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皇宫里的女性
6443400000032

第32章 被雍正帝追封的康熙妃子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参领海宽的女儿,最初入宫封号为妃,之后康熙朝没再加封。章佳氏一生共为康熙帝诞育了3位子女。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去世后,入葬景陵妃园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六月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移葬景陵地宫。

怡亲王允祥,是雍正帝最为宠信的皇十三弟。雍正年间,由于继承皇位,亲兄弟互相残杀,皇帝与其诸位兄弟处于纷繁复杂的关系之中。雍正帝做皇子时,允祥与雍正帝的关系就非同一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形影不离,感情胜过同胞兄弟。雍正帝即位后,允祥对皇上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成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允祥与雍正帝的君臣相处过程中,时刻不忘他那“忠”、“敬”、“诚”、“直”、“勤”、“慎”、“康”、“明”八字诀,使得他多年被雍正帝宠信、重用。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帝曾经亲书这八个宇,制作匾额赐允祥。说明允祥确实将这八字诀当作了他人生的座右铭,并且得到了雍正帝的认同与肯定。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允祥在无与伦比的荣耀和恩宠面前,始终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恪尽为弟、为臣的道理。他从来不有恃无恐,而是秉公办事,一切为了辅佐好皇兄。康熙帝的第十七子允礼本来与允祥的私人关系一般,但是允祥发现他“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所以推荐给雍正帝。雍正帝本以为允礼为皇八子党的人,视其为政敌之一,所以派他去看守陵寝。既然允祥推荐允礼,雍正帝就以试一试的想法安排允礼掌管理藩院事务。后来的情况证明,允礼果真是一位忠诚守信、精明强干的皇弟。当允祥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病故之时,雍正帝也在患病。但是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仍然料理了允祥的丧事。雍正帝对十三弟如此倾心,是因为允祥是雍正帝真心信赖的弟弟和忠实的心腹大臣。难怪雍正帝对允祥的母亲格外开恩,将其封号从“敏妃”一下子提高两级,一跃而为“敬敏皇贵妃”,并且将敬敏皇贵妃从已经安葬好的妃园寝,移葬到康熙景陵地宫之中,使景陵地宫开创了祔葬皇贵妃的先例。清东陵的妃园寝到现在还有一个空穴,那就是先前葬入敏妃的地宫。由于其他后妃各有自己规定的墓穴,而且已经使用过的地宫不便再次利用,所以敬敏皇贵妃在妃园寝的地宫以空穴留了下来。

章佳氏,作为康熙帝的一名妃子,在去世23年后被雍正帝追封,并破例祔葬景陵地宫,是雍正帝为了自己的统治需要所采用的手段,他是用厚待死者的办法,笼络、恩宠怡亲王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