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诺贝尔师训:诺贝尔奖获得者给青少年的48个忠告
6449100000045

第45章 忠告44:绝不安于现状,每天都要有进步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想取得新的发展,就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每天都有所进步。多丽丝·莱辛一直坚持写作,即使家务和杂事缠身,仍然抽时间进行大量读书和练笔,最终在88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获得了耀眼的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却依旧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拿着一份微薄的薪水,一事无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过得如此平庸呢?

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现在平静生活的满足和留恋。他们认为自己的一生这样度过就已经很知足了,因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岁月如云烟拂过眼前,年华流逝,步入晚年的时候,他们也许才会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学无止境,我们应当握紧手中的光阴,每天都要取得新的进步,为今后事业上的辉煌铺平道路。

保持进取精神,绝不安子现状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充满活力。当新知识出现的时候,我们会乐于学习和接受。对于新知识的渴望,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了许多乐趣。事实上,这种进取精神应当伴随人的一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诺斯克里夫爵士被人们称为新闻界的“拿破仑”,他是伦敦《泰晤士报》的大老板,曾被人称为英国报业巨子。长期以来,世人一直认为《泰晤士报》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这份报纸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斯克里夫爵士最初工作的时候,每个月有80英镑的收入,他觉得对现有的工资待遇和环境非常的不满意。后来,他通过勤奋的工作,将《伦敦晚报》和《每日邮报》收购到了自己旗下,但是他还是感到不满足。

当伦敦《泰晤士报》到了诺斯克里夫爵士的手中之后,他还是不肯善罢甘休。对于他而言,自我满足是一种非常可耻的想法。由于他的这种进取精神和大胆的努力,《泰晤士报》对于提高国家政府的办事效率,英国国家制度的改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诺斯克里夫爵士不仅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同时也是这样严格要求别人的。有一次,当一个新入职的助理编辑在和他交谈时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目前的工作,虽然他一星期挣5英镑,不过他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

谁料诺斯克里夫爵士却不以为然地说:“不,我可不希望你现在就感到满足。一星期5英镑对于我的职员来说还是太少了,你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啊!”

这样的老板,实质上才是最优秀的老板。他知道,只有员工不满足现状,才会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对于报社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报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发展,唯有时刻保持进取精神才是硬道理。

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进取精神,学海无涯,不断的学习才会取得进步。不要甘于平庸,安于现状,只有每天保持学习的激情,我们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为开创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之所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主要是因为我们相信未来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美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开创未来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处于儿童时期的时候,我们会盼着快点长大,像大人那样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当我们成为青年的时候,又想着像父辈那样开创自己的事业……时间不会停止,人生的目标也会发生变化。

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所以成就卓越,与他们的不断进取,积极开拓未来是密不可分的。很多的获奖者早在少儿时期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博览群书,勤学好问,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法国生物学和医学家阿尔方斯·拉夫伦在阿尔及利亚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导致疟疾病的疟原虫,使人类对于传染病的研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拉夫伦小的时候,家里特别贫穷,交不起上学的学费。很多的时候,他都靠打工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在实验室打工的日子里,他对医生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定决心将来做一名神圣的医生。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拉夫伦开始偷偷学习医术。每当医院举行例会对病案进行研究讨论的时候,他都会寻找机会悄悄走进来,站在一旁听他们讲话的内容。他细心倾听,把医生的每一句话都记在自己的心中,回去后慢慢消化和吸收。

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会议笔记也不知记了多少本。他的成绩也因此在班里出类拔萃,毕业后实现了儿时当医生的理想。他在求知的路上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和拉夫伦的经历相类似的还有化学家维兰特。他的爸爸也是一名化学家,因此家中关于这方面的书很多,这些书让维兰特着迷,他一次又一次跑到父亲的书房内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为以后开展化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文学家里面,也有同样感人的例子。

1966年,以色列的小说家撒母尔·约瑟夫·阿格农曾因他的作品“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瑞典文学院认为他是“现代希伯来文学”的主要作家。阿格农从8岁开始,就每天都写一首诗,到15岁的时候,就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还有蒙森,从小就读万卷书,学习各种语言,当他17岁的时候,已经掌握了五门外语……诸多例子,不胜枚举,这些都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从小努力,才会让梦想变为现实。

每天都要有进步

英国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可以说是一位高产作家。当她将近88岁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她是有史以来最年长的一位获奖者了。这次获奖让她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再度关注。

1919年,莱辛出生于伊朗,后来在英国定居。她的作品非常多,早期的代表作有《金色笔记》,在这本书中,巧妙地运用了复合结构,让人惊叹。此外,她还会写心理学、科幻类的小说等,在近50年的时间里,发表了五十多部著作,另外还有数十本短篇小说、两部剧本、一本诗集、多本论文集以及回忆录问世。

很多人惊异于莱辛的高产,却不了解她在这背后付出的艰辛。她最开始接触写作的时候,仅有15岁。其间她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当她成为一个幼子的母亲时,虽然家务和杂事缠身,但是她仍给自己订下规矩,每天都要有新的进步,不让一日闲过。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她读了大量19世纪的小说,例如托尔斯泰、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契诃夫等大师的杰作,她认为这些作品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的杰作。通过大量的读书与练笔,她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她还格外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并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事实上,莱辛并没有像其他的获奖者那样拥有傲人的学历和丰富的学者经验。但是她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这与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每一个人每天都在经历很多事情。从早晨一睁眼开始,洗漱、吃早餐、上课或上班,等等,这些事情很琐碎,许多都是每天重复的内容,与以往没有什么区别。从这些琐碎的事情中,我们在一天天地走向未来。这个过程,我们应当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比如,到了晚上人睡前进行自我反省:我今天一天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对于我而言有何意义?我今天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需要进行改进?

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这样做,一定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有时候偶然的一个触动,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事实上,有很多好的想法人人都曾想到过,有的人做到了,并有所发展,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有的人却想想就算了,当作一个偶然事件渐渐地淡忘了,这样做就会失去很多良好的机会。

从现在开始,每天让自己取得新的进步,长期坚持下来,定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