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地理
6466100000010

第10章 人口与城市

第一节 人口

一、中国人口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达129533万人。

2009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9.45:100.

2009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年末数比重(%)

全国总人口133474100.0

其中:城镇6218646.6

乡村7128853.4

其中:男性6865251.4

女性6482248.6

其中:0~14岁2466318.5

15~59岁9209769.0

60岁及以上1671412.5

其中:65岁及以上113098.5

(一)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其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自然增长率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中国人口总数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公元前,中国人口大约为1000万。

公元初到17世纪中期约为5000万~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

1684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

1760年,人口突破2亿。

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

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

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

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

2000年人口达13亿。

中国是人类起源地区之一。几百万年以来,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始终有人类繁衍生息,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人数之众多,文化之灿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终于发展成为今天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以来,由于战乱频繁,高死亡率抵消了高出生率,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十分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安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而人口出生率却多年保持在高水平上,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1949年至80年代末期的40年间,中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1‰,1961年竟高达33.33‰。人口增长速度及数量,超过了历史上其他任何时代。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逐步采取措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人口发展逐步走向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2009年末出生率为12.13‰,自然增长率为5.05‰。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人口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中国为世界人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增长变化

(二)人口分布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十分巨大,人口分布很不平衡。胡焕庸根据当时创制的1933年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清楚地显示出东半部人口十分稠密,西半部人口十分稀疏,两者之间明显地看出有一条人口分界线。这条线的东北端起于当时黑龙江省的瑷珲(现称黑河),以此向西南划一条直线直达云南省的腾冲。当时把这条线称作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线以东的中国东半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的96%;以西的西半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到80年代,胡焕庸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重新计算了这条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分布。结果是:东半部面积占全国的42.9%,人口占全国的94.4%;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而人口仅占全国的5.6%。这个比例数字同1933年的统计数字相比,仅有1.6个百分点的差别。其人口密度,在分界线以东为平均每平方千米达231人,以西只有10人。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人口的地区分布,最初是一些初级居民点。这些居民点的形成是因为那里能生产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同。封建社会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形成许多分散的居民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会有差异。因此,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条件。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更是如此。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高山、寒冷地区和沙漠地区人烟稀少甚至无人定居。这是因为人们总是选择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因而,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很大影响。此外,政治、军事、历史等因素,也往往对人口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三)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分为年龄构成、职业构成、城乡人口构成三方面。从人口年龄构成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使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量和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长。从人口职业构成看,中国非农业人口有计划地稳步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加。今后中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将会较快增长,第一产业的在业人口将减少。从城乡人口构成看,城镇人口比重小,乡村人口比重大。但国内各地城乡人口构成差异较大。

年龄构成类型

人口年龄结构,是预测未来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依据之一。按照反映年龄构成的指标和一定的标准,将不同的人口集团或同一人口集团的不同时期区分为不同类别。人口年龄构成类型通常分三种: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是老年型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当人口出生率相对较低,而死亡率相对较高时,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中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大,人口便进入老年型年龄结构类型。较长时期的人口低速增长(或零增长、负增长)必然导致老年型年龄结构的出现。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又是预期人口低速增长的原因。

老年型年龄结构的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的赡养、照顾、医疗保健问题和未来劳动力是否充裕等。

(四)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在中国,可分为省(区)际人口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两方面。1950-1979年,省(区)际净迁移人口仅约2500万~3000万人。随着80年代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的设立及资源的开发,省际人口迁移出现重大变化,“三北”地区和沿海一些省份人口增长快,这使中国人口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有利的变化,同时,对合理配置生产力资源,发展边远地区经济,也起了积极作用。此外,1984年下半年,由于国家放宽了农村人口到城镇做工、经商等户口迁移的规定,加上设镇的标准降低,中国的城镇人口出现较快的增长。

中国的领土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就几乎遍布这块辽阔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广大的土地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地理空间,在农业社会尤其是这样。首先,在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土地面积与绝对人口容量是成正比的。其次,土地越广阔,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往往也越大,构成了劳动分工的基础,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广阔的土地为民族和人口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使中华民族屡折屡起,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文明始终保存。

自然环境对中国人口的进一步发展也存在制约作用。中国农业自然条件既有显著优点,又有重大缺陷。中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光热条件好,且雨热同期;但平原所占比重偏小,而气候寒冷,土壤瘠薄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则占到全国总面积的69%。中国还有近40%的地区属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由于水资源贫乏,农业生产也深受影响。加之中国人口总数巨大,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上因素结合起来,显著降低了中国国土的农业利用价值,其中相当一部分即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难以改造利用,从而对中国人口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二、中国的人口问题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大部分的成果被新增长的人口所消耗,使人口的生活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所以,中国社会的人口及其产生的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人口的老龄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龄化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人口的性别结构不平衡

性别结构的常用指标是性别比,是指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之比(以女性人口为100)。性别比正常应该是103:100至107:100之间,但中国普查结果是116.86:100.性别结构的不平衡会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

(三)社会就业压力加大

总体来说,高文化、高素质的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基层工作岗位却是人满为患,因此,就业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论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是高层次学历的研究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鉴于人口在持续发展问题上所处的特殊地位,实现中国的持续发展必须以控制人口数量、平抑人口的过快增长为突破口。因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将为中国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进而从整体上为缓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内涵发展能力奠定初步基础。

第二节 城市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近年来,城市建设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是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影响城市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

中国城市的分布,一方面是各地区社会、经济、人口和历史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另一方面又受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

(一)地形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中西部的山地和高原面积很大,而东部丘陵和平原占地比重相对较大。中国主要城市集中分布于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的东部丘陵、平原地区,高原山区城市较少。城市体系地域空间分布表现为“低密高疏”的垂直分异规律和“东密西疏”的水平分异规律。

(二)气候

由于季风和降水的影响,中国广大的亚热带地区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带,同时也是城市分布的集中地区。此外,暖温带、中温带地区也是城市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而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都比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要小。

(三)河流

河流是平原的塑造者,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城市周围都有河流流过,“沿河设城”是中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如扼守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咽喉的扬州,从唐代起就是繁华大都市,为“百货所集”之地;宋代以后城市规模扩大,更成为地区商业中心;清代有漕盐河三大要政,扬州则“地兼三者之利”成为“东南一大都会”。广州从建城之初,城市格局和道路就受到了珠江的影响。

(四)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兴建城市的理想场所。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于资源赋存地。中国的大庆、攀枝花,分别是在开采石油、铁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气候干燥,城市发展对水资源依赖性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冲积洪积扇或河流三角洲地带,如阿克苏、喀什、石河子等;另一部分则位于河谷盆地,如伊宁、博乐、阿勒泰等,具有绿洲型城市的特征。五大连池、黄山、武夷山、井冈山、桂林等旅游城市也都是依赖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五)交通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贸易是其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贸易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中国城市的分布现状具有沿海、沿江、沿线(铁路和公路)和沿边(境)的特征,这种空间格局是城市分布的交通指向结果。据统计,中国约70%城市的区位由交通指向决定,尤其近代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城市大多与铁路、港口的建设相关。如湖南省株洲市就是在铁路枢纽上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虽然各有特色,但城市空间布局也有共同的特征。产业革命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各种职能依据经济效益和环境需求在城市中逐渐相聚成区,出现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等不同职能的区域。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部分,是城市最繁华的地区,这里交通便利,地价昂贵,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多矗立在这里。一些国际性大城市的中心区已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活动的中枢。

工业是现代城市的主要职能。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各部门协作加强,且大多数企业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其他城市职能所排斥而相聚成区。工业区多根据生产特点和协作关系组成,如化工工业区、钢铁工业区、纺织工业区等,也有综合性工业区。工业区在城市中可根据污染程度和占地规模等因素分布在市区、近郊区或远郊区。

居住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相比,在城市中居住区所占面积最大,一般约占城市用地面积的45%~60%。早期城市和规模小的城市居住和生产等职能一般交错分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现代的大城市,出现了专门的居住区,以保证居民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居住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商业是城市最重要的职能,但占地面积却不多。商业区也不像工业区、居住区那样成片分布,而是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于城市的街角路口和交通干线两侧。城市中商业区的大小差别很大,可分成不同的等级,称为商业网点。商业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业区周围流动人口的多少和交通的便利程度。一般城市中心商业区等级最高,规模也最大,以提供高级服务为主;其次有区级商业中心、街区商业中心以及位于城市特定地区的专营商业街等。

二、主要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市只有58个,到1952年,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9个。自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数量由1979年的193个发展到1999年的66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7个。其中,中等城市数量增长较快,小城市数量增长最快。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带),主要有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到200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18个,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4个。

《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于2010年4月26日在北京发布。据蓝皮书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城市在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竞争力格局也发生重要的变化。蓝皮书认为,东南沿海相对下降,北部中部快速提升;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间差距缩小;省区城市竞争力逆转,中西部省份增长迅速。

蓝皮书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创新环境竞争力:直辖市大显身手,副省级城市优势明显。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广州、天津、大连、长沙、宁波、东莞。科技资源程度竞争力:直辖市位居三甲,沈阳跻身前十。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大连、广州、长沙、香港、沈阳、宁波。

信息基础设施竞争力:上海位列榜首,广东优势显著。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宁波、东莞、珠海、天津、成都(并列第九)。科技服务体系竞争力:香港占据顶峰,中小城市更具活力。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香港、惠州、包头、合肥、武汉、嘉兴、无锡、青岛、潍坊、济南。

环境优美度竞争力:澳门首屈一指,各地竞现其妍。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澳门、杭州、青岛、扬州、唐山、威海、香港、大连、厦门、长沙。

中国城市分布

(一)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对外国际交往中心,又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第二大城市。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交通和通信枢纽,是国际、国内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800多年的建都历史,使中国文化在此得以积淀。丰厚的历史遗迹使北京拥有众多的古代宫殿、皇家园林、宗教庙宇等,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作为北京象征、也是中国象征的天安门城楼和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有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旧称紫禁城);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的八达岭长城;有世界最大的祭天神坛天坛;有世界最广阔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世界最集中的皇陵十三陵;有世界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其中,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天津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市中心距北京137千米。天津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近代北方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中国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中国的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座电梯、第一辆小汽车都诞生在天津。天津港口条件优越,是首都北京出海的门户,水陆交通发达,天津机场是中国大型机场之一。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

(三)上海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它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又是中国内地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作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海港,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濒江临海,海、陆、空交通十分发达。上海港是世界第三大港、中国第一大港;虹桥机场是全国三大机场之一;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上海素有“购物天堂”之誉。南京路和淮海中路是闻名全国的商业街。今后上海将建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之一,同时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重庆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长江上游的水陆交通枢纽。它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市中心区三面环江,形如半岛,依山建城,有“山城”之称。作为1997年3月新设立的一个中央直辖市,重庆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在长江沿岸开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三峡库区移民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具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雄伟壮阔的长江三峡、璀璨多彩的重庆夜景、秀丽怡人的芙蓉江、火爆刺激的重庆火锅都是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五)广州

广州地跨珠江两岸,为中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和重要门户。它是中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200年前这里便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枢纽,自1957年起每年春秋两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这里举行。

广州又称羊城,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建市最早的历史名城,2000多年来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中国南大门”之誉。广州是中国著名的“花城”,每年春节的花市热闹非凡。粤菜风味名扬中外,故有“吃在广州”之说。

(六)西安

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公元前11世纪起,先后有10多个王朝建都于此。这里名胜古迹众多,距今6000多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半坡遗址,2200多年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唐代的大雁塔、小雁塔,宋代的碑林等风景名胜名扬海内外。

(七)武汉

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地处中部地区的中心位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综合性工业城市,为中部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武汉历史上以商业著称。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1858年开埠通商后成为著名中心。19世纪中叶出现近代工业,解放时武汉工业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武汉还拥有较强的科技力量,在全国的地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

思考与练习

1.叙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说明当前中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4.比较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地位和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