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皇宫里的女性
6443400000030

第30章 在位仅一天的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满族镶黄旗,父亲佟国维是康熙帝的亲舅舅,真是亲上加亲啊!她的生年、入宫时间均不见记载,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八月被册封为贵妃、四年后晋封为皇贵妃。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诞育皇八女,很可惜这位皇女一个月以后不幸夭折。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七月初八日,皇贵妃佟佳氏病重,皇太后特下旨意,于初九日册立佟佳氏为皇后。就在册立后的第二天下午,这位仅仅当了一天皇后的佟佳氏便病故。孝懿皇后的梓宫开始移至朝阳门外享殿;十月一日,重新开启景陵地宫大门,葬入其中。谥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史书记载,皇太后得知佟佳氏病危非常着急和感慨,因为孝昭皇后死后中宫久虚,佟佳氏长年主后宫,抚育众皇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实属不易。于是,顾不上挑选吉时吉日,从速办理,册立佟佳氏为皇后。匆忙册立佟佳氏为皇后,事实上与她家族的地位分不开。这皇后的名分,不仅仅是赐给即将离开人世的佟佳氏本人,更是为了她的家族。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作为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皇后的同胞弟弟、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出任宫中一等侍卫。之后,他又先后出任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而且名列议政王大臣,从此踏上了通往朝中重臣的道路。随着女儿佟佳氏被册封为康熙帝的贵妃,佟国维身兼“国舅”与“国丈”于一身,身份十分显赫。不幸的是本来已经卸任的他,在晚年不小心卷入了皇子们的争储斗争。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帝第一次废掉了皇太子允礽,佟国维出于对江山社稷的关心,建议康熙再次建储。有一天,康熙帝召集众臣商议建储问题,大学士马齐等人呈上的人选,竟然是此前因为公开参与谋夺储位而遭到康熙严厉责骂和处罚的皇八子允禩。康熙帝震怒,以为事先建议立储的佟国维和马齐等人,都是皇八子党的人,他们合伙在谋太子位。康熙气愤已极,竟然两日未进膳食。之后,佟国维彻底失去了康熙帝对他的信任,并且在康熙帝眼里成了非常危险的“乱臣贼子”。责怪归责怪,看在佟国维与自己的血亲、姻亲的分上,康熙帝并未“诛戮以示众”。

佟佳氏家族中,曾经最为风光、最后又最为不幸的人,莫过于佟国维的三子、康熙孝懿皇后的同胞弟弟隆科多。康熙帝崩逝之后,时任理藩院尚书兼九门提督步军巡抚三营统领的隆科多,全力支持雍正即位。由于有了他的周密布署和得力安排,新君即位之时才能顺利进行权力交接,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混乱局面。雍正即位之初,隆科多以辅位之功迅速飞黄腾达,不久便权倾朝野、位高镇主。皇权不容任何威胁势力。当雍正帝坐稳了新皇宝座的时候,开始了对付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削权步骤。这两位里应外合为雍正即皇帝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便面临杀身之祸。此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几千年来封建帝王对付重臣的权术,被雍正帝用到了他们二人身上。雍正三年(1725)年初,居功自傲的隆科多开始失宠。不久,雍正帝借故解除他的步军统领职务,他周边的人,包括他的儿子、家人等也先后获罪。为了挽回局面,隆科多百般努力。在与策妄阿拉布坦和俄罗斯举行的边界谈判过程中,他发挥自己一切的聪明才智获取了谈判成功,捍卫了大清王朝的领土主权。然而,对他来讲这一切已经太晚,一切都是徒劳。隆科多最终也没有躲过雍正帝的治罪。刑部判定隆科多犯有“大不敬罪”、“欺罔罪”等41条罪行,并上奏准备将隆科多斩立决、妻子入官府为奴、财产没收入官府等。最后,隆科多虽然被免除了斩首之刑,妻子也免入官府为奴,但是财产全部被迫赃入官府,成年儿子们不是被革职,就是发配边疆,从此佟佳氏家族彻底没落,昔日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孝懿皇后的妹妹佟佳氏,出生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入选宫中,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被封为贵妃。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世宗晋尊她为皇贵妃,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高宗晋尊为寿祺皇贵太妃。寿祺皇贵太妃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病死,终年76岁,被册谥为“悫惠皇贵太妃”。同年十二月入葬双妃园寝。

所谓双妃园寝,也叫皇贵妃园寝,是乾隆帝特意为悫惠皇贵太妃和康熙帝的另一位妃子——和妃(死后谥为惇怡皇贵妃)修建的园寝。康熙末年,曾经嘱托佟佳氏与和妃共同抚育年幼的弘历。弘历登基以后,为了报答这两位奶奶辈妃子们的养育之恩,一方面不断地晋尊加封,另一方面还破例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即双妃园寝。双妃园寝比照一般妃园寝,增修了配殿、方城、明楼,成为清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

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皇后佟佳氏的共同点,是她们都是朝中重臣的女儿,而且康熙帝为了突出对她们父辈们的重视,将姊妹二人纳入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