两个假设因素——情绪调节不良与负面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见右图。例如,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对家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或做了不恰当的事。生气的父母会忽视,甚至惩罚无理取闹的孩子,因而导致孩子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压抑的情绪不断累积,到最后终于爆发。于是,再度引起父母的关注。因此,父母又再次强化了原来的否定或惩罚。当然,或许还会有别的方式,但通常这些方式实际上都是一种恶性循环,不断在情绪调节不良与负面环境之间反复。

(资料来源:Ann。M。King et al。,Abnormal Psychology,10th ed。,2009)

(2)母子关系的不良。研究者们通过长期的心理治疗和临床观察逐步形成一个假设,即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之关键因素是幼年期母子关系的失败所导致的心理发展不良。Murry转引Mahler等描述的早年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是:①正常的孤独期(0~2月);②共生期(2~5月);③分离—独立期(5~36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理基础产生于后两个阶段。母子关系的失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Masterson等提出的“母亲过分卷入”和Adler等源于自我发展理论的假设——“母亲对孩子的需要的误解和不适当的反应”。Masterson指出,母亲的过分卷入是由于母亲本人的人格有某种缺陷,她利用并依靠婴儿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Adler和Buie认为,母亲是孩子的需要和冲动的外部效应器,母亲如能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所表达的意义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充满爱的环境,孩子就能逐渐发展内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价值感,否则,孩子成年后就没有稳定的自我感,就会不断寻求外部爱护,成为“深在的情感饥渴者”和“手拿脐带走入生活的人”。近年的研究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幼年时母亲较少照顾而又过分控制者较多,上述两种原因无一可单独引起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明显出现,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可能促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形成。

儿童期遭受身体虐待被认为是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3)童年期遭受虐待。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还对儿童期人身虐待和性虐待、幼年创伤性经历等因素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及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如下结果:①儿童期性虐待是受虐待患者记忆中最严重的事件,人身虐待次之。儿童期的人身虐待和性虐待者比较常见,可分别高达67%和77%,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有联系,有频繁自残行为者似乎在儿童期受到的虐待更多。②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早年创伤的后果,在女性患者中尤其如此,这些创伤包括幼年丧失父母,是身体和性虐待及乱伦的受害者等。创伤作为一个坏的印记,或通过想象、游戏和梦境被进一步加工后,破坏了孩子的自我功能的发展。人格解体来源于被虐待时身体体验的分裂,非真实感是创伤体验通过想象后的变性产物,分离症状多见于有严重创伤体验的女性患者。③早年的创伤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康复是一个负性危险因素。长期的追踪结果表明,早期与母亲有关的发展问题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结局呈负相关。

(4)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一种精神分析的观点,其重点在于儿童将对他们而言很重要的人物形象内化,例如父母亲。该理论的核心在于,讨论儿童如何认同情感上强烈依赖的对象。这些内化的心像(即客体的呈现)将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但是,这些内化的价值观有时却会与已成年的他们互相冲突。例如,当一个女大学生已经将母亲的行为举止作为一位女性应有的行为举止的观念内化,但她却又发现自己深受现代女权主义观念所吸引。

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Otto Kernberg。他认为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验——例如,父母的爱与关怀不一致,父母虽然赞赏孩子好的表现,但在情感上却又无法提供支持与温暖——这就会造成孩子将这种困扰的客体加以内化,进而使其无法分辨周围人的爱与不满。因为这些客体关系的困扰,又导致他们缺乏自我安全感,这恰恰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焦虑—恐惧人格类(Cluster C)

(一)回避型人格障碍

1.回避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类以社交抑制、情感不适当和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该障碍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0%,约占精神科门诊患者的10%。

像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一样,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以社会性退缩为显著特征。然而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退缩不是由于对人际间温情体验能力的缺乏或自我封闭造成的,而是由于对拒绝的害怕。根据Millon(1981)最初的研究,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对任何拒绝、贬抑以及羞耻的超敏性(hypersensitivity)。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与一个陌生人交朋友存在某种程度的困难,但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就极其困难了,因为他们仅渴望被爱及被接纳,且倾向于避免与人交往,除非再三得到他人积极情感的保证。即使如此,他们也会对任何否定或不赞成的暗示保持着警惕。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也是低自尊者,他们为自己在社交中的失败而感到沮丧和愤怒。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认为自己的外表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他们过分夸大新情况可能遇到的困难,因而很少冒险或尝试新的活动。虽然他们非常渴望一个亲密的关系,但他们通常很少或没有亲密朋友,并经常感到郁闷和寂寞。有些人则采取逃避现实的策略,沉溺于自己内心的幻想和想象中的世界。

2.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家把焦点放在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普遍的羞愧感上。有些学者追溯患者童年期经验过的嘲弄与羞辱,如父母对孩子尿床采用嘲笑或惩罚的方式,那么孩子则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形象。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个人感到他一生都不会被人喜爱,而且不相信别人对他的爱。同样,认知理论家相信,在儿童早期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与拒绝,可能会导致某些感觉,即在其环境中的他人会经常采用消极的态度批评他们。因而,他们产生了对被他人拒绝的期待,并且会对别人的反应产生误解,以便与那些期待相一致;他们会漠视别人正面的反馈,而且常常害怕社会参与。这一切都是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在治疗方面,如同对其他人格障碍的治疗一样,治疗师最重要的工作在于首先要获得患者的信赖。精神分析治疗在于帮助患者认识并消除可能在其潜意识中起作用的冲突。认知治疗师要协助患者改变痛苦的信念与思考,能够面对痛苦的情绪并改善自我形象。行为治疗师则通过提供社交技能的训练,并且通过要求患者逐渐增加社会接触的暴露疗法对患者予以辅导。此外,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有时可用来减少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社交焦虑,但在停止用药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个案研究

J先生做会计已有九年,他在高中毕业后就从事这一工作。他说他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害羞、胆小且安静的孩子……

他的上级认为他是一个独行侠,一个安静及有效完成工作的古怪的年轻人。他们注意到他独自在公司的餐厅吃饭,而且不与人喝茶聊天,或是在公司里说笑。J先生没有交过女朋友,甚至五年来没有参加过任何聚会……现在他把所有空闲时间用来阅读、看电视、做白日梦,或在家里修理东西。

J先生每次碰到本部门有新同事上班就会很苦恼。他的办公室大概有40位员工,而且每年有4~5人会轮岗。最近几个月来,他的办公室内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尽管他渴望成为这个小团体的一员,但他不敢表达这个意愿,因为他感到自己对这个团体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可能会被拒绝。很快,J先生与其他几个人成为这个小团体成员嘲弄和开玩笑的对象。这使他越发感到自己在工作中没有自信,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错误。

(资料来源:Comer,Abnormal Psychology,4th ed。,2001)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

1.依赖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类与过分需要照顾有关,以服从和依附行为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障碍是医院精神科最常报告的人格障碍。

正如其名称一样,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就是依赖他人。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因胆怯或者难以做出决定,往往会依赖一个或两个他人,如依赖配偶或父母亲,由他们所依赖的人承担起为他们决定的责任,包括该做什么工作,去哪里度假,怎样带孩子,该与哪些人交往,甚至穿什么衣服等。构成这种自我淡化的原因是对遭遗弃的害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等待一个迟到的朋友是一件令人感到不便或烦恼的事,而对于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却是一个情感上非常不幸的事件:长时间的担心意味着朋友对他不再关心。由于害怕被别人遗弃,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是妇女,会容忍丈夫的不忠、醉酒,甚至身体的凌辱,她们担心会因反抗而遭到丈夫的抛弃。这种消极状态导致某种恶性循环,即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被他人控制和凌辱得越多,就越感到无助,并且这些感受又进一步妨碍了她们采取任何维护自尊的行动。

2.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解释与对抑郁症的解释非常相似。例如,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口腔期性心理发展的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可能会引发终身在营养物方面的需求,因此,也就增加了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有些精神分析理论家则指出,许多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父母过分干涉子女的活动,或者对子女采取过于保护的养育态度,因而他们的孩子形成了依赖、缺乏安全感及分离的焦虑。

行为主义者认为,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父母亲在无意中对孩子的依附或顺从行为给予奖励,同时对孩子的独立行为给予惩罚;同时,父母本身的依赖行为也可能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榜样。因此,依赖型人格障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认知理论家发现,患者以下两种对能力的认知态度有助于产生并维持这种障碍:①“对于应付周围世界而言,我是无助并且是无能为力的”;②“我必须找一个人提供保护,这样才能应付这个世界”。认知心理学认为,非黑即白的二分法的思维方式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如“假如我是依赖的,我必定是完全无助的”,或者“假使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就会孤单”。这类想法对这种障碍患者的独立自主的努力起着消极作用。

对这种障碍的治疗,要将重点放在协助患者认识到应该接受他们应负的责任。同时由于配偶或父母的专权、独断行为,可能会助长患者的症状,故有些临床工作者提出了夫妻或家庭治疗,或者对他们的配偶或父母分别治疗的观点。精神分析疗法对这种症状的治疗集中于与治疗抑郁症患者相似的问题,包括将依赖的需求移情到治疗师身上。行为疗法的治疗师通常提供所谓的自我肯定训练来协助患者更适当地表达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渴望。认知治疗师则试图帮助患者挑战及改变他们无能、无力与无助的假设。

个案研究

杨某,男,22岁,学生。从小受家人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成绩也不错。但独立能力差,缺乏主见,喜欢大家一起干同样的事情,而当一件事情要他自己决定时,便怕干不好,不知所措,不论事情大小都要父母为他作决定。离家上大学后,在学校生活自理都成问题,担心学习跟不上,感到自己无助、无能,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哭泣、厌学,打电话逃回家,要父母帮忙。该学生一直独立能力差,缺乏主见,小事也需要依赖父母,不能良好地适应成长过程中碰到的事情,符合依赖型人格障碍诊断。

(资料来源:季建林,精神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三)强迫型人格障碍

1.强迫型人格障碍及其临床描述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类以专注于顺序、完美和控制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其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在精神科门诊患者中占3%~10%。

尽管有研究指出,约2%的人口可能会遭受这种人格障碍的影响,但依赖型人格障碍确切的患病率尚不清楚(Zimmerman&;Coryell,1989)。多年来,临床工作者相信,女性患这种障碍比男性多,但也有研究指出,这种障碍在男性中也十分普遍(APA,2000;Reich,1990)。有些研究发现,这种障碍的男性被试的近亲患抑郁症比率更高,而女性被试的近亲则有较高的患恐惧症的比率。

强迫—冲动型人格障碍的显著特征是对琐碎细节以及完美的过分关注,而这是以自主性与有效性的丧失为代价的。患者过分专注于细节、规则及规范。对于细节过分在意,经常导致他们无法完成任务。他们通常以工作为导向,不太追求工作的乐趣。他们几乎没有办法做出决定(以免犯错误),也无法很好地分配时间(以免错误分配时间)。他们的人际关系通常不好,这是起因于他们的固执,且对每一件事情都要求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进行。他们经常被人们视为控制狂、严肃、严格、拘泥形式且缺乏灵活性的人,特别是在遇到道德问题时更是如此。他们没有办法丢弃残破无用的物品,即使那些东西一点儿纪念价值也没有。

2.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解释及治疗

多数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理论解释,借用了有关强迫症的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强迫型人格障碍是肛门期的退化作用引起的。即由于这些人在肛门期受到过分严格的排泄训练,因此,他们因愤恨而滞留或固着于这个阶段。为了控制愤恨,他们持续地抗拒他们的愤怒以及排泄的本能。结果他们变得过分抑制及遵守秩序,很多人变成热情的收藏者。认知理论家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起因没有提出多少见解,但是他们认为不合逻辑的思维过程可能会有助于这种障碍的维持。例如,他们指出,二分法思维方式就有可能产生僵化与完美主义现象。同样,他们也指出,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对做错事或对犯错误的可能结果常常会给予错误的解释,或者过分夸大这种可能性。

这种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因而他们也不会去寻求治疗,除非他们也遭受到焦虑或抑郁之苦,或者除非家人或朋友坚持要求他们去接受治疗。一般而言,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对强迫性焦虑症的患者有相当好的效果,但是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对精神分析疗法与认知疗法有较好的反应。精神分析治疗师通常试图帮助他们了解、体验并接受他们的感受及潜在的不安全感;而认知治疗师则把重点放在了协助患者改变其二分法的思维模式及完美主义、优柔寡断、拖延、长期的忧虑等症状上。

个案研究

周某,女,30岁。她一向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赢得领导的信赖和好评。领导提拔她后,她对下属要求过分苛刻,注意细节,一点儿小事都要自己过目,一定要按照她的方式意愿做事,否则就不满意,发脾气,有时甚至不放心把任务交给别人去做,便自己加班加点不休息。即便是休假时,她也难以放松,总担心哪儿出差错。在家里,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丈夫一搞乱便不开心要立即纠正。朋友到她家来会感到很拘束、不自然,担心一不小心会犯了什么错误。

(资料来源:季建林,精神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