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71800000037

第37章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在新世纪肩负的一项崇高使命。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并付诸实践后,两岸关系有了重大进展。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人员的往来不断扩大,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两岸关系的发展充满波折。1988年,李登辉继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后,逐步背离一个中国原则,鼓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支持、纵容“台独”势力,导致“台独”势力膨胀和“台独”思潮蔓延。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台独”活动愈趋猖獗,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形成严重冲击。

面对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赋予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新的时代含义,深化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思想,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希望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共同心愿。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对台工作的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第二,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

第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我们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要根据“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现有涉台法规和工作,大力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使台湾同胞在往来、交流和合作中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利益与祖国大陆紧密相连,更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最好的方式和最佳的模式。

第四,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第五,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江泽民指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1997年、1999年,我们相继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一件大喜事。现在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全面振兴的时候了。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都不愿意看到的。

第六,“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实行高度自治,除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外,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驻台,但给台湾留出名额担任国家政权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实现统一后,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上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和丰富发展。

2.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复杂的变化,“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台海形势的新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这部重要法律,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推动下,2005年4月至7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的领导人先后率团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亲切会见他们,并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党际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胡锦涛还分别与中国国民党和亲民党领导人联合发布了会谈公报。在会谈和公报中,胡锦涛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等新的主张。2006年4月,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重申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胡锦涛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一系列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是包括2 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 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 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一定会同我们一道,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始终坚持为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根本原因。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的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有关人士和有关政党严肃思考这个重大问题,从民族大义出发,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为保持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作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13亿大陆同胞和2 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两岸同胞要进一步加强交往,加强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绝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如果“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坚定地维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引导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巩固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进入2008年3月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反对“台独”、承认“九二共识”的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前后,对于发展“正常化”的两岸关系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热情,提出了“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发展两岸关系的新理念。2008年4月12日,胡锦涛会见萧万长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明确指出,当前两岸关系正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抓住难得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切实加强合作、努力共创双赢”。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就发展两岸关系的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再一次明确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会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就新形势下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对吴伯雄说,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2008年6月12~13日,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被迫搁置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海协”与“海基会”之间的沟通管理机制恢复,就两岸周末包机、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湾旅游等具体事宜进行磋商,并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的全面交流与对话作准备。2010年6月29日,“海协”与“海基会”领导人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一框架协议是两岸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结合两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平等互惠原则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制度化合作的新的发展阶段,将开创两岸经济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要统一,民族要振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历史大趋势,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思考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为什么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阅读书目

1.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见《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载《人民日报》1993年9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载《人民日报》2000年2月22日。

6.《反分裂国家法》,载《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

[要点提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是我国国内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根据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所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提出了新时期的外交战略。这个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始终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作为外交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坚持这个外交战略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