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讲,她就发现已经有同学在打瞌睡了。她拍拍桌子,大声说:“在这个闷热的午后,各位要听我这个老太婆说话,一定很想打瞌睡,不过没关系,各位可以安心地睡。但有两个原则,一是姿势要优雅,不能趴在桌子上;二是不准打呼噜,以免干扰他人。”说完,全堂哄然大笑,没有一个人再打瞌睡。
(7)间接式批评当被批评者对批评很敏感,批评不妨婉转一点,欲擒故纵、迂回包抄、以退为进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冯玉祥向来提倡廉洁简朴。他在开封时,不准部下穿绸缎衣服。一次,冯玉祥看到一个士兵穿着一双缎鞋,连忙上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把士兵弄得莫名其妙,呆若木鸡。最后,冯玉祥告诉他说:“我并不是给你行礼,只因为你的鞋子太漂亮了,我不敢不低头下拜哩!”那个士兵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脱下新鞋,赤着脚跑回去了。
这就是用借彼喻此的间接式批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余地。婉转含蓄,不会伤到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4.拒绝:该咋说就昨说,别太难为自己拒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的情面,却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拒绝是很难堪的,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该咋说就咋说,千万别太难为自己。
李爽是个独立性很强的女孩子,毕业后就只身一人前往澳洲求学。
一天,一个国内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她,说一个朋友Judy定居在澳洲,近阶段正打算回国旅游,希望她们闲暇时能够多联系一下,互相照顾,也让Judy有机会多学习一下汉语。
Judy家境优越,10多年前就随父亲移居澳洲,至今一直无所事事,便打算回国散散心。无奈汉语很差,这才托国内的亲戚找上了李爽。李爽得知后,立即拒绝了朋友的建议。她首先感谢了这位朋友的热心,但也说明自己并不想认识这位朋友。李爽说:“无论在哪里都要自强自立,无论谁的照顾,最后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且,她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子,很怕和陌生人没话找话说。”李爽的拒绝很坚决果断,但也很真诚。朋友听了并没有不快,反而为李爽的坦诚高兴。“助人为快乐之本”,是一句我们朗朗上口的格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可想做个有求必应的“好好小姐”并不容易。人们的要求永无止境,如果当面你不好意思说“不”,轻易承诺了自己无法履行的事情,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困扰。所以,人必须要学会拒绝。
不过,拒绝不都等于无情无义,也不是一意孤行,有时候拒绝甚至能够成为人格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拒绝有一些技巧:
(1)保持相应的回应。女人心思细腻,拒绝也要根据对方性格,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欢你直截了当,如果你要拒绝,态度宜坚决而直接。使用短语,如:“感谢你看得起我,但现在不方便”或“对不起。我不能帮忙”。尝试用你的身体语言强调不,不需过分道歉。记住,你不需允许就能拒绝。
有的人则需要你用含蓄委婉的方法拒绝,你则要能婉转地拒绝。真正有不得已的苦衷时,如能委婉地说明,以平和的态度拒绝,别人还是会感动于你的诚恳。
(2)不要立刻就拒绝。有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会不定时提出同样的要求。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给自己一些时间,然后考虑你的选择。在空闲时考虑考虑,你会更有信心地拒绝。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当双方的情况都改善了,就有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3)不要轻易地拒绝。有时候轻易地拒绝别人,会失去许多帮助别人获得友谊的机会。
(4)不要盛怒下拒绝。盛怒之下拒绝别人,容易在语言上伤害别人,让人觉得你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5)不要无情地拒绝。无情地拒绝就是表情冷漠,语气严峻,毫无通融的余地,会令人很难堪,甚至反目成仇。
(6)不要傲慢地拒绝。一个盛气凌人、态度傲慢不恭的人,任谁也不会喜欢亲近他。何况当他有求于你,而你以傲慢的态度拒绝,别人更是不能接受。
(7)要有笑容地拒绝。拒绝的时候,要能面带微笑,态度要庄重,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礼貌,就算被你拒绝了,也能欣然接受。
(8)要有代替地拒绝。别人求你,你帮不上忙,可以用另外一个方法来帮助别人,这样一来,他还是会很感谢你的。也就是拒绝的同时,如果能提供其它的方法,帮他想出另外一条出路,实际上还是帮了他的忙。
(9)区分拒绝与排斥。记得你是拒绝请求,而不是排斥一个人。通常人们都会明白,你有拒绝的权利,就像是他们有权利要求帮助一样。
当然,拒绝语言表述也有讲究。下面这些方法是常用的:
(1)谢绝法:对不起,谢谢,这样做可能不合适。
(2)婉拒法:哦,是这样。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考虑一下再说吧。
(3)不卑不亢法:哦,我明白了,可是你最好找对这件事更感兴趣的人,好吗?
(4)幽默法:啊!对不起,今天我还有事,只好当逃兵了。
(5)无言法:运用摆手,摇头,耸肩,皱眉,转身等身体语言和否定的表情来表示自己拒绝的态度。
(6)缓冲法:哦,我再和朋友商量一下,你也再想想,过几天再决定好吗?
(7)回避法:今天咱们先不谈这个,还是说说你关心的另一件事吧。
(8)严辞拒绝法:这可不行,我已经想好了,你不用再费口舌了!
(9)补偿法:真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爱莫能助了。不过,我可帮你做另一件事!
(10)借力法:你问问他,他可以作证,我从来干不了这种事。
(11)一拖再拖法:这件事我们还要研究研究。或者,我还要考虑考虑再说。
(12)自护法:你为我想想,我怎么能去做没把握的事?你让我出洋相啊。
当然,人际之间,若能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多给别人留一些余地、一些包容、一些方便、少一份拒绝、少一点难堪,必能赢得别人的爱护。
反之,一个人如果总是轻易地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失去一切。因此,做人不要轻易拒绝别人,而要能随顺因缘,如此必能拥有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5.说服:心服胜于口服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希望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思路准确有效地传达给某些人,并且需要对方能够接受我们的意见或建议,然后付诸实施,这个过程就是说服。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说服技巧往往能够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
而在说服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双方观点不同的情景,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给人际关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因此说服技巧和处世应变能力就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站在对方的立场在彼此观点存在分歧的时候,你也许曾试图通过说服来解决问题,结果却往往发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实,导致说服不能生效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没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劝说者与被劝说者固执地踞守在各自的立场之上,不替对方着想。如果换个位置,被劝说者也许就不会“拒绝”劝说者,劝说和沟通就会容易多了。
(2)通过赞扬调动热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渴望的“评价”,希望别人能够了解,并给予赞美,所以适时地给予同伴鼓励与赞扬往往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趋于亲密。比如在职场中,上级对下属的赞扬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属由于非能力因素借口公务繁忙拒绝接受某项工作任务之时,作为领导的你为了调动他的积极陛和热情去从事该项工作,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忙,抽不开身,但这件事情只有你去解决才行,我让其他人去做没有把握,思前想后,觉得你才是最佳人选。”这样一来,就使对方无法拒绝,巧妙地使对方的“不”变成“是”,这个说服的技巧主要在于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赞扬,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减轻挫败时的心理困扰,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
(3)以真心打动别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说服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对方情感的征服。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就必须跨越这样一座桥,才能攻破对方的心理壁垒。因此,劝说别人时,你应该做到推心置腹,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觉得你们是在公正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而不是抱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更没有丝毫不良的企图。
(4)通过激励说服说服的关键就是激励。人的行为都是因为受到了激励。你的任务就是找出激励人的因素,然后给予激励。人有两大激励因素:对获得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恐惧。
艾森豪威尔总统曾说过,“说服是一门艺术,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并且令其乐此不疲。”你必须经常思考如何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以达到你的目的。
害怕失去同样激励着人们的行为。这种恐惧,不管形式如何,通常强于对获得的渴望。人们害怕失去金钱财富,失去健康,别人的气愤和否决,失去爱以及任何他们想努力得到的东西。如何避免失去这些东西,是说服的关键。
只要你能让人明白通过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就能避免某些损失,你就能影响他们去做特定的事情。如果你提供的机会既能带来收获又能避免损失,那就最好不过了。
(5)共同意识的作用朋友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共同意识”,因此,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应该敏锐地把握这种共同意识,以便求同存异,缩短与对方的心理差距,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其实说服本身就是要设法缩短你和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共同意识的提出往往会增加双方的亲密感,最终达到接近对方内心的目的。
(6)顾全别人的面子每个人都会因为面子而与别人发生过或多或少的冲突,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很在乎它。因此,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也要尽量考虑到保全对方的颜面,只有这样,说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比如,对工作方法有不同意见,你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设想,因为你那时不知道那回事。”或者说:“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全部情况后,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这样的表达可以把对方从自我矛盾中解放出来,使他体面地收回先前的立场,你们之间的关系却不会受到任何的负面影响。
(7)利用丰富的表情和语调说服别人一定需要好口才吗?其实,在说服和沟通中,语言信息的比例只占不到20%,80%以上都是非语言信息。所以即使没有好口才,只要你能理解说服和沟通的心理学,你也能“投人所好”,顺利地说服别人。
说服虽有很多技巧,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别人真正地从心底认同你的观点和想法。所以,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的表情和语调是很重要的。
你的同情和关心、厌恶和鄙视、信任和尊重、原谅和理解、容纳和排斥、愤怒和反感、欣慰和喜悦等等,都会难以隐蔽地从面部表情以及你说话的声音中暴露出来,而这在说服的过程中是相当关键的,如果你一脸鄙夷,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
女人较之男人来说,感情更为细腻、敏感,所以,一定要善于运用你的表情和语调,来增强说服的效果。比如,当谈到对方遭遇到的不幸和灾难时,应当自然地流露出同情、关心和安慰的情态;当谈及对方的思想和工作有进步、有成绩的时候,就应当适时流露出喜悦和欣慰的情态等等。
一个会说话的女人,会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语调来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感情,以赢得对方的同情,增强说服力。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19岁的索菲娅很幸运地在一家高级珠宝店找到了一份销售珠宝的工作。这天,店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人,只见那人满脸悲愁,双眼紧盯着柜台里的那些宝石首饰。
这时,电话铃响了,索菲娅去接电话,一不小心,碰翻了一个碟子,有6枚宝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拾起其中5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此时,她看到那位青年正慌忙地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那第六枚戒指在哪儿了。当那青年走到门口时,索菲娅叫住他,说:“对不起,先生。”那青年转过身来,问道:“什么事?”索菲娅看着他抽搐的脸,一声不吭。
那青年又补问了一句:“什么事?”索菲娅这才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是不是?”那位青年很紧张地看了索菲娅一眼,抽搐的脸才慢慢浮出一丝笑意,回答说:“是的,的确如此。”索菲娅说:“如果把我换成你,你在这里会干得很不错。”终于,那位青年退了回来,把手伸给她,说:“我可以祝福你吗?”索菲娅也立即伸出手来,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索菲娅仍以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那青年转身离去了。索菲娅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这原本是一起盗窃案,按照人们一般的处理方法,不外乎大喊大叫,设法抓住偷窃者。而这位索菲娅却用同情的面部表情和尊重的语调,说服了小偷,让他自己主动归还了戒指。
试想一下,如果索菲娅非常恼怒地呵斥小偷,能有这样的结局吗?
绝对不可能。说不定她还会为此受到伤害。
说服力强的女人,能通过目光、眼神来准确地反映她的思想态度。在某种情况下,一个眼神,是最佳的辅助说服方法,它能抵得上千言万语。
总之,作为说服的辅助手段,说服者的表情的合适与否,会影响到说服的效果。而作为说服语言表现形式的声调,则更是直接影响着谈话的结果。语言声调不是言语本身,而是言语的表现形式。妥帖而又富于变化的语言声调,能够增强言语信息的明晰度,增强说服效果。
6.争辩:永远没有胜者
有时,谈话的目的是想知道一下别人对某一件事情的意见是否和自己相同。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对某一事物有同样的看法。这时,如果谈话双方的意见一致,他们会感到一种同情的安慰;如果发现有差异、有不同时,也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引起互相辩论,并把争辩引向不受情绪控制的地方。但是,争论正如同争斗一样,永远没有赢家,失利的一方固然倒霉,胜利的一方也很“受伤”。所以,当你听见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迟疑。
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争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争论。”如果你喜好争论,甚至常常在争论中获胜,那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将永远失去对方的好感。
王欣是一家西点屋的店长,对人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店员们都十分喜欢她。
一天下午,王欣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突然一个店员跑进来,说餐厅内的顾客正在发脾气。王欣连忙跑了出去,那位顾客手指着面前的杯子大声吼道:“你们店是什么态度?给我的牛奶是坏的,把一杯红茶都糟蹋了。”王欣连忙上前赔不是,还要求店员给他换了杯新红茶。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摆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跟前一杯一模一样。王欣把茶轻轻放在顾客面前,轻声地说:“您好,我想建议您一下,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听了王欣的话,这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再也没有说什么。
后来,店员微笑着问王欣,明明是那个顾客的错,而且语气粗鲁,怎么还要对他那么客气?可在王欣看来,正因为顾客对她粗鲁,就更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就更要客气一些。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交朋友。
听了王欣的话,店员们对她更加敬佩了,顾客们也更加认可王欣,每见到她都会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地寒暄。这家西点屋的生意也越来越火了。
有句话说得好,“恨不止恨,爱能止恨。”有时候,即便你是绝对有理的一方,若采用了争论的办法要求对方认可,那么这种意见的分歧就将永远存在。争论永远不能让你得到满足,但让步却可以让你得到更多。
让步不是怯懦胆小,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是你为人处世的一种优雅风度。这种风度是具体可感的,只要你拥有了这种风度,就一定能够赢得周围人的信服与好感。
有些女人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喜欢争辩,即便无理也要强辩三分。与朋友相处,如果你总是想推翻别人的观点,那么,即便是你赢了,最后也难免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被承认,如果你常常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与其争论,时间久了就会被认为是乏味无趣的人,使人敬而远之。
小倩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说明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但他为了夸耀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一句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句诗是没错的,但是他却把作者记错了,原本作者是李白,而他却说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小倩是中文系毕业,再加上年轻气盛,见此,她就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纠正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于是,两个人开始争论,各不退让。这时候,小倩看到自己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高兴地说:“咱们别争了,不如找个专家给评评理。”那个年轻人也不甘示弱地说:“评理就评理,谁怕谁。”最后,他们俩一致同意让小倩的大学老师评理。没想到老师却对小倩说:“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小倩为此感到非常没面子,她不相信老师这么有学问的人,竞也会忘记这首诗。回去的时候,她又去找老师,还未等她说话,老师就说:
“刚才你说对了,那首诗是李白写的((长干行》。”小倩一听有点糊涂了,纳闷地问:“那刚才你怎么说是李清照呢?”老师看了看她温和地说:“你说的一切都对,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辩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别忘记这点,永远不和人做无谓的争辩。”是的,永远不要与人进行无意义的争辩,那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你与人争辩的动机,是出于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为自己辩白或赢得听众的信服,那么你的行为太自私了,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欢迎。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意见与人相左时,当你的言行遭人非议时,你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奋起辩驳,结果使得双方心生芥蒂,不欢而散。
所以,为了避免无益的争辩,不妨对如下问题进行冷静思考:
(1)即使你能最终获得争辩的胜利,它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大可不必动用你的“唇枪舌剑”,一笑置之最妙。同样,你向别人提出“挑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通过争论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的问题,不必在那无关宏旨的细节琐事上做文章。
(2)你的辩论一番的欲望更多的是基于理智还是感情原因?因为辩论的实质是探求真理,是理智的,而女人多是感性的,她们在与人争论的时候,常常是因为虚荣,因为面子,这就同辩论的实质——探求真理背道而驰了。所以最好别去做这种不积极的提示而把他人引入无谓争辩的歧途。
(3)对方是充满敌意的吗?对你有深刻成见吗?如果是,那么在这种非理性的氛围中最好不要再火上浇油。同样,如果你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思,绝对不要向对方提出论题辩论,因为此时你提不出理性的论点,在辩论伊始,就注定了你失败的命运。
记住:争辩永远没有胜者,即便赢了争论,也会付出失去朋友的代价。
7.应答:解难不可缺少机智
生活工作中,少不了要回答人们的一些提问,如会议上、应聘时、座谈中、媒体采访时,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名女人,更免不了这样的麻烦。有时对方的问题很不好回答,或者说对方的问话很不友善,有些问题让我们感到难堪,由于众目睽睽之下,想回答心有不甘,不回答,多事之人又纠住不放,使你有失风度和礼貌,甚至被视为无能。
那么,有没有好的应答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巩俐在香港拍戏期间,和张国荣、梅艳芳处得最好,因为3人之间有很多共通的感觉。国内外想和巩俐交朋友的人不计其数,而且大都很有地位,或者很有钱,但巩俐大都躲他们远远的。一是因为巩俐害怕应酬,不愿和陌生人交往;二是因为巩俐对朋友在气质、修养及谈吐上的要求也不低。尤其,她要求一个“真”字。这样一来,真有缘分和巩俐成为朋友的人就不会很多。
巩俐喜欢和朋友聊天,尤其喜欢和女朋友一起聊天。有人不怀好意地问:“关于你生活中的男人,人们认为你喜欢那些有经验、成熟的男人是吗?”巩俐回答说:“差不多。我想这也是受家庭的影响。家里和我一起生活的男性都比我大得多。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我离得最近的哥哥比我大11岁呢。从父亲和哥哥那儿,我感受到成熟男性的魅力,同时也有安全感。”巩俐在扮演电影《红高粱》中的女主角一炮打响后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在香港《红高粱》首映式上,有位香港记者问她:“你对自己的相貌如何评价?”要自己评价自己的相貌,这对巩俐来说的确是个难题。因为说自己漂亮或不漂亮都不妥当。她灵机一动,指着自己的小虎牙笑着说:“我觉得我的牙齿很漂亮,因为它整齐而与众不同。”并对记者报以灿烂的一笑,回答了这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她机智的回答,赢得了记者的赞叹。
生活中不可缺少机智。在人际交往沟通中,随机应变答问可用以下方法:
(1)移花接木,李代桃僵“李代桃僵”是互相顶替的意思。在说话时,有时会碰到一些不便或不必回答的问题。但是,缄默是不允许的,使用“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时也并不礼貌。此时,不妨“偷换概念”,故意曲解对方的原意,这就叫“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例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别有用心地问王蒙:“请问,50年代的你与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这里,这位记者的用意是路人皆知的,是想借机让他谈一谈对中国国内形势改变的感受。王蒙当然也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头,从容不迫地回答道:“50年代的我叫王蒙,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之处;不同的是,那时我20来岁,而现在我则有50多岁了。”记者的提问只给出了年代限定的范围,王蒙虽然知道对方的用意,但是却故意曲解其本意,只从自己年龄变化的角度作答,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给对方任何有用信息。
(2)妙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也是实际表达中需要的,常用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助于表意上具有“弹性”的模糊语言。随机应变,尤其需要模糊语言。
1962年,中国在自己的领空击落美国高空侦察机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外交部长陈毅:“请问中国是用什么武器打下u—B2型高空侦察机的?”这个问题涉及国家机密,当然不能说,更不能乱说。
但对记者的提问,又不能不答。于是陈毅来了个闪避:“嗨,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用竹竿当然不可能捅下来,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哈哈大笑一阵便罢了。
(3)以谬治谬,以毒攻毒谈话中对方若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用“以谬治谬”之法最为恰当。
隋朝时,有一善辩者。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之,即愈。”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得雪?”这位善辩者笑道:“腊月何处有蛇?”由于提问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也就成了自我出丑,陷阱也不攻自破。
(4)借物联想,谐音双关联想手法由此及彼,也可应用于随机应变,还可借助谐音双关,即使面对十分艰难的局面也能睿智巧答,从容应付。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薛登的人,其父身居宰相之位,奸臣金盛为了加害于他,设计从薛登身上开刀,用激将法引诱薛登砸坏了皇门边的一只木桶。皇帝大怒,立即向薛登父亲问罪:“大胆薛登,为什么砸碎皇门之桶?”薛登略一思忖,反问:“皇上,你说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乡勇)天下好?”皇帝说:“当然是一统天下好。”薛登高兴得拍起手来:“皇上说得好,一统天下好,所以,我便把那只多余的桶砸了。”皇帝转怒为喜,连连夸奖薛登聪明和薛父教子有方。一场弥天大祸,由于薛登巧用谐音,随机应变,消除于口舌之间。
(5)幽默俏皮,以笑解围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即使遇到十分棘手的难题,或遇到意外的抢白、嘲讽,甚至不怀好意的侮辱或挑衅,机智的幽默语言也能帮助人摆脱窘境,使尴尬或严峻的局面消失在笑声中。譬如,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指责:“你说的这种话真叫人莫名其妙。”叫人当众下不了台。
如果听后付诸一笑,幽默地说:“哦,我还以为你听不出我是根本不懂这个问题呢。”一句自我解嘲的戏言,就可以帮助你走出窘境。总之,插科打诨往往有利于绕过实质性问题的礁石,达到应变的目的。
(6)弥补失误。顺理成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但口头表达由于时间紧促,不容周全地考虑,这“一言”往往发生一些差错,这就需要说话者灵活应变,弥补过失,纠正偏颇。如演唱家马如飞一次在唱《畛珠握勒时,不慎把“丫鬟移步出了房”唱成“出了窗”。听众哄堂大笑,马如飞毫不惊慌,镇静地补一句“到阳台去晒衣”,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不料他又一疏忽,把“六扇长窗开四扇”唱成“开八扇”,这时观众静听他如何补误,只听他唱道:
“还有两扇未曾装。”顿时,满堂喝彩,用补救法取得了反败为胜的效果。
随机应变力强的人能自圆其说,补救失误;能反击对方攻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能应付意外,出色完成任务。它展现人的才能与智慧,增强语言的魅力,使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8.说谎:善意的谎言也有力量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是一个放羊的孩子撒谎欺骗人们,导致最后被狼吃掉的故事。小时候,大人们每次讲完这个故事都会告诫我们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否则就会像那个放羊的小孩一样被狼吃掉。大人们的话是正确的,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会撒谎。某些时候,我们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一些善意的谎言能让我们以及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善意的谎言赋予人性的灵性,体现着情感的细腻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坚强执著,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争取,最后战胜脆弱,绝处逢生。
生活中,经常能碰到一些善意而美丽的谎言,这些谎言构成了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它丰富了人们生活的情趣,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生活更愉快和美满。在灾难突然降临时的谎言,有时就是救命的谎言。
一架运输机在沙漠里遇到沙尘暴而迫降,飞机出现严重故障,无法恢复起飞,通讯设备也损坏,与外界通讯联络中断。9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陷于绝望之中。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为争夺有限的干粮和水而动起干戈。
紧急关头,一个临时搭乘飞机的女乘客站了出来说:“大家不要惊慌,我是飞机设计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我指挥,就可以修好飞机。”这好比一针强心剂,稳定了大家的情绪,他们自觉节省水和干粮;一切井然有序,大家团结起来和风沙困难作斗争。
十几天过去了,飞机并没有修好;但有一队往返沙漠里的商人驼队经过这里,搭救了他们。几天后,人们才发现,那个女乘客根本就不是什么飞机设计师,她是一个对飞机一无所知的小学教师。有人知道真相后就骂她是个骗子,愤怒地责问他:“大家命都快保不住了,你居然还忍心欺骗我们?”小学教师说:“假如我当时不撒谎,大家能活到现在么?”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善意的谎言是生活的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它有时真的改变了我们生命的轨道。
有这样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扯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父母的一句谎言,让涉世不深的孩童脸若鲜花,灿烂生辉;老师的一句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困惑,更好成长;医生的一句谎言,让
恐惧的病人由毁灭走向新生
有一本杂志上曾登载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几十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惟有他,老师表现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人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的儿子考得很差,我们怀疑他的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突然想起第一次参加家长会的情景,便振作起精神,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位子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那天,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这篇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没有妈妈的一次又一次的美丽的“谎言”,如果没有妈妈的一次又一次地呵护着儿子的自尊,如果没有妈妈的一次又一次地鼓励着儿子,就不会最终成就儿子的辉煌。
善意的谎言就跟奶油蛋糕上那层裱花似的,不为勾食欲,就为赏心悦目。进蛋糕店的决不是为解饱,要不人家就直接买馒头了。感觉美好的东西受人欢迎,就算知道那些人造奶油会发胖,增加胆固醇,可还是有人买。所以善意的谎言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道护身符。
善意的谎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鼓舞你一次再一次地做着进步的努力,为了心中的梦想绝不轻言放弃。因为未来的道路完全被欢乐的心情照亮,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述的就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的故事。当生病的老人望着凋零衰落的树叶而凄凉绝望时,充满爱心的画家用精心勾画的一片绿叶去装饰那棵干枯的生命之树,从而维持一段即将熄灭的生命之光。
这难道不是谎言的极致吗?如果开诚布公直截了当是一种错误,我们就选择谎言。如果真情告白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我们就选择谎言。
如果是为了自己或他人不再痛苦、不再忧伤,学会说谎又有何妨?
9.开玩笑:要避开别人的痛处
日常聊天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联络感情,活跃气氛,因而诙谐幽默的人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喜爱。不过,开玩笑也要讲究分寸,如果玩笑开得不好,不仅达不到聊天的本来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伤害彼此的感情。
小芸平时爱说爱笑,性格开朗活泼。一次在同学聚会上,她遇到了朋友小章,小章是个秃头,当得知他最近高升后,小芸快言快语地说道:
“你小子可真行啊,真是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小章红了脸,说:“你的脑袋才不长毛呢。”结果原本高兴的同学聚会,闹了个不欢而散。
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和爱好不同,因而开玩笑首先要因人而异,还要注意长幼关系。长者对幼者开玩笑,要保持长者的庄重身份,让幼者不失对长者的尊敬;幼者对长者开玩笑,要以尊敬长者为前提。而且,开玩笑还要注意男女有别。男性一般对语言的承受能力较强,一般的玩笑不会让男士感到太尴尬;而女性相反,不得体的玩笑很容易让女士难堪,甚至下不了台。所以,开玩笑前一定要先想一下,对方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你和对方的关系如何,你开这样的玩笑对方是否能接受得起。
开玩笑本来是一种调解谈话气氛的良好方式,但如果使对方太难堪了,就并非开玩笑之道。你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笑你的朋友怕老婆,笑你的亲戚做生意上了当而亏本,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跤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件,你却拿来取笑,不仅会使对方难于下台,而且还表现出你的冷酷。同样,也不可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做你开玩笑的资料,如斜眼、麻面、跛足、驼背等,别人不幸的,你应该给予同情才是。
如果聊天的人中,有一位在生理上有缺陷,那么在谈话中,就要避免易使人联想到缺陷方面去的笑话。
例如,有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李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时,同事老王因此事想起一个笑话,便立刻说出来:
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谁知这位老小姐是个近视眼,看到店老板光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立刻她听到了一声闷叫。
“浑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他的笑话在办公室引起一片哄笑声,谁知事后竞从未见到李小姐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老王再也不和他打招呼了。
其中的原因不说自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王看来,他只联想起一则近视眼的笑话。然而,李小姐则可能认为:别人笑我戴眼镜不要紧,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
所以,说笑话要先看看对哪些人说,先想想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
电影《十五贯》说的就是因一句玩笑引发的悲剧。尤葫芦喜欢开玩笑,而他的养女苏戍娟却爱较真。一次,尤葫芦对养女开玩笑说:“我已经把你卖了。”不料,苏戍娟信以为真,竞在夜里偷偷逃走了,跑得匆忙,忘了关门,正巧娄阿鼠前来行窃,杀死了尤葫芦。而苏戍娟却被疑为谋财害命而被捕下狱。真可谓是:“捐由玩笑生,家破又丢命。”如果是别人,听了这个玩笑,撒个娇或回敬个玩笑也就算了,可尤葫芦却不顾养女的性格特点,开了这个“严重”的玩笑,酿成了悲剧。
所以,开玩笑活跃气氛固然是好事,但是开玩笑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分寸,避人忌讳,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分清对象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陛格开朗,假如恰好碰上不愉快或伤心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效果也会出乎意料的好。
(2)场合要适宜总的来说,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宜开玩笑。开玩笑是要看场合的。
玩笑虽然可以换来人们欢快的笑声,而且可以释放自身的悲哀。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开玩笑不能过分,尤其要分清场合和对象。
(3)内容要高雅开玩笑,如果没有知识与品位做支点,便要流于一般的低级趣味了,所以要注意玩笑的内容。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启迪和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
(4)行为要适度开玩笑除了可借助语言外,有时也可以通过行为动作来逗别人发笑。
有对小夫妻,感情很好,整天都有开不完的玩笑。一天,丈夫摆弄鸟枪,对准妻子说:“不许动,一动我就打死你。”不料鸟枪走火,结果妻子被意外地打成重伤。可见,玩笑千万不能过度。
(5)态度要友善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借着开玩笑对别人冷嘲热讽,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除非是傻瓜才识不破。也许有些人不如你口齿伶俐,表面上你占到上风,但别人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人,从而不愿与你交往。
女人可以不漂亮,可以不聪明,但是一定要会说话。甜言蜜语、情话绵绵可以得到朋友的喜爱、老公的宠爱,得到爱情和家庭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