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6471600000134

第134章 遵守诺言注重一个小小的约会

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杰夫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但只能在演讲完后,而且只有15分钟的时间。

杰夫就在大学礼堂的外面坐等。

卡尔兴致勃勃地为大学生们演讲,讲他的创业史,讲商业成功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超过了与杰夫约定的见面时间,显然他已忘记了与别人的约定。

正当卡尔继续兴致很高地演讲时,他发现一个人从礼堂外推门,径直朝讲台上走来。那人一直走到他的面前,一言不发放下一张名片后转身离去。卡尔拿起名片一看,背面写着:“您和杰夫·荷伊在下午两点半有约在先。”

卡尔猛然醒悟。一边是需要他说服并且灌输百事可乐思想的大学生们,他们是他企业发展的目标甚至是动力,而另一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向他请教的商人。卡尔没有犹豫,他对大学生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的讲演,本来我还想和大家继续探讨一些问题的,但我有一个约会,而且现在已经迟到了。迟到已经是对别人的不礼貌,我不能失约,所以请大家原谅,并祝大家好运。”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卡尔快步走出礼堂,他在外面找到了正在等他的杰夫,向他致了歉意后,便又滔滔不绝地告诉了杰夫他所想要知道的一切。结果,原来定好的15分钟时间他们一直交谈了30分钟。后来,杰夫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把这个小小的细节告诉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们都对百事可乐产生了信任并决定经销和宣传百事可乐。

不论我们的目标多么伟大,或者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一定要遵守自己的承诺并且去做好它——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约会也不应忽略。因为经商和做人的成功秘诀中最不能缺少的两个字就是——诚信。

1.拒绝的借口也有细微的差别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拒绝之中度过的,就像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而螺旋上升一样。但就拒绝行为的双方来说,主动采取拒绝行为的人是站在有利的立场上的,但如果拒绝时未抓住问题的细微差别,就容易造成对对方的伤害,引发怨恨和不满,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甚至引起各种难解的纠纷,让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麻烦境地中。即使不至于闹到很严重的地步,因拒绝而引起的疙瘩也将使对方不愉快而长时间耿耿于怀,不能忘记。不管怎么说,满怀希望去求别人却遭受无情的拒绝,的确会令人十分难堪;自信十足地去说服别人,却遭到严厉的拒绝,更令人无法承受,而造成心理上无法治愈的伤痕。

“这件事恕我难以照办”、“我实在没有钱借给你,否则,我就不必如此地卖命了”、“我们每天都做一样的工作,凭什么要我帮你的忙”……在遭受这样的拒绝后,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会很高兴很客气地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对不起”吗?恐怕不会吧。你一定会恼羞成怒,用犀利的言语回击对方:“你这个人讲话怎么如此无礼呀!难道你一辈子就没求过人吗?”然后拂袖而去,于是你便对这个屈辱记恨于心,伺机报复。

有时,对方与我们反目成仇,并非完全是由于我们拒绝了他,而更多的是我们拒绝的语言和方式伤害了他。人活一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别人施以援手,所以,多一个敌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我们避免不了拒绝的发生,却可以在拒绝时从小处着眼,采取适当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拒绝而树敌。

2.以“制度”为借口

某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员鼓着勇气走进经理办公室说:“对不起,我想该给我涨工资了……”

经理回答道:“你确实应该了,但是……”经理指着玻璃板下的一张印刷卡片不慌不忙地说,“根据本公司职务工资制度,你的工资已经是你这一档中最高的了。”

职员泄气了:“哎,我忘记我的工资级别了!”

他退了出来。几条打印出的制度使他放弃了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他也许在想:“我怎么能够推翻那张压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这也许正是经理希望他讲的话。

3.以“他人”为借口

小李在电器商场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买DVD。看遍了店里陈列的样品,他还没有找到令自己十分满意的那种。最后,他要求小李领他到仓库里去看看。小李面对朋友,“不”字出不了口,于是,他笑着说:“前几天我们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

尽管小李的朋友心中不悦,但毕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多了。

4.以对方的“言语”为借口

吴佩孚的势力日渐强大,成为权倾一方的实力人物。一天,他的一位同乡前来投靠他,想在他那儿谋个差事儿做。吴佩孚知道那位同乡才能平平,但碍于情面,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不久那位同乡便嫌弃官微职小,再次请求想当个县长,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听了,便在他的申请书上批了“豫民何辜”四个大字,断绝了他的念头。谁知过了些时间,那人又请求调任旅长,并在申请书上说:“我愿率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班师凯旋,一定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看到同乡这样没有自知之明,吴佩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笔批了“先种树再说”五个大字。

5.以“外交辞令”为借口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另外,你还可以用”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