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冬青书屋文存
6453900000015

第15章 15、《?志》浅探

唐代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成员的特点之一是重视史学。他们的史学专著有:陆淳(改名质)的《春秋微旨》《春秋辨疑》《春秋集注》,柳宗元的《非国语》,凌准的《汉后春秋》,马宇的《凤池录》,陈谏的《彭城公故事》[3]等。

本文所介绍的是凌准的《?志》。

凌准,字宗一。富春人。天宝十一载(752)生。年二十,以书干丞相。丞相荐于朝廷,日试万言,授崇文馆校书郎。又以金吾兵曹为?宁节度掌书记。有功,累加大理评事、御史。换节度判官,转殿中侍御史。贞元十八年(802)为浙东观察使判官。贞元二十一年(805)召为翰林学士。“德宗崩,迩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君(凌准)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画其不可者十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顺宗即位,迁都官员外郎。王叔文兼度支盐铁转运副使,凌准“由本官参度支,调发出纳,奸吏衰止”。在宦官和藩镇腐朽势力的联合反扑下,永贞革新失败,宪宗迫害王叔文集团成员,凌准被贬和州刺史,再贬连州司马。元和元年(806)卒于贬所。[4]

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杂史类》:“《?志》三卷:唐殿中侍御史凌准宗一撰。?军,即朔方军也。此本从盱江晁氏借录,其末题曰:‘文忠修唐史,求此书不获。今得于忠宪范公之孙伯高,其中尚多误,当访求正之。绍兴乙丑,晁公。’”这是宋代见过《?志》的学者所留下的记载。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1)凌准撰《?志》时的官衔是殿中侍御史,正在?宁节度使的幕府中。(2)欧阳修撰《新唐书》时曾访求《?志》,可见他对此书的重视。

司马光也重视《?志》,《资治通鉴考异》引用此书达四十余条。所引,自至德元载(756)至贞元十三年(797),涉及当时的皇帝、文臣、武将、僚佐、宦官、少数民族以及叛乱者数十人。《?志》今已散佚,幸而《考异》中保存了一部分内容。

将《考异》所引《?志》,与正史比较,正史记事较简,《?志》记事较详,正史对帝王将相多歌颂,《?志》能揭露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功臣名将的缺点,不为尊者讳。限于个人的见闻,《?志》也难免有不完全准确之处。

司马光对《?志》,有些采取,有些未采取。未采取者,约有两种:(1)《?志》与正史“相违”,(2)《?志》“攻”了功臣之“短”。这是凌准错了呢?还是司马光错了呢?要进行具体分析。试举五例如下:

(例一)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乾元二年)三月壬申,官军步骑六十万陈于安阳河北,(史)思明自将精兵五万敌之……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等官吏南奔襄、邓;诸节度各溃归本镇。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惟李光弼、王思礼整勒部伍,全军以归。”

《考异》:“《?志》曰:‘史思明自称燕王。牙前兵马使吴思礼曰: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因目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怀恩色变,阴恨之。三月六日,史思明轻兵抵相州,郭公率诸军御之,战于万金驿。贼分马军并滏而西,郭公使仆固怀恩以蕃、浑马军邀击,破之。还遇吴思礼于阵,射杀之,呼曰:吴思礼阵没。其夕,收军,郭公疑怀恩为变,遂脱身先去。诸军相继溃于城下。’今从《实录》。”

孝萱按:凌准揭露唐军邺城之溃是由于主将郭子仪“脱身先去”,司马光不采取这条记载。但《资治通鉴》卷二二一:“(乾元二年)秋七月,上召(郭)子仪还京师,以李光弼代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左厢兵马使张用济屯河阳,与诸将谋以精锐突入东京,逐光弼,请子仪,命其士皆被甲上马,衔枚以待。都知兵马使仆固怀恩曰:‘邺城之溃,郭公先去(胡三省注:观怀恩此言,则《?志》所云亦可以传信),朝廷责帅,故罢其兵柄。今逐李公而强请之,是反也,其可乎!’”从胡三省认为凌准所记“可以传信”,看出司马光不采取是偏见。唐军邺城之溃,原因复杂,自不能完全归咎于郭子仪“脱身先去”,但也不能否认主将郭子仪“先去”所产生的影响――导致“诸军相继溃于城下”。

(例二)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广德元年十一月)王甫自称京兆尹,聚众二千余人,署置官属,暴横长安中。壬寅,郭子仪至水西,甫按兵不出。或谓子仪,城不可入。子仪不听,引三十骑徐进,使人传呼召甫:甫失据;出迎拜伏,子仪斩之,其兵尽散。”

《考异》:“《?志》曰:‘郭公屯商州,十二月一日,率诸军五万余人出蓝田,去城百里而军。城中相传,言大军将至,西戎惧焉。三日,马家小儿张小君、李酒盏、射生宫王甫等五百余人,夜半,聚六街鼓入于子城,雷击天门街中,仍分其众建旗诸门。吐蕃以为大军夜至,相帅遁去。小君使报郭公。七日,郭公全师入于京师,系小君、酒盏、王甫等,责之曰:吾军未至,汝设诈以畏吐蕃,吐蕃知之怒汝,燔官阙,从容而去,岂不由汝乎!命斩之。遂以破贼收城闻。’……若如《?志》所言,是子仪杀抚而攘其功,计子仪必不为也。子仪勋业,今古推高,凌准作书,多攻其短,疑有宿嫌,不可尽信。今从《汾阳家传》及子仪《旧传》。”

孝萱按:凌准记载王甫(一作抚)等设诈以逐吐蕃,收复长安,是事实,记载郭子仪杀王甫等,也是事实。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郭子仪杀死有功的王甫等人,岂不是有“攘其功”的嫌疑!司马光认为这有损于郭子仪的声名,故不采取。《汾阳家传》《旧唐书?郭子仪传》说王抚聚兵谋乱,为郭子仪杀王抚制造理由。正合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需要。司马光不是不知道《汾阳家传》是陈专为歌颂郭子仪而写,《旧子仪传》又是沿袭《汾阳家传》而来,但为了维护郭子仪“今古推高”的声名,还是采取了。

(例三)

《资治通鉴》卷二三:“(兴元元年二月)丁卯,(李)怀光遣其将赵鸾入奉天,约其夕使别将达奚小俊烧乾陵,令鸾为内应以惊胁乘舆。鸾诣浑自言,遽以闻,且请决幸梁州。”

《考异》:“《?志》:‘二十六日,(李)怀光又使持书促(韩)游,浑公获而奏之,且使其卒物色我军。游不知,不得以闻,又怒之虞己也,慢骂于途。上疑其变,即日幸梁州。’今从《实录》。”

孝萱按:凌准揭露了浑、韩游之间的矛盾,说明德宗逃往梁州,是由于怀疑韩游有变。司马光仅以《实录》未载为理由,不予采取。

(例四)

《资洽通鉴》卷二三:“(兴元元年三月)上之发奉天也,韩游帅其麾下八百余人还?州。”

《考异》:“《?志》曰:‘韩游使其子钦绪扈从,(李)怀光知之,以戴休颜代领其职,仍假游?州刺史,将使其党张昕害之。游既失兵柄,未知所从。说客刘南金曰:窃观人心,莫不恋主。?有留甲,可以图变。公得之?,殆天假也。乃使麾下将范希朝、赵怀仙诱其军归?,士皆从之。休颜率麾下卒据城门,士不得尽出,其从游至?者八百余人。’按《旧游传》无受怀光?州刺史事。且上幸山南,命休颜留守奉天,游先发怀光阴谋,二人岂肯更受怀光节度!盖当时出幸苍卒,游扈从不及,或以与浑有隙,不敢南行,故帅麾下归?州耳。”

孝萱按:凌准揭露戴休颜、韩游曾接受过李怀光任命的官职。司马光仅以《旧唐书?韩游传》未载为理由,不予采取。

将两条《考异》对照起来看,司马光在否定德宗逃往梁州,是由于怀疑韩游有变时,不谈浑、韩游之间“有隙”;在否定韩游曾接受李怀光任命的?州刺史时,则谈浑、韩之间“有隙”,为韩游“不敢南行”找理由。这种考证方法,难以使人信服。

(例五)

《资治通鉴》卷二三一:“(贞元元年)秋七月甲午朔,马燧自行营入朝,奏称:‘(李)怀光凶逆尤甚,赦之无以令天下,愿更得一月粮,必为陛下平之。’”

《考异》:“《?志》曰:‘七月,马公朝于京师,请赦(李)怀光。陇右节度李公晟闻之,上表请发兵二万独讨怀光,刍粮之费,军中自备。上以李公表示马公,因曰:朱之反,不得已也。怀光勃逆,使朕再迁,此而可赦,何者为罪!马公雨泣曰:十日之内,请献其首。上遣之。’按是时怀光垂亡,燧功已成八九,故自入朝争之,岂肯面雪怀光邪!今从《旧传》。”

孝萱按:凌准所记,与李肇所记相合。司马光知道这个情况(《考异》:“李肇《国史补》曰:‘马司徒面雪李怀光。上曰:惟卿不合雪人。惶恐而退。李令闻之,请全军自备资粮以讨凶逆。由此李、马不平。’”),但为了维护马燧“平河中之功”的声名,不予采取。

综合以上五例,凡是凌准揭露当时功臣名将缺点的记载,司马光都不予采取。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呢?首先要从凌准与司马光所处的时代不同来分析。凌准是中唐人,参加王叔文集团。针对中唐的现实,反对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是这个集团的主要政治纲领。这个集团成员进行历史研究,是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服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说:“唐自安史乱后,藩镇跋扈,朝廷威势下降,儒者提倡《春秋》学,正是针对这个政治局面,企图尊王室,正名分来挽救残破。”陆淳以啖助为师,与赵匡为友,著《春秋微旨》《春秋辨疑》《春秋集注》等书,借历史研究来发抒自己的政治见解。韩晔、吕温、韩泰、凌准、柳宗元等都向陆淳学习。凌准撰《?志》,除了记载当时功臣名将的勋业以外,还大胆揭露他们的缺点,其用意在于抑制藩镇骄悍,提高民众警惕。既表现直笔精神,也是为王叔文集团的政治路线服务。这是王叔文集团成员共同的特点,应该充分肯定。司马光是北宋人,当时没有藩镇跋扈,朝廷威势下降的情况,对《?志》的深刻用意,未能多所领会,反而怀疑凌准与郭子仪“有宿嫌”,否定了一些“可以传信”的记载。

还要从司马光的考证方法来分析。请看《资治通鉴》卷一九一:“(武德九年,李)世民腹心惟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侯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李)建成、元吉。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世辞。世民由是重二人。”《考异》:“《统纪》云:‘秦王惧,不知所为。李靖、李数言大王以功高被疑,靖等请申犬马之力。’刘《小说》:‘太宗将诛萧墙之恶以主社稷,谋于卫公靖,靖辞;谋于英公徐,亦辞。帝由是珍此二人。’二说未知谁得其实。然刘说近厚,有益风化,故从之。”在两种记载截然相反的情况下,司马光不是存疑待考,而是采取一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有益风化”的记载,这是在封建史观支配下考证方法的局限性。所以司马光不可能采取凌准“攻”功臣之“短”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