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人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心理知识
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一个充分认识到学习重要性的学生即使不大喜欢某些学科,他也会努力去学习;一个对气功健身持否定态度的人,是不会去参加气功培训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现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有了一定的态度未必付诸行动;甚至有了某种态度却会做出相反的行为。心理引导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为什么会不一致呢?研究发现,态度与行为是否一致,主要受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态度的影响。对于具体的态度而言,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越是一致,态度与行为就越是容易保持一致。如果认识到某一对象是美的,而且激发了积极的情感,那么这时候往往会产生积极的行为倾向;如果认识到某一对象是丑的,而且激发了消极的情感,那么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行为倾向。反之,如果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相互矛盾。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复杂。通常人们认为助人为乐是一种好的行为,但是由于有些人会利用人们的善良来欺骗好心人,如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逃逸后助人者有时会被受害人指认为肇事者,有些健康人会假扮成残疾者行乞,这时人们会对助人行为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人们在看到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提供帮助就很难确定。
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态度通常与行为相一致,而当某种态度是根据道听途说的一些信息或读到的信息形成的,其态度与行为就很难一致。
具体的、有明确针对性的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较高,而一般的、笼统的态度与具体行为的一致性较低。例如一个人对吸烟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对吸烟这种具体行为的态度后可能会戒烟,但如果只是形成了“不良生活习惯有害健康”这种一般性的态度,则戒烟的可能性就小得多。
其次,行为特点的影响。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并不是某一种态度与某一种行为的一致性,而是与一类行为的一致性。当某类行为表现单一时,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是很单纯的,而当某类行为表现多种多样时,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就显得复杂了。例如一个人对早餐营养搭配的态度只表现在早餐这种行为中,而对助人的态度则表现在多种情境、多种行为中。另外,从时间上看,行为有暂时与长久之分。研究表明,一个人当时的态度与暂时行为更可能保持一致,而此种态度与一个人一贯的或长久的行为的一致程度就较低。
再次,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行为固然受其所持态度的影响,但诸如社会舆论、风俗时尚、在公开场合中他人的参与等环境压力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说来,一个人所持的态度受到环境的压力越大,其行为越容易偏离自己的态度;环境压力越小,个人的行为就越容易与其行为保持一致。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学生如果是在父母的强制之下做功课,那么他可能会认为学习很重要,于是父母在场的时候他会认真学习,可是一旦没有成人监督,他们就会逃避学习。相反,有些学生家长并不怎么强制孩子去学习,但由于学生逐渐形成了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所以会自觉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最后,个人本身特点的影响。一方面,当对象与个人切身利益关系密切时,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较高。例如一个人对晨练的态度积极,由于这种活动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所以容易形成人们的一种习惯行为。另一方面,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影响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如独立性较强的人不会轻易受他人的影响,而独立性较差的人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左右,使自己的行为偏离自己的态度。心理指导
态度与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我们在评价他人行为的时候就要慎重、全面,不宜轻率地下结论;态度与行为能否保持一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有些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现象就要作具体分析,并识别出关键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