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犹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鬼谷子·反应第二》
所谓张网得实,就像设饵钓鱼,张网捕兽一样,你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使用手段,投其所好,善于刺探。
在与人交往中,要想了解一个人,知道他的底细,可用设饵钓鱼法,诱其上钓。鬼谷子说,对人的试探要经过多次反复地问答,好比投石问路,不断地汲取对方的信息,观察他的反应。尤其要会适当地诱导,使对方多说少听,让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真情。你可以先开口说些简单的开场白,静听对方的反应。但,这个前提是,对方能在你的诱导下,很快地进入角色,能在“钓语”即诱饵的驱使下,打开心扉。说话时最好能引述各种实例,给对方以“有形”的诱饵,刺激对方的讲述的欲望。总之,谈话的内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要善于听真伪,知同异,通喜怒。
比如,一个人他喜欢对别人的事寻根问底,说明他是好奇心强烈的人;而话不离己,则表明他是个自我的人;交谈中能言善辩的人,多数都爱独立思考,有主见,可能也较主观固执;被人注视时便很不自在、立刻移开眼光,是自卑的表现;经常抚摸或抓挠下巴,则透露出理智、老练等等。总之,交谈中的一些细节变化,比如下意识的动作和表情,反复使用的个别词汇等,我们都能从中观明事情的原委,认清对方的意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管理中的“张网得实”就是:员工要什么,组织就给员工什么。在经营中,“张网得实”是很简单的理论:市场和客户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客户追求价格低廉,我就卖便宜的;客户需要时尚的,我就卖时尚的;客户喜欢实用的,我就卖实用的。比如,卖服装给年轻人,就要考虑年轻人张扬的个性,迎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最求个性的特征;而卖给中老年人,就要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的需求,实用价廉。
在商业活动中,运用“张网得实”的谋略,最重要的手段是获取有价值的商业“情报”,通过“商业间谍”掌握信息,以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商业间谍”是一种卑鄙的行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获取“商业情报”来掌握真实情况对组织机构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层要在用“人”和用“信息”上深谋远虑,大胆实践。据说,目前世界上经济间谍的数量在间谍总数中占有比率高达70%~80%。
1973年,苏联故意在美国放风,说要投资美国的飞机制造公司,为苏联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式客机制造厂。苏联深怕对方不上钩,还特地申明,如果无法在美国实现投资,就将这3亿美元的大生意让给德国或者英国。美国三大飞机制造尚闻讯后,纷纷私下与苏联方面接洽,以积极的态度表示愿意同苏联鼎力合作,保证建成一个世界一流的飞机制造厂。但苏联的态度则是不冷不热,参加谈判的代表巧妙地周旋于这三家公司之间,以挑起他们之间的竞争,诱使他们竟相满足苏联方面提出的各种条件。其中,波音制造公司甚至同意苏联派遣20名专家到飞机制造厂参观考察。苏联人大摇大摆地到飞机制造厂随心所欲地转悠,轻而易举地带走了几万张照片和有关技术资料,甚至还获得了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制造巨型客机的详细计划。就在美国人翘首以待地等着苏联方面签订合同时,苏联早已利用波音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设计制造出了“伊柳辛”式巨型喷气运输机。虽然当时美国人也留了一手,波音公司在提供技术资料时没有泄露有关制造飞机的相关的合金材料,但苏联人还是用相关合金材料制造出了飞机。原来。这些苏联“专家”们在考察波音飞机时,事先穿了一种粘有一种磁石的特制皮鞋,鞋底能轻易地吸住从机身部件上切削下来的金属屑。
以前,由于我们困于闭关自守的经营方式及保守的观念,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信息”意识,吃了不少的亏。在日本,政府设有一个独立的广播监听部门,该部门有8名工作人员,日夜坚守,监听我国各地的广播电台节目,定期整理,制成卡片,分类存档。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日本的监听跨越了大洋,不计手段地潜入大陆各地,费劲心机,甚至运用金钱等诱惑手段收买我方有关人员。曾有一个日本华侨以“代理商”的身份访华来京,以想参观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为名,窃取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当时,厂方接到此任务后,派人详细讲解了景泰蓝的整个制造过程,使得这个华侨能堂而皇之地对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进行拍照。可想而知,最终“代理商”在返日后不久,国际市场纷纷冒出标明“日本制造”的景泰蓝。短短几个小时,历经千年沉淀的景泰蓝传统工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泄露了。这个沉痛的教训,对当时企业和政府敲响了警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如何抢先占据市场,获得技术的制高点,是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现在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的竞争,更是“信息”之战。这就需要管理者在观念上更新,敢于培养必要的“商业间谍”,获取必要的“商业情报”。另外,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懂得是“张网得实”,在大胆实践的同时,也更要有防止被人利用或窃取商业信息的警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