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身轻意正酣,无端失足堕骚坛。
近来进步毫无趣,诗意凭陵陆剑南。
——兴平寄王麟生等
!从6月13日于右任随汪精卫、谭延闿、顾孟馀、孙科、徐谦等国民政府主席团成员到达武汉,至“七一五”汪精卫宣布“分共”,时间不过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于右任经历了一生中罕见的令人眼花缭乱、头昏目眩、复杂多变的场面:昔日的同盟者共产党,如今变成了仇敌;过去唯恐不被“赤化”的委员、司令,而今诅咒共产党为“祸有甚于洪水猛兽”;从前扫地以尽的土豪劣绅,现在又横行不法于乡里;昨天信誓旦旦地宣称要走俄国人的路,今天却撵走了曾并肩作战的苏联顾问;前斥蒋介石为丧心病狂,甘为民众之公敌,今则东施效颦、亦步亦趋,状若一家兄弟。……这一切的一切,使这位忠实执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信徒大惑不解,但当时迫于形势(蒋介石于8月12日宣布下野),又于8月20日随汪精卫、谭延闿、孙科、顾孟馀等人离汉东下(何香凝亦同行),到达庐山。
这时,正值盛夏酷暑,于右任由长江之畔的“火炉”武汉来到凉爽宜人的庐山,心情略为舒展。数月来,时局骤变,他始而惊异,继而沉默。这位最早主张“合则两益,离则两损”的国民党员,思想上感到苦闷、彷徨,但一些青年人偏不体会他这时的心情,有不理解的问题仍不时向老校长求教(“上大”虽已被封,但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于右任仍是他们的校长)。在这种情况下,他能说什么好呢?只能说一些“年轻人要学西瓜的样子,内里通红,外面可是绿的”等无关宏旨的话,去宽慰这些也处在彷徨之中的学生。但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他当时对“宁汉合流”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了。所以来到庐山后,同汪精卫等人急于与南京方面的代表会晤以达成“交易”的心情不一样,他趁此开会之际,徜徉于山林之畔,载酒于松涛声之间,寻诗于怪石之上,以消除胸中之块垒。石松横空的仙人洞,山姿奇特的五老峰,碑刻如林的秀峰寺,四山回合、一水中流的白鹿洞书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游览陶渊明隐居的醉石馆时,于右任感慕陶渊明解印去职,归隐田园,醒则赋诗,醉则卧石的悠闲自在的生活,写下了“未能归去如元亮,可有歌谣似谪仙”的诗句,抒吐对当前局势之不惬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过去上庐山,达官贵人均由轿夫抬上牯岭。素来关心民间疾苦的于右任,睹轿夫劳苦之状,闻轿夫叹息之声,深表同情,写下了《闻庐山舆夫叹息声》一诗:
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
为问人间最廉者:一身汗值几文钱?
“宁汉合流”后,于到达南京。由于他曾在驻陕总部和武汉政府中任职,不为一些人所谅解,精神上很感苦闷。因此,南京酝酿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时(后因各方面矛盾甚多而推迟),他就离开了这个矛盾的漩涡,去游苏州的邓尉和常熟的虞山去了。
邓尉距苏州三十余公里,属江苏吴县,因东汉太尉邓禹而得名。该地梅花和桂花闻名遐迩,当金风送爽、桂子飘香时节,香气四溢,熏风使游人陶陶欲醉。到了冬天,梅花千顷一片白,香气弥漫十余里,举目四望,疑若积雪,有“香雪海”之称。于右任到邓尉时,正值阴历九月初,家家户户采摘桂花,因而作《邓尉看桂》:
家家摘蕊尽盈筐,晚桂丰收万井香。
曳杖行吟香雪海,人间何事不能忘。
在这“入山无处不花株,远近高低路不知”的邓尉桂树林里,诗人扶杖行吟,心怀忧国忧民,“人间何事不能忘”?这儿是香雪的海洋,游客远离尘嚣,徜徉在花丛之间,被这眼前的美景所陶醉,疲劳顿消,暂时会忘掉一切,而诗人有件事却始终无法忘怀,那就是多灾多难的中国!
游常熟尚父湖时,他的心情依然沉重,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迷人的自然景色和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落叶层层迷去路,横舟缓缓适何方?桂枝如雪枫如血,猛忆关西旧战场”。五年多前,他领导靖国军失败了,然以陕西之兵,抗八省之众,虽败犹荣。如今究竟算什么呢?今后向何处去呢?“迷去路”,“适何方”?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几个月来,一直萦绕脑际,想借漫游一洗心中的烦闷忧郁,但终于无法洗却。
翌年3月,国民党将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内定于右任为主席团成员(主席团成员还有:蒋介石、胡汉民、谭延闿、孙科、古应芬、陈果夫等九人),于是,他理所当然地提出了一张“中委”备选名单,供大会采择。当时代表蒋负责审查名单的是陈果夫等人,他们对于提出的名单全盘否定,于得知后情绪激动,考虑去留问题。后在大会结束之前,即动身去上海,从此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矛盾公开化。
不久,长女于芝秀因有人检举是共青团员而被捕,关在南京白下路的警察分局。为防止授人以柄,于右任没有过问这件事,后来还是李烈钧出面,将于芝秀保了出来。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于右任因足疾暴发,不能步履,未能参加奉安大典。但特撰《总理奉安之追念》一文以为悼念。他躺在病榻上,不觉想起开国时的一件往事:一日,孙中山先生因感于右任在《民立报》宣扬革命之功,以一枚炮弹壳赠之,勉励于像炮弹一样勇往直前。屈指算来,这枚炮弹壳已伴随他度过了十八载。他手抚弹壳,怃然良久。翌日,乃题辞于其上云:
当年奉赐兮何意,
今日追怀兮堕泪!
平不平兮有时,
百折不回兮此物此志。
并题跋云:“此民元总理所赐也,敬为句以志之。十八年六月二日,于右任书于南京。”
此时,许多事不惬于意,他再度出游,借以消除胸中的积郁幽愤。也许是去年游邓尉时印象太深的缘故罢,他又不殚其力地来看桂花。看后忽然忆起当年陕西靖国军解散时的往事,即作《邓尉看桂》一首:
不是鸱夷去不回,朝吟暮醉看花来。
无端梦落关西道,败苇枯荷满眼哀。
看罢桂花归次苏州灵岩山下的木渎镇,饮于石家饭店。该店系清代翰林冯桂芬旧宅,建筑典雅,小有名气。于右任豪饮之余,诗兴大发,以自来水笔在墙上悬挂的普通单条(立轴)上的空白处,题诗一首:
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
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
写毕还署名加注:“十七年十月五日,邓尉看桂归次木渎,酒后书赠石家馆主人。”
店主看见于右任在他店堂的单条上随意题诗,不悦。经于的随从人员向他解释:于先生是国民党元老,又是著名书法家,平时请也请不到,他肯给你们饭店题诗,你们的营业一定会兴隆的。后来这事经一记者报道,果然一经品题,身价十倍,饭店生意十分兴旺,生意越做越大。
1928年,于右任与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发起组织“寒之友”社,他们所取社名,旗帜鲜明,寓意深长。松、竹经冬而不凋,梅花斗寒而竞放,宋代林景熙在《霁山集》中就有“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的记载,故有“岁寒三友”之誉。自古以来,我国诗人以松、竹、梅为题材的咏吟,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诗人们偏爱它们,是因为它们的“性格”代表了一种精神,咏之有所寄托。
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于右任等“寒之友”社的发起人,当时都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他们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诚地与共产党合作,因而在大革命失败后,处境十分困难,行动也无自由。1927年12月16日,国民政府第二十四次会议,还通过了查办何香凝、陈树人等人的提案,并令军警监视他们的行动。共同的遭遇把他们结合起来,在严寒隆冬的氛围之中,结社作诗,咏物言志,寓感时咏事于诗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语近情遥,吐而不露,总结既往,以启后人。
是时,经亨颐、何香凝、陈树人三人合作,于尺幅之间,经画修竹,陈绘奇松,何描古梅,组成一幅“岁寒三友图”,题材虽旧,但意境新颖,不落俗套。于不长于丹青,但书法闻名于世,作诗题款,当仁不让,因而在“岁寒三友图”的上方,题诗如下:
一
紫金山上中山
墓,扫墓来时岁已寒;
万物昭苏雷启
蛰,画图留作后人看。
二
松奇梅古竹潇
洒,经酒陈诗廖哭声;
润色江山一枝
笔,无聊来写此时情。
30年后,由于这一幅“岁寒三友图”的因缘际会,还为海峡两岸的诗坛,增添了一段佳话:
1958年,于右任的友人在书肆偶见“岁寒三友图”中堂一帧,乃以重金购得。此事为于的女儿想想得知,遂将此画携回给父观看。时于已80岁,历经沧桑,重睹此画,不胜慨叹。于在欣赏之余,发现诗的最后一句遗漏一“时”字,因而补书,并系之以诗:
一
三十余年补一字,完成题画岁寒诗。
于今回念寒三友,泉下经陈知不知?
二
破碎河山容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
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
于写此诗时,回首前尘,百感交集,当年在中山陵所栽的墓树,每经一岁,即老一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遥念大陆的诗友,天南地北,不胜伤感。
诗成之后,盛传海内外。作此画的经亨颐、陈树人,早已亡故,唯一健在的作者是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她见到台湾旧友的诗,回忆当年的交往,因步原韵奉和:
一
青山能助亦能界,二十余年忆此诗。
岁寒松柏河山柱,零落台湾知不知。
二
锦绣河山无限好,碧云寺畔乐同游。
驱除美寇同仇忾,何事哀伤叹白头?
三
遥望台湾感慨忧,追怀往事念同游。
数十年来如一日,国运繁荣度白头。
其他奉和于诗的,尚有于右任的旧友林伯渠、朱蕴山等人。
于擅长书法,诗词亦佳,故他一生中为人题款或赠人以诗者甚夥,但也并非有求必应,有些人即使辗转托人相求,亦被拒之门外。如1930年于右任在上海时,杨杏佛(于很敬重的一个学生)拿了宋子文一把名贵的绢面扇子,请于题诗,于置之高阁,不予理会。杨再三催请,于则令杨将原件拿去,说:“我不侍候这些新权贵!”据随侍于多年的外甥周伯敏说:“二十多年中,我从未见过舅父约宋子文一道吃过饭。”于右任为人清高,常以诗人陶渊明、李白自诩。
1929年2月,《右任诗存》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右任诗存》,是于右任在他的第一本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出版后,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出版的另一部诗集。《诗存》收集了从清末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于诗约二百首。它的出版,使人们能一窥于诗熔铸古今、流光四溢的概貌。
于右任学识渊博,笔力雄健,他的诗多嫉恶如仇之愤,感时忧世之痛,故国山河之恋,民生疾苦之呼,而其逸趣豪情,始终环绕以爱国为中心。他对爱国诗人陆游特别推崇,曾有诗句云:“近来进步毫无趣,诗意凭陵陆剑南。”吴宓教授在半个世纪前论及于诗时曾说:于诗“苍凉悲壮,劲直雄浑,而回肠荡气,感人至深,在今自成一格,可比昔之辛稼轩、陆放翁。”在台湾的老学人胡秋原则说:“先生之诗,沉郁豪放,其锤炼杜陆而来乎?痛生民之多艰,而无一语自伤,而喜道从军之乐,尤似放翁。‘持节求民瘼,寻诗访战场。’此二语殆先生全部精神之写照。”
于诗绝句似苏东坡,七律似陆游,亦颇得魏晋古风之胎息;词曲黄钟大吕,睥睨同代之人。其诗、词、曲,皆雄伟、豪放、朴实、悲壮,有忧国忧民之志,少儿女情长之态,其咏史、咏事、咏人或咏景诗,不落古人窠臼,饶有新意。咏史诗,多系诗人借评论古人之机,抒发己见,贵有新意,难以咏唱。但于右任的咏史诗,推陈出新,佳篇迭出,读之令人赞叹不绝:“风虎龙云亦偶然,欺人青史话连篇。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读史》)。又如诗集的第一首诗《杂感》,就抨击了孔子十分推崇的“圣人”伯夷和叔齐:“夷齐两饿鬼,名理认不真,……耗尽首阳草,顽山惨不春。”从孔子到后世儒门弟子,都认为他们兄弟俩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南),很有名节,兄弟互让王位,孝悌可嘉,一直是被颂扬的人物。而于在清末写的《杂感》诗,却谴责了他们兄弟俩阻挠周武王伐纣,是不义的行为。这种见解在当时实不多见。
又如《兴平咏古》组诗,几乎每首都有自己的见解,如指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目光短浅,造成了两千年来百家不鸣一家独鸣的局面。诗云:“少治春秋学有加,暮年灾异乱如麻。儒生眼界容方寸,抵死昌言罢百家。”同一时期的《汉武帝陵》一诗更强烈指出:“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对被族诛的游侠郭解,深表同情,写下了“断自公孙诬郭解,人豪挫折腐儒兴”的诗句。与1908年写的“帝王半俘虏,盗贼亦英雄”(《洛阳道中》)两相呼应,异曲同工。对被伏波将军马援诋为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于则嘉其至死不降,在诗中云:“宁可玉碎羞低首,漫道公孙井底蛙。”对恭顺献出河西诸郡以保命禄的大司马窦融,于仍加以诘难:“何必低头入洛阳。”当年于右任所写《兴平咏古》组诗共三十四首,如今收集在《于右任诗词集》里只有九首(其余的散佚了),以致不能一睹该组诗的全貌,殊为可惜。
从屈原开始,爱国诗人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关心祖国的命运,体察民间的疾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们与人民同命运、共呼吸,人民的不幸使他们悲愤,神州的沉沦使他们痛苦,他们手握如椽之笔,俯首疾书,留给后人一篇又一篇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篇。于右任继承了这种爱国爱民的传统,悃悃款款,矢志无他,写出了他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感慨。如《过南京诗》:“燕去堂空甲第荒,最伤心是大功坊。犹传立马钟山日,开国威仪动万方。”“虎视龙兴一瞬间,鸡鸣不已载愁还。江山冷眼争迎送,人去人来两鬓斑。”民国甫方建立,政权就被袁世凯篡夺,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又告失败。此时,诗人路过南京,回忆一年多前的开国盛典,顿生无穷感慨。
1923年3月,诗人乘船去广州,船过台湾海峡,凭栏远眺,雾海茫茫,水天一色,不禁浮想联翩:近百年来,世转时移,我国一直被列强欺凌,以致台湾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再联想到自己壮志未酬人渐老,百感丛生,诗从中来:
激浪如闻诉不平,何人切齿复谈兵。
云埋台岛遗民泪,雨湿神州故国情。
地运百年随世转,帆船一叶与天争。
当年壮志今安在?白发新添四五茎!
(《过台湾海峡远望》)
又如1926年,于右任到苏联敦促冯玉祥回国,火车由亚洲进入欧洲,沿途所见所闻,触景生情,写了《入欧洲后感怀》五律一首:
鄂毕河前饭,乌拉山下眠。
无戈肱作枕,有产舌为田。
金鼓劳民檄,冰山债主钱。
神州竟何似!怅望一凄然!
苏联革命后,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他想,中国哪一天才能如此?仰望蓝天白云,心中不觉凄然。
于右任出身贫苦,他写的诗,多以黎民百姓的苦乐为吟咏的主题,年景的丰歉,劳作的甘苦,生活的艰辛,以及灾荒之年饥民的流离失所,漂泊乞食,一一写入诗中。1919年9月至1920年3月,陕西大旱,渭北一带七个月未下滴雨,泾渭两河俱涸,庄稼颗粒未收而兵战不息,军民皆以为苦。于右任记述当时的灾情云:
芳草复芳草,战场连战场。
自然生涕泪,何况见流亡!
麦槁天无雨,坟增国有殇。
炊烟添几处,讵忍说壶浆。
(《郊行》)
兵革又凶荒,三年鬓已苍。
野犹横白骨,天复降玄霜。
战士祈年稔,乡民祭国殇。
秦人尔何罪?杀戮作耕桑!
(《闻乡人语》)
1925年,他路过黄河北岸,看见渔翁立在奔腾咆哮的黄河浅水中,赤手空拳捕捉黄河鲤鱼,以满足达官富贾的所谓“手捕者味始佳”的嗜好,因成诗一首:
劳者无名逸有功,便宜毕竟属英雄。
世人都道河鱼美,不见渔翁骇浪中。
(《黄河北岸见渔翁立洪流中》)
于右任的诗,有的可以当作史诗来读,许多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如他写的民初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的讨袁之役诗,完全可当作护法战争史来读。诗云:
开国多贤豪,救世乃革命;
唐公起西南,治军世所敬。
袁氏乱天下,一隅问国政。
蔡李真天人,仗剑际其盛。
一旦举义旗,举国同欢庆。
我读言志录,堂堂复正正。
伟矣英雄人,天下仍歌咏。
伤哉老元戎,并世刀难并。
(《在张莼鸥先生书室观东大陆主人言志录》)
还有一些诗,简直可作为诗人活动的日志,如《布蒙共和国立国五年纪念歌》,全诗约七百字,叙述了诗人在上乌金斯克参加该自治共和国节日盛会的情况。第一日参加纪念会,第二日检阅骑步兵,第三日观看民族运动会,第四日参加松林露天大宴,歌舞狂欢,通宵达旦。全诗把布里亚特蒙古族人民自治共和国五周年纪念活动,记载得一清二楚。
于右任有的诗,还可视作考据文章,如《贝加尔湖边怀古》一诗,对西汉苏武流放之地,以及李陵送苏武之诗是否后人伪作,都一一作了考证:“曾经北海费沉思,此地匈奴据几时?(于注:汉时苏武被匈奴流放至此,可知此地非蒙古人所有)雪吞毡苏武泪,行人往路李陵诗。牛羊被野谁来牧,碑碣连岗我去迟。胤子两家存与否?风波失所古今悲。”于在自注时又说:“中国文学家用辞,在水国称风波,大陆称风尘,塞外称风沙,李陵送苏武诗曰:‘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涯’,想系指贝加尔湖言,则疑李诗为后人伪作者误矣!”
于右任有些写景咏物的诗,不蹈故常,独具风格。如1933年写的《太白山纪游歌》,系用韵文写成,诗意葱茏,文笔淡雅,可与《桃花源记》媲美。太白山系陕西名山,在太白县东,眉县以南,据《一统志》云:“太白山,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浩然。谚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军行,不得鸣鼓角,鸣则疾风暴雨立至。上有洞,即道书第十一洞天。又有太白神祠,山半有横云如瀑布,则澍雨。语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唐时李白亦曾一游,作有《太白峰诗》,只十句,而于右任的诗长达一千二百字,洋洋洒洒,实不多觏,蔚为诗坛大观。现录其一段如下:
上是青天下白云,人居中间行自在;
数百里中铺一色,如脂如绵变成彩。
又如远海不尽之波涛,大起大伏弥复载;
群峰露尖似鱼龙,吞吐出没无主宰。
林木枞柏桦漆竹,山行渐高树渐改。
苍苍万干落叶松,乱石争地生重重;
枇杷大叶又小叶,银背金背为大宗;
杜鹃如柴遍碧岑,芍药开落自古今;
名花满地僧鞋菊,异草宜人手掌参。
诗人写缥缈之境,状新奇之物,变化莫测,妙笔生花,已达化境。
长诗如此,写景咏物的短诗尤为出色。1922年靖国军失败后,于右任由陕西入甘肃,在天水稍事勾留,再南下经徽县,复经陕西略阳、阳平关,直下嘉陵江。在途经白水江时,诗人作七律一首,其风格犹如唐诗,可追《朝发白帝城》(李白),媲美《滁州西涧》(韦应物)。诗曰:
白水江头未了僧,孤舟一夜入嘉陵。
云封蜀道无今古,鬼哭周原有废兴。
野渡招摇村市酒,荒城出没戍楼灯。
阳平关下多雷雨,净洗西南恐未能?
(《白水江》)
有些诗诗中有画,如写外蒙古草原的“夜静沙皆白,秋高草不黄;女儿骑恶马,大野牧牛羊”(《恰克图至库伦》)诗,不亚唐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
于右任的诗中,怀念或题赠亲朋故旧的诗,亦占相当数量,这些诗(词)句,信手拈来,真情流露,感人至深。1910年,于右任为葬父,冒险回家,写诗数首,皆人间至情至性之流露,如:
去岁省亲病,潜行入关内。
儿留亲不安,亲老儿莫侍。
今岁复归来,徒洒孤儿泪。
牵车古所哀,守墓今非智。
麻衣殉墓中,匆匆避缇骑。
月明思子台,往来惭无地。
为念诸故人,纳亡多高义。
余生报无时,中夜不能寐。
(《葬亲出关至阌乡,寄程抟九、南雪亭、周定侯同学,杨吟海先生,周石笙妹丈》)
1922年初,靖国军大部被直军分化、改编,而于右任依靠杨虎城等人的支持在武功一带苦斗。是时,于之长女芝秀年逾二十,按陕西风俗,早届当婚之龄,但于因军政丛集一身,无暇为女主婚,故请夫人高仲林送女至京完婚。行前,舐犊情深,媵之以诗(以诗陪嫁):
一
春风苏百草,送尔出关门。
遇合从儿愿,追随念母恩。
家庭新创造,文学旧思存。
应念空山老,诗笺印血痕。
二
世人如问我,勉强说平安。
百战身将老,三年枕未干。
秦兵仍奋激,民党更艰难。
素蓄澄清愿,时危肯自宽?
三
海上攻书日,关中省父时。
岁饥兵不饱,女大嫁因迟。
多事添媒妁,无端累义师。
人心未可测,究竟有天知。
四
汝婿亦奇士,青年多美誉。
忧同屈正则,事类申包胥。
至理无贫贱,浮云有卷舒。
进修齐努力,嘉耦复谁如!
(《内子高仲林送楞女入京成亲,媵之以诗》)
于右任写的诗大部分为绝句和律诗,属于旧体诗句。实际上,他还写过白话诗,只是为数甚少,鲜为人知。如1939年元旦发表的《论政治家与抗战》的结束语,就是用白话写的诗:
……
四万万同胞齐起来,效忠祖国,前进,怒号!
粉碎明治遗策,胜利之路非遥。
那里弥漫着全人类的欢呼,响彻云霄,
那里放出了历史的光芒,永久在照耀!
在今年:这个充满着希望的新年里,
我们要吐气扬眉,
伸一伸我们伟大民族的怀抱!
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鼓舞民众抗战的士气,像于右任这样的国民党元老,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诗人,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能摆脱“阳春白雪”的唱和,写出为某些“大诗人”不屑一顾的白话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于写的诗中,唯一的一次和外国诗人的诗,是1954年在台湾写的《和拜伦希腊篇》三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在上个世纪末即传入我国,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等人皆曾译其诗。于在震旦和复旦虽学过法语,但为时甚短,未能掌握法语津梁,故此处他不言译而言和者,乃和其意也。和其意者,言哀希腊,亦自哀也。拜伦的诗,梁启超以曲体译之,胡适以骚体译之,而于右任以律诗和之,此数种形式,亦可供译诗者借鉴。三首和诗如下:
!一
希腊精神我所思,星罗群岛降祥时。
栖迟仙迹征人泪,惆怅沙浮圣女诗。
明月多情还我恋,骄阳无限惹人悲。
难忘一曲忧伤意,歌咏人间任听之。
二
荷马名歌天下欢,爱情鼓吹有阿难。
争将儿女英雄气,注入兴亡运会间。
异世高名犹想像,宗邦多难一辛酸。
夕阳无语凭栏立,渺渺遗音未许弹。
三
摩罗山上几徘徊,表里河山气象开。
游子行行不忍去,自由望望复归来。
梦中希腊应无敌,幕上波斯尽可哀。
不信沉沉竟终古,人生从此作舆台。
为了唤起民众,团结抗日,他用诗歌作为抗日救亡的武器。1937年年底,于右任在武汉与文艺界的朋友共同发起创办了《民族诗坛》(月刊),以刊登号召坚持抗战、宣传民族正气的诗词,董必武、郭沫若、柳亚子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佳作在该刊发表。习惯于写旧体诗的于右任,破例给孩子们写了琅琅上口的儿歌。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汉。是时,武汉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中国政府继续抗战的核心基地。于右任11月20日由南京乘船抵达九江,然后转赴南昌、长沙,沿途作了视察,才来到武汉。时监察院中亦有监察委员十数人聚集武汉,于号召他们分赴各战地视察,为抗战出力。他自己以身作则,不时乘汽车出巡。某日,天未明即起程,行至黄陂时,遇雨,车继续前行,至滠水桥上,忽震雷,电光中见桥之中央已被敌机炸断,车如再前行数尺,即堕入河中矣!
于右任在战地视察时,每见一些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孤儿,除嘱地方当局妥为安顿外,还特为这些孩子写了《战场的孤儿》四首:
一
举国愁兵火,流亡何处归?
孤儿点点泪,湿透母亲衣!
二
东村屋煨烬,西郭人逃亡;
吾父征胡去,何时死战场?
三
左邻小妹妹,右邻小弟弟,
狂寇虏之行,居心不能计!
四
战场几孤儿,祖国几行涕;
何人卫祖国,中华此孩子!
于右任作诗,一向用字严谨、隽永,寓意良深,而此诗系为孩子们所作,所以用词遣字都力求平易、朴实,便于孩子们朗诵。
到重庆后,于右任又约卢前、张庚由、庆深庵、刘延涛等编辑出版诗刊《中华乐府》,还举办诗会周课,有题分赋,凡分给于右任的题目,他必首先写成以为督导,然后从大家写的诗词中选一些刊于《中华乐府》。
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傀儡政权,在日寇的卵翼下,破坏抗战,于对此极为愤怒,4月14日在中央台发表题为《以民族正气灭汪逆》的广播讲话。在讲话里,于右任号召各界团结起来,向日本军国主义和汪伪作坚决的斗争:“一、文艺界的同人们,握紧你们锐利无比的笔,写出刺刀炸药一样的字句,向着倭汪狂刺,向着倭汪猛袭。二、前线的战士们,瞄准你们的枪口,加紧你们的火力,将倭汪在民族战争的血泊中淹死。三、工人农人同胞们,你们举起铁锤,用尽臂力,一锤一锤将倭汪毫无怜惜的锤成死泥。你们提锄头,紧握镰刀,拿出最大狠心,将倭汪连根带蒂的一齐砍倒。忠勇的同胞们,举起民族正气的旗帜,高扬民族正气的歌声,洗去历史的污点,扫除腐臭的垃圾,欢呼民族的自由,共庆祖国的战胜!”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日本的诱降活动频繁,对日妥协、与共产党分裂的乌云,笼罩山城上空,“光荣”、“体面”结束抗战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发扬民族正气,将抗战进行到底,于右任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的成员,共同发起以端午节为诗人节,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用以懔危亡”。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重庆文化界人士数百人,在中法比瑞同学会礼堂举行首届诗人节晚会,冯玉祥、郭沫若、茅盾等许多知名人士参加,由于右任担任大会主席。他在开幕词中,说明在抗战期间定端午节为诗人节的意义,并赋诗一首:
民族诗人节,诗人更不忘。
乃知崇纪念,用以懔危亡。
宗国千年痛,幽兰万古香;
于今期作者,无畏吐光芒。
(《诗人节》)
十几年后,他在台湾回忆起定端午节为诗人节的意义时,再三告诫诗人们要有高尚的人格,要做到:学人忧国,死生以之。他说:“我是发起诗人节之一人,我们为什么以端午节为诗人节,当然是纪念屈原的。所谓纪念屈原,一是纪念其作品的伟大,一是纪念其人格的崇高。屈原的作品,无论造词、立意,都为中国诗人开辟一广大的境界。刘勰在‘辩骚’内说:‘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关于屈原的人格,‘哀民生之多艰’,‘恐美人之迟暮’。学人忧国,死生以之。司马迁说他:‘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白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所以纪念屈原,是纪念他衣被万世的创作精神,及与日月争光的高尚人格。”
世人只知于右任的诗驰誉诗坛,但不知他有关诗的理论亦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因他的这些理论多数发表在晚年,由于海峡人为的阻隔,不为世人所知。再者,他在论及诗的发展过程中,如“诗的解放”、“诗是大众的言志工具,不是一部分人的怡情玩具”、诗的变化是“一种革命运动”、效法李杜“应效法他们的革命精神”等内容,与台湾当局的思想不合拍,舆论界亦不易接受,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流传,也是不为人所知的另一原因。
关于诗体的变革问题,于右任根据“诗言志”的定义,主张诗歌应随时代的进步而有不同的变革,眼下已到了“创为新诗”的时代。他说:“我们的诗,三百篇后,由汉魏而六朝,一少变,至唐而变生多体,变也,宋词,变也,元曲,变也。每一变的初期,皆为诗体的解放,内容的扩大。但是到了后期,都一反其势。明清两代承其绪而因其体,作家辈出而创造者少,格律益严,去民间益远。我们的古人,给诗下的定义,是‘诗言志’,我们的诗教是兴观群怨,所以古有采诗之官,因其诗而知其志。民之所好好之,所恶恶之,以期由此而日新政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诗者,是大众言志的工具,而不是一部分人的怡情玩具。而每一次的变,都是一些豪杰之士的一种革命运动,是想把加上去的脂粉刮掉,枷锁打开,而恢复诗的本来面目,自由精神。但是到了后来,都是去了旧的脂粉,换了新的脂粉,解了旧的枷锁而套以新的枷锁。民国以来,一些学者创为新诗,新诗的成功与否,是另一回事,但这种精神是可嘉的。所以自新体诗兴,旧诗的光彩,已逐渐暗淡,仅赖宿学者起而维持之,姑存一格耳。”
诗的变化,就是诗的革命。因此,于右任主张:作旧诗的,也宜有兼容并包的襟期,择善而从的雅度。取新诗的所长,去旧诗之所短,以旧诗之所长,补新诗之所短,融会贯通,截长补短,以收调节折衷之效。他还为此写了一首《诗变》的五言诗:
诗体岂有常,诗变数无方;
何以明其然?时代自堂堂。
风起台海峡,诗老太平洋;
可乎曰不可,哲人知其详。
饮不竭之源,骋无穷之路,
涵天下之变,尽万物之数。
人生即是诗,时吐惊人句;
不必薄唐宋,人人有所遇。
关于诗的体裁的解放问题,于右任说:“诗的体裁,必须解放,伟大的天才,伟大的思想,决非格律所能限制的。即以李杜而论,我觉着,他们伟大的成就,是他们的长歌,他们的新乐府,他们的崇高地位,不是作风美备,而是对于前代诗风的革命精神,而是由于这种革命精神所产生的领导作用。假使他们不在这条路上发展,而仍走前代的道路,他们也不过清新如庾开府、俊逸如鲍参军而已!近人作诗,动言效法李杜,我认为真的效法,应当效法他们的这种革命精神。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拿诗的格律来适应我们的思想,不可拿我们的思想来适应诗的格律,犹之,我们当因脚的大小来做鞋,不应当因鞋的大小来削脚。但是古今作者,能完全自由运用以‘言志’,而不犯‘削足适履’的毛病的,纵不能说是根本没有,恐怕有也太少了。‘言志’应该是一件乐事,为什么要把他变成一件苦事呢?这样不晓得埋没了多少有思想、有天才、很可以产生伟大的诗篇的作者,这真是中华诗坛的不可补偿的损失!”
最后,于右任把诗的体裁解放问题归结为四点:“我的希望是:一、洗涤陈言,一新面目;二、前代诗材,取其接近民间者,今代诗材,取其适合时代者;三、韵不可废,体不可拘;四、认白话为一体。”
于右任作为一位诗人,与我国当代的著名诗人均有往还,早年参加南社活动,与柳亚子先生过从甚密。《右任诗存》出版时,柳亚子为于的诗作题诗八首,其中最后一首既回溯了他们之间二十年的友谊,又在这首诗中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处境聊作自况:“廿载盟心结客场,使君风谊镇难忘。怜余亦有穷途感,才尽江淹鬓未霜。”
以柳亚子为盟主的南社,1909年冬在苏州虎丘创立,后因内部意见歧异,又分化为新南社,一般认为南社的活动在抗战前即已停顿,实则不然。
1945年春季某日,于右任在重庆曾家岩的陶园,约集了南社的旧友柳亚子、刘成禺、陆丹林等十多人午宴,在陶园内盘桓了半日,于右任将他的《标准草书》新印本分赠诗友,并准备了二十件近作联屏,任由各人选定,然后于再挥毫题款。这一次活动,实际上是南社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活动,从此以后,南社社友再未以南社名义聚首。
这一年的初秋,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毛泽东于8月28日抵达重庆,住在郊区山洞林园(已故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官邸)。
8月30日,毛泽东、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赴城内拜访于右任,适于因公外出,未能晤见。晚上,张治中将军设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并邀请于右任、孙科、邹鲁、叶楚伧等出席作陪。9月3日下午3时,毛泽东再度去于右任官邸拜访。毛、于自1924年在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共事后,多年未见,老友相逢,分外欣慰。惜毛泽东还要拜会政府其他要员,故未能多谈。
9月6日中午,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并邀请张治中、张群、邵力子、丁维汾、叶楚伧等出席作陪。席间,两位旷代诗人漫谈诗文及近作。不久前,于右任从柳亚子那儿见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极力称赞,对该词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尤为赞赏,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毛笑着答道:“若何‘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启发人之深也。”说毕,两位诗人拊掌大笑,举座皆欢。
原来,于右任在1941年10月在西北考察时,曾在甘肃榆中县游览兴龙山,在参观成吉思汗陵墓及西征戈矛等遗物时所赋《越调·天净沙》中有这样的句子:“兴隆山畔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毛泽东所说的,就是于右任这首词中的最后一句。
对这两位旷代诗人,“南社”盟主柳亚子先生有个评价,他说:“国民党的诗人,于右任最高明,但篇幅太少,是名家而不是大家;中共方面,毛润之一枝笔确是开天辟地的神手,可惜他劬劳国事,早把这牢什子置诸脑后了。”柳亚子的这个看法,颇有见地,既是诗艺之论,也是对两位大诗人的诗登殿入堂之评。
于右任晚年,十分怀念祖国大陆,他患病后,意识到今生恐难以回大陆了,因而企盼自己的某些诗作手稿能越过海峡留存故土。就在他写了《望大陆》的悲歌后不久,他将1947年写的《第二次大战回忆歌》长诗原稿寄给居住在美国的三女绵绵,由她暂时代为保存。绵绵领会父亲的用意,在保存了22年之后,于1984年趁其女友王芷莱女士随美国专家代表团访华之机,托她带回祖国,使这份在海外辗转流播的诗稿,在于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1964—1984),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