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地理
6466100000013

第13章 景观的地域分异与区划

景观是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景色。它既是地表独特的地域或地段,又是地表的组成部分之一。地理景观是指四周为天然界线所围绕的、性质上与其他区域有区别的地球表面的区域,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整体,也称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系统或自然综合体。它是客观存在于地表自然界的、具有自己特征和特殊地位的区域单位,既不同于土地单位,又与其他区划单位有区别。

景观的主要特征

景观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属性一致性最大的区域。景观的这一特征是其他区划单位和土地单位都不具备的。

景观界线与气候区、地貌区、土壤区、植被区等的界线大致符合。

景观能够提供对区域的典型自然特征和自然资源的全面认识从而有别于土地单位。

景观的个体特征和非重复性都比土地单位显著,因此可对每个景观进行单独研究。

相对于土地单位而言,景观具有较长的历史,对外部影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整个景观或地理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按一定方向(如纬向、经向、垂向)发生有规律的空间分异或分布的现象。例如,因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纬度地带性;海陆相互作用引起的从海岸向大陆中心发生变化的干湿度地带性,又称经度地带性;随山地高度而产生的垂直带性;由局部地形、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下水埋深不同引起的地方性分异等。

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是形成地域分异的两种基本因素,它们在时空上的影响都是不平衡的。两者在地球表层自然界中的特殊表现,决定了地域分异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性,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一、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一)纬度地带性

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不均匀的分布是纬度地带性(简称地带性)的基本成因,从而导致了热量、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如从赤道至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热量带或温度带。每个温度带热量的差异,导致其他如要素气候(风力、降水等)、土壤、生物群落,甚至外动力过程所形成的地貌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应于该热力特点的性质。例如,赤道带的太阳辐射强烈,促进水分蒸发和对流作用强烈,气流强烈辐合上升,降水丰富。有利于生长高大茂密而终年常绿的乔木植物群落,即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使土壤风化—淋溶作用强烈,风化壳和土层深厚。同时,也由于生物循环强烈,有机质分解迅速,形成比较贫瘠的砖红壤等。所有这些特点彼此互相联系,从而使各大陆赤道带具有若干共同的景观特征。

热量分布

热量带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热量[亿J/(m2·a)]<8.48.4~14.714.7~21.021.0~31.5>31.5

(二)经度地带性

海陆作用引起的水分从海岸向大陆中心发生变化的特性称经度地带性。海陆分布及其对比关系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差别。沿海地区因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中水汽含量丰富,产生大量降水,气候湿润。而距海较远的大陆内部,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很少,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降水的差异导致了东南沿海与大陆内部的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差异。这种差别常常沿经度分异的方向变化,故称为经度地带性,同时,也因其主要由距海远近所导致的水分差异所形成,也称干湿度地带性。

(三)垂直地带性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5℃~6℃),从而导致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条件差异,进而导致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地带性。因此,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垂直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并结合热量和水分状况来进行,其数量、顺序等结构形式被称为垂直带谱。带谱下部的起始带称基带。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带谱在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基带坐落的具体地点),还受山体本身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体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特点的影响。

总之,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分异性是绝对的,但分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这种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一些非地带性的现象。因此研究地域分异规律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自然区划的基础,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有指导作用。

(四)地域分异规律的等级

按地域分异的规模和作用范围不同,地域分异规律可分为4个等级。

(1)全球性规模的分异规律。全球性的热量带,一般划分为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2)大陆和大洋规模的分异规律横贯整个大陆的纬度自然地带和海洋上的自然带。

世界的自然带

(3)区域性规模的分异规律。在温带从沿海向内陆因干湿度变化而产生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山地所表现的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随海拔高度递变的垂直带性,也是区域性的分异规律。

(4)地方性分异。地方性分异可分两类,一是由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和地下水埋藏深度等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系列性地域分异;二是由地形的不同所引起的坡向上的地域分异。

二、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空间组合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东部湿润区最为明显。自北而南依次出现下列自然景观地带:

1.寒温带针叶林带

主要分布在北纬49°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这里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代表性植被是耐寒的兴安落叶松,结构简单,此外还有小片的樟子松林。发育的土壤是漂灰土,土壤中的硅含量丰富而盐基贫乏,土壤溶液呈酸性至强酸性。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与小兴安岭。这里距海较近,气候湿润,分布着以海洋性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主要有红松,阔叶树种有枫桦等原始林。原始林经采伐后,生长山杨、白桦林,如果再经破坏则成为杂木林。暗棕壤是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华北的山地丘陵区。地带性植被为辽东栎、麻栎等各种落叶栎类与其他落叶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此外,还有温性针叶林,例如赤松、油松等。棕壤是地带性土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适于发展暖温带果木林。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依植被、土壤的分布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景观地带。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区。以含有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为主,针叶树以马尾松林为主。在现状植被中,由于群落的次生性较强,因而外貌近似落叶阔叶林。黄棕壤的性质具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的典型部分,主要分布于江南丘陵及云贵高原东部等地。植被叶面多革质、光滑发亮,亦称“照叶林”。针叶树有马尾松、云南松、杉树、柏树等。毛竹林分布也很广。地带性红壤分布范围较广,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干湿季节不明显的地方,以云贵高原分布最广。本地带适宜发展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分布于滇、粤、桂三省区南部,闽东南及台湾中南部。天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并有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赤红壤兼有砖红壤与红壤特点,属于二者之过渡性土壤,也称砖红壤性红壤。

5.热带雨林、季雨林带

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典型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珊瑚岛热带常绿林和红树林。

热带常绿阔叶雨林主要分布于台湾南端、海南岛东南部、云南和西藏南部局部湿热的山谷或低地。雨林的乔林层结构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三层或四层,乔木高大,分支很高,树皮光滑而薄,具有板状根。树叶多为大、中型,常形成显著的滴水叶尖。林内藤本植物丰富,树上密生附生植物。老茎生花现象不仅见于乔木,也见于灌木及藤本植物。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热带季雨林分布于滇南谷地、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等地。中国热带季雨林面积比热带雨林广阔。季雨林的群落结构和雨林相比,上层乔木层较矮,一般在30米以下。树干尚直,但分支较低。树皮较厚而粗糙,除榕树外,板根多不发达,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的数量与种类都比雨林少。群落外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层乔木层以落叶或半落叶树为主。所以,林冠有旱季稀疏、雨季郁闭的季相变化特征,这与雨林终年郁郁葱葱的景象迥异。滨海地带是中国红树林分布的地区,种类丰富。这里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强烈,富铝化风化壳深厚。砖红壤全剖面均为红棕色,呈酸性反应。此外,在海南岛西南部及云南南部红河河谷等地,由于山地的阻隔和焚风作用,形成干热稀树草原的生物气候环境,而分布有燥红土。本地带是中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

中国东部(约120°E~110°E)植被纬向地带性变化

(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于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呈与经线斜交、近东西更替的分布图式。主要出现在温带与暖温带的广大地区。

(1)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带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和东北平原,主要由禾本科草类和杂类草组成。这类草原季相变化显著,草层较高,最高可达100厘米。常见乔木有蒙古栎、白桦、山杨、柳、榆等。黑土系列是森林草原下地带性土壤,包括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灰黑土。它们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的山前波状台地平原上。黑土区较低湿的地方还发育一种白浆土,常与黑土呈复域分布。黑钙土分布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半干旱草原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两侧的丘陵山麓。在大兴安岭中段的西坡,常与黑钙土呈复域分布的灰黑土,是半湿润森林类型下发育的土壤。

(2)暖温带森林草原带。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乔木以辽东栎、杨、桦为代表,亦有油松、侧柏。土壤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绵土。它们是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的腐殖质积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明显,残积—淀积黏化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3)典型草原带。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建群植物主要是乔本科草类,地带性植被是几种针茅,例如大针茅、克氏针茅(阿尔泰针茅)、本氏针茅(长芒草)、短花针茅等。这类草原草层一般高30~50厘米。栗钙土是典型干草原下的土壤类型。与黑钙土相比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而钙化过程增加,土壤的黏化过程微弱。

(4)荒漠草原带。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及荒漠区的山地下部。在极端干旱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可分布到很高的高度。典型植被为旱生性较强的小针茅,例如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等。超旱生矮半灌木与灌木也比较多,如冷蒿、旱蒿、灌木亚菊等。荒漠草原草层矮,高仅10~20厘米,生长稀疏,总覆盖度不超过15%~30%。棕钙土是其地带性土壤。发育在黄土母质或较细的洪积物上的灰钙土,比棕钙土具有稍强的腐殖质的累积过程,但钙化过程则减弱。

(5)荒漠带。包括阿拉善高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带和柴达木盆地。本区气候干旱,土壤盐分较大,植物种类贫乏,以适应干旱生境的灌木或半灌木为主。漠土系列为地带性土壤,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共同特点是沙性强,大多含砾石,表层为浅灰色多孔状结皮,腐殖质含量低,石灰的表聚作用和石膏与易溶盐的聚积作用都较强烈。灰棕漠土和棕漠土为温带与暖温带典型的漠境土壤,灰漠土为温带漠境边缘的过渡性土壤。

中国温带(约42°N)植被经向地带性变化

总结中国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特点,可以看出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结构图是由湿润环境下的海洋性地带谱和干旱环境下的大陆性地带谱构成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干湿度带分布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例如,同样半湿润的水分条件,在温带为森林草原黑土景观,在暖温带则为荒漠棕漠土景观。

(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垂直带谱也可分为东南湿润海洋型与西北干旱内陆型,两者之间为一些过渡类型。此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垂直带谱。

东部湿润地区的山地,自山麓至山顶,湿润程度虽有一定增加,但变化不甚显著,这里热量条件的改变是影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自下而上逐渐从暖热地区的类型过渡到寒冷地区的类型。如在亚热带地区,常见下列垂直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山地落叶阔叶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草甸土。东部湿润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着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在西北干旱内陆的山地,从山麓至山顶,气温降低,而湿润程度在一定高度内则逐渐增高,超过某一高度以后又迅速降低。影响自然景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湿润状况。常见的植被垂直带有荒漠、荒漠草原、山地灌木草原或草甸草原、森林、亚高山草甸,土壤则从山地灰漠土依次递变为山地棕钙土、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森林土、山地草甸土。西北干旱区山地垂直带谱可分为半湿润和半干旱森林草原和草原、半干旱荒漠草原、干旱温带荒漠、极端干旱荒漠等类型。

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具有垂直结构的高原。在广阔的高原面上又有一系列山脉耸立,高原面上的山地又有景观的垂直带谱;同时高原还有一系列深陷的河谷,形成反向的垂直带谱。从整体上看,在广阔的高原面上,有其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异规律。可见,青藏高原的景观分布具有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形式。高原面上的水平分布,以高原中部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分南北两带。北带自东向西,从高原边缘到高原内部,依次出现森林草原灰褐土及亚高山草原土景观、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土景观、高山草原—高山草原土景观、高山寒漠—高山寒漠土景观。南带自东而西分布着沟谷森林丛—山地暗棕壤景观、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土景观、亚高山草原—山地草原土景观。

总之,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是不同的。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虽然干扰甚至破坏了水平地带分布规律,但是每一山地垂直带谱,总是在该山地所处的水平地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深深打上了水平地带性的烙印。可以说,垂直地带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植被、土壤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水平分异规律。

三、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

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生产综合体及其各生产部门在中国的分布与组合格局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地域生产综合体是由代表地区经济特点的专门化生产部门、与其协作配合的辅助性生产部门和只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部门共同组成的综合生产体系。它的形成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高度发达的结果。在中国,最高一级的经济景观地域分异是自东而西递变的三大经济带,它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东部经济景观地带

在地域上包括桂、琼、粤、闽、浙、沪、苏、鲁、冀、京、津、辽、台等省市区。该地带占全国面积的13.74%,人口的41.13%。

本地带具有五大特点或五大优势:①科技文教发达,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特别是海运独具优势,极有利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②积极参与现代国际分工;③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④基础雄厚,效益较高,资金相对充裕;⑤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这些从不同侧面标志着东部经济景观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地带除了特大城市以外,三大经济核心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对整个东部经济景观地带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景观地带之内划分景观区的依据。

(二)中部经济景观地带

中部经济景观地带,在地域上包括晋、豫、鄂、湘、皖、赣、吉、黑和内蒙古9省区。土地面积大于东部小于西部;拥有4亿多人口,少于东部而多于西部,是中国过渡性明显的一个经济景观地带。无论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还是从自然资源的丰度讲,都处于三 级梯度中的中间一级。

本地带发展的优势:①地处全国的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是东部发达地带与西部待进一步开发地带的结合部,兼有两者之长。②有丰富多样的地表资源与地下资源。③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相当大的开发潜力。④地带内生产力空间分布相对均衡。地带的开发历史较久,农业都比较发达。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五”期间,晋、豫、鄂、黑是内地工业的重点建设区;“三五”开始,豫西、鄂西、湘西是“三线”建设的主要地区;“五五”以来,皖、赣开始以煤、煤电为主和以铜、水电为主的工业开发;“六五”期间,晋、豫西、内蒙古西部、两淮是全国能源重化工的重点建设区。因此,各省区基本上都达到了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发展水平,地带内的“不平衡差”(按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计算)远比另外两个地带小。

(三)西部经济景观地带

包括川、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10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三 级梯度的最低级;但就空间广度和资源的丰度而论,又处于最高级。这是中国一个极富特色、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地带。本地带发展的优势:①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56%以上,人均土地资源为全国平均值的2.46倍,尽管山地、沙漠面积广大,但发展大农业的潜力仍然大于其他地带。②地质构造复杂,能源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空间组合比较理想,为发展高能工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多种能源、矿产还处于有待开发状态。但本地带人口稀少,经济技术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总的来说较快,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发展战略上的某些失误,基建规模和经济增长的波动很大,仍是全国欠发达的地带。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

人文景观是人地关系的社会文化地域综合体,包括人口地域综合体(人口地域类型)、聚落景观(通常划分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旅游景观、地域政治系统(或集团)、社会景观(社会群体类型)、民族共同体、文化景观等成分。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是社会文化地域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在一定的地理坐标上所分成的相互更替的各级人文景观单元的现象。其最高级地域分异,就是东部和西部的鲜明对比。

(一)东部人文景观大区

东部人文景观大区,包括除青海省以外的22个省和4个直辖市。本区的人口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比重小且分散在边远山区;城市规模宏大,其密度远高于西部人文景观大区,乡村遍布城市以外的各个角落;生产力水平高于西部地区,生产方式也比其先进,未开垦的土地很少;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在政治上,本区曾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保存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宗教上,历史上汉民族主要以信仰道教为主,后由于佛教的传入和受到提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西部人文景观大区

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和青海省。本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且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区域,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汉族杂居其间;城市聚落规模普遍较小,分布稀疏,人口密度小;乡村景观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其他都分布稀疏,且存在一定数量的游牧群体;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未开垦和有待利用的土地数量大;中国历代王朝都把这些地区作为自己的领土范围,但对其控制程度不如东部大区程度高,有时将其作为藩国或蛮戎之地看待;拥有大量的不同于汉文化的人文风景名胜;在宗教信仰方面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间或受道教影响,教民为数众多。

第二节 景观区域的划分

一、景观划分的实质

景观划分的实质是将景观按其差异性划分为区域。

自然景观划分的理论依据是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地表自然界存在着明显的有规律的差异性,因此,可以按地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地域的划分与合并,即把自然特征相似的地域划分为一个区,把发生差异变化的地方确定为区界;然后,对相对一致的区域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区域之间的等级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自然区域单位的等级系统。

经济景观划分的理论依据是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实质是区位的差异,区位论是进行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因此可以按照生产力地域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划分和合并,并按其内在联系建立起相应的经济区域单位的等级系统。因此,经济区划的每一个经济区都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并在全国的经济中承担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人文景观的划分则是以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根据社会文化地域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合并和划分,按其相似性把级别较低的人文景观合并成较高级的人文景观,并依其地域联系逐级排列成一个等级序列,就是人文景观区划,或简称人文区划。

景观的综合划分是以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前提而进行的,它揭示了景观的全部属性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而不是其中的某一方面。因此,只有当上述三方面的景观划分的成果可靠时,才能顺利地进行景观的综合划分,即综合区划。简单地说,综合区划是对综合景观的等级划分,是一种最高级的区划。

在中国近代自然区划实践中,由于对自然界地域规律的认识不同、区划目的各异、区划原则和方法不尽一致,以及区划指标不统一,从而出现了多种区划方案。

二、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是自然与人文综合的地理区。每个地理区都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众多质量互异的地理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它们集合在特定的空间里综合地表现出来,形成了具有特定质态的地理特征。

本书按照地理位置相邻,自然条件相近,以气候因素为主导的原则,把中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在三大区的基础上,考虑历史上经济文化联系等人文地理特点,并照顾省区完整的原则进行地理区划,可分为东北区、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晋陕蒙区、西南区、青藏区、西北区等。其详细内容将在第四篇介绍。

思考与练习

1.分析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

2.举例说明中国东部和西部文化景观的差异。

3.叙述学校所在地的景观特色。

§§第四编 区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