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6468000000024

第24章 酒礼与酒俗

传统酒文化中的礼与德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自古以来,礼就成为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很大影响的总准则、总规范,并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因此,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受到礼的约束,并产生了酒礼。它是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的总合,一般要注意以下六忌:不适当地劝酒;“争强好胜”或“落井下石”;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争论吵骂;当场呕吐或打瞌睡;久饮不休而忘了“适可而止”。且饮酒在古代就被纳入礼的轨道,“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翻开儒家三本经典《周礼》、《仪礼》、《礼记》没有一页不提到礼,几乎也没有一页不提到酒的:祭祀要用酒、饮宴要用酒、用什么酒、何时用酒、用多少酒、如何用酒,规定得清清楚楚,令我们感到惊讶。

总之,古今中外的酒礼不尽相同,但均应视为观念、行为和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理应做到态度诚恳,既要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

一、古代酒礼

1.祭祀之礼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是历代统治者供认不讳的。戎,即兵戎,用于平服外患、镇压叛乱、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安宁,被视为头等大事。且祭祀也为头等大事,让人不能不叹服统治者的聪明。说白了,戎是武的一手,是力;祀是文的一手,是礼。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交替使用、相得益彰,于是乎天下太平,统治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祭祀在古代中国有许多内容,天地鬼神、日月山川、列祖列宗,都要享受祭祀。各种祭祀有不同的名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凡祭礼必有酒,酒在整个祭祀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统治者的祭祀活动离不开酒,下层百姓的祭祀活动也少不了酒。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民间的祭祀活动已经少多了。但即使如此,我们还不时能看到民间的祭祀活动,且只要有祭祀,就仍然会见到酒,可见酒和祭祀已经分不开了。

(1)祭前备酒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是五经之首,丝毫含糊不得,当然要郑重其事。古人祭前要做好多准备:首先祭祀的场所要打扫干净,家庙祠堂除了掸扫之外,如有破损还需修好;祭祀之人,事先要沐浴更衣,以示心诚;祭祀用具要洗涤、清理,不能缺损;祭祀用的三牲和酒是最重要的,不能怠慢;三牲必须活杀,死牲万万用不得,那是大逆不道的罪行。至于用酒,更有讲究,以周代为例。据《周礼》记载:掌管国家祭祀大典的官员称大宗伯,大宗伯手下有一大批官员作为助手,协助他掌管好祭祀大典,其中有专门管礼器的(司尊彝)、专门管几席的(司几筵)、专门管玉器等宝物的(天府)、专门管天子祭祀冕服的(司服)等等。各个环节可以说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而专门负责酒供应的官员称酒正,隶属于天官,其责任是掌管有关酒的一切政令和作酒的材料。凡因公事所需的酒,由酒正发给造酒用料,供有关官员自行酿造。平时,天子设宴招待群臣,赐宴耆老、功臣、后裔……由酒正按规定准备,负责供应;逢到有祭祀,也由酒正负责备酒。因受技术条件限制,那时候酒的质量不如今天,都有渣滓。且按清浊程度将酒分为五等,称“五齐”,由浊至清依次为:泛齐、醴齐、盎齐、醍齐、沈齐。这五齐专供祭祀用。此外还有“三酒”之说:有事临时酿的酒为事酒,酿造时间较长的为昔酒,酿造时间比昔酒更长的,一般头年冬天酿造第二年夏天饮用的酒称清酒。这三酒主要是祭祀后供人饮用的。祭祀前,五齐、三酒都得准备好。“凡祭祀,以法共(供)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周礼·天官冢宰》),数量讲得十分清楚,要装满八个大樽。这还不算,还有更具体的规定:凡是祭上帝、先王的大祭祀,可以添酒三次;祭四望山川的中祭祀,可以添酒二次;祭风雨师的小祭祀,只可添酒一次。用酌盛酒于樽,都有规定数量。

(2)列酒和酹酒

祭天地山川一般都在户外,例如历代帝王都热衷的泰山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跑到泰山去举行是露天祭祀。而祭祖先一般都在室内,天子在太庙,百姓在家里(或称家庙)。野外祭祀,酒的陈列方法记载不详;室内祭祀,酒的陈列规定得极为明白:“元酒在室,醴酢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礼记·礼运》)

元酒指水;醴、酢指五齐中的醴齐、盎齐;粢醍指五齐中的醍齐;澄酒指五齐中的沈齐。水透明无色、最清,所以在最上。醴酢、粢醍、澄酒颜色一样比一样浅,于是依次往下降。

所谓室、户、堂,和我国古代建筑特点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往往是堂室结构,坐北朝南,堂和室建在同一个堂基上。堂基的大小高低,取决于主人地位的尊卑,主人地位高,则堂基大台阶高,反之,则堂基小台阶低。堂和室的上方为同一个房顶覆盖,堂在前,室在后,堂室之间隔着一道墙。墙外属堂,墙内属室。这道墙靠西边有窗(牖),靠东边有门(户)。堂的东北西三面有墙,东墙叫东序,西墙叫西序,南边临院子敞开,式样仿佛今日的戏台。堂的中间一般有二个大明柱(楹),堂上不住人,是议事、行礼、交际的场所。寝室住人,庙室祭祖。但对一般下层人民来说,没那么多讲究,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处所就不错了。

祭祀活动通常在室内进行。打开室门进去,迎面看到的是室的西墙,那是供祖先神位的地方,最尊贵,即“元酒在室”。理所当然,“澄酒在下”,则指的是堂之下,是最卑下的了。上下尊卑是礼教的核心,且在祭祀活动中表现得最明显。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所以,室内神主牌位都是放在东向让人跪拜。万一有的人家世系绵长、人丁兴旺,神主牌位东向墙上置放不下,那也有办法,则分昭穆排放,始主仍在东向墙上不动,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依次排列,也即第二、四、六代祖牌位在南向,第三、五、七代祖牌位在北向。祭祀时,子孙也按这种规定排列行礼,“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了。”(《礼记·祭统》)

祭祀时要献三次酒,称为三献,一边献一边口中还要祈祷,不可没有声音。第一次献泛齐,第二次献醴齐,第三次献盎齐。大夫和士不能像天子、诸侯那样奉神主,他们供奉的对象是尸。这尸不是尸体的尸,而是主的意思。祭祀祖先,不见亡亲形象,哀慕心情难以宣泄,于是就以兄弟中一人为尸主,用他来代替死者的形象,作为行祭施敬的目标,后世用画像代替了“尸”。祭祀者向“尸”行三献之礼,以示心诚。祭祀之礼的最后一道程序是酹酒。苏轼词有:“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因在长江上,当然只能酹江月。一般祭祀都要以酒酹地,祝祷之后必须以酒酹地,才意味着祭祀结束,与祭的人才能开始食飨,否则祭祀不能算结束。酹酒也有仪式,必须恭敬肃容,手擎杯盏,默念祷词,然后将酒左、中、右分倾三点,再将余酒洒一半圆,形成个三点一长钩的“心”字,表示心献之礼。

2.宴饮之礼

宴,在古籍中也同燕。而筵本意是指铺在地上的坐席,后来延伸为宴。所以,宴饮、燕饮、筵饮,在古人眼中是同一回事。

中国人好客,常设宴款待客人。设宴之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上至天子诸侯,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人人都设过宴、赴过宴。伴随宴饮活动,产生了许多相应的礼节。

入席,古人设宴对座次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坐什么位子,客人坐什么位子,都有严格规定,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史记·项羽本纪》就记载了座次安排的尊卑观念。鸿门宴上,项羽、项伯东向座,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是主位,东向坐,而南面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显示项羽对范增的尊敬,张良地位最低,不能称坐而称侍,意思是与今天的侍从差不多。

宴饮必定论资排辈,以别尊卑长幼。南北方座次虽略有不同,但上座则完全相同。同样是上座,还有左右区别。以右为尊。如《史记·汉文帝纪》就有右贤左戚的记载:这里的右与左,古人韦昭的注释是右犹高,左犹下也。颜师古注:右亦上也。沿袭古制,今人也视右席为上席,无论北方南方,座次排列,其右面都是单数,而左面则是双数。但是左右之分只是相对而言,它还得服从上下之分。宴饮时,必须得上座者入席后,其余人方可入席就座,否则被人认为是失礼。时代发展到今天,建筑式样、家具式样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礼节也发生了变化,完全照搬古人宴饮礼仪既无必要,也很困难。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变通的、新的宴饮座次礼仪。古人在堂上向南为尊,在室内以东为尊,说穿了就是面对门,视野不受阻为尊,今人沿袭了这个礼仪,以面对门为上座,不去管东南西北。万一面对门的座位不大宽敞,则以最宽敞、少受干扰的座位为尊,将贵宾安排在此座,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当然,客人入席在先的礼仪仍旧未变。

献报酬,入席后,主人得先给客人斟酒,以示礼貌。斟酒次序是先长后幼。俗话说:浅茶满酒,酒可以比茶斟多些,但也以八分不溢为敬。给客人一一斟完酒后,主人才给自己斟。有的主人不善饮,甚至滴酒不能沾,则可以请一位善饮的亲友代为陪饮,也可以以茶或其他饮料代酒,但无论是陪饮或代酒,主人均得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征得客人同意,否则为失礼。

宴饮正式开始时,主人必定先恭敬肃立,擎起酒杯向客人敬酒,这叫作献,客人也必定站起来擎起酒杯表示回敬。主人口称:先干为敬,将杯中酒一口干掉,尔后将酒杯倒转以示一滴不剩的诚心待客,客人纷纷响应,也将各自的酒干掉。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再给主人斟酒和给自己斟酒,此为报(也称酢)。然后为劝客人多饮,主人再先饮以倡之,称酬。此种礼仪,由来已久,至今仍在沿传。古人习惯席地而坐,今日所见桌椅,南宋时才广泛采用。南宋以前,因坐姿关系,宴饮干杯时宾主均不起立,各自举杯,邀齐同饮即算干杯。今人干杯,往往要碰杯,而且要碰出响声,逢到碰杯,主客都要站起来,面向对方正视,才算礼貌,否则为失礼。

3.作客之礼

作客之礼有很多,《礼记》就有详细的规定。可依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真是琐碎得厉害,要想全部做到实在太难而且没有必要,但剔除其不合理部分,合理部分还是应当继承的。事实上,我们今天生活中许多作客礼节也确实是从《礼记》等古籍书中传承下来的。

作客之礼依宴饮顺序大致有以下内容:

宴饮前,要精心做好准备,衣冠整洁,不要迟到,以免让主人和其他客人久等,即使因某种特殊原因而迟到,到达后也应该主动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讲明,并致歉意,以此体现自己的诚意和修养。

落座时,应等主人招呼才落座,切忌大大咧咧目中无人,随意找个位置坐下,那是失礼的。碰杯时,客人的酒杯以略低于主人酒杯,小辈的酒杯低于长辈的酒杯,以此为敬。干杯时,必须起立正视对方,碰响杯子,并喝干自己杯中的酒,才能落座。有的人不胜酒力,遇到有人敬酒干杯不站起来,这是失礼的。即使不干,也得举杯起立答礼,表示感谢。

酒逢知己干杯少,酒宴上经常会看到这种亢奋热烈的场面,每到这时,客人须及时提醒自己掌握分寸。酒是特殊饮料,既有益于人,也有害于人,是有益还是有害全在于掌握之中。客人可以适当劝酒,不宜频频相劝,各人酒量不同,频频劝酒难免醉倒,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醉倒,都是失礼。有人以为酒宴上非得有人醉倒才够味,拼命劝酒,甚至掺假,以水代酒等来灌醉对方,这就带点恶作剧味道了。

宴饮时,要注意谦让,特别对老人、妇女、儿童,看他们喜欢吃什么,适当予以照顾。“凡尝远食,必须近食”,注意吃相,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二、古代酒俗

在历史漫漫的发展长河中,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互相交往。互相交往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节和风尚,这种礼节和风尚就是风俗。它虽然不是法律手段强制实施的,却有着巨大的约束力,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也打着统治阶级的烙印。以酒俗为例,就有着不少封建迷信的内容。

中国人喝酒已有几千年传统,喝酒的人上至帝王将相、达官巨贾,下至贩夫走卒、市井小民,社会层面如此广,喝酒的机会自然就多,婚丧嫁娶、饯行接风、造房上梁、喜得贵子等等,可以说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丰富多彩的酒俗。

1.婚嫁之俗

婚嫁是人生中的大事。“洞房花烛夜”是古代文人一生中的一大喜事,特别受重视。《仪礼》中就载有一卷《昏(婚)礼》,不厌其烦地规定繁琐而又庄重的程序,反映人们对婚嫁的重视。

古代婚俗大致要经过这么几个过程:(1)纳彩:男女两家先要经过媒人互通意向。(2)纳吉:如双方满意,就可以择日下定礼。(3)纳征:下定礼后,再过一段时间便可以送彩礼、嫁妆。(4)婚嫁:即两个家庭的联姻,双方家长主观愿望都是为子女好,所以一般男方下定后女方必有回定,男方下财礼,女方必有嫁奁。(5)请期:接下来就是确定娶亲日期。(6)亲迎:也称大礼,紧接着就是男方迎娶新娘,那是相当紧张热闹的。

最后,喜堂上的仪式完毕之后,众亲友及贺客纷纷入座尽兴喝喜酒,婚礼进入高潮。酒席上,众人必定要缠住两位新人喝交杯酒。交杯酒古称合卺,即用瓠(葫芦)分两半,当作酒杯,婚礼时用彩线连接卺的柄端,两人饮酒后合成一体,象征夫妇相亲相爱、风雨同舟。这个习俗到了宋代才改用两只杯子,但仍用红线连接,新夫妇各饮一杯,以示合欢。合卺也从此改称交杯酒了。新夫妇这天必定是既兴奋又羞涩,一切行动听凭亲友支配。有的地方对交杯酒的杯子处置非常有趣,要将杯子掷于床下,验其俯仰,如杯子一俯一仰,就意味着天覆地载、阴阳和谐,是大吉大利之兆,亲友们会热烈祝贺。但这一俯一仰不可能每次都有,后来干脆一俯一仰预先安于床下,取大吉大利之兆,亲友们当然照样祝贺,掀起婚礼的最后高潮。

2.诞生酒俗

中国的家庭结构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添丁进口意味着血缘关系得到继承,家族延续得到保证。所以婴儿还未降生,就会引起父母及整个家族的重视,忙于准备襁褓用品,乐孜孜地思考给婴儿取一个吉利的名字。婴儿一朝降生,接着就有相当隆重的祝愿仪式。婴儿诞生礼仪和其他礼仪不同之处在于持续时间相当长,从婴儿诞生一直到一周岁,其主要内容有满月、百日、周岁。满月酒,孩子满月当天,家里有祭祖祀神、摆酒请客,这酒宴就称满月酒。届时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出来接受亲友的祝贺,家里要向邻里亲友赠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孩子满月必须剃头。剃头也很有讲究,因婴儿囟门柔软,不能剃,只将周围剃净,为讨吉利,许多地方给剃头理发师另加犒赏。理完发后,在场亲友要轮流抱一抱婴儿,然后团团坐下喝满月酒。按常规,参与喝满月酒的长辈、亲友要给婴儿一些礼物,如衣物、鞋帽和吉祥物,依经济能力而定。吉祥物一般有金木鱼、银手镯、玉挂件、长命锁等。长命锁往往刻着状元及弟(限男孩),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等祝愿辞句。周岁酒,婴儿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周啐,或抓周、得周,这一天照例得办酒庆贺。

《红楼梦》中就有一段描述贾宝玉周岁时“抓周”的风俗。“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志向,便将世上所有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是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

3.祝寿酒俗

逢十做寿办寿酒,这一习俗由来已久,特别是自六十以后,越往后,寿酒规模就越大。因为六十一转为甲子,人活到七八十,都是儿孙满堂、家成业就,经济上也已无忧虑,何况老人健康,也是做子孙的福,所以儿孙们也乐于搞得热闹丰盛。届时,寿堂上高挂寿星图,贴上祝寿对联,点燃寿烛,几案上放寿桃、寿糕、寿面,做寿老人换上新衣新鞋,端坐堂前,依次接受儿孙的跪拜。不仅如此,倘若是高寿老人,连街坊邻里、亲戚朋友都会来拜贺,希冀沾些喜气。拜寿完毕,摆开酒宴,大家畅饮,当然寿公公(婆婆)是一定端坐上席的。

4.丧事酒俗

丧事又称“白喜事”,它是相对“红喜事(婚嫁)”而言的。能称上白喜事的丧事有个前提,即死者必须高寿而亡,一般讲在七十岁以上。如果中年丧夫(妻),老年失子,都属悲痛之事,那是不能称“白喜事”的。按旧时习俗,老人仙逝后,全家要操办一系列的事:洗尸、换衣、上供、报丧、守灵、吊唁、入殓、送葬。整个礼仪要持续好几天,不仅花费多,操办人也非常辛苦。说旧时丧葬礼俗劳民伤财,毫不过分。在治丧过程中,丧家必办酒席,这桌酒俗称“豆腐饭”,菜肴以素斋为主,赴席者还在丧事的悲痛中。所以,按例不能猜拳、行令及大声喧闹嬉戏,当然也不能劝酒。

在中国很多的民俗活动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影响,其内容、形式乃至活动情节均有变化,唯有民俗活动中使用酒这一现象则历经数代仍沿用不衰,同时也形成很特定的酒,如:

·生期酒。老人生日,子女必为其操办生期酒。届时,大摆酒宴,至爱亲朋,乡邻好友不请自来,携礼品以贺之。酒席间,要请民间艺人(花灯手)说唱表演。在贵州黔北地区,花灯手要分别装扮成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八个仙人,依次演唱,边唱边向老寿星献上自制的长生拐、长生扇、长生经、长生酒、长生草等物,献物即毕,要恭敬献酒一杯,诸“仙人”与寿星同饮。

·会亲酒。即订婚仪式时要摆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的一个传统仪节。“交杯”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礼记·昏义》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一个瓠分成两个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早有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至于婚礼上的“交臂酒”,则是为表示夫妻相爱,即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

·回门酒。即结婚的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回门酒一般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把家还。

·满月酒或百日酒。是中华各民族普遍的风俗之一,这是婚嫁酒仪式的自然衍生。生了孩子满月时或到百日时,需摆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贺,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带礼物,也有送上红包的。

·梳头酒。某些地区时兴“吃梳头酒”,这是一种结婚的礼仪。新婚三日,女方家的亲戚来到男家,进上房见礼,然后在男方家事前搭好的彩棚内按长幼顺序就坐。男家端上果品款待,然后再上菜、敬酒。但是按俗礼要求,大家均不动筷,待新郎按桌磕头行礼后,放赏封散席。所以人们常把吃梳头酒称为“望宴席”。

·月米酒。妇女分娩前几天,要煮米酒1坛,一是为分娩女子催奶,一是款待客人。孩子满月,要办月米酒,少则三五桌,多则二三十桌,酒宴上烧酒管够,每人另有礼包1个,内装红蛋、泡耙等物。

·祭拜酒。涉及范围比较宽泛,一般来讲有两类:一是立房造屋、修桥铺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动工,有犯山神地神之举,就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鲁班是工匠的先师,为确保工程顺利,要祭拜鲁班。仪式要请有声望的工匠主持,备上酒菜纸钱,祭拜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梁、立门均有隆重仪式,其中酒为主体。二是逢年过节、遇灾有难时,要设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准备丰盛酒菜,燃香点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饮酒过除夕。此间,家里所有人以长幼次序磕头,随及肃穆立候于桌边,三五分钟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并于一杯,洒于供桌前,祭拜才算结束。此时,全家才能起勺用餐。在民间,若有了灾难病痛,都认为是得罪了神灵祖先,就要举行一系列的娱神活动,乞求宽免。其形式仍是置办水酒菜肴,请先生(也有请花灯头目)到家里唱念一番,以酒菜敬献。祭拜酒因袭于远古对祖先诸神的崇拜祭奠。在传统意识中,认为万物皆有神,若有扰神之事不祭拜,就会不得清静(祭拜酒中的一些现象,因属糟粕一类,在民众中已逐渐消失)。

酒礼与酒德密切相关,酒礼要突出一个“敬”字,而失礼就有失德之嫌。古人提倡“洁樽肃客”、“三揖”、“三让”,座中应长幼有序、气氛和谐。下献酒于上称“寿”,向尊长、有德者及敬仰的同辈敬酒,并致尊敬、美好之辞,称为“奉觞上寿”。所以讲敬让、礼仪之饮才算得上有酒德。

酒德,即酒行为的过程中所要具备的道德,它与酒礼可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龚若栋先生认为:“如果说礼是中国酒文化内核的话,那么酒德就是中国酒文化的外壳。”此话颇有见地。古人认为,酒德有凶和吉之分。周公《十三经注释》所反对的是酗酒的酒德,所提倡的是“毋彝酒”(《尚书·酒树》)的酒德。所谓“毋彝酒”,就是不要滥饮酒。那么怎样才算不滥饮呢?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孔子说各人饮酒的多少没有什么具体的定量与标准的限制,以饮酒之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为限度。“不及乱”即为孔子鉴往古、察当时、成来世提出的酒德标准,先秦时符坚的黄门侍郎赵整目睹符坚与大臣们泡在酒中,就写了一首劝戒的《酒德歌》,使之能迷途而返,接受了劝谏。

酒德对于塑造人们的文明礼貌之作用也同样地不可忽视。古人吴彬在《酒政》中提出饮酒要禁忌“华诞、连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谑、喷秽、佯醉”。

古今医学从保健的角度也极为提倡酒德。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唐朝“药王”孙思邈、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都重视酒德。而且,现代医学也总结了不少科学饮酒的方法。

总而言之,我们不提倡封建社会属于糟粕的那种“敬老尊上”,但是正常的“敬老尊上”之礼仍是必要的。制止滥饮,提倡节饮,文明、科学饮酒,这才是中国酒文化所提倡的饮酒之德。

除此之外,酒德还反映在酒的酿造和经营相关的行为上。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酒的酿造,要严格按工艺程序和质量标准去做,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酤酒必须货真价实、不缺斤少两。我国许多传统名酒之所以千百年盛誉不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重质量、重信誉的高尚酒德。

中国酒史如此之长,且尚酒之风又如此普遍,但酗酒之害却并不算很严重,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大不一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从周代就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并设有酒官,把禁止滥饮、防止酒祸法律化,从而保证了中国酒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原因之二就是:中国历代的“禁酒”主要是从“节粮”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其出发点的定位是十分正确的。当年大禹“疏仪狄,绝旨酒”,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以此避免天下因为缺粮而祸乱丛生、危及社稷。此后历史上有过很多次大规模的真正禁酒,如齐景公、汉文帝、汉景帝、曹操、刘备、西晋赵王、北魏文成帝、北齐武成帝、北周武帝、隋文帝、唐肃宗、元世祖、明太祖、清圣祖等时的禁酒,绝不仅仅因为酗酒造成社会问题,而主要是为了备战积聚粮草,或是天灾人祸、“年荒谷贵”使然。所以每次禁酒基本上都能令行禁止、收效显著。相比之下,西方社会的大规模禁酒运动只是从试图改善社会矛盾和保护人身健康的角度提出来的,所以屡禁不止。这说明:西方酒文化从概念上来说也缺乏中国酒文化所具备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特征。

总之,喝酒的是非曲直,主要以量来定性。饮之适度是雅致;喝过了头乱了性则既糟蹋了酒又糟蹋了身体。因此,饮之有节是酒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凡饮酒者应自珍自爱,以理智管好自己,并上升至人格修养的高度。

综观中国酒文化的酒礼和酒德,固然有许多必须摒弃的东西,如尊卑等级观念、繁文缛节的酒仪,以及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色彩等。但客观地剖析,酒礼和酒德仍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如尊敬父兄师长,行为要端庄,饮酒要有节制,酿酒、酤酒要讲质量、重信誉等等同样值得我们今人借鉴。

现代酒礼与酒俗

1.安排酒会应注意的礼仪

酒会的可塑性很强,针对不同的家庭条件和经济状况,都可以选择一种合适的规格。根据主办者的意愿,酒会可以办得从简也可以办得讲究,这对于那些需多方操心、不无惊惶的女主人来说,颇有选择余地。一般来讲,即使是最小型的酒会,它的目标也是建立新的关系或更新同那些乐于时常见面的人的交情。换言之,酒会是一种有效的社交润滑剂。

酒会的一种功能便是提供异性交谊的机会,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高度的流动性使酒会成为一种无与媲美的男女交际场所。如果这是酒会的一个目的,那就应该安排跳舞,并邀请许多单身男女。但若酒会是为欢迎某些老朋友的归来而举办,那么请来的客人就应该是同他们熟识的人,并要鼓励客人们相互交谈。这时,安排一个小型或中型的鸡尾酒会不失为明智的选择。酒会之后,还可以请贵宾和其他少数客人同主人共进晚宴。

很多女主人把酒会看作是一种对别人曾对自己的殷勤款待的绝好的回报机会。的确,如果你曾在别人家中受到设宴款待,那么你也应该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吃饭。也就是表明,你想继续这种友好的往来。然而,假若你只想感谢他们的盛情招待,而不准备发展这种关系的话,那就不妨邀请他们参加酒会。

酒会也是进一步发展友情的很好场所。女人往往怯于邀请一位不甚相识的人参加宴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几个小时的紧张应酬,尽管是令人愉快的,对任何朋友关系都是一种考验。那种不甚相识的特殊关系也许就因为不熟而经不起考验。但在酒会上却能一切顺利。相识——尽管可能会大吃一惊——但仍会愉快地接受邀请,而且还有一屋子的人帮助招待这些新相识的人,使女主人可以宽心。如果友谊的种子从中萌发,那么这一邀请肯定会得到回报,这就表明交际之门已经打开。而若事情的发展并非如此,那也不会有人对这么一次晚会而耿耿于怀。

易犯的错误。促使酒会成功的许多因素往往也会成为导致酒会失败的原因,记住这一点同明确酒会的目标同等重要。屋里过于拥挤会使谈话难以顺利地进行,对于那些岁数大的人,不喜欢一直站那么好几个小时。在一个大型酒会上,应约而来的客人倘若无人相识,他们会因为女主人顾不上招待他们而不悦。酒会的风格应该适合客人的特点:一位18岁的姑娘可能乐于挤进一大群殷勤的青年男子中,而她祖母的要求和期望就截然相反了。但是,一位考虑周到的女主人完全可以在同一个酒会上对这两种客人区别招待,使他们各得其所。

2.不同酒会的准备

酒会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正餐之前的酒会(或称鸡尾酒会)和正餐之后的酒会。后一类可能还包括跳舞,有时还可能有夜餐,也可以是一项相当正式的活动。

鸡尾酒会,一般始于下午6时或6时半,进行两小时左右的那类聚会的名称。在这种酒会上,可以只提供一种雪利酒,或一种香槟酒,或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以及一种混合葡萄酒或各种烈性酒和开胃酒。此外,至少还要有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食品从简,而且要做得使人用手吃起来方便。鸡尾酒会的一个特点是通常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这要在请帖上写明;客人要是逗留,就与礼节有悻了。鸡尾酒会的人数安排,可从十几人至百余人不等。

正餐之后的酒会,通常在晚上9时开始,一般不规定客人告辞的时间。在请帖上,甚至在口头邀请中都不用“酒会”一词,通常只说“聚会”。在印制的请帖中,最常见的是用“家庭招待会”一词。如果还有跳舞,有时也要在请贴上注明。一般认为客人都已用过晚餐,因此很少需要供应食品,但若是较为大型或正式的酒会,就可能还有夜餐。

这种酒会通常都要播放音乐,而且常常腾出地方以供跳舞。如果是大型酒会,跳舞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不妨租用一个唱片柜。

在饮料方面,除雪利酒可能没有之外,其他均与鸡尾酒会相同。

3.赴酒会的礼仪

对于一个酒会,主人要尽量将各方面周全,同样作为赴酒会的客人也要注意相关方面的礼仪,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我可以带个朋友来吗?”一位客人会向女主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几乎所有聚会都难免遇到的事情。客人固然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但女主人也有拒绝的自由。可实际上,很多女主人讲不出口。因此,客人婉转地要求多发一份请帖即可,只要确信这样做并无不便。通常,女主人都希望有尽量多的男宾光临,所以多带男宾来几乎总是受欢迎的。但是,一位男宾若想带一位女子参加聚会,那在提出要求之前应该慎重考虑一下:他可能因为是一个没有什么牵连的男子才受到邀请,主人会因为她的安排被打乱而感到不快。出于各种各样原因,一位女子在提出是否可带另一位女子赴会之前也应该认真考虑,因为女主人可能不想邀请与自己不相识的女人。

女主人可能出于个人理由而反对增加客人,于是客人应该完全放弃这种要求。事先未同女主人商量自带一个或几个朋友参加聚会,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即使是在非常大型和非正式的聚会中也是如此。因此作为客人要十分注意这一点。

瓶酒会是一种大部分饮料由客人自带的一种“野鼠”的招待会形式。这种形式在学生和年轻人中特别流行。

参加瓶酒会,男宾必须携酒。如男女偕同赴会,则男宾所携之酒可代表他们两人。单独赴会的女宾在这一点上可灵活一些:如果带上一瓶酒,固然很受欢迎;如果不带,也不会将她拒之门外(有些妇女不好意思被人看见拎着个显出酒样的包)。但是,如果几个女子结伴同往,一定得带些酒。

到这种酒会上最常见的是葡萄酒。如果带的是烈性酒,特别是威士忌,就会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的请客举动而受到欢迎。出于对所有参加者第二天的状况着想,应该避免用酒市场上的底脚酒;各种家酿的酒也不宜拿出来,不管酿制者对自己的手艺是如何地感到骄傲。啤酒,最好是大罐装的,很受欢迎。

到达酒会地点之后,每位客人应将带来的酒交给主人,或者放在充当酒吧的桌子上。如果客人把自己带来的酒留下自己受用,那实在是太有失礼节了。尽管瓶酒会是一种在某个方面共同合作的酒会,但仍应由发出邀请的一人或数人主办,主客之间的正常礼节仍应遵守。

4.倒酒亦有道

在饮酒宴上,倒酒是要有一定礼仪的。过去均以斟八分不溢为敬,客人则要少饮,以免喝醉了对主人失礼;而主人则恰恰相反,往往是“劝君更进一杯酒”,尽量让客人多饮一些。而且,今人倒酒每每都倒满,如果主人不善饮,还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坐陪,男客由男子陪,女客由女子陪。

具体来讲,在倒酒的程序、倒法及杯中的酒量方面,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倒酒程序:若是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在开瓶后,主人应先在自己的杯中倒一点点,品尝一下是否有坏软木味。如果口味欠纯正,应另换一瓶。如果是白酒,这个程序就可以省略了。倒酒时,应先首席客人后其他宾客。通常按逆时针方向,在每一个客人的右侧逐一倒酒,最后给自己倒酒。

·倒酒时注意将商标向着客人,不要把瓶口对着客人,如果倒汽酒可用右手持杯略斜,将酒沿杯壁缓缓倒入,以免酒中的二氧化碳迅速散逸。倒完一杯酒后,应将瓶口迅速转半圈,并向上倾斜,以免瓶口的酒滴至杯外。

·倒酒的量在中国习俗中有“茶七酒八”的说法,也是针对茶杯、酒杯中的茶或酒应倒至何等程度而言的。白兰地只需倒至三分之一杯或更少些;红葡萄酒倒至大半杯即可,例如评酒时有“大半试样”之说,是指倒酒至三分之二杯为宜。

5.宴会祝酒的礼仪

一般说来,一个酒宴总有一个核心话题。这样,在饮第一杯酒以前,需要致祝酒词。

祝酒词要紧紧围绕酒宴的中心话题。假如老友聚会,可以说:“此时此刻,我心里感激诸位光临。我极为留恋过去的时光,因为这里有着令我心醉的友情,但愿今后的岁月能一如既往。来吧,让我们举杯相碰,彼此赠送一个美好的祝愿。”祝酒词必须简短、凝练,有很多内涵。上述那几句很短的祝酒词会勾起彼此间温暖的回忆和向往,为后面的宴饮创造美好的气氛。

祝酒词还要带一点幽默的色彩,这样有利于彼此间的对话和交流。祝酒词应略加修饰,但不可过分矫揉造作,祝酒词可以事先有所准备,但最主要的还在于临场发挥。

6.劝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有失面子。有人总结道,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

·“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

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酒量必须大。

’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

·“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7.酒会禁忌

·早到,即使提前一分钟也不好;于预定结束时间前15分钟才到,然后又待了一小时,明明主人已经累坏了,还硬拖着不走。

·用又冷又湿的右手和人握手(记得请用左手拿饮料)。

·右手拿过餐点,美奶滋还没抹干净,就和人握手(请用左手拿餐点,要不然,吃完就应立刻用餐巾把手仔细擦干净)。

·和别人说话时东张西望,好像深怕错过哪个更重要的人物,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在鸡尾酒会上,这种错误却很常见。

·硬拉着主人讨论严肃话题,说个没完。要知道,主人还有更重要的事做,没工夫和你扯整晚!

·抢着和贵宾谈话,不让别人有搭讪的机会。

·把烟灰弹到地毯上,或拿杯子当烟灰缸,用完就不管了。

·霸占餐点桌,以致别的客人没机会接近食物。

少数民族饮酒的礼俗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饮食方式都会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的影响,从而形成饮食规则和食物习俗。在众多的食物中,酒的饮用规则和饮用习俗又是最为复杂、最具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饮酒的礼俗更是新奇。

一、独特的饮酒方式

1.羌族

羌族居住在我国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遇有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他们会抬出一个大坛子,放在地面。人们围坐在坛子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坛中,一边谈笑一边从坛子里吮酒汁。由于管长达数尺,人们围坐的圈子较大,所以五六个人甚至七八个人可以同时吸吮,气氛十分热烈。有时饮一会儿酒,又起身跳一会锅庄舞,再继续饮酒,这种饮酒被称作饮咂酒,贵州苗族也喜欢饮咂酒。

2.彝族

彝族人有饮“转转酒”和“杆杆酒”的习俗。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圆圈,端着酒杯,依次轮饮。关于转转酒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一座大山里住着汉、藏、彝三个汉子,他们和睦相处,结拜为兄弟,汉族为大哥,藏族为二哥,彝族为老三,每年过节都团聚在一起。有一年三弟彝族开荒收获了许多养子,磨荞面后煮了很多,请二位兄长前来进食,第一天没有吃完,第二天泛出了浓烈的酒香,舀进碗后,三兄弟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喝,从早转到晚,没有喝完。后来有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喝完后就会有新的。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后来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杆杆酒即每年逢喜庆节日,彝家的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管或麦管,在家门口的路边上,劝过往行人喝上几口才让他们继续赶路,喝过的人越多,这家主人就越光彩。

3.壮族

壮族有一种特殊的饮酒方式叫“打甏”。据《岭外代答》载:邕州钦州壮族村寨,用小瓮干酝成浓糟,贮存起来。客人来了,先在地上铺一张席子,把小瓮放在宾主之间,旁边放一盂干净水,开瓮后,酌水入瓮,插一根竹管,宾主轮流用竹管吸饮,先宾后主。竹管中有一个像小银鱼一样的开捩,能开能合,吸得过急或过缓,小银鱼都会关闭。这种风俗就叫打甏。打甏讲究礼仪,要先由主妇致欢迎词,然后将竹管庄重地递给客人,男女同饮一瓮,水尽管加。

4.布依族

布依族人爱饮米酒,饮酒时有这样几个特别:一是用坛子装酒,将葫芦(地方土语叫革当)伸进坛里汲取;饮酒不用酒杯,而多用碗。二是对饮时要行令猜拳以助兴。三是要唱酒歌,酒歌内容无所不包,诸如开天辟地,日月星辰,民族历史,山川草木,你唱一首,我答一曲,答不了的罚酒。唱完,敬每个客人喝一口酒,人们举起斟满米酒的碗来唱歌答谢。

5.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饮酒讲究“聚饮”或“会饮”。高山族人很少个人闭门独酌,常常是聚众豪饮,通宵达旦,不醉不休。《重修凤山县志》说:聚饮以木碗盛酒,土官先酌,次及副土官、公廨,众番相继而饮。一年之中,新屋落成,捕鹿归来,男女结婚,新年节日之际,都要聚饮一番。饮宴时必令酒多,不拘肴核。男女杂坐欢呼;其最相亲爱者,并肩并唇,取酒从上泻下,双入于口,倾流满地,以为快乐。若汉人闯入,便拉同饮,不醉不止(见《番社采风图考》)。酒酣之后,又群起歌舞,极尽欢乐。黄叔璥《番俗六考》云:“饮酒不醉,兴酣则起而歌而舞,舞无绵绣被体,或着短衣,或袒胸背,跳跃盘旋,如儿戏状;歌无常曲,见在景作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高山族这种聚饮方式的形成与高山族历史上长期处在原始公有制社会阶段的历史状况有关。

6.藏族

到藏族家做客喝青稞酒时,讲究“三口一杯”。即客人接过酒杯(碗)后,先喝一口,主人斟满,再喝一口,主人又斟满,喝第三口时应干杯。若客人确实不能饮酒,则可按藏族习惯以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右上方弹酒3次,表示敬天地神灵、父母长辈、兄弟朋友,主人不再勉强。通常在“三口一杯”之后,客人即可随意饮用。待客人起身告辞时,得最后干一杯,方合乎礼节。

有关少数民族有饮酒方式还有下面二种比较常见,也很有趣。

·火塘酒

火塘酒,即在火塘边饮酒及其相关的规程。

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塘边,展示了生育婚丧的生命历程;火塘边,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火塘边,记录着家庭的喜怒哀乐。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火塘与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形成了密切的内在联系,孕育出了独特的火塘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居家饮酒几乎都离不开火塘,火塘文化和酒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是两种相伴共生的重要文化质点,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迷人的民族文化光彩。

火塘多设在堂屋中。堂屋是会客、祭祀的地方。面对门的后墙前放置供桌,桌上供奉祖宗神主、牌位等。火塘位置在供桌正前方或屋门两侧。在火塘边饮酒絮语,也就有在列祖列宗前饮酒的意味。与豪气万丈或欢快活泼的少数民族酒文化主流相比,火塘酒在整个饮酒礼仪上则显得庄重拘谨得多,整体气氛表现出更多的理性成分。

火塘酒的拘谨与严肃首先表现在饮酒人的座次排列。在传统的彝族社会中,火塘“上方”指背墙面门的位置,这个位置离供桌最近,是家庭中男性长者的专座;纳西族摩梭人则正好相反,火塘上方是当家妇女的当然座位。火塘饮酒排座次,表面上是一种生活习俗,其深层揭示的是各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等,也反映了各民族间的社会、文化差异。

火塘酒的拘谨与严整还表现在饮酒礼节上。在父权制度牢固确立的民族中,居家围坐火塘饮酒,斟酒人一般是家庭的长子,第一杯酒要敬给男性长者,次则女性长者,平辈者依年龄长幼顺序斟满。若有宾客临门,第一次斟酒要由男性长者亲自执壶,为宾客斟满后,再移交酒壶给长子,由其依次斟满。饮酒时,要先敬客人或长辈后才能饮用。火塘酒讲究温馨和睦的氛围,先举杯者,眼望尊长,再环视众人,说一声:“来,喝吧!”既是敬意,也是邀请,饮用时碰杯而不干杯,饮多饮少,随意而定。

火塘酒的拘谨和严整还表现在饮酒时的语言行为上。火塘边饮酒,祖宗在堂,老幼环坐,因此不得秽语亵行,不得随意喧哗。火塘酒的话题多由宾客或长者提出,晚辈后生尤其是青年妇女不能随意插话打岔。讨论的内容,从农事安排到生活总结,无所不包。酒意阑珊,老人开始用本民族语言吟唱古老的歌谣,向后辈讲述本民族所经历的艰苦磨难和先祖们创业的艰辛曲折,歌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此时,温暖的火塘边、酒壶中,流淌着一个民族古老的历史,酒碗中蕴涵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美酒的波光中闪动着一个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饮火塘酒,在有的民族中,是一种团结人群、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的火塘酒,除严禁在火塘边污言秽语外,较少受繁文缛节的限制,更多地是追求一种宽松舒畅、热烈欢快的生活氛围。

·咂酒

咂酒(又写作“砸酒”)古称“打甏”。它不是酒,而是一种饮酒习俗,也就是借助竹管、藤管、芦苇秆等管状物把酒从容器中吸入杯、碗中饮用或直接吸入口中。因选用吸管的不同,咂酒又称竹管酒、藤管酒等。其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彝、白、苗、傈僳、普米、佤、哈尼、纳西、傣、壮、侗等民族之中。以咂酒法饮用的酒都是水酒。咂酒有冷咂、热咂之分。咂即搬出酒坛,将吸管插入坛底吸饮;热咂酒是把水酒放在锅里加热或者直接把酒坛架在火上,边加热边饮用。咂酒是一插到底,一边饮用,一边加入冷开水,使坛内或锅内的酒液保持在相同的水平,直到酒味全都丧失。

这种饮酒方法,在西南各民族中曾长期盛行,是待客的最高礼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滇中,在洱海边的铁甲场村民家晚餐时,这种独具特色的饮酒方式令徐霞客大开眼界。

佳节良宵,在宽阔的场坝上置盛满水酒的桶或大罐,其间插入竹管若干根,人们环绕着酒坛轻歌曼舞,渴了,凑近酒坛对着竹管喝一口,清清喉咙再唱;累了,凑近酒桶吸一气,振振精神又跳。气氛极为欢快热烈。贵客临场则欢迎加入歌舞,一曲舞罢,众人簇拥宾客到酒坛前,主持者执管相邀,客人插管,众人才插管入坛,同饮共欢。

以竹、藤、芦苇等直接吸饮的咂酒法,缺乏卫生保障,有碍健康。一些民族已逐渐弃置不用,而有的民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这一饮酒方法,有的则采取折衷的方式,将酒“咂”出,盛入杯、碗中再饮用。如普米族、侗族等群众就是用竹管将酒吸出盛在葫芦、碗里,再分配饮用。

二、待客酒俗

热情好客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普遍风尚。酒被许多民族普遍视为珍贵圣洁之物,许多民族好以酒飨客,以表达自己真诚的心意。

1.蒙古族

蒙古族对于来访客人,无论生、熟都热情地以酒相待。首先是立即斟上奶酒,其次还要举行酒宴款待。酒宴中,主人之妻“无不同席”,以表示对客人接待隆重,又说明没把客人当外人。席间,如客人杯中少留酒滴,主人则不高兴,如客人喝尽杯中酒,主人才高兴。饮酒时,主客经常换尝杯中酒,需要客人尝一口,主人只用一只手举杯;若主人双手举杯,则表示主客必须互换酒杯,客人必须饮尽主人所赠的杯中酒,不饮尽,则不高兴,也不再斟。而一旦见到客人醉中喧闹失礼、或吐或卧,主人才格外高兴,并说:客醉,则与我心无异也!(宋孟珙《蒙鞑备录》)。遇贵客临门,蒙古族人有一种名为德吉拉的礼节。过程为:主人拿一瓶酒,瓶口抹有酥油,先由主座客人用右手食指蘸一点瓶口上的酥油在额头上抹一抹,然后依次轮抹,当每个客人抹过后,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

2.藏族

在客人临门时,先要敬上一碗青稞酒,表示主人好客之心如酒力一般热烈,友情如酒味一样浓厚悠长。有时也以喝咂酒的方式招待客人。其饮法是,先烧开一大锅水,放在火塘边温着,然后将一坛酿好的青稞酒插入两支或数支竹管,放在火塘边的客位上。客齐后,主人先请最年长的客人坐于酒坛边,诵经并以指泼点酒洒向四方后,即开始饮。饮时请另一位或几位年长客人与先前长者那样对坐,各吸一根竹管,第一轮酒毕,又以长先幼后的顺序换上另一轮客人。云南傣族人请客饮酒时,贵客必须坐上座。饮酒前,要请客人先吃点饭,以免客人空肚喝酒不尽兴即醉倒。主人向客人敬酒时,一人大呼一声,众人和之,如此者三(明钱古训、李思聪《百夷传》),土司头人宴请重要客人,俗例由寨中年轻姑娘敬酒,她们用银盘托着酒壶,依次向客人敬酒。如果谁敬而不饮,她们就会抱其头而灌饮。如果想让她们手下留情的话,就必须准备好银元,在来敬酒时,放上一枚银币,请其代饮。阿佤人在客人来临时,会感到格外荣幸,认为朋友的到来,带来了兴隆和吉祥,因此搬出酒坛,以迎宾之礼待之。首先,主人敬酒时,先要自己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而客人一定要把所敬之酒喝干,否则主人会认为客人瞧不起他。客人要离去,主人又要以送亲之礼向客人敬酒,主人用葫芦盛满水酒喝过一口后,双手放到客人嘴边,直到对方喝光,主人方歇手。这样做的意思是,客人离去后,不论走到哪儿也不要忘记朋友。

3.黎族

黎族将远道而来的客人待为上宾。若是男客,先酒后饭;若是女宾,则先饭后酒。饮酒分三段进行:第一段是相互敬酒,属一般的感情交流;第二段是开怀畅饮;第三段是主客对歌饮酒,感情融洽。主人向客人敬酒时,先双手捧起酒碗向众人致敬,并一饮而尽,将空碗给大家看,以表示自己的诚意;接着向客人敬酒,客人干杯后,主人马上来一块肉送到客人嘴里,客人不应拒绝,只能笑纳才合礼数。

4.景颇族

景颇族十分讲究喝酒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酒就喝,而是先倒回给对方的酒筒里一点才喝,这样做表示互相尊重。几人同到景颇人家作客,主人一般不一一给客人敬酒,而是把酒筒交给中年长者,表示把心交给了他,让他代表主人的心意给大家敬酒。敬酒者要根据酒的数量和人数平均分配酒。包括主人在内,然后才能自己喝,最后酒筒里还要留点酒,表示酒筒里的酒永远喝不完。大家共喝一杯酒时,每人饮过,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传给别人,这样做是景颇族的习惯礼节。

5.壮族

壮族敬客人酒的风俗是饮交杯酒。交杯酒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然后用充满敬意的目光相对而视,主人这时会唱起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动听的敬酒歌比杯里的美酒还醉人。

6.布依族

布依族讲究主客对唱酒歌。主人唱谦让之词,客人唱答谢之意,一人唱一首,唱完大家各饮一口酒,要是谁不会唱,就罚喝三口。布依族的迎客酒也饶有风趣。客人临家,主人在大门口摆上桌子,放上酒壶和碗,碗里斟上酒,双手端起,唱起《迎客歌》。客人若是能歌者,就以歌作答。如此对答几个回合的不分胜负者,客人就要喝一口。进到屋内,若客人不会唱歌,主人唱一首,客人喝一口,直喝到七八口才罢休。进屋后,主人要请善歌的姑娘向客人边敬酒,边唱《敬酒歌》。若客人能歌,就要以歌对唱,要是不会唱酒歌,姑娘唱一首,就被罚喝一口。

7.佤族

云南佤族有以泡酒待客的习俗。泡酒是用小红米饭加酒曲发酵后酿成的一种水酒。味甜,度数低,男女老幼都爱喝。客人临门,佤族同胞总是先用泡酒招待。主人从竹箩内将已发酵好的小红米饭倒入长约60厘米、直径10厘米的竹筒内,然后灌入山泉水,再用一根细竹管插入竹筒底部。利用虹吸法将水酒从筒底吸出,盛进竹杯内。饮用时,主人先喝一口,用右掌擦擦竹杯口,再双手递给客人,表示酒没毒,请放心喝。这时客人要伸右手,手心向上去接酒杯,以示谢意。客人喝一口后,也擦一下杯口给别人喝,一人一口往下传,不得独饮。不管人多人少都是用一只杯子轮流饮用,边饮边聊,边往竹筒内倒泉水。客人在酒席上要注意不能用手摸头和耳朵,因为这是求爱的表示。

三、婚姻酒俗

婚姻是人生的大喜事,大喜事必要伴以佳酿美酒,这是我国许多民族共有的习俗。许多民族,从恋爱、订婚、结婚、回娘家及生儿添女,都要以酒称贺,无酒不成礼仪,无酒难结姻缘。

1.羌族

居住在四川阿坝州羌族同胞的习俗是:男方请红爷(媒人)去女家说亲,若女家同意,即向男家提出需办多少酒席,费用由男家承担,表示订婚初步成功,这叫吃开口酒。

云南拉祜族订婚要举行火笼酒的订婚仪式。即男方去女方求亲时,请一媒人陪同,带一把捆好的烟草、一壶3公斤左右的米酒。到女方家后,女家父母请来亲戚围坐于火塘四周。这时媒人说明来意,并把烟草递给老人,如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双手接过烟草,并叫女儿拿出碗来。如女儿也同意,就拿来碗在每人面前放一个,媒人就把烟草分给每人,给每人倒碗米酒,大家边喝酒边闲谈。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既不会接受烟草,也不会拿碗倒酒。

2.纳西族

云南丽江纳西族,在订亲过程中,颇有以酒联姻的意思。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到寺庙里烧香求签排八字,给他物色媳妇。相中女孩后,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给女家为儿子说亲,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订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酒一坛及白米、红糖、茶叶等,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称小酒。小酒后,任何一方觉得不合适,都可悔婚。退婚时,女方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若男家悔约,通知女家即可。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得给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也称小过门或请媳妇。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还,还要赠送土布一匹、衣服两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及现金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将聘礼送到女家。女家以酒席相待,客人要称赞男家送的酒好,向结亲两家祝贺。女方要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为回礼。送大酒后第二天,男家要将女方的回礼喜酒、喜糖供祭祖先,祈其认可,并由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户人家开始互访以亲家相待,订亲男女须视为夫妻。

3.朝鲜族

朝鲜族订婚,把酒看得比财帛重要。赫哲族求婚时,由男方邀请亲友长辈,带上栓有红布的两瓶酒和鲤鱼,到女家求婚。取得女家同意后,第二天,女婿要来拜见未来的岳父母,敬酒、磕头,送给岳父马和貂皮,还要送上一坛酒、一口猪作为聘姑娘时招待亲友用。鄂温克族订婚过程是:先由媒人带一瓶酒到女方家,说明来意,然后拿出酒来给女方父亲敬酒。女方父亲喝酒,亲事就算成了,反之就没有订成。常有的情形是,女方父母开始时假装不喝酒,激媒人多费口舌,把男方的品德、长相等述说一番,觉得满意后方才喝。喝酒时还要把女方家庭内的人都请来参加。

与鄂温克族相似的鄂伦春族在求婚时,同样由男方请媒人到家边喝酒边提亲。然后男方托媒人送两瓶聘酒给女家。如订婚成功,认亲和过彩礼时,男方必须带上酒、野猪送给女家作为聘礼。由此可见,大多数少数民族眼里,酒是联络感情的媒介,是尊贵隆重的象征。

4.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人在岳父参加完婚礼返家时,走到房门口,新郎须敬酒相送,岳父上马时,新郎同样得敬酒相送。女方送亲人员,可藏酒杯而走,而男方敬酒人员,需将酒杯追抢回来。西北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上,新郎要拿着酒壶,新娘手捧放着一对银杯的盘子,双双向众宾客敬酒,宾客则必须喝完所敬的酒,并说些祝贺赞美之词。锡伯族的新郎、新娘在向长辈宾客敬酒后,彼此还要互敬,以示感情融洽。

5.侗族

贵州侗族婚礼一般设三天酒席,并且名目各异。第二天为正席酒。饮酒中讲究酒令和礼词。酒过半酣,宾主要进行打马游街、解粮讨赏的礼节。由一个充当解粮官的,手托茶盘,内放扣肉一碗,酒四盅,另一人持酒壶为副手,双双前来解粮酬敬皇客(送亲客),双方在一场你盘我诘的辞令战中敬酒与回赐,异常热闹激烈。

6.土家族

湖南湘西土家族婚礼上有“喝上马酒”的习俗。婚娶中女家堂兄弟路上护送新娘至男家后,男家须在堂屋中摆酒宴招待。充当舅老爷的堂兄弟坐在祖先神龛下特设的正中席位,俗称坐上马位,陪客坐于左右边位。桌上酒菜须按礼规摆成马蹄形,若摆错了位置,舅老爷借故不饮,或只喝头尾两杯,那么其他客人的酒席一概开饮不成。

7.独龙族

云南独龙族晚上举行结婚仪式,先由双方父母教育一对新人婚后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然后双方父母递给新人一碗米酒,新郎新娘同时双手接过,当众向父母表示愿意听从老人教诲,永不分离。接着捧起酒碗,同饮而尽,这叫喝同心酒。

8.瑶族

广西瑶族婚礼上有喝连心酒的习俗。婚礼之夜,男家欢宴宾客,其中首席用五张桌子连成一席,由新郎、新娘、媒人、双方父母等就座。新娘新娘给每位宾客斟满酒后,再将杯中酒倒回酒壶混合一起,再斟到每人的杯中。然后,新郎新娘向席中每位长辈、亲友敬酒,每敬人一杯,自己便陪饮一杯,散宴后,其他酒席才开始。

9.黎族

海南岛的黎族有婚礼尾酒之俗,亦称收席酒。新郎家设此酒宴,一方面答谢那些婚礼期间予以资助或帮助煮饭做菜的亲友;一方面为了聆听亲友们的教诲。亲友们边喝边唱,嘱咐新婚夫妇要互相照顾,生儿育女,发展家业,因亲友不断登门祝贺,往往酒宴要延长到三天三夜,或更长时间。

10.门巴族

西藏门巴族在迎亲时,新郎要带几竹筒酒,请新娘途中喝三次。竹筒酒碗边抹上酥油表示吉利。婚宴上新娘舅舅面对酒肉不吃不喝,先挑毛病,说一句就用拳头击一下桌子,新郎家赶紧献上哈达,添酒更菜,直到舅舅满意,众宾客才开怀痛饮,以此考验男方的诚意。席间新娘轮流给每个客人敬酒。众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赠一碗酒对饮,比比谁喝得快,据说,谁先喝完这碗酒,谁今后在家中的权力就大。

11.白族

云南白族的婚礼酒俗也别具特色。当新郎新娘扶进洞房,一对中年夫妇端着一壶有辣椒面的喜酒,首先进洞房给新人喝,新人喝过后,再给院子里所有在场的人一小杯辣椒酒。辣字在白族话中与亲字发音一样,喝了这酒,表示祝愿新郎新娘亲密无间。吃晚饭时,几十人围成一大桌开始闹席,新郎新娘要给在座的每个人斟酒鞠躬。等闹完了,桌上的酒杯都不见了。这时新郎新娘恳求众人将杯子还给他们。众人一齐发问:你们用它做什么?新郎新娘便羞红了脸回答:明年,我们用来喂娃娃。在笑声中,人们把杯子还给新人。

四、祭祀、丧葬酒俗

1.蒙古族

蒙古族历史上存在过原始宗教信仰,相信天地万物均有神灵,对这些神灵,人们要表示虔诚的敬意。凡饮酒,先酹之,以祭天地。蒙古族有祭敖包、祭尚西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尚西在蒙古语里是独棵大树或神树的意思。在祭尚西仪式上,要将树杆、树枝用鲜艳的花布条打扮起来,人们集于树下,由珊蛮巫师诵经祈祷。还有一人扮尚西老人,坐于神树下,由一名代表全体信男信女的主祭人向他敬酒,进献奶食品。敬酒是表示对氏族神灵的礼敬。

2.仡佬族

居住于贵州、广西、云南的仡佬族,往往是把敬拜自然神灵和祭祀活动合而为一。农历三月三祭神树,也是仡佬人悼念祖先的一种仪式。祭祀时,在神树前要摆放十个碗、六双筷和一碗五谷掺合煮的饭,一个专用牛角酒杯;一盘猪和鸡头尾、内脏合拼合成的供菜。仪式开始后,点香烛、焚纸钱、放鞭炮,主祭老人用一小木杓挨次往十个碗中斟酒,并口念祭词,祝愿老祖保佑全寨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祭祖毕,人们就饮酒吃饭。

3.哈尼族

云南哈尼族,每年七八月稻谷泛黄时就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喝新谷酒的仪式,哈尼称“车收阿巴多”。这个仪式要选一个吉祥的日子。这天,各家割回一把将成熟的颗粒多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后山墙小篾笆沿边,再捋下上面的百十颗谷粒,放进酒瓶里泡酒,然后备一桌美味佳肴,请长者来家喝新谷酒。席上,主人倒出泡有新谷的米酒,唱起祝酒歌。唱罢,主客共饮新谷酒,连婴孩也要在嘴边沾一点酒汁。

4.苗族

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以及大米香烛等物。如与丧家是亲戚,亲戚要送一两坛酒,女婿则要送二十来斤白酒、猪一头,丧家要杀牲设酒宴款待吊者。红河地区的哈尼族闻知丧讯,即携带猪、鸡、米、酒来祭。元江一带哈尼族,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泣忽饮。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有人病亡,吹竹号数次报丧,各户闻之携酒来吊,巫师灌酒于死者嘴里,众人各饮一杯,称离别酒。

5.布依族

贵州布依族整个丧葬过程都少不了酒。亲友接到报丧信,便要备办酒礼等物去祭奠,亲友吊丧完毕,丧家要加祭,哭诵祭文。加祭时,须备酒礼、猪头等。加祭后,半夜十二时起,请魔公为死者开路,超度死者上天。魔公念着开路经,后辈女婿要给他上酒,魔公喝够了,就把酒赏给丧家女婿,表示上方把粮赏给女婿了。开路到天亮出殡时刻,孝子要提一壶酒,斟在碗里,请帮忙抬灵柩的众寨邻每人喝一口,才抬起灵柩出发。待死者安葬下土后,送葬人返回丧家,孝子则还要留在墓地,摆一桌事先准备好的刀头酒礼敬给死者吃,孝子要陪死者喝酒吃饭。葬后第三天,女婿及丈母娘还要携带酒礼来为死者复三。

6.布朗族

云南双江地区布朗族,在把死者送至墓地后,同时要在棺木的四角放四对蜡烛点燃,随棺木一同埋入墓穴,同时在死者的头部埋入一壶酒、一杯茶,意思是让死者吃饱酒食后顺着火光照亮的路去和祖先团聚。

7.普米族

普米族的丧葬仪式中有“给羊子”的习俗。即请巫师为死者指点祖先的名字,交待归宗线路,并用一只白羊为死者引路。在这个仪式中,须在羊耳上撒酒和糌粑,如果羊子摇头,表示死者欢喜,全家吉利,死者家属就要跪在地上向羊子磕头,请羊子喝酒,再由巫师把羊子杀死,用羊心祭祀,并为死者念《开路经》。

8.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世有用酒来奠祭亡灵的传统,以此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思。高山族人认为酒是一种能够动天地、感鬼神的美好之物,因此他们往往借美酒来向神灵祈求和表达他们的愿望。插秧播种前,要“酹酒祝空中,占鸟音吉,然后男女偕往种插。收成时各家皆自蠲牲酒以祭神”。他们不仅用酒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丰收平安,而且还念念不忘虔请过世的人来饮酒。每逢村里有人死亡,则“结彩于门,不用棺木,所存器皿、衣服与生人计分匀受;死者所应得同埋于院中。三日后,会集亲党,死者取出,设坐,各灌以酒,重为抚摩,然后埋葬”。他们给死者灌酒,显然是希望死者能饮上最后一口酒。陈梦林《诸罗县志》亦载曰:人死,结彩于门,鸣钟舁尸,诸亲属之门,各酹酒其口,抚摩再三,志永诀也。向死者“酹酒其口”不仅反映了高山族人传统的丧葬仪礼,而且也反映了高山族人对酒的特殊情感和知识。

9.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普遍信仰萨满教,信奉自然界中的各种神灵。山神白那查是鄂伦春猎人最崇拜的神灵之一。猎人在山上狩猎期间,每逢饮酒吃饭,都要先用手指蘸酒向上弹三下,或将酒碗高举过顶绕几圈,口中念念有词,祷告白那查多赏猎物,然后才能饮酒吃饭。

10.彝族

彝族人死后,亲友无论远近,都要牵牛羊带酒肉等祭品吊祭死者。入门时,丧家须给酒,让其举杯痛饮,愈饮愈哭,愈哭愈饮,哭到无泪时则作歌历数死者功德。彝族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故火化后需对灵魂进行招亡,先用木杆、羊毛、草扎一五寸许人形,以此代表死者灵魂,由毕摩对其诵经念咒,家人凡吃肉吃酒,先在此偶像前进行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