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6459500000009

第9章 PIU青少年情绪信息加工的注意瞬脱

一、注意瞬脱与工作记忆

(一)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 AB)

注意瞬脱指在多重任务RSVP(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流中,被试对目标刺激(target, T)的正确辨认阻碍其对时间上与它接近的探测刺激(probe, P)辨认的现象。AB研究通常采用RSVP范式:由字母、数字等组成的刺激流在同一位置以6~20个/秒的速度连续呈现,要求被试辨别或觉察其中的T和P, P一般在T后第1~8个位置;刺激呈现完后要求报告T和P。T后的第i个刺激称为T i项。RSVP范式主要涉及注意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通过RSVP范式研究注意和情绪的关系,研究者主要基于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特有的“注意瞬脱”现象。在RSVP范式的双任务条件(dual task condition)下,在一组刺激序列中指定两个靶刺激,定义先出现的靶刺激为T1,后出现的靶刺激为T2,要求被试对两个靶刺激都予以注意,两个目标出现的时间差为TOA(target onset asynchrony)。刺激序列呈现完毕后,被试要报告T1和2是否出现过,或报告T1和T2的特征。结果是被试通常能正确报告T1,但是对在T1出现后200~500ms的时间区段内出现的T2,报告的正确率则显著偏低。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段,被试的注意力似乎脱离了目标,该现象被称为“注意瞬脱”现象。有趣的是,如T2紧跟在T1后出现,或者在T1出现500ms以后的时间段出现,则不出现上述“注意瞬脱”现象。众多研究试图探查该现象的认知机制,虽然在有关具体加工过程的问题上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的共识是:对T1的加工占用了心理资源,只留下较少的资源给T2,在发生注意瞬脱现象的时间区段内的注意资源非常有限。Anderson等人利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考察了正常被试和杏仁核受损被试对情绪词和中性词的注意瞬脱现象。结果显示:在注意瞬脱现象发生的时间区段内,正常被试和右侧杏仁核受损被试对消极含义T2的报告准确率要显著高于中性含义的T2,双侧杏仁核受损的被试和左侧杏仁核受损的被试则未出现差异。该研究表明,正常个体在注意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在“注意瞬脱”期间)仍然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刺激信息的注意水平较高。同时,也进而有力地证实左侧杏仁核在涉及情绪信息的知觉加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eil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意义的T2,被试对情绪唤醒度高(包括愉悦情绪和消极情绪)的T2报告显示出更高的准确率,而且这种显著差异主要出现在较早的时间位置(该研究中为232ms处)。但是情绪唤醒度较低的情绪词(包括积极词和消极词),则不出现报告准确率相对较高的情况。在注意瞬脱现象基础上,有关个体对情绪信息的加工特点的研究是近年新兴的一个方向,其认知加工机制和脑神经基础的探讨仍需今后的研究进一步充实。

(二)外周空间线索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注意与意识问题是当今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客体从感觉刺激到进入意识的加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觉加工,该阶段形成的表征很不稳定,极易被后续的刺激覆盖和破坏,只有进入第二阶段才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知觉表征进入并保存于工作记忆的过程,只有经过该阶段,表征才能被主观报告或决定行为反应,即进入意识。知觉表征进入第二阶段受到注意控制和调节,其中的机制可称为“注意门控”或“注意窗口”。在空间线索—目标任务中,如果突然闪现的刺激(外周线索)出现在目标即将出现的位置上,则对目标刺激的反应速度就得到提高。最近,Schmidt等人首次探讨了外周空间线索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他们让被试记住空间上分布的六个不同颜色的色块,经过短暂间隔后呈现一个色块,要求被试回答该色块刚才是否出现过。在六个色块呈现之前,某个空间位置上会出现方框作为线索。如果线索提示位置上出现的色块是测试时呈现的色块,则该线索称为有效线索,否则称为无效线索。他们比较了不同信息性的线索对记忆任务正确率的影响,发现线索无论是信息性的(即大部分情况下有效),还是非信息性的(即有效和无效线索同等概率出现),都能提高提示位置的色块报告正确率。在另一实验中,线索在六个色块消失后呈现,这时也观察到这种后线索对回忆正确率的促进效应。因为这种后线索引导的是对内在空间表征的注意定向,不涉及知觉的最初加工,作者由此推论,线索的作用机制是促进知觉表征进入工作记忆,而不是促进早期的知觉加工。Nieuwenstein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在T1和T2之间插入与目标同颜色的干扰项作为线索,虽然颜色与字母报告这一任务无关,但它促进了对T2的识别。更重要的是,线索对T2报告的促进效应在短TOA时(注意瞬脱期间内)显著大于在长TOA时(注意瞬脱期间外),即线索条件(有、无线索)与TOA条件(短、长)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的实验说明,这种交互作用是由于线索促进了T2第二阶段的加工,而不是因为线索促进了T2的知觉加工。笔者认为,线索能提前打开注意窗口,在短TOA时,此窗口使得T2及时进入第二阶段的加工,从而减小瞬脱产生的概率;而在长TOA时,T2的第二阶段加工没有缺陷,线索的这种促进作用无从体现,最多能有限地提高目标的知觉加工。

二、注意瞬脱的理论解释

自从1992年Raymond等人利用RSVP范式对注意瞬脱进行了开拓性的实证研究之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外有20余个研究小组相继报道了他们对注意瞬脱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的进一步研究。国内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实验要求修改了经典的RSVP范式,包括刺激的形式、刺激的大小、刺激呈现的时间、刺激之间的SOA等。近年来,随着神经成像技术(PET, ERP)的日趋成熟,研究者将这些无损伤性的神经成像技术运用到对注意瞬脱的研究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这些对注意瞬脱的研究使得我们对人类的注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对注意瞬脱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瓶颈理论、注意资源耗竭理论和暂时性失控理论。

(一)瓶颈理论

1.两阶段模型

Chun和Potter认为,RSVP刺激流中的目标刺激经历两阶段加工:第一阶段加工容量较大,被迅速进行特征(如颜色等)登记并暂时储存在概念性短时记忆中,这个阶段刺激的表征可迅速衰退;第二阶段是短时记忆巩固过程,此阶段是容量有限的瓶颈式加工,只要这个瓶颈被T1占用,T2就不能被巩固。T1、T2间隔时间较短时,T2已呈现但1仍忙于第二阶段的加工,T2第二阶段的加工就会延迟,T2在第一阶段建立的表征要么自行衰退、要么被刺激流中的其他刺激擦除或替代,从而出现注意瞬脱;T1、T2间隔时间长时,加工瓶颈处于空闲状态,T2在第一阶段建立的表征能及时进入第二阶段。2.心理不应期理论在心理不应期理论范式中,改变第一个和第二个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SOA)并要求被试尽快对两个刺激作出反应。结果发现,与仅要求对第二个刺激作反应的控制条件相比,当SOA很长时,对第二个刺激的平均反应时无显著延长;当SOA很短时,对第二个刺激的平均反应时呈线形增长。可见,心理不应期与注意瞬脱存在共同点。用研究心理不应期的方法研究注意瞬脱时(即每个目标刺激呈现后均要迅速作出反应),T1的反应时可预测T2的正确报告率,且反应选择因素(如简单或迫选)可调节注意瞬脱的程度。因此,Jolicoeur等人认为,注意瞬脱的发生与心理不应期一样,是因为在较晚的反应选择阶段存在加工瓶颈。

可见,两阶段模型和心理不应期理论等瓶颈理论认为,中枢处理器在某时刻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刺激,如果中枢忙于加工前面的刺激,后面刺激的加工就会被延迟。

(二)注意资源耗竭理论1.注意滞留模型

注意滞留模型也认为,RSVP流中目标刺激的加工需经历容量不同的两个阶段,但此模型中容量有限的概念与两阶段模型不同,它是指注意资源的有限,每个刺激都要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在T1第二阶段的加工完成前呈现T2时,T2第二阶段的加工得到的注意资源减少,因而出现注意瞬脱;而两阶段模型的容量有限是指加工容量的有限,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刺激。

2.干扰模型

Shapiro等人认为,RSVP流中只有少数与T1、T2预置模板相匹配或在时间上与T1、2邻近的刺激(T1、T1+1、T2、T2+1)才可进入视觉短时记忆并根据其与T1或T2预置模板匹配的程度、进入顺序、用于加工该刺激的注意资源的多少等被赋予权重。T1项由于与模板相似程度高、进入较早、被提供的注意资源充足而拥有较高权重。T1、T2间隔时间长时,由于T1和T1+1项已被转移至另一个记忆系统或权重已衰退,因此T2也得到类似强度的权重,RSVP流呈现结束后T2易被提取出来;T1和T2间隔时间短时,用于加工T2的剩余注意资源较少,T2的权重也较小,故不易被提取出来。

可见,注意滞留模型和干扰模型等注意资源耗竭理论认为,有限的注意资源分配给了前面的目标刺激,注意资源耗竭是注意瞬脱的主要原因。

(三)暂时性失控理论

Di Lollo等人也对注意资源耗竭理论提出质疑。他们发现,连续呈现三个种类相同的目标刺激均为字母时,T 3的正确报告率未下降;但当T2为数字时,T 3的正确报告率下降,出现注意瞬脱。这个结果无法用注意资源耗竭理论解释,因为不管三个目标刺激种类相同还是不同,由于加工资源耗竭,T1后呈现的刺激的正确报告率均应下降。这个结果也无法用一般瓶颈理论来解释,因为T2为数字时,如果中枢处理器在某时刻只能处理一个刺激而使T 3报告受损,那么,T2为字母时,为什么中枢处理器就能处理两个刺激了呢?

为此,Di Lollo等人提出暂时性失控理论。由于注意转换可引起注意瞬脱,意味着注意转换可引起系统重新设置,便于对刺激进行最有效的加工。系统设置是自上而下的控制,根据到达刺激的特性来调整视觉系统。系统最初被设置为适合加工T1,这个最初设置由前额叶等皮层被认为是中枢处理器发出信号进行内源性监控。也就是说,开始呈现RSVP刺激流时,系统被设置成输入过滤器以保证排除T1前面的干扰刺激而使T1通过过滤器(过滤器包括视觉系统的多个区域),过滤器需从中枢处理器接受维持信号,当中枢处理器持续发出控制信号时,系统设置就不会被RSVP流中T1前面的干扰刺激外源性地改变。T1到来前,中枢处理器监视目标刺激的出现,探测到任何一个目标刺激就开始辨认它,T1到达时,一次只能执行一种任务的中枢处理器忙于T1的加工和反应准备。因此,有人也将暂时性失控理论视为特殊的瓶颈理论,不再向过滤器发送内源性控制信号,系统设置便开始受继发lag1项刺激的外源性控制。如果lag1项刺激与T1种类相同,就与系统当前设置匹配而得到有效加工,系统设置也不改变,不出现注意瞬脱;如果与T1种类不同,将外源性地改变系统设置,使系统不再适合加工与T1同类的刺激,这时,即使T2与T1种类相同也不能得到有效加工而产生注意瞬脱。随着T1、T2间隔时间的延长,T2注意缺陷逐渐减弱,当T1加工完毕后,中枢处理器就重新恢复对系统的内源性控制。

三、PIU青少年情绪信息加工的注意瞬脱

本研究采用注意瞬脱的双靶范式与空间线索结合的实验范式。双靶范式是简化了的RSVP范式,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注视点及其周围四个方框之外,只有两个目标及其后的两个掩蔽刺激作为刺激序列。在本研究中,T1总是出现在注视点的上方或下方,T2总是出现在注视点的左侧或右侧。已有研究证明,T1和T2是否出现在同一空间位置并不影响注意瞬脱效应。在本研究中,线索总是在T1和T2之间呈现,并且总是出现在注视点的左侧或右侧。本研究所采用的线索是左侧或右侧突然出现红色方框。Wee和Chua的研究表明,突然闪烁的方框在注意瞬脱期间内能捕获注意。这种形式的线索刺激接近传统的外周线索范式,同时也可避免对T2造成前掩蔽干扰。

(一)研究方法

取样方法同第三章第一节“PIU青少年在Go-Nogo范式中基于相同客体的返回抑制”,49名青少年参加了本实验,年龄为18~23周岁,男生22人,女生27人。PIU青少年25人,非PIU青少年24人。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自愿参加实验,以前未参加类似实验,对实验目的不明确。

本实验采用2(被试类型:PIU青少年、非PIU青少年,组间变量)×2(线索有效性:有效、无效,组内变量)×2(TOA:650ms、1150ms,组内变量)×3(T2效价:积极、消极、中性,组内变量)混合设计,因变量为被试按顺序在键盘上输入出现的两个词语(T1,T2)的正确率。

实验材料的选取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对照汉语词典,选取100个情绪词,由30名研究生对这些词的效价(从消极到积极)进行七分等级评定,初步选取积极词和消极词;其次对初步选取的词语进行词频、笔画的平衡,最终选取40个情绪词(积极词和消极词各20个),中性词选取参考《正性词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选取20个中性词,作为正式实验材料。三组词分别平衡了词频、笔画。词频参考《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练习材料均为工具类中性词(如火车、飞机)。

实验材料由19英寸纯平显示器呈现,屏幕刷新率85Hz,分辨率1024×768像素。

实验开始前,屏幕上呈现指导语:本实验首先会在屏幕中央呈现一个黑色的“+”,其上、下、左、右各呈现一个灰色方框,随后会在任一方框中先后出现两对词组,实验要求你认真记住这两对词组,并将这两对词组打出来。正式实验的程序为:指导语——注视点(1000ms)——T1(300ms)——掩蔽(50ms)——空白(100ms)——线索化(100ms)——空白(100ms)——T(300ms)——掩蔽(50ms)——空白(100ms)——被试反应(在文本框中打出看到的两组词语)。实验中呈现的第一个靶刺激(T21)均为中性词(60个);第二个靶刺激(T2)为消极词、中性词、积极词各20个。T1出现在四个灰色方框(162×162像素)中的上下位置,T2出现在左右位置。靶刺激消失后在相同位置呈现掩蔽刺激“####”。红色方块(162×162像素)作为线索,随机出现在四个灰色方框的左右位置。正式实验共有60次试验。被试的任务是按顺序在计算机键盘上输入出现的两个词语(T1,T2),不限制被试的按键反应时间。实验只记录被试反应的正确率,不记录反应时间。实验前有练习阶段,T1和T2均为中性词,共有五次试验,并在被试作出反应后显示呈现过的两组词语,以作反馈。所有被试练习的正确率达到83%以上才开始正式实验。

整个实验程序由E-Prime软件编写。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在电脑上处理。

(二)T1和T2的绩效分析

1.T1 T1的平均正确率为93.95%,标准差为23.85%。对T1在各条件下的正确率及T2正确时T1在各条件下的正确率(T1/T2)进行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各条件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表明被试类型、线索的有效性,TOA与T2的报告均不影响对T1的报告。2.T的绩效分析对T21作出错误反应的试验的数据被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中剔除。T2/T1 SOA为650ms及1150ms两个条件,T2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0.96%和91.95%,两者差异不显著,T(48)=-0.935,p=0.35.T1正确时T2在各条件下的正确率(T2/T1):

的绩效分析

对T1正确时T2的正确率进行2(被试类型)×2(线索有效性)×2(TOA)×3(T2效价)的多因素混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线索有效性的主效应显著,F(1,43)=7.90,2的正确率极其显著,高于在无效线索条件报告下T2的正确率,说明有效线索对T2报告的促进效应显著大于无效线索。

被试类型与TOA的交互作用显著,F(1,43)=4.93,p=0.032.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TOA为1150ms水平上,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显著低于非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F(1,47)=9.77,p=0.002;在TOA为650ms水平上,PIU青少年组和非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对于非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在TOA为650ms和1150ms两水平上差异边缘显著,F(1,47)=-1.91,p=0.056,即报告T2的正确率在1150ms水平上稍微高于在650ms水平上;对于PIU青少年组报告的正确率,在TOA为650ms和1150ms两个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两种TOA水平上,PIU青少年和非PIU青少年报告T22的正确率。

2本结果表明,被试类型与TOA的交互作用显著,F(1,43)=4.93,p=0.032.在TOA为1150ms水平上,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显著低于非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F(1,47)=9.77,p=0.002;在TOA为650ms水平上,PIU青少年组和非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TOA为1150ms水平上,存在被试效应,非PIU青少年的报告成绩优于PIU青少年的报告成绩。对于非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在TOA为650ms和1150ms两个水平上差异边缘显著,F(1,47)=-1.91,p=0.056,即报告T2的正确率在1150ms水平上稍微高于在650ms水平上;对于PIU青少年组报告T2的正确率,在TOA为650ms和1150ms两个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较长的TOA时间间隔内(650ms和1150ms),非PIU青少年存在边缘的注意瞬脱反效应。

在本实验中,T2的报告正确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注意瞬脱效应,即正确率在TOA为650ms条件下与TOA为1150ms条件下没有显著的差异。有研究发现,被试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任务中搜索两个目标,当两个目标出现的时间差TOA在200~500ms内时(注意瞬脱期间内)与TOA大于500ms时(注意瞬脱期间外)的情况相比,报告第二个目标(T2)的正确率明显降低,而第一个目标(T1)的正确率保持不变。本文选择TOA为650ms和1150ms两种条件,主要是考虑到材料类型与以往研究常采用的字母或数字材料不同,相对难度较大,需要更长的加工时间,但研究结果显示,在较长的TOA时程下(TOA≥650ms),没有显著的注意瞬脱效应。这也是本书仍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第四章 PIU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记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