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引 言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仍然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农产品加工业的城乡格局、东中西分布及各省市的分布都体现了这一点。这引发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关联程度差等一系列问题,进而阻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通过产业集聚获得竞争优势,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运用区域布局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如何优化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报告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现状;第三部分讨论划分农产品加工区域的方法和标准;第四部分总结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类型区及其特点;第五部分研究不同类型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途径及布局;第六部分提出相关建议。
在本报告之始,我们有必要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概念和划分标准进行界定。农产品加工业是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国际上通常将农产品加工业划分为5类,即: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包括家具制造),纸张和纸产品加工、印刷和出版,橡胶产品加工。我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是12个行业,即: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业。为了与国际划分标准接轨,把我国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12类农产品中的前4类归并为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类,第5一7项归并为纺织、服装和皮革类,第8项和第9项归并为木材及家具类,第10项和第11项归并为造纸及纸制品类,第12项归并为橡胶类。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等各类统计年鉴,并根据需要进行了一些推算。由于文中所牵扯的数据量很大,各类统计中有可能存在统计口径不一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数据再三进行验证,相信这些数据误差不会太大,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域研究
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区域性发展的特点,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条件不同,各地的资源察赋不同,各地所具有的优势农产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在中国要按照各地的优势来发展不同的农产品加工业。在本节内容中,首先阐述区域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区域发展理论,接下来论述中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最后讨论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模式。
(一)区域发展理论的思想脉络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其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大都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结合的产物。区域发展理论开始是从农业区域问题开始发展的,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其中主要的区域发展理论有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到目前产业集聚理论成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产业集聚理论除了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在这里首先考察区域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
1.农业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早期的区域发展理论是从分析农业生产力布局开始的。19世纪,德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庄园经营向自由经营转变,如何合理安排耕作业和畜牧业,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成了当时人们的热门话题,这为农业区域发展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
1826年,杜能(Thunen)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这是一部区域发展理论的经典名著。杜能“借助观察、微分学、实用会计学”等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对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杜能农业区域发展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阐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市场的距离。
为了阐明农产品产地到农产品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影响,杜能提出有关“孤立国”模式的假定条件:第一,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国,全境的土地都是沃野平原,土壤肥力完全相等,均适于耕种。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位于平原中央。矿山和盐场都位于城市附近。除了城市外,其他地方全是农村。离城市最远的地方是尚未开垦的荒野,从而切断了它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联系。第二,农村除了向城市运送农产品以外,不向其他任何市场运送任何产品。第三,孤立国地处中纬度的温带地区,农村具有适合动植物生长的优良天然环境。第四,农村居住着希望获得最大利润的农业生产者,他们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其耕作品种。第五,孤立国中没有河流可供航运,马车是运输产品的唯一手段。第六,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运价要小于农产品的价值。
杜能认为,市场上的产品销售价格,决定经营的产品种类和经营方式,而运输费用决定产品的生产成本。经营者所期望得到的利润,等于销售的商品价值减去总生产费用,再减去运输费用。
杜能根据上述所说的假设条件,提出孤立国全境的生产布局以城市为中心。运费大的产品,以及易于腐烂的鲜货,安排在城市近郊生产。离城市越远,产品运费越大。这样,在生产布局上形成许多有规则的界限明显的同心圈境。每一圈境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并有自己相应的耕作制度。孤立国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6个不同的圈境:第一圈境为自由农作区,它距离市场最近,其土地主要用于生产城市需求量大、易腐烂变质和单位产出率高的蔬菜、牛奶等农产品。由于当时主要运输工具是马车,又没有保鲜贮藏技术,所以该区只按城市的需要向外延伸,但不会延伸很远。第二圈境为林业区,除了为城市提供必需的建筑木材外,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取暖用的劈柴。这一圈境的外围边界限制,取决于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变化。第三圈境为谷物轮作农业区,主要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谷物产品。第四圈境为谷草农作区,采取轮作休闲制,属于农牧业混合地带,牲畜以圈养为主。第五圈境为三圃式的三年轮作区,主产各种经过加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商品。第六圈境为放牧区,或称家畜饲养区,生产以游牧形式为主。该区域的农牧产品大部分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只有少量加工品送往城市出售。
杜能的农业区域发展理论,根据级差地租、运输成本和农产品的差异,建立起农业生产空间的布局模式,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对区域发展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对后来的区域发展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它的假定条件离现实经济状况太远,而且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未涉及燃料、原料和劳动力等问题,存在明显的缺陷。
2.区域发展理论从均衡发展到不均衡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工业大幅度增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许多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实行工业化,经济增长出现一个空前高涨时期,但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趋明显,干预区域经济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由于世界各种区域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理论有了重大进展,提出了若干均衡发展理论和模型。就阐述产业均衡发展而言,代表性的有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的大推进论、纳克斯(R。Nurkse,1953)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内尔森(R。R。Nelson,1956)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莱宾斯坦(H。Leibenstein,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趋于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想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尤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着重强调了应当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或重点部门,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代表性的有佩鲁(Perrour,1950)的增长极理论、诺思(D。C。North,1955)的输出基础理论、缪尔达尔(Myradal,1957)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A。0.Hirshman,1958)的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罗斯托(W。W。Rostow,1960)的主导产业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威廉姆森(J。G。Williamson,1965)的倒“u”型理论、弗里德曼(Fried-mann,1966)的中心一外围论、以弗农(Vernon)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梯度推移理论等。
3.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思想概述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及现今比较流行的产业集聚理论。
(1)梯度推移理论 这种理论把工业的生命循环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开发中,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与生产力等遵循由高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变化与推移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践的证明。这种发展战略,从静态上看,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从动态上看,由于扩展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程效应之和,结果会不断扩大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2)增长极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然,增长极可以由大至小逐级传递。它强调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关注结构性的差异化,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而是在不同时期,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波及到其他产业和企业,集中决速增长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这种发展战略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引人空间经济变量,丰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抽象的经济分析内容,但有关增长极的数量、门槛规模、内部产业结构及其区位与时间选择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难以实行。
(3)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这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为解决重大国民经济任务而采用的一种地域生产组织形式,一般由国家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而形成,是跃进式而不是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它大致由核心类(生产综合体主导专业化部门中大型联合企业)、主体类(与核心企业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各种企业)、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构成。地域生产综合体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聚集经济效果,以及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但这是一种典型计划经济、买方市场、更多考虑生产成本优势的模式。
4.产业集聚理论的兴起及其主要内容
最早阐述产业集聚的是马歇尔(Marshall,1920),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认为,产业集聚的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Weber,1929)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聚现象。他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的产业集中化;第二阶段则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
熊彼特(Schumpeter)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
迈克尔。E。波特(Porter)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集群通过3种方式影响竞争:首先,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的公司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其次,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集群本身来影响竞争。可见,波特主要的贡献在于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认为产业集聚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对产业集聚为何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说明。
对于产业集聚现象,我国学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理论探讨。总体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业集聚的方式、形成原因、定义、新特点进行概括,对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农村劳动力富余,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很大,具有典型的大国效应,有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和条件。
I。具有比较优势的自然条件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对于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而言,人均耕地资源实在太少了。但在亚洲,中国的人均国土资源仅略低于平均水平,相对于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分别是它们的2.5倍、3.5倍,中国耕地资源更丰富一些。市场化改革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上的比较优势逐渐地显现出来了。中国的农产品特别是靠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省区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比较优势。
2.具有丰富的原料
中国的主要农畜产品的总产量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主要农畜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状况。其中,谷物、肉类、棉花、烟叶、花生、油菜子和水果在2002年和2003年均排名世界第一。在2003年,谷物和肉类的总产量达到了37200kt和69320kt,大豆、甘蔗和茶叶的总产量分别为16900kt,71485kt和762kt}中国丰富的农畜产品供应为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证。
随着近年来中国对农业的科技投人不断加强,中国的农畜产品自身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高,像东北地区发展高油大豆,有不少含油率与国外相当的品种,是非转基因产品。从2002年实施东北大豆振兴工程的效果看,66.7万hM2高油高产大豆示范区每公顷平均产量为2610kg,高于美国大豆的单产水平,含油率提高I%一1.5%,,
3.具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大部分劳动力在农村。2002年,中国农村人口为935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8%,,2001年,中国务农人口为510880千人,占从事经济活动人口(773527千人)的66.0%。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务农人口比例比较。
中国务农人口的比重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务农人口占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总数的比例仅为2.0%,日本和法国的这一比例也只有3.8%和3.2%。和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我国的这一比例也高出印度(59.2%)近7%。中国如此多的农村劳动力为中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基础。
(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模式
I。以优势农产品为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中关于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从应对人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以质取胜,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政策倾斜,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力争在较短时期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部经过深人调查研究,选择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等II种优势农产品。这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分布及其主攻方向。
这11个优势产品的区域布局涉及到了我国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和地区,从总体上看体现了全国均衡发展的思想,但在各个省市内,这些优势产品布局在一定的区域内各有侧重。从各个省市的层面上看,仍然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种体现,是由优势产品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2.以地区为基本单位的区域发展模式
中国地域辽阔,31个省市所具有的资源察赋差异较大,各省市根据当地条件种植不同的农产品以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根据《2003年全国农业统计提要》统计的数据,对31个省市的8种主要农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进行考察,以当地该产品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等于5%作为评判产品是否具有优势的标准,大于5%的确定为当地具有优势的农产品,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农产品的总产量在全国的排名,有20个省市有自己的优势农产品。
中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12个行业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业。同样选取大于5%(当地该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与全国该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之比)的行业作为当地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括号中数字表示当地该行业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排名,有14个省市有自己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
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分别拥有7种、6种、5种、5种优势农畜产品,这4个省在农畜产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山东在7种优势农畜产品中有4种排名全国第一。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和新疆都有3种优势农畜产品。
广东在全部12个农产品加工业上都具有优势,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也分别有11个、11个、10个和8个优势农产品加工业。这5个省市所具有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总数为52个,占全国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总数(66个)的近4/5,,
山西、江西、海南、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既没有优势农畜产品,也没有优势农产品加工业。
从以地区为单位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大都集聚在东部沿海省市。
(四)小结
截至2002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近70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1.5亿多人,出口交货值5000余亿元,利税2718亿元,占全国同类指标的比重均在26%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5%,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从区域发展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主要呈现出产业集聚以及地区集聚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优势农畜产品及优势农产品加工业都布局在有限的区域内,这些区域将成为今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同时,我国农产品深加工有了长足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步,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企业技术装备有了很大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农产品加工业在城乡、东中西部以及各省之间的布局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几方面的问题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进行详细的探讨。
第三节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发展现状
(一)区域发展基本情况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农产品加工业在轻工业乃至整个工业中一直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占轻工业产值约2/3,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约1/3.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民经济战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相对较缓慢,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整个工业。这时,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农产品供给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城乡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受到农产品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限制,导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缓。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的改革使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结构日趋多元化,大大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1981-2002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4%,大大高于农业的平均年增长率(6.89%)和 GDP的平均增长率(10.6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但是,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逐步发展,其一些深层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分属于轻工、农业、农垦、乡镇等十几个部门管理,行政区划和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规划和布局的混乱。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生产能力重复建设严重、地区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能力极其缺乏,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下面我们从城乡结构、东中西部结构和各省的具体分析来讨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现状。
I。农产品加工业的城乡结构分析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由于前苏联的经验,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例如,实行城乡高度分割的政策,限制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垄断和控制生产要素的配置权,限制农村发展工业。其结果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上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分布在大中城市,由农村单纯生产原料,城市垄断收购和加工。这种城乡结构的格局割断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的有机联系,一方面造成农产品原料损耗大,运输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单纯提供原料,价格低,导致农业积累能力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这一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在2002年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中,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占47.5%,城市农产品加工业占52.5%,两者趋于接近,有些行业甚至主要分布在农村。食品工业和橡胶工业仍然是城市占主导地位,农村的比重分别仅占29.30%和38.30%}食品工业集中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烟草业和饮料业在城市的比重较高,烟草业99.1%分布于城市,饮料业则78.8%集中在城市。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的农村份额已经高于城市,占63.4%,其中服装及纤维制品制造更是大大超过城市,占82.1%。木材产品的农村份额更是远强于城市,比重达70.6%,其中的家具业有77.3%是在农村生产的。造纸业的农村比重也已接近城市,分别为45.9%,,
2.农产品加工业的东中西部结构分析
我国疆域辽阔,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差异很大,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加工业,受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也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梯次发展的产业布局。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程必将加快。但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却是同构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全国性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使生产力布局最合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本文拟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划分方法如下:东部地区为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0个省、自治区;其余9个省、自治区则划为中部地区。
从东、中、西3大区域来看,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2002年东、中、西3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比为74:17:8,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而有原料优势的西部所占份额不到1/10.食品类分布的东西差异,相比之下要小一些,东、中、西3大区域分别为54.63%,29.33%和15.71%。烟草行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它在东、中、西3大区域的分布分别为36.2%,26.8%和37.0%,,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在纺织类表现得尤其突出,东、中、西3大区域的产值比分别为87.0%、10.3%和2.8%,其中服装92.6%以上分布于东部,而西部仅有1.1%,皮革91.1%以上在东部,西部不到2%。纸及纸制品和木材产品加工制造东部也占有很大优势,东部纸制品的产值将近是西部的10倍,而木材和木材产品加工制造东部更是西部的20倍以上。橡胶加工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东部产值也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三者比例为813:133:84.
3.农产品加工业各省的具体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最为发达的省份分别为山东(3797亿元)、江苏(3736亿元)、广东(3601亿元)、浙江(3526亿元)和上海(1333亿元);而海南(84亿元)、宁夏(58亿元)、青海(II亿元)、西藏(4亿元)较为落后,两者间的差距十分巨大,各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分布极为不合理。
从五大类行业来分析,各省分布也存在极大不均衡,各项优势省份主要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省,而西部各省和自治区(如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则基本在各项中均处于弱势地位。其中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分布最为不合理,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发展问题分析
I。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差距缩小速度缓慢
1997年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中,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占47%,2002年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增长为47.5%,两者相当接近,且差距日益缩小。食品工业农村的份额有所下降,由1997年的37.5%下降到29.3%,其原因主要是城市饮料业的发展使饮料业的农村份额由30%降低到21.2%;纺织、服装及皮革业在农村增长较快,份额由1997年的47.3%,62.83%和56.14%增加到56.1%,82.1%和59.1%;木材产品的农村份额也由68.65%增长到70.6%,而橡胶行业农村份额基本不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日益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农村在加工的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还落后于城市,例如,技术含量较低的食品加工业,农村占50.4%,基本和城市持平,而在技术含量稍高的食品制造业中,农村仅占35.1%,远远低于城市。
2.区域非均衡增长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其成长过程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的特征。国家的产业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发展布局的形成。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的非均衡特征,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上。
从我们对东、中、西3大区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而有原料优势的西部地区所占份额较小,而且情况日益恶化。东、中、西3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比由1997年的66:24:10变为2002年的74:17:8.与1997年相比,除食品工业外,东、中、西的差距几乎在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业都在扩大。我国西部,拥有全国71.4%的国土、27.4%的人口,有着丰富的资源,富饶的农产品资源和落后的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从各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
3,与农业关联度较差
由于在建国初期超前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农业的相对落后,从而造成经济增长的被动与国民经济效益的低下。改革开放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农产品加工工业与基础产业的矛盾突出,能源、原材料、交通、邮电通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是其发展的瓶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些制约因素已基本消除。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关联性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农产品的9大发展区域中,和农产品加工业分布的区域有着很大不同。以食品业为例,广东仅有3种优势农产品,而其食品业非常发达,食品加工业(7.1%)、食品制造业(13.3%)和饮料制造业(15.7%)的总产值均在国家前列;而四川,其优势农产品为粮食、肉类和蛋类,更是我国的畜牧业基地,而其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只有饮料业;新疆的糖料、奶类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而其食品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0.8%,棉花居全国之首,而纺织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0.5%。因此,如何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两大相关产业进行区域联合,共同发展,对于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制定区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的决策有很大的意义。
第四节 农产品加工区域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一)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主要因素及各类指向分析
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因素很多,例如水土资源、原料的可获得性、能源状况等自然基础以及交通设施、市场发育程度、劳动力资源状况、投资环境等社会经济资源。在许多情况下,上述各种资源在地理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它们的优越性也并不能在同一地区同时满足。而任何一个地区的工业生产都需要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基本生产要素集中起来,产品生产出来后,又要通过相应的渠道、组织送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消费者手中。这期间资源及劳动消耗量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特点和其选址,只有布局合理才能减少资源和劳动在中间环节的损耗。
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指向性选择其布局的最优区位,是解决微观产业布局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所谓“指向”,是指某种因素对某种企业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企业相应的被吸引到某个区位,“指向”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范畴。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尽可能缩短生产要素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空间间隔,以取得劳动和成本的节约。
企业布局的指向性指标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I。原料地指向
任何农产品的加工都离不开原料的供给,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到原料供应的便捷和规模,必须与农产原料地的供应范围和规模相适应。归纳起来,原料指向性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向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原料指数MI&;;gt;l工业布局学的创始人韦伯把原料分为广布原料和地方原料。
广布原料即广泛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原料,如空气、水等。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如果大量使用的是广布原料,则它就不需要把工厂布局在原料产地而应该布局在市场区,因为它所需要的绝大多数原料随处可得,而且在市场区可以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节省运输成本。
地方原料即只分布在部分地区或分布地点较集中的原料。地方原料又可根据它们在加工过程中转移到成品中的重量与废弃物的重量之比,划分成地方失重原料和地方纯原料两种。如果一种地方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而其他部分则作为废弃料损失掉了,则这样的原料称为地方失重原料,大量需要这些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布局上则应接近原料地;而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把全部或大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去的原料则被称为地方纯原料,大量需要这些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布局上既可接近原料地,又可接近市场区,还需要由其他因素决定。
原料指数mi的提出为我们衡量一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否应该是原料指向以及这种指向的强烈程度提供了帮助。
当MI&;;gt;l时,企业的布局则应该是原料地指向的。因为这种加工业所耗用的地方原料质量大于其产成品的质量。例如,甜菜制糖业的原料指数mi为8,远大于I,因此,在布局上有着强烈的原料地指向。
(2)其他因素 其他的布局学者,如艾萨尔德、胡佛等在原料指数mi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其他几个原料指向布局的因素,例如,①原料在加工过程中虽不会失重,但却会使体积缩小、体形变得更标准,便于运输;②原料易碎、易腐、易爆,而加工后的成品没有这一类问题;③市场区或主要批发点分布得很散,而原料分布集中;④区域特色性、专有性很强的原料。
2.市场指向
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生产人们的生活消费品,它需要通过市场交换的手段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因此,市场需求状况和变化规律对加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着直接影响。有的消费品(如糕点等小食品的加工)时效性要求很强,产品不便于运输,因此,要尽可能接近消费区。这类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消费地市场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使其生产布局和生产规模尽可能和消费区及消费量相接近。
(1)原料指数MI&;;lt;l 同样运用上面的原料指数mi,当MI&;;lt;1时,企业的布局则应该是市场区指向的。因为在这种加工业中,所耗用的地方原料质量小于其产成品的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原料失重小,而与此同时,在成品中又加人了广布原料的质量。例如,可乐、饮料的瓶装厂应该更靠近市场地布局,因为它们所耗费的原料中只有蔗糖、咖啡因等相对比重较小的成分是地方原料,而大量耗用的则是水、玻璃瓶等,这些则属于广布原料,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哪里有更大的市场购买力和消费量,就应该把企业布局在哪里。以可口可乐为例,可口可乐装瓶厂的原料指数mi为0.02,远比1小,因而在布局上有着强烈的市场区指向。
(2)其他因素 ①加工过程中,体积增大或体形变得不规则,难以运输;②成品保质期短,易腐败变质,生产后需立即销售的;③原料比较耐运,但成品却因易碎易爆或其他原因不易运输;④原料地分散,市场区集中;⑤生产厂家特别需要和消费者保持密切接触。
3.劳动力指向
属于这一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布局选址时优先考虑的是地方劳动力的质量及其价格。这些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复杂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两类企业在布局上有着不同的指向性。
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其单位产品成本中劳动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其生产技术易于掌握,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所以一般应布局在一些经济文化和技术相对落后、但人口稠密、闲置劳动力高的地区。这类企业的布局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密集型企业加工过程复杂,在生产中主要耗费的是高质量的专业技术才能,企业职工中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这类企业一般布局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工资较高,生活环境和科研环境好,容易获得较多专业技术人才。这类企业的布局属于特种技术劳动力指向型。
4.其他指向
(1)港口指向 属于这类指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利用哪些进口原料进行生产,或者产成品主要用于出口的企业。在交通枢纽,特别是在港口布局,是近年来企业布局的一种新的趋势。这些地区中有的本身就人口密集、市场容量大,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并人市场指向型;有的则是多种交通运输线路的集结点,是国内外和地区之间原料进出集散的换装点,实际上属于在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地点布厂的类型。
(2)水质指向 属于这类指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水质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软饮料业(矿泉水)、酿酒业等。酿酒业主要分布在川、贵等地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这里的水质在严格意义上应该属于地方特有的原料,因此可以认为,水质指向其实是原料指向的一种。
(3)集聚经济指向 即多种因素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区而产生的,超出各项因素简单加总以外的独特的有机作用。这就需要企业在评定各项因素时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如果我们对上述因素做更深人的分析,不难发现,在依据上述各种指向进行布局中,原料和市场指向应当是最基本的两种指向。因为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广,多种加工工业的布点都不同程度地要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对我国12类农产品加工业特点及其布局指向性的分析
I。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指对可食用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部门,包括碾米业、磨粉业、面米制品业;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蛋白饲料业、饲料添加剂制造业、、水产饲料及其他饲料制造业;食用和非食用油制造业;制糖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肉类副产品加工业、蛋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其他食品加工业(蔬菜加工业)等。
食品加工业具有所耗能源少、原料保质期短、成品质量大于原料质量等特点,按其原料特点和加工工艺特点,我们可以把它划为原料指向类部门。
以蔬菜加工业为例,蔬菜加工主要有干菜加工和酱腌加工以及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干菜种类繁多,如脱水黄花菜、木耳、蘑菇、笋干、茄干、萝卜干等。蔬菜加工为干菜后,由于水分减至原来的10%一15%,体积减小到鲜菜的115一1/3,重量减轻至鲜菜的1115一1/10,其成品十分便于贮藏和运输。因此,蔬菜加工在原产地进行,既能防止腐败变质,又能为当地农户增加收人。
以水产加工为例,水产食品加工业是对水产捕捞业或水产养殖业所生产的原料加工成食品的行业。我国有广阔的水面资源,其中海水优良的渔场面积达149.5k扩,占世界渔场总面积的23.7%。我国更是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目前,水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居首位,形成了以欧美和东亚地区为主的、比较稳定的国际市场。水产品由于水分多、蛋白质丰富,容易腐烂变质,要长期保存和运输,必须先进行加工。同时,我国又是水产出口的大国,据海关统计,2004年1-6月,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为103.5万t和29.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6.2亿美元。因此,把水产加工的重点区域建在沿海水产丰富地区及靠近港口码头的地区比较适合。
2.食品制造业
包括糕点业、饼干业、方便主食品业、蜜饯业;其他糕点、糖果制品业;乳制品;肉禽类及水产罐头制造业、水果罐头、蔬菜罐头及其他罐头食品制造业;氨基酸制造业、味精制造业;柠檬酸制造业、酵母制品业、酶制剂制造业及其他发酵制品业;酱油、酱类制造业、食醋制造业、调味料、调味油及其他调味品制造业;食品添加剂制造业;豆制品制造业、淀粉及淀粉制品业、代乳品制造业、制冰业、淀粉糖业、冷饮品制造业及其他食品制造业。
按照食品制造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其划分为以糕点、糖果制品为代表的市场指向型和以果脯蜜饯、乳制品、罐头加工为代表的原料指向型两类。
例如,糕点业是指用油、糖、面、奶和各种辅料制造食品的行业。糕点种类繁多,如按制作特点可分为烘烤制品、蒸制品、油炸品、烙制品和熔制品等;按商品名称可分为糕点、饼干、面包等。糕点制品的原料油、糖、面等,都具有可以长期保存和运输的条件,而制成成品后则保质期短,体积变大,且需要足够的消费者及时消费,所以这一类的农产品加工布局属于市场指向性布局部门,应靠近市场,建在那些商品化程度高、市场密集的地区。
果脯蜜饯加工是把干鲜水果的果实或块状果肉经糖煮和糖渍的加工行业。我国水果产区每年有大量落地果、残次果,损伤及腐败率高达50%一77%,损伤的水果中,相当一部分可做果酱。因此,果脯蜜饯加工业比较适宜就地取材。
乳制品加工业是指将乳加工处理为各种食品的行业,包括消毒奶、酸奶、奶粉、炼乳、奶油、奶酪、干酪素等类。炼乳是对乳加热使其水分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40%一50%后的制品。奶粉是将鲜乳经脱水处理后而制成的产品,能保存鲜奶的品质及营养成分。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东北(包括黑龙江、内蒙古的2个省区、12个地市、37个县旗)、华北(包括河北、山西2个省的10个地市29个县)、京津沪(包括北京、天津、上海13个郊区县和25个农场)3个地区确定已被确立为奶牛发展优势区,因此,相应地在这些地区建立乳制品加工基地则具有很大的优势。
罐头加工是指对新鲜良好的食用原料经加工处理后装在各种密封容器里的行业。罐头工业大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优质的原材料。罐头加工能及时将农副产品加工,防止旺季腐烂变质,且因为经过排气、杀菌、密封、防腐,可长期贮存,方便交换和运输,因此也属于原料指向型。
食品添加剂是指少量添加人食品后能改善食品色、味、香和营养结构的产品制造行业。这些添加剂,可以直接从农副产品提取,故也适合布局在原料产地附近,以便就地取材。
淀粉加工是指对淀粉量高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制取淀粉及将淀粉转化为其他产品的行业。淀粉加工还可综合生产转变为系列产品。如将淀粉加工转化为葡萄糖、糖浆、果葡糖等淀粉糖以及山梨醇、维生素c等。因此,在其原料产地开展综合性的农业加工尤为重要。
3.饮料制造业
包括酒精制造业、白酒制造业、啤酒制造业、黄酒制造业、葡萄酒制造业、果露制造业;碳酸饮料制造业、天然矿泉水制造业、果菜汁制造业、固体饮料制造业及其他软饮料制造业;制茶业;其他饮料(中药保健饮料)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中,果菜汁需要用新鲜水果或蔬菜经过压榨取得汁液;固体饮料则是将果菜汁进行浓缩,再加人砂糖等成分制成;制茶业需要将鲜叶进行杀青、揉捻、解块、干燥等过程,上述3类都符合原料型布局原则。而饮料制造业中的酿酒业、天然矿泉水制造业则对水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它们的布局取决于生产地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优质水源,所以属于水质指向型。
4.烟草加工业
烟草加工是指把烟叶变为卷烟、雪茄或烟斗丝等的过程,主要是将新鲜烟叶进行晒制和晾制,其原料的消耗量大约是:每箱卷烟大致需耗用烟叶50多千克。充足的优质的原料供应是烟草加工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在我国的云南、湖南等地,烟叶种植面积广,发展烟草加工业就具有天然的原料优势。在这些地区建立烟草加工基地不仅能使企业获得稳定充足的原料来源,更能带动当地的农户增加收人。
5.纺织业
包括轧花业、洗毛业、亚麻和芒麻纤维初步加工业;其他纤维初步加工业;棉纺业、棉织业、印染业、棉制品业、棉线带制造业、帘子布制造业、毛条加工业、毛织业、毛染业、毛纺织业、工业用呢毡制造业、麻纺织业;丝绢纺织业;棉、毛、丝针织品业。迄今为止,我国是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纺织行业6成以上的收人均来自出口。2005年I月1日,按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规定的自由贸易回归期限,纺织品配额制度将终止,世界纺织品贸易由此将进人自由贸易时代。纺织业也被认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素来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进人门槛低、竞争激烈、具有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行业之一,因此,其布局主要应以劳动力指向和市场指向为主。
6.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包括服装制造业、制帽业、制鞋业及其他纤维制品业。这一类行业的原料来源于纺织业所产出的布匹、丝绢、麻纺品等。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总值已连续两年维持20%以上的稳定增长,而在2004年第一季度,全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也比上年增长29%。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属于农产品加工中的精深加工,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劳动力。同时,这类产品需要一个商品化程度较高、相对繁荣的市场。对于那些出口额较大的服装加工企业,则需要更多地考虑交通和港口因素。总的来说,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多重因素。
7.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包括用动物生皮勒制加工的各种皮革;皮鞋制造业、革皮服装制造业、皮箱制造业、皮包及其他皮革制品业;毛皮揉制业、毛皮服装业、其他毛皮制品业;羽毛(绒)及制品业。这一行业由于工序多、工艺各不相同,大致可将其分为原料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两类,例如,制革业属于皮革初加工,主要原料为猪皮、牛羊皮及野生禽兽皮,故使制革业布局接近原料地(即畜牧业基地)十分重要。另外,制革业耗水量大,一张黄羊皮大需耗水I一2t,因此,充足的水源也是其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而皮鞋、皮箱制造业、毛皮服装业、羽毛(绒)制品业则属于精深加工行业,所产出的制成品需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需要建立在那些市场发达的地区以及利于出口的港口附近。
8.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包括锯材、木片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胶合板制企业、纤维板制造业(袍花板制造业)、其他人造板制造业、生产用和生活用木制品业、竹、藤、棕、草制品业。这个行业的特征是对原材料竹、藤、棕、草的依赖密切,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到原料供应的便捷和规模,必须与农产原料地的供应范围和规模相适应,最好是在主要原料产地建厂。同时,由于此行业产品自身的特点,需要一个运输成本较低的流通市场,所以也应该考虑到交通和港口等因素。总的来说,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需要综合考虑原料产地、交通运输、劳动力等因素。
9.家具制造业
包括实木家具制造业、竹藤家具制造业和其他家具制造业。属于农产品加工中的低加工类别,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较高。另外,此行业市场化程度很高,需要相对繁荣的产品市场。该行业出口需求很大,2002年,家具制造业出口28.40亿美元,占领了10%的国际市场份额,因此,港口因素在其区位因素中应是重点。交通运输也是其重要因素,但其原料(木材)、交通运输费用相对大大低于产成品的运输费用。综上所述,家具制造业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交通运输、港口、市场、劳动力等多重因素。
10.纸及纸制品业
包括纸浆制造业、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手工纸制品业、加工纸制造业和纸制品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纸品消费范围不断拓宽,纸制品己经成为国民经济各工业必需的基本原料之一。《造纸工业2010年长远规划》中指出,今后我国的造纸工业将从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污染严重逐步向原料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大型化和生产现代化、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等方向发展,未来的纸制品生产将逐渐向高档、特种、多品种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随着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兴起,将原生纸回收利用而生产的再生纸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那些市场发达、消费者密集并且纸品回收率高的地区周边建立一些大型的再生纸制造基地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1.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包括书、报、刊、印刷业、包装装演印刷业和其他印刷业。据统计,全国2002年有各类印刷企业151955家(包括复印、打字、影印企业69000多家),从业人员300万人,工业总产值初步估计已经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是国家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行业部门。近年来,印刷业在近年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型企业并存发展、经济成分多元化等特点。开展技术创新、面向需求、开拓市场将是未来印刷业和记录媒质的复制业的发展方向。
12.橡胶制品业
包括轮胎、自行车胎、胶管、胶带、胶鞋、乳胶、密封胶布、减震隔震、建筑防水、医疗卫生、日用橡胶、电子橡胶等18类产业,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的要求都较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熟练的劳动力。由于我国橡胶产量不足,进口需求较大,占60%(2002年),交通和港口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又由于其主要产品是汽车工业的附件—轮胎,其产品市场也要求相对繁荣。总的来说,橡胶业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等多重因素。
下面,我们将12类农产品加工部门所包括的各个类别在布局上需要满足的条件按其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把这些区位因素区分为:指向性因素(用。表示)、重要因素(用▲表示)、一般因素(用0表示)。
综上所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选点布局涉及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原料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交通状况以及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才能充分利用主导性因素的区域比较优势,扬长避短。
第五节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优势评价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优势分析是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据,各个区域有其不同的特征和优劣势。只有对竞争优势进行充分的评价,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下面我们主要针对现时较主要的两种区域评价体系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一)综合优势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是综合反映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与经济等发展状况,评价指标涉及到科技、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该评价体系包括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3个子系统,根据需要,再对子系统细分为了二级子系统或三级子系统等。
经济发展的指标系统下分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两个子系统。每一项小指标后面是他们各自的权数,即重要性。经济规模包括:人均产业资产拥有额(6.6)、人均产业销售收人额(6.6)、人均产业利税额(3.4)、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与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比值(3.4);经济效益包括: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5.0)、农产品加工率(5.0)、产业净产值率(5.0)、产业总资产报酬率(5.0)、全员劳动生产率(5.0)、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外向度(5.0)}
科技发展的指标系统下分科技投人和科技效果两个子系统。科技投入包括:产业人均科技经费额(7.0)、产业人均技术改造经费额(7.0)、产业科技人员比重(3.5);科技效果包括: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11.67)、新产品销售收入比率(5.83)。
生态发展的指标系统下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社会发展包括: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率(2.86)、产业社会贡献率(2.86)、产业社会积累率(1.42)、乡镇农产品加工业工人工资总和与农民纯收人总和的比值(2.86)。生态环境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2.50)、工业废气处理率(1.25)、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1.25)。
根据上面的指标体系分析,该评价模型总共有22个指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起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式中 y一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值
尸第i项指标的权重
X第i项指标的无量纲数值
n—指标总个数
通过该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测评模型,就可以运用统计数据,对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竞争优势进行量化研究,从而较为准确地把握各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态等发展程度。
(二)区位商评价体系
区位商评价体系采用区域经济学中常用的区域优势分析方式,即区位商分析。这种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区位商来评价区域的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在大区域中的竞争力,也就是不同区域中同一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竞争能力。通过分析,可以计量所考察区域的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分布情况和竞争能力,以便确定和选择优势农产品加工业。
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Qij-i地区i行业的区位商
气—i个地区i。个行业的产出
Li-i地区的全部产出
Li—全国i行业的全部产出
乙—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
区位商大于I,表示该农产品加工业为该地区的生产专业化部门,在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反之,则是非专业化部门,在全国同行业竞争中不具优势。
通过该模型,可以量化分析不同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同类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总体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六节 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类型区及其特点
农产品加工植根于农村,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专业乡、专业村,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由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组成的特色块状经济格局。如浙江的水产品加工,山东、陕西的果品贮藏与加工,河北、河南的优质专用小麦加工和肉类加工,吉林的玉米加工和牛肉加工,黑龙江的优质大米和土特产加工,湖南、四川的水稻和饲料加工,内蒙古的乳品加工和羊绒加工,河北的皮革、羊绒加工,江苏、浙江等省的羽绒制品,安徽、江西、福建、江浙等省的茶叶加工,新疆的棉花、葡萄和番茄加工等,都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一些省、区还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业的特色县、特色乡镇和特色村,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据2003年统计,全国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产品体系正在形成,涉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皮革等12个行业,生物工程、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加工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大幅度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由此不同的地区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区。我们可以根据原材料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分类来探讨不同加工区的特点。
(一)以原材料导向为布局原则的农产品加工业
区域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是自然优势,即某些作物或品种在当地有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能实现高产优质;二是地理优势,即某些农产品因地理位置靠近城镇,或交通方便而利于流通、销售;三是名特优势,即某些农产品在省内外,甚至在国际上是有名气的,或其他地方不产和少产的;四是低耗优势,即在相等投人条件下,当地某些作物或品种较其他地方有较多的产出或较好的效益。不同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优势,避免盲目性。
I。在原料产地布局
在原料产地布局的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了当地的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它们与其他省市比较而言,具有鲜明特点的比较优势的产业群体,如烟草业、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业、橡胶产品等。也有些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或原材料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由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地方名优产品产业,如北京烤鸭、涪陵榨菜等。具体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原材料丰富具有较大规模;原材料的产地具有特有的自然条件;原材料所在地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小;原材料具有特定的地域性。
(1)原材料具有较大规模的布局的农产品加工业 由于大规模的生产带来的规模效应,使这些加工业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原材料,在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例如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乌兰察布盟为例。草场占到全盟土地总面积的66%左右,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畜产品非常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正常年份牧畜总头数可达到580万头左右,人均21头,全盟年产各种皮张1967万多张、羊毛逾82900t、羊绒10200t以上、肉类总产量125万t,为乌盟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条件。再如江西的竹木家具制造业,江西盛产竹木,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省份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7%,居全国第二位。江西家具工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原材料的巨大优势使江西家具市场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加上在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上都有所提高,江西家具产业已经成为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行业。据统计,该省有家具生产企业400余家,年生产能力550余万件,从业人员6万多人,2002年产值达到40余亿元。
丰富的原材料给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业带来了活力和无尽的商机,作为优势原材料的质量便成了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进一步来说,保障当地农产品生长生态条件的良性发展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能否持续发挥的重要一环。农业生产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状况。因为企业生产设备一旦固定下来,调整的可能性就相当小,这样,在农产品歉收时就会出现企业设备闲置的情况,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不利条件。有研究表明,乌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逐渐恶化的趋势。降水逐渐减少和气温逐渐升高,从而出现旱灾的年份也逐年增多。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乌盟自1965年以来,草地面积减少61473k耐,草地可利用面积己经由占全区总面积的74.16%下降到67.4%。由于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