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6467400000043

第43章 非刘而王

“原文”

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1],问右丞相陵[2],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3]:‘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4],问左丞相平、太尉勃[5],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6],王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7]:“始与高帝啑血盟[8],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9],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10],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陈平、绛侯曰[11]:“于今,面折廷争[12],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十一月,甲子,太后以王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遂病免归。

“注释”

[1]诸吕:吕氏的亲属子弟。[2]陵:即王陵。[3]刑白马盟:杀白马,歃血盟誓。[4]说:悦。[5]平:陈平。勃:周勃。[6]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皇帝之言,一曰制,一曰诏。[7]让:责备。[8]啑(shà):同“歃”。啑血盟:即歃血而盟。[9]崩:皇帝死,称驾崩。[10]阿意:迎合上意。[11]绛侯:即周勃。[12]面折:当面抗争、反驳。

“译文”

冬季,太后在朝议时,提出想册封几位吕氏的子弟为诸侯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说:“高帝曾与群臣杀白马歃血盟誓:‘非刘姓的人称王,天下臣民共同讨伐他。’现在分封吕氏为王,不符合当年的盟约。”太后很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二人回答说:“高帝统一天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现在太后执掌朝政,分封几位吕氏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听了很高兴。朝议结束后,王陵责备陈平、周勃说:“当初与高皇帝歃血盟誓时,你们二位不在场吗?现在高帝驾崩了,女主当政,要封吕氏为王,你们即使是要逢迎太后的意旨而背弃盟约,可又有何脸面去见高帝于地下呢?”陈平、周勃对王陵说:“现在,在朝廷之上当面反驳太后,我二人确实不如您;可将来安定国家,确保刘氏的天下,您却不如我二人。”王陵无言以对。十一月,甲子日,太后任命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剥夺了右丞相的实权;王陵于是称病,免职回家。

“点评”

吕后执政,大封诸吕,刘氏遭到排斥。权力结构重新洗牌,损害了一大批官僚的既得利益。反对非刘而王,就是他们发起反击的理论武器。王陵、周勃和陈平,就是他们的政治代表。王陵面折吕后,而陈平、周勃则面从而心非。王陵要的是原则,陈、周要的是结果。前者当时就遭到排斥,后者则等待时机,以求一逞,终于在吕后身后,剪除诸吕。吕后虽然强悍,但吕家的社会基础无法与刘家相比,在舆论上也处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