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家庭教育心理学
6466000000021

第21章 父母行为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心理健康的人的核心特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形成积极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重要阶段。

一、自我概念的概述

自我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Piers harris提出的儿童自我意识概念,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综合的自我观,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其形成和发展对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二、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小学儿童凭借自己不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加之对世界的认识,使他们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认识得到不断发展,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他人的交往日渐频繁和扩大,自我概念也逐步发展。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由“理想化”趋向“现实化”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往往比较积极乐观,有时甚至有点过分地高估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概念渐渐趋于客观化、实际化。例如,儿童小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有多棒,但越到高年级就越认识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以及与他人的差距。

(二)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出由模糊简单到复杂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往往比较笼统化、理想化,此时儿童的自我概念也比较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经验的增加,儿童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分化,更加具有复杂性。

(三)儿童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性别差异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相对于男生有更好的表现,更容易合群,行为问题少,但情绪问题多。在学习上,男生的抽象思维比女生好。如男生对数学等科目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对语文等语言类科目感兴趣。

三、父母行为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孩子仿效的对象,家长的示范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行和心理,进而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

(一)父母行为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曾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还帮孩子做了培养计划。但是,一些家长在要求孩子做到的同时,自己却没起到表率的作用。例如,家长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做事情要认真,不能挑食,要诚实,不能撒谎,但家长自己却喜欢睡懒觉,缺乏卫生意识,东西到处乱扔乱放,做事情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有时甚至以哄骗或说谎的形式拒绝孩子的要求,没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照着父母的样子去做。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是家长的‘再版’”。试想,父母自身都没做好,没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又怎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呢?

(二)父母行为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都在想方设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够注意自己的行为,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时的一些不良行为,会在无形中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如有的家长过分专制、粗暴,孩子稍有差错,就大加训斥,甚至拳脚相加,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待孩子,强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且总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思想和成绩……长期这样,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情绪,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冷漠、执拗的性格,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评价,最终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三)父母行为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儿童的心理是一块非常脆弱的地方,需要家长好好地保护,不能任意践踏。但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娇惯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了,这样导致孩子什么事都不能做,也不会做,认为凡事有父母在,逐渐养成了“唯我独尊”、过度依赖父母的心理。有的家长管教过严,对孩子非打即骂,孩子长期受压抑,受到无理的批评指责,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暴躁、偏激、反抗的心理,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父母行为对儿童品行的影响

在小学生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品行,如撒谎、偷窃、破坏行为、对抗行为、攻击行为。但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无不与父母的教育行为有关。例如,父母言行不当,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讲一些不适宜在别人面前讲的话,并叮嘱孩子“千万不能把这事告诉别人”,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学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诚实行为;父母对孩子教育苛刻或忽冷忽热,孩子为了避免惩罚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或引起他人的注意,就会撒谎;有的父母有贪小便宜的习惯,总想从别人那里捞点好处,如把单位的一些东西带回家,受家长的影响,孩子也会模仿家长,拿别人的东西,这就助长了孩子的偷窃行为,有些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家庭用品或孩子成了他们的出气筒,这为孩子提供了活生生的学习榜样,导致孩子的破坏行为和攻击行为;还有些父母对孩子提出过多的命令和要求,喜欢“指手画脚”“唠唠叨叨”,处处限制孩子的行为,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对抗行为。

四、形成良好的父母行为

(一)尊重孩子

父母爱孩子,但也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过高,也不应过低,更不应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情。在孩子没能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不应动辄打骂、指责孩子,对孩子实施暴力;对孩子也不能采取纵容的方式,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虽小,但也是有隐私的,为人父母者应该给孩子一些私人的空间,不要过于唠叨,什么都管,什么都干涉。家长只有尊重孩子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

(二)注意个人修养

有些年轻父母不注重个人修养,没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素质不高,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爱贪小便宜,工作敷衍了事,人前人后两个样,总是对别人评头论足,自以为是,经常在孩子面前酗酒、打麻将。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养成习惯,学得一身坏毛病。一旦这些坏习惯形成了,要想再改就很难了。因此,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言行教育孩子。如家长带着孩子去市场买菜,在与卖主讨价还价后称得的重量明明是3斤2两,但家长却说最多只有3斤,可能连3斤都不够,等到付钱时还要少给2块。这样的事情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生,就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父母教育孩子不能仅仅是单纯说教。当然,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说得有理有力,精确不啰嗦,且适时。其实,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是“渗透性”,即言传身教,就是说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从这一点讲,既然我们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好学习,能够接受挫折,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追求新知识,要有能够接受孩子的挫折的心理准备;在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的时候,要能够正确对待。如家长要求孩子凡事要有时间观念,要态度认真,做事情要迅速、干脆利落,可自己在处事方面却表现出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拖拖拉拉的情况,这样孩子学习的动力也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