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由于缺少社交经历,在与人交往中,特别是在大型的集体活动中,总是产生一种恐慌害怕的心理。比如,不少人害怕在人多的场合下讲话,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求人办事,也不愿与人共事,这就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要克服社交恐惧症,应该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1)弄清楚自己到底恐惧什么,它构成什么威胁。社交恐惧者虽然一遇到社交就沉浸在恐惧和忐忑不安中,但由于无意识地回避恐怖对象,实际上他们很少正视自己所恐惧的东西,因此这种恐惧往往表现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一旦正视了它,也许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嘲笑、冷落、讥讽、暴力,这些情况每个人在交往中都可能遇到,但在正常情况下却一般不会遇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没有特殊的威胁性。不过在与人交往之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2)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就是改变不利于交往的气质因素。抑郁质的人一般对自己的举止言行特别敏感,生怕在交往中失态遭人品评、嘲笑,因而在交往前就受到自己所构想的外界压力,这就自然使自己在交往中异常紧张,导致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手足无措。克服这种社交恐惧症,在开始交往时,你只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和怎么说,而不去顾忌别人的反应,这样在心理上就居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形成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良性循环。
有些人一见生人就脸红,感到心里很害怕,说话紧张,嘴里说的和心里要表达的相距很远,这种社交恐慌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害羞。害羞有三种类型,一是气质性害羞,即气质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抱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二是认识性害羞,造成这种害羞的主要原因是过分注重“自我”,患得患失太重,生怕自己的言行被人耻笑,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的言行支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三是挫折性害羞,这种人以前并不害羞,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克服害羞的社交恐惧症:
①树立丰富性动机。要明确社交是增长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项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这样就能从动机上由“缺乏性动机”转变为“丰富性动机”。具有丰富性动机的人,能理解环境,解决难题,参加各种活动,探索环境中的新异变化,能从同别人交往中得到欢乐,自尊而自信,善于自我表现,就能由惧怕社交到热衷社交。
②善于寻找外部刺激。怕社交,主要是怕缺乏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一个人不知道怎样击退威胁,当然就惧怕威胁了。因此,不妨主动地寻求外部的刺激,以培养和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里,最重要的是要鼓足勇气,敢说第一句话,敢于迈出第一步。当你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会感到,这道障碍也不过如此,很容易克服。害羞的坚壁被戳穿了,你就会在积极交往的成功中受到鼓舞。
③多一些自信心,少一些虚荣心。在交往中,即使遇到比自己强的人,也不要缩手缩脚,要敢于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的长处有可能正是别人的短处。如果你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提高自信心,你就会在人们面前落落大方,潇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