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6467900000008

第8章 气大不如量大,百忍自能无忧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让一般人感到生气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发怒的心态转换为感激的心态,就能化怒气为祥和,到达高尚的精神境界。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忍耐:感激生命中所有结缘的众生,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正是所谓“人能百忍自无忧,天天都是好日子”。

1.得失不必挂心卜,乐观豁达就逍遥乐观,快乐的本源生活给予每个人的快乐大致上是没有差别的:人虽然有贫富之分,然而富人的快乐绝不比穷人多;人生有名望高低之分,然而那些名人却并不比一般人快乐到哪去。人生各有各的苦恼,也各有各的快乐,只是看我们是否有乐观的心境,发现生活中快乐的一面。

白云禅师受到了神赞禅师《空门不肯出》的启发,而作过一首名为《蝇子透窗偈》的感悟偈。其偈是这样的——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朵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从表面意义上看,白云禅师的这首诗偈可以这样理解:苍蝇喜欢朝光亮的地方飞。如果窗上糊了纸,虽然有光透过来,可苍蝇却左突右撞飞不出去,直至找到了当初飞进来的路,才得以飞了出去,也才明白原来是被自己的眼睛骗了。苍蝇放着洞开无碍的“来时路”不走,偏要钻糊上纸的窗户,实在是徒劳无益,白费工夫。

这首诗偈通俗易懂却又意喻深刻,诗中的“来时路”喻指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值得去品味的地方,只可惜往往不加以注意罢了。而“被眼瞒”一句更是深有寓意,意指人们常常被眼前_些表面的现象所欺骗,无法发现生活的真滋味。此偈选取人们常见的景象,语意双关、暗藏机锋,启迪世人不要受肉眼蒙蔽,而要用心灵去体会那些生活中通常被人们忽略而又美丽的瞬间。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空气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空气,我们看不到,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意识到,但失去了它,你才发现,它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据说后来那位哲学家活了整整100岁,临终前,他微笑着、平静地重复那句话:“呼吸是一件幸福的事。”言外之意,活着是一件幸福的事。

生活的幸与不幸,如镜子的两面,做一个快乐的人,努力发现阳光的一面。人生就会充满快乐与幸福。

一个人听说有一位很有名的乐观者,于是,他便去拜访这位乐观者。

乐观者乐呵呵地请他坐下,很有礼貌的帮助他解决心中的烦恼。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么?”这个人开门见山地问。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假如你正行走间,突然掉进一个泥坑,出来后你成了一个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快乐么?”“我还是会很高兴的,因为我掉进的只是一个泥坑,而不是万丈深渊。”“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么?”“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要我的性命。”“假如你去拔牙,医生错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患牙,你还高兴么?”“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错拔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清除了我的心脏。”“假如你正在睡觉,忽然来了一个人,在你面前用极难听的嗓门唱歌,你还会高兴么?”“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在这里嚎叫着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狼。”“假如你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你还会高兴么?”“当然,我会高兴地想,我终于高高兴兴地走完了人生之路,可以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另一个‘宴会’了。”“这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可以令你烦恼或者痛苦的?”“是的.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找到快乐——痛苦往往是不请自来,而快乐和幸福往往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乐观者说。

听到了乐观着这一连串的快乐表白,拜访乐观者的人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而,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欢乐。

很显然,如果我们不能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那部分快乐,同样,如果缺乏珍惜之心也很难意识到快乐的所在,有时甚至连正在历经的快乐都会失去。正如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的:快乐就像一个被一群孩子追逐的足球,当他们追上它时,却又一脚将它踢到更远的地方,然后再拼命地奔跑、寻觅。

人们都追求快乐,但快乐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形式来获得或者判定的,快乐其实来源于每个人的心底。安徒生曾经著有一则名为《老头子总是不会错》

的童话故事,说的就是如何去寻找生命中的快乐。

在某个地方的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惟一值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实用的东西。

于是,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了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袋子烂苹果。在每次交换时,老头都幻想着能给老伴带去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遏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到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会被他老婆臭骂一顿。老头子坚持说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三个人于是一起来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

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子的钦佩。

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样好喝。”“哦,鹅毛多漂亮!”“哦,我们有鸡蛋吃了!”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生活本来就是柴米油盐这些繁琐而又现实的组合,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与其看不如意的方面,不如以乐观之心得豁达之福,发现生活中好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够像《老头子总是不会错》中的老太婆一样看待生活,用心去体会平凡中的幸福与快乐,那么微笑就会时常挂在嘴角、幸福的甜蜜也会永驻心问!

生活中的情趣是靠心灵去体会的。去掉繁杂,我们的心会更简单,得到更多的快乐。生命短暂,快乐的生活才是本质,得失不必放心上,乐观豁达就i肖谣,、乐观少忧谈及乐观豁达,苏东坡是当仁不让的古今第一人。苏东坡也就是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乐观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到黄州,生活困难、没有薪傣,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暂居定惠院里,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一家大小靠仅剩的钱节俭过活。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替他请得可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造屋。他汗流陕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氏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由于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所以便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苏轼在经过了此次的文字狱冲击后,胸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他虽然一直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惹祸,但创作的激情岂是能压抑住的?他一面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一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以保持心理平衡,、一有空,他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这期间对苏轼而言,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创造了如《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等作品,来阐发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此时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做人的原则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一次他和同道出游,道中遇雨,同行的人狼狈如落汤鸡,只有他竹杖芒鞋,犹如骑马驰骋,吟啸徐行,从容逍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有雨正好,可以雨中漫步,让料峭的春风醒酒。走过这雨,“山头斜照却相迎”。苏东坡从欢乐的角度来看待雨,所以能够“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准的人生没有碰上几场淋漓的雨呢?最重要的是要坚信前方的山头有太阳照耀。苏东坡所受到的诬陷、倾轧等都是人生历程中的“雨”,他用阳光一般的心情化解这一切。

苏东坡一辈子颠沛流离,却乐观幽默,随时随地寻找快乐,他总是能很快地适应环境,自我调节,而且,他从不消极堕落。他本是被贬来海南,但他很快沉湎于海南的秀丽自然风光:“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风从海上来”。他很快融人当地的日常生活,“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他甚至着手开始设帐兴学,在他居住的“载酒堂”,渐渐出现了“书声琅琅,弦歌四起”的风气。

苏东坡一生超脱开放,他视万物为友,“侣鱼虾而友麇鹿”。他凡事宽心,“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在没有美食的时候,他甚至自己动手研制……苏东坡的乐观大度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所以中国的读书人只要一说到苏东坡,就会会心一笑在苏东坡这些乐观者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苦难,因为他们可以从苦难中发现快乐,甚至享受;他们的天空永远不会乌云密布,因为他们总是可以瞥到一丝穿透乌云的阳光。

拥有这种品格的人,是多么令人羡慕啊。他们的心中永远充满着阳光。面对责任时,他们会勇敢、乐观地承担,不抱怨,不烦恼。

当杰里米·泰勒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他的房子被扣押,一家人被赶出去,无家可归,他所有的财产都被抢走——他仍然可以这样写道:“我落入了强盗的手里,他们夺走我所有的东西,我该怎么办呢?我还有什么呢?让我看看。对了,他们至少把太阳和月亮留给了我,还有我可爱的妻子;我还有很多朋友,他们都很同情我,有些人还帮助了我;我仍然可以去演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没有夺走我的快乐,乐观的精神,以及我的良知;他们留给我的,是永远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上帝的眷顾、祝福和承诺、我的信仰、我对天堂的希望,我对那些强盗们的仁慈。除此之外,我每天还可以像往常一样睡觉,我的胃一如既往地消化食物,我还是一样的吃饭、喝水、读书、思考……那些沉醉于自己欲望的人,一定会找到种种合理的借口,他们一定对苦难和暴躁情有独钟,不是吗?为了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他们整日里惴惴不安,如坐针毡。”尽管一个人乐观的品格多半是与生俱来的气质,但是它也可以像我们其他的生活习惯一样,要慢慢锻炼,逐渐培养。生活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是低沉落魄的,这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从生活中体会到的是快乐,还是磨难。由此可见,我们总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生活——积极、灿烂的一面和消极、阴郁的一面。我们也可以借助意志的力量来做出这一选择:是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是相反,消极、悲观地面对生活。我们要时刻鼓励自己,用乐观的眼光而不是悲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和周围的一切事物。当我们看到满天的乌云时,千万不要错过天边那一抹明亮的光。

2.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平淡处世,不入邪道《坛经》认为“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人一旦有了觉悟,就不会产生错误的思想,就会清心寡欲而变得知足常乐起来。《坛经》所指出的是一种安于平淡的心态,这种心态建立在对人生的觉悟之上。

守静禅师曾作过一首名为《云水》的偈,其中深含《坛经》中的这种思想——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守静禅师此偈前两句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进行论述的,首句中写水从上往下流,只是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由本性,而不是刻意所为,暗喻人也应当把握自己清净无垢的本性。第二句中一片云随意游荡,就算飘入洞中,也并非存心而为。寓指禅修也不应虚妄计度。第三句总合了前两句中的事物,以“云水”喻“人生”,指出人的生活如果能像“云水”一样遵循本性,那就不必刻意修炼便可成佛。要知道,倘若每个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儿,人生也会变得快乐无忧的。

平淡的生活、卑贱的身份,很容易使人丧失志气、丢失激情了。在磨难中保持热度不减,是生活发生转机的首要前提。再贫贱的人只要能够坚持住自己的信念、安贫乐道,那么生活就不会抛弃他、快乐也不会远离他。

东汉时,出身微贱的陈实在家乡当了一名县衙的小吏,有时还要干粗活。

陈实俸禄很少,常常挨饿,有人就劝他说:“你毕竟是个小吏,吃不上饭只因你太本分了,为什么不贪占一点财物呢?”陈实说:“我身份卑贱,如是再干些不法之事,不是更下贱吗?我不能胡为,我要保持心灵的纯洁。”陈实用心读书,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卑贱的地位。有人认为他当务之急是安定生活,劝他说:“人要穿衣吃饭,读书是没什么大用呢!即便你有大学问,仅因为你穷别人也会看不起你,还是干点正事吧。”陈实不理会这些,相信自己总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后来,陈实当了太丘县县令。他在任上.生活虽然有些改善,但因他奉公守法,日子仍不宽裕。

陈实的手下没有油水可捞,都对他抱怨不止,有的公开对他说:

“从前的县令,自己富足,我们做下属的也有好处可得。现在你自己清苦,我们也跟着受穷,对谁都没有好处,应该变通一下才好。”陈实说:“我不想违法,因为我知道犯罪比受穷的害处更大。贫穷时不失去正义之心,严守本分,这才是致富的正途,哪能任性胡来呢?我们现在无灾无难,这不比违法入狱要好很多吗?”邻县的县令后来因贪赃入狱,他的下属也有很多人被牵连治罪。陈实的下属这才感到他的教导正确,说:“贫贱的人一旦把握不住自己,就会惹来更大的祸患,我们现在平安无事,都是陈实所赐啊!”陈实不因贫贱而巧取豪夺,远离正道,所以后来他才当上了高官,没有中途倒下。他教导下属不用歪门邪道解脱贫困,他们才没有滑向犯罪的深渊。

安贫乐道,并非不思进取,它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心态,它是一种人生觉悟,能够让我们坦然度过人生中的每一个失意、每一段痛苦。

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别人以及外界的干扰而随意改变,不让忧愁与烦恼来左右我们的情绪,平淡生活,从容度过生命的每一秒每一分,这便是安贫乐道中的快乐人生。

平淡从容度一生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都在追求高尚和情操。因此,现在之间的交往,都是鄙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活在虚假的礼法上,心里却是肮脏阴险的不义之人的。借着高尚、严肃的名分,伪装出关心、爱护、正直、无私、严词说教,不仅严重地刺伤了人类的感情,也伤害了人们应有的尊严。

陶渊明一生不愿出仕,几次做官都不如意,最终辞官回家。他最终辞官回家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引起的:有一天,郡里派遣督邮到泽县来检查工作。

县里的小官吏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去向陶渊明报告。这时,陶渊明正在他的书斋里读书写诗。他一听督邮来检查,十分扫兴,便放下纸笔,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见他穿着一身便服,吃惊地说:“上级来视察了,你作为一县之长,应该穿上官服,束上带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陶渊明向来鄙视一些道貌岸然,衣冠楚楚的官僚们,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去向督邮行拜见礼,他突然觉得自己再也不适合呆下去了。他叹息一声对小吏说道:“我可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躬着腰向那些乡里小人作揖打拱,做出曲意逢迎的样子来。”说完,陶渊明拂袖而去,转身褪去官服,而且拿出县里的大印,一起交给小吏,说:“督邮来了.请你把这些东西交给他。”社会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面容威严而又有礼仪,神态肃穆,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屑与人为伍的样子,故作清高的身份,其做派令人可笑。这往往是一群身心卑微的人,他们打心眼里认为高贵是一种特权,是一种可以依靠外表掩饰的姿态,所以竭力向这个团体靠拢。只要遇到了可以称贵的人,即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财富等社会名流,他们便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百般奉承讨好,一副奴颜婢膝的嘴脸,令人发笑。遇到了与自己同等身份或不及自己的人,他们马上换上另一副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谈,巍然不可冒犯的姿态,对尊和卑的严格的划分,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品格卑劣的小人物。

故意忸怩作态,是一种很强的表现欲望在作祟,其表演往往又流于肤浅。

弯的变成直的,直的变成弯的,做作不自然,令人作呕。美好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与过分的掩饰、矫情的表演格格不入,矫揉造作不仅不利于感情、友好、希望等内含的表达,也败坏了真的形象、美的形象、善的形象,没有丝毫可以值得欣赏的。成功的人际交往,都是建立在自信而又谦虚、热情而又端庄的基础上的。美好的塑造,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教养、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和高雅不俗的仪表。惟有如此,才会有上好的率真的表现。

我们在嘲笑这些丑恶嘴脸的同时,也要知道,真正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智者是不会装腔作势的。《钦差大臣》一书便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俄国上层社会的虚假丑恶的众生相。那些贪图近利的官吏们为了能抓到一个机会,尽装腔作势之能事。高尚之人,从来都是随性而为,潇洒不羁的。有两句歌词写得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不能凭伪装去面对生活,如果你连最起码的真实都做不到,那么你最终将变成一场虚空,戴着面具生活,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留不下。可见,一个人还是要平淡、从容一些好,不必拿腔拿调地累自己,如若因此而做错事,那就更不值得了!

平淡但不平庸人生坎坷,常有惊涛骇浪,大悲大喜之事;人生也平常,往往自然而然,在琐碎中完成人生的旅程。我们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常的人生也才是真实的人生。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平淡的白开水,生活是一篇悦耳动人的乐章,生活是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这句话确实有点道理,而且也很形象。说生活是白开水,就是因为生活是平淡的;说生活是乐章就是因为生活确实很精彩;说生活是惊涛骇浪,就是因为生活总有大悲大喜之事。

很可能,当我们回味人生时,人生就像河里的流水,匆匆而过却什么也没留下。人得图强,这是真理。但人生本身却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旅程,当你享尽荣耀,享尽生活的美妙,但到最后,你什么也留不下,留下的也只是一个名字,一杯黄土。生活就是这样,所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除了有发愤作为的心态外,我们还要有个平常心。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抗拒生活是“平淡中真实”这一现状,辩证唯物主义的哲人曾说过,“人必须先解决衣食住行,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生活的真实和平凡在于离不开一日三餐,离不开油盐酱醋,离不开锅碗瓢盆。熙攘的都市里,你得习惯于不绝于耳的噪音,习惯于挤公交车上下班,习惯于在菜市场跟小贩讨价还价。想想看,再伟大的人也得吃饭,再功成名就的人也得睡觉,人都如此,我们都需要习惯。

当然,生活也不仅如此。生活也有丰富的色调在里面。你可以享受到人性之美,你也可能融人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这个世界仍然是灿烂的,而不是灰色。平淡也不是灰色。平淡是以真善的眼光,平心静气地看待自己的生活,不强求,处之泰然。

有人说,平淡不是对生活的变调,不是逃避现实生活,不是对事业的无所追求,而是淡泊名利、凝视远方,在平淡的大道上马不停蹄地赶路。这句话是对的。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平淡意味着我们可以游手好闲,平淡的生活仍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还有人说,平淡就如一条没有惊涛,没有骇浪的小河,但能驮起理想之舟,可以让它平稳地驶向现实的港湾。的确如此,如要我们不认为生活是平淡的,或者我们没有一个平常心,但我们有抱负、有理想,那么结局可能就是,我们因过分强求而不择手段,因过分要求自己要身心憔悴,我们不会有一天的安宁。这样的人生是痛苦的,也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生。我们要拥抱平常心,在尽力而为,自然而然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享受人生的乐趣。

平淡是真实的,而平常心是我们生活的“道”。

3.宠辱不惊,乐天知命任运随缘禅学中很主张任运随缘,《坛经》上说:“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不能任运随缘,就束缚了身心的发展,于做人处世都没有什么益处可言的。

唐朝药山禅师投石头禅师门下而悟道,他得道之后。门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岩,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大家坐在郊外参禅,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绿阴如盖,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观机逗教,想试探两位弟子的功行,先问道吾说:“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道吾说:“荣的好!”再问云岩,云岩却回答说:“枯的好!”此时正好来了一位俗姓高的沙弥,药山就问他:“树是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沙弥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他们三个人对树的成长衰亡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寓意着他们对修道所采取的态度有三种不同的方向。虽然高沙弥的见解有点谁都不得罪的意味,然而这却是禅对这件事的正解: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知识界而已,但是这位见道的沙弥却能截断两边,从无分别的慧解上去体认道的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宋代的草堂禅师总结了这一公案,并作偈一首——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人活着,要做的事情很多,奢望每一件都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切的羁恋苦求无非徒增烦恼,只有一切随缘,才能平息胸中的“风雨”。

苏东坡和秦少游一起外出,在饭馆吃饭的时候,一个全身爬满了虱子的乞丐上前来乞讨。

苏东坡看了看这名乞丐对秦少游说道:“这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了!”秦少游则立即反对道:

“你说的不对,虱子哪能是从身上污垢中生出,明明是从棉絮中生出来的!”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两个人打赌,并决定请他们共同的朋友佛印禅师当评判,赌注是一桌上好的酒席。

苏东坡和秦少游私下分别到佛印那儿请他帮忙。

佛印欣然允诺了他们。两人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于是放心地等待评判日子的来临。评判那天,佛印不紧不慢地说道:“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生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都输了,你们应该请我吃宴席。”听了佛印的话,两个人都哭笑不得,却又无话可说。

佛印接着说道:“大多数人认为‘物’是‘物’,‘我’是‘我’,然而正是由于‘物’、‘我’是对立的,才产生出了种种矛盾与差别。在我的心中,‘物’与‘我’是一体的,外界和内界是完全一样的,它们是完全可以调和的。好比一棵树,同时接受空气、阳光和水分,才能得到圆融的统一。管它虱子是从棉絮还是污垢中长出来,只有把‘物’与‘我’的冲突消除,才能见到圆满的实相。”佛印化解苏东坡与秦少游的赌局正是采用了“枯也好,荣亦好”的禅理。

如果想真正做到任运随缘,那我们就应该多向唐代高僧赵州禅师多取取经——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因为久居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因此被唤他“赵州禅师”。

一日,两名云游僧来到赵州禅师所在的观音院挂单,恰好与赵州禅师相遇。

赵州禅师问其中一名云游僧:“你以前到过这儿吗?”僧答:“到过。”赵州说:“吃茶去。”赵州禅师又问另外一僧,僧答:“我第一次到这里来。”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观音院主持大惑不解,问道:“来过也吃茶去,没来过也吃茶去,这是什么意思?”赵州禅师大叫一声:“主持!”观音院主持脱口而答:“是!”赵州禅师说:“吃茶去。”对于生活,我们应该拥有赵州禅师所主张的“任运随缘,不涉言路”态度,只有“遇茶吃茶,遇饭吃饭”,除去一切颠倒攀缘,才是畅快人生的真谛。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忧愁,我们不必过于挂在心间。既然它们“随风”而来,就让它们随风而逝吧!

随遇而安“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得时则驾,随遇而安。

人生于天地问,则立于世,行于世。立身处世,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为权势利禄所羁,不为功名毁誉所累,明察世情,了然生死,方可做到旷达,能持性而往,能临危不惧,能以本色面世,不费尽心机,不为无所谓的人情客套礼节规矩所拘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泰然自在,怡然自得,真实自然,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岂不快哉。

陶渊明因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仕。29岁时,他曾当过江州祭酒,但不久便自动辞职回家种田。随后,州里又请他去做主簿,他不愿意接受。到了40岁,他为了解决家里的生活困难,又到刘裕手下做了镇军参军,41岁时,转为彭泽县令,但只做了80多天,便辞职回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愿意出来做官了,而愿亲自种田来养家糊口,过着一种十分清淡贫穷的日子。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30年。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就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让人心向往之。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

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22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有旷达之性,方可逍遥于世,轻松做人,从容处事,自己主宰自己。超然物外,有官无官不在意,有钱无钱无所谓,有名无名不上心。穷福得失,淡然处之,如此便无往不乐了。旷达乎,逍遥哉!

这就好比是两条船并排着过河,如果一条船是空的,两船碰撞,船上的人也不会发脾气。如果那空船上有一个人,那船要撞过来时,这船就会让开,船上人并且大声喊,要那船上人注意。如果那船上人不听,这船上人就会发出警告。再三之后,就会恶语相加。有人和没人的区别就这样大,原因就是想得太实了。把意气、地位、物资这些身外之物抛开,人不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么!

逍遥旷达,不奴于外我们每天都和别人打交道,有君子有小人。处事不小心,就受到了小人的损害,面对不利的人生境地,我们又应当如何面对呢?

唐代诗人刘禹锡,是个性格耿直的人。他因为直言相谏而得罪了权贵,但他从不在意。

永贞元年的时候,刚刚即位的唐顺宗任用王叔文进行社会改革,引起了宦官反对,迫使顺宗退位,拥其长子李纯为宪宗,并贬逐王叔文。刘禹锡因为与改革派合作,也被贬。十年后,由于当朝宰相赏识他的才干,才将他召回长安。

刘禹锡回长安以后不久,就听说长安朱雀街旁崇业坊有一座玄都观。观内道士种植许多桃树,桃花盛开如云霞,于是便去观赏,并写诗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题中的诸君子,指的是和刘禹锡一起被贬又同时被召回长安的朋友柳宗元、韩泰、陈谏等人,字面的意思是:长安大街上车马扬起的飞尘扑面而来,没有人不是说刚看完花回来,玄都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刘禹锡贬官出长安后栽的啊!

其实,从“戏赠”的“戏”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有另一层含意的,诗的后两句是讽刺当朝众多的现任大官,说他们都是诗人遭贬后被提拔出的谄媚之臣。

看到这首诗后,权贵们当然恼火了,于是再一次把刘禹锡贬到播州。当时,播州是最边远荒僻的地区,可见权贵们对他的怨恨有多深。后来,因为朋友柳宗元、裴度的帮忙,加上他有年老的母亲,于是便改为连州刺史。

14年以后,由于裴度向文宗推荐,刘禹锡才又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官职。这年的三月,刘禹锡又一次到玄都观来,但这时的景象已和14年前不同了。满院云霞般的桃树已荡然无存,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摇动。刘禹锡想到自己两次被贬又两次被召回的经历,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写诗抒怀: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表面的意思很好理解,但它也有深一层的含义。诗人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局变换如此莫测,那些一度得宠不可一世的权臣们都垮台了,但是坚持正义的“刘郎”却又回来了。可见争名逐利不过是过眼云烟,胸襟豁达,为人要有几分淡泊,才能笑到最后,做最后的胜利者。

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要不然,欲望会让你痛苦不堪。

逍遥旷达不是要求做到无欲,而是淡看各种名利之欲。淡看之后,则可生旷达,有了旷达之后,人生自然逍遥了。庄子说得好:“我愿意活着,在沼泽里摇头摆尾,自由自在。”东坡说,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

人,一旦“游于物内”,而不“游于物外”,梦寐以求地沉浸在没有穷尽的“物”的占有欲,及其永无止境的膨胀的状态中,人都成了“物”的奴隶,那还有什么真正的人生乐趣呢?钱,可以使人不择手段;权,可以使人胆大妄为;名,可以使人变得虚伪欲,可以使人失去理智……在种种物欲的诱惑下,很多善男信女蜕变成了不法之徒,很多国家公务员沦为了阶下之囚。这“游于物内”,人为物所役,不仅会使人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还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和道德。

人,只有摆脱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可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超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有名无名也不在乎,穷富得失淡然处之,钱多钱少无所谓,这样不就无往而不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