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这就是所谓的“刺猬法则”。心理知识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抱在一起。因为寒冷而拥在一块,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度又不至于被扎。
这也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戴高乐曾说,“仆人眼里无英雄”,意思就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应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伟大也会变得平凡。
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通常说来,相互之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其所处情境决定的。由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双方关系: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称为零距离,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这种距离,在生活中的表现主要限于最亲密的人中间。在同性别的人中,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在异性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未经对方允许的情况下,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和目的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双方的尴尬,通常会自讨没趣。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中,人们已经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如果陌生人,贸然进入这个距离,则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一端。
3.社交距离。这种距离同上文所说的个人距离相比,无疑又远了一步,这种距离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当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一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有一次,在安排外交会谈座位时,主办人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人们需要调整不同的人际距离。如果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就会导致人们出现明显的心里不适。
从理论上来说。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3.7米,这种距离,被认为是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在公司中,经理们通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与来访者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与此类似的,在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或者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为得体和正式。
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范围约为3.7~7.6米,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都是可以相互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问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
从以上的划分方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交往时,双方相距的空间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选择正确的距离,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引导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你很敬佩的人,由于相处过密,对方缺点日见显露,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改变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失望和讨厌。夫妻、恋人、师生之间,概莫能外。
我记得我们在上小学时,在一次实习老师的告别会上,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对他们依依不舍,好多女生都忍不住放声哭起来。事后,班主任老师开玩笑的念叨:“我教你们教了那么多年了,事事为你们操心,都不见得你们对我有多么不舍,实习老师才教你们一个多月,你们就那么舍不得。”
这就是“心理距离效应”在作祟。由于实习时间的短暂,年轻的实习老师们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只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跟学生总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这种“距离”产生了人际交往中的美感,所以难舍难分也在情理之中。而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的时间长了,虽然为我们事事操心,但不免在我们心里形成唠叨不停的形象。有时候,她会责罚学生,虽说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这种形式很容易让一些同学产生逆反、抵抗情绪,哪里还会对她“舍不得”?当然,随着毕业,跟老师分别了,回想起她的责备起来,却又有一种格外的怀念。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测试他们的反应。被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大多数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还有人很干脆明确地表示:“你想干什么?”实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都是一样: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时,人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有这么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当他去求婚时,却遭到了姑娘的拒绝,他非常的不解,后来,这位姑娘向他恼怒的解释道:“你怎么会想到在离我2.5米的距离来谈这种事。”当然,向这个小伙子一样,这么远的社交距离显然不是适合谈婚论嫁的最好距离。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一样,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样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均要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外出。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生气。
此外,性格和具体情境等也是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的因素。例如,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人不愿主动接近别人,宁愿把自己孤立地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最易产生不舒服感和焦虑感。心理指导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