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诺贝尔师训:诺贝尔奖获得者给青少年的48个忠告
6449100000002

第2章 忠告1:明确读书的动机

不要等待运气降临,应该去努力掌握知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无比美好的少年青春时光交给了学校。从小学、中学直到上大学、读研,甚至读博……那么,我们究竟是为什么而读书呢?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总会有做这件事情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就是我们自身为了将来能够达到某一目的所产生的意念,换而言之,这种意念就是动机。

明确自己读书的动机

动机是人的一种内在愿望。我们克服诸多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愿望的实现做准备,究其根源,这些行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完成的。

动机分为内发性和外发性两种。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所吸引,纯粹发自内心的行为属于内发性动机;而由外在的东西所吸引的则属于外发性动机。那么我们读书的动机,是属于内发性还是外发性呢?当我们还是儿童的时候,从事的许多活动,主要是因为好奇心或者是强烈的求知欲所引起的。比如说玩游戏,摆弄玩具,看图画书等,这些都是在自己的想法之下完成的,这种动机是属于内动的。不需要外力引导,更不必进行管束,而且本人还会在这种活动之下获得极大的满足。

有人会在看小说的时候达到非常着迷的程度,甚至忘记吃饭和睡觉。科学家爱迪生在做试验的时候,竟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而且还乐在其中。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内在动机引起和维持的。

但读书却是由内发性和外发性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常常被家长要求去读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知识,有时候,家长甚至会采用物质方面的奖励或者精神上的惩罚等方式来对我们施加压力,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主动去学习,其实这样做往往会令我们很反感,因为谁也不愿意在家长的强迫下学习。只有发自我们内心的主动学习,才是学习的最佳方法。

每当家长说:“你要读书。”我们常常会想:“为什么要让我读书?”有时候,我们根本就不明确读书的动机,因此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的兴趣。就算是我们被家长逼着去读书,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我们明确了读书的动机,认为读书对我们的未来是有用的,才会从心里认可这一行为,而且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当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享受到获得知识后的满足感之后,我们就会乐于坚持下去,开开心心地去学习,而且还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有动机才有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这些饥渴的感觉推动我们去做满足身体的相关活动,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才产生了我们行为的动力。恩格斯曾说过:“决不能避免这种情况: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

同样的道理,有了读书的动机,才会有动力。父母希望我们通过读书理解科学,增长知识,这是他们的动机,而我们如果能从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求知的乐趣,自然会乐此不疲。外发性和内发性的综合作用,构成了我们读书的动机,那么我们拥有读书的动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1952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诞生了一个漂亮的男婴——奥尔汉·帕穆克。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23岁那年,帕穆克决定从事写作,并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开始转修新闻学,于是很自然地成了伊斯坦布尔大学新闻专业的一名优秀学生。

毕业之后,他放弃了成为记者的机会,专心在家写作。整整八年,他每天都笔耕不辍,让自己的思想穿梭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这在外人来看,八年的坚持是难以想象的。家里人对他的这种近于疯狂的态度都很担心,于是妈妈劝他改变原来的打算,报考医学院。但是帕穆克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仍旧沉迷于写作之中。

1979年,帕穆克的小说《赛福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获得《土耳其日报》奖项,让刮目相看。家人们也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开始支持他。小说在出版后深获好评,几年之后再度获奖。小说出版之后,帕穆克继续写作,期间从未间断。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硕果,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至少有40多种不同的语言版本。

1991年,帕穆克的小说《寂静的房子》获得了欧洲发现奖,这是他所写的第二部小说。后来,他所写的第三部作品——《白色城堡》又获得了美国小说独立奖。接连不断的成功让他举世闻名,为国际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一定要写出好作品的信念让帕穆克坚持了下去,他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并深受读者的喜爱。他的书《新人世》一度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书籍。

200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也被这位名叫帕穆克的土耳其作家所摘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探索我的城市里私密角落里的隐藏图案和隐蔽、神秘的地方,这是我的工作,是我的所爱。”——正是帕穆克这种纯粹的写作动机,才让他获得了在文学之路上不断探索的动力。

用几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沉浸在写作之中,如果没有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将会变成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通过描写自己周围的生活,让世人了解土耳其,成为帕穆克的写作动力长期维持的奥秘,也是他成功的根源。

动机驱动成功

1881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弗莱明入伍成了一名军医。在残酷的战争中,很多士兵由于受伤后得不到有效治疗,伤口出现了细菌感染,这在当时就意味着患者将会失去生命。大量的人员死于创伤感染引起的疾病,引起了弗莱明的重视。他开始从事关于创伤病的研究工作,立志找到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创伤感染的药物。

1928年夏季的一天,弗莱明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时,发现了一团青绿色的霉菌,在它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消失。

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弗莱明认为这种霉菌的某种成分有可能含有抑菌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一定要提取到高纯度的青霉素!正是在这种动机的驱动下,弗莱明开始一代代培养青霉素的植株,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试验研究,并且做了无数次试验,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

“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这一伟大的成就让弗莱明与弗洛里、钱恩等有机会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回顾弗莱明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正是有了“必须找到有效防止创伤感染的药物”这一动机,他才有了孜孜以求的动力,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一个人如果有动机在背后激励着他,他就拥有了前进的动力。人生在世,不能总是盲目地度过每一天,而要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

有了实现理想的动机,就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用自己订下的目标激励自己,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在动力的驱动下,我们就可以充满激情地向成功的目标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