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初,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
——《贞观政要·诚信第十七》
诚信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对家庭与社会工作发自内心的一种优良品质。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不能以诱人犯罪的方式来引人犯法。亦不能以欺骗的手段去对待其臣属。
贞观初,有人上书奏请废弃邪佞的人,太宗对他说:“我所任命的人,都认为是贤人,你知道邪佞的人是谁呢?”那人回答说:“臣在民间,不能确切知道邪佞的人是谁。陛下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如果能够不畏惧陛下盛怒,直言进谏的,就是正直的人;顺从陛下的喜怒迎合心意的,就是邪佞的人。”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的清和浊,是决定于它的水源如何。国君是国家政令的发出者,好比源头,百姓像流水一样。国君自身搞诈骗,想要臣下办事正直,就像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按常理是不可能的。用这样的方法试探群臣,怎么能够作为施行教化的办法?”他对上书的人说:“我想让最广泛的信义在全国实行,不想拿欺诈的方法教导社会风俗。你说的办法虽然好,但我是不能采纳的。”
唐太宗以水的清浊来比喻百姓的正直与否,以水的源头来比喻国君的为人,这个比喻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绝。诚然,国君用欺骗的行为来测试大臣的诚实度,这无异于教人犯罪又去抓人。在诚信为人这一点上也体现了唐太宗的伟大。
1999年的时候,一位日本客商到奥康集团实地参观后,对公司的硬件设施非常满意,但出于第一次合作的谨慎,他所订的业务量并不大,并强调一定要按期完成生产任务。
当奥康如期完成生产任务,正准备装货海运到日本时,不巧碰上了台风,等台风过后,离交货期只有两天了,海运已无法如期送到日本客商的手中。
本来按照合同,这是出于客观原因而无法按时交货,奥康集团可以不负责任。但考虑到若迟到几天可能会使对方造成损失,公司老总王振滔坚决要求把货物空运到日本。海运改为空运,奥康的运输成本无疑会大大增加,但是本着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态度,货物被如期空运到了日本。
日本客商后来知道这个“小插曲”后,非常感激奥康集团这种诚信负责的做法。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位日本客商把接下来的几笔大业务都放心地交给了奥康,从此双方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由于有了良好的声誉,到目前为止,日本已成为奥康集团在国外市场的最大客户。
因此说,一个成功的组织机构可以凭借信用使其发展得越来越好。因为诚信是组织机构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是管理者的品牌形象,管理者必须以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础,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为组织成员树立榜样。同时,要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组织机构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机构道德,降低机构成员相互交往的交易费用。并由此而获得道德的从众效应。在200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在目前影响企业信用的各项因素中,认为企业家声誉对企业信用“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经营者占96%以上。诚信是组织机构的通行证,成功的组织机构无一不是遵循以诚信为本的原则的。讲诚信的人,必将使人们更加尊重你。而有些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把诚信抛弃。抛弃诚信的人,那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严厉的惩罚。所以说只有把讲诚信链接到现今的组织机构制度上才会有更高的发展前景,因为我们深知诚信,作为未来的通行证,正向我们姗姗走来……在今天实行商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诚信与欺骗、善良与邪恶的斗争在其深度上更加激烈,在其范围上更加广泛。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看,不论那个民族都总是崇尚诚信和善良这样的美德,总是反对欺骗与邪恶,诚信和善良总是人类各个时期道德的主流,正不压邪的情况即是有也暂时的,局部的。
“诚信”作为一种德行,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都十分推崇的。第一,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根本,一个人在社会上,与朋友相交、与上下左右相交、与同事相交、与亲属相交都不能缺少诚实和信用。一个既不诚实,又不讲信用的人,是一个缺德的人,将是一个孤家寡人,一个无所作为的人;第二,它也是一个任何经济组织生存、存在、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如韩国的洪一道先生说的,道德是一个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条件,诚信是其中之一。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更是组织机构生存发展之根本。靠欺骗是维持不了生存的。老百姓说:骗得过初一,骗不了十五。欺骗一次就种下一个恶因,恶因必然会带来恶果,时候一到就必然要受到惩罚。一个企业务必要以诚信为本,这是企业良心之所在。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有一种酒在成都的任何餐桌上、大小酒家的酒厨里,都有它的存在,它已垄断了成都酒的消费市场,但是,在1993年后,它消失了,直到现在也没踪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酒厂的经营者丧失了企业良心,用酒精勾兑的劣质酒来欺骗消费者,他们背离了以诚信的经营宗旨,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第三,诚信也是一个国家政权必须遵守的道德指导原则。一个不守信用的、失信于民的政府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它早晚是要垮台的。历史上这样事例是很多的。因而,古代思想家十分强调为政者“得民心”的极其重要性。为要得民心,务必要忠诚地为公民服务,守信用,严格履行政府的职责,忠实兑现政府各种承诺,不能失信于民。得民心,取信于民者,得天下。因此。诚信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有它重要的价值,而那些人性异化者、极端个人主义者、抑或道德觉悟低下者,企图用卑劣的、邪恶的手段非法谋取不义之财,而背离了人类最起码的人伦道德——诚信之道。诚信是善,欺骗是恶,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组织机构都应该崇尚善良,排除邪恶,使社会成为真正的人间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