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71800000020

第20章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开放与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改革是开放的基础,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新的工业的建立,“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地方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他们还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进行了预测。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以生产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问题作出重要论述的第一人。他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他还断言:“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他提出了一个著名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不仅论述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途径,他的思想及成功的实践,成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和宝贵经验。毛泽东也曾指出:“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论十大关系》把向外国学习,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列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之一。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强调,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中国不开放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开启了世界市场。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的政策,广泛地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展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城市的开放以及引进外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迅速扩大,我国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各民族各国家,无论大小、发展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可以和我们互通有无,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基于这样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这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形成是一个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过程。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行业。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1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一方面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等等。另一方面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1 73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居第3位。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后者的比重已上升到90%以上,对外贸易的效益有了很大改善。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投资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26.58亿美元,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业务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地区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参与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出口增长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的较为粗放的增长方式,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较少;引进的技术主要是生产线和机器设备等硬技术和成熟技术,而核心技术相对比较少;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不尽合理,对外投资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30多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日渐增多。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意味着竞争更激烈,经济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们与各国经济联系继续加深,贸易摩擦增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等一些新的现象不断出现。为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第二,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两者缺一不可。“走出去”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充分了,要求也更迫切了。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们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认真总结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特别强调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新的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发展。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因此,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就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也使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在开放度比较大的经济中,由全球经济波动引起的经济不稳定容易对国内经济产生冲击,这使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只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上参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国际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利益。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当代中国进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阅读书目

1.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见《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见《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要点提示]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重要意义。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途径。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我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认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