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中国式领导及经营管理
6450900000081

第81章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报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是李嘉诚商业生涯的准则,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一条准则。即使后来在股市上影响较大,他也始终遵守善意收购的原则,从不强人所难。将刀光剑影化作和风春雨,皆大欢喜,这样他觉得心里会舒服些。曾经有人戏称,要挫败李嘉诚的收购计划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我不愿意”就可以了,他绝对不会强人所难的。

李嘉诚之所以能在为人处世中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他早期职业生涯的一段经历有关。

14岁时,李嘉诚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工作。

茶楼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他心想,绝不能放过这个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绝佳场所和机会。

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时,李嘉诚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

其一是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验证。

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能赢得顾客并能让顾客乖乖掏钱,自然也获得老板的欢心。

茶楼也是一个生意信息场所,李嘉诚从茶客的谈话中暗自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

可是,在这间茶楼,出现了一次使他终生难忘的“饭碗危机”。

一天,一位生意人在大谈生意经,李嘉诚听得入迷竟忘了伺候客人茶水。待听到大伙计叫唤,才慌里慌张地持茶壶为客人冲开水,结果不小心洒到茶客的裤脚上。

李嘉诚当初进茶楼是顶一个小伙计的空缺。那个小伙计犯的是和他同样的过失。该小伙计倒霉,那茶客是黑社会师爷。老板不敢得罪这位“大煞”,逼小伙计下跪请罪,然后当即责令他滚蛋。

李嘉诚当时深感事情不妙,吓得一脸煞白,呆若木鸡。

老板立即跑过来,正待斥责他,不料那生意人茶客却为他开脱说:“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后,老板对李嘉诚说:“我知道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裤脚。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错失,要赶快向客人赔礼,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

母亲知道后,说:“菩萨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诫李嘉诚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

后来李嘉诚再也没见过那位好心的茶客,这虽然是件小事,在他看来却是大事。如果他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后来在五金厂,李嘉诚深受老板器重。但是,不久他看到了镀锌铁桶的穷途末路以及塑胶制品的蒸蒸日上。于是,他决定“跳槽”。

虽然李嘉诚对五金厂的老板深怀感激,但也不能自己埋没在没有多大前途的五金行业,最终他选择了蓬蓬勃勃的塑胶业。

临走时,李嘉诚对五金厂的老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当时告诉老板,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五金厂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就调整产品门类,占领塑胶制品不能替代的空档。

可是,当时老板并没有听取李嘉诚的建议。果然,五金厂一度奄奄一息,濒临倒闭。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嘉诚专程回到五金厂找到老板,建议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而改为生产系列铁锁。

其实,李嘉诚一直关心着五金厂的前途。一来要暗自验证自己的眼光,二来五金厂待他不薄,而他却跳槽而去,心中总有歉疚,总惦记着找机会报答。

因此,李嘉诚一直在方便的时候不忘了解着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当时已掌握了铁锁紧俏的信息,另一方面,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事生产铁锁,不存在其他同业的竞争。

一年后,一度愁云惨雾笼罩的五金厂焕发了勃勃生机,盈利丰厚。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要知道,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回报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友好地对待他人,你的人生必定是成功而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