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檀公就是檀道济,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的开国武将,“走是上计”是指他唱筹量沙骗过北魏士兵安全撤退的事情。
公元431年,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刘宋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宋文帝刘义隆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有一次,北魏兵进攻济南,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20多天里跟魏军打了30多次仗。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今山东济南市郊)。
这时候,檀道济骄傲起来,防备也有点松懈了。魏军瞅个机会,用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宋军前后两翼发起突袭,放火烧了宋军的辎重粮草。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断了军粮就无法维持下去,檀道济准备从历城退兵。
这时,宋军中有个士兵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将领。北魏将领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喊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量米。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
魏军的间谍马上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忙告诉魏军将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要跟檀道济决战,肯定打败仗。魏军将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
其实,魏军将领中计了。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到了天明时,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
魏军将领多次被檀道济打败,对宋军有点畏惧,又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弄不清楚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因此不敢追击。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由此,檀道济威名远扬,魏军很畏惧他,以后再也不敢轻易进攻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