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6442200000034

第34章 儿皇帝石敬塘

“原文”

天福元年……初,石敬瑭欲尝唐主之意,累表白陈羸疾,乞解兵柄移他镇;帝与执政议从其请,移镇郓州。房暠、李崧、吕琦等皆力谏以为不可,帝犹豫久之。

“译文”

天福元年(936)……起初,石敬瑭要试探唐主的意思,多次上表陈说自己体弱有病,请求解除兵权调到别处去当节度使;皇上和执政们商量后同意他的请求,调任郓州。房暠、李崧、吕琦等都力谏不能这么做,皇上犹豫了好久。

“原文”

王月庚寅夜,李崧请急在外,薛文遇独直,帝与之议河东事,文遇曰:“谚有之:‘当道筑室,三年不成。’兹事断自圣志;群臣各为身谋,安肯尽言。以臣观之,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耳,不若先事图之。”先是,术者言国家今年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文遇当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辛卯,以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以马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宋审虔为河东节度使。制出,两班闻呼敬瑭名,相顾失色。

“译文”

五月,庚寅(初二日)夜李崧请假外出,薛文遇独自当值,皇上和他议论河东的事情,薛文遇说:“俗话说:‘当道筑室,三年不成。’此事当以圣上的意志来决断,臣下们各为自身打算,怎肯把话都说出来!照臣看来,河东调动也要反,不调动也要反,事情只在旦暮之间,不如提前下手。”在这以前,讲术数的说国家今年要得到好辅佐,出奇谋来安定天下,皇上认为薛文遇就是这样的人,听了他的话,大为高兴,说:“卿讲的对我大有启发,不论成败我定要这么办。”马上写下除目,交付学士院起草诏制。辛卯(初三日),调石敬瑭任天平军节度使,调马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宋审虔任河东节度使。诏制公布,两班文武听叫到石敬瑭的名字,相互看看惊吓得变了脸色。

“原文”

甲午,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趣敬瑭之郓州。敬瑭疑惧,谋于将佐曰:“吾之再来河东也,主上面许终身不除代;今忽有是命,是非如今年千春节与公主所言乎?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死于道路乎!今且发表称疾以观其意,若其宽我,我当事之;若加兵于我,我则改图耳。”幕僚段希尧极言拒之,敬瑭以其朴直,不责也。节度判官华阴赵莹劝敬瑭赴郓州。观察判官平遥薛融曰:“融书生,不习军旅。”都押牙刘知远曰:“明公久将兵,得士卒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奈何以一纸制书自投虎口乎!”掌书记洛阳桑维翰曰:“主上初即位,明公入朝,主上岂不知蛟龙不可纵之深渊耶?然卒以河东复授公,此乃天意假公以利器。明宗遗爱在人,主上以庶孽代之,群情不附。公明宗之爱婿,今主上以反逆见待,此非首谢可免,但力为自全之计。契丹素与明宗约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应,公诚能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敬瑭意遂决……

“译文”

初六日,任命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叫他督促石敬瑭去郓州。石敬瑭顾虑恐惧,就和将佐们商量道:“我再次回到河东时主上当面答应我终身不再除代;今天忽然有这样的任命,莫非真象今年千春节上对公主所说的那样吗?我不作乱,朝廷倒先下手,我怎能束手死于道路呢!如今姑且发个表章称病来看朝廷的意向,如果宽容我,我自应事奉他;如果对我动干戈,我就要另作打算了。”幕僚段希尧竭力反对,石敬瑭因为他为人朴直,没有责怪。节度判官华阴人赵莹劝石敬瑭去郓州。观察判官平遥人薛融说:“融是书生,不懂军旅之事。”都押牙刘知远说:“明公长期带兵,得到士卒拥护,如今据有形胜之地,士马精强,如举兵传檄,帝业可成,怎能凭一纸诏制就自投虎口呢!”掌书记洛阳人桑维翰说:“主上刚即位时,明公入朝,主上难道不知道蛟龙不可纵之于深渊的道理吗?但最后还是把河东再次交给明公,这是上天要给明公以利器。明宗遗爱犹在,主上以庶孽身份占有帝位,人心不附。公是明宗的爱婿,如今主上以反叛相待,这不是自首谢罪就能幸免,只好尽力替自身安全打算。契丹过去和明宗约为兄弟,现在他们的部落近在云、应,公如果真能诚心屈节来事奉他们,万一情况紧急,他们早上请晚上就到,还怕成不了大事!”石敬瑭的主意就这样定了下来……

“原文”

戊戌,昭义节度使皇甫立奏敬瑭反。敬瑭表:“帝养子,不应承祀,请传位许王。”帝手裂其表抵地,以诏答之曰:“卿于鄂王固非疏远,卫州之事,天下皆知;许王之言,何人肯信!”壬寅,制削夺敬瑭官爵……

“译文”

戊戌(十日),昭义节度使皇甫立奏报石敬瑭谋反。石敬瑭上表说帝是养子,不应继位,请传位给许王。皇上亲手把表撕掉,丢在地上,下诏回答他道:“卿于鄂王本非疏远,卫州的事情天下人共知;现在说有关许王的话,有谁肯相信!”壬寅(十四日),下诏制削去石敬瑭官职封爵……

“原文”

秋七月……石敬瑭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刘知远谏曰:“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敬瑭不从。表至契丹,契丹主大喜,白其母曰:“儿比梦石郎遣使来,今果然,此天意也!”乃为复书,许俟仲秋倾国赴援。

“译文”

秋七月……石敬瑭派使者走小路去向契丹求救,叫桑维翰起草表章向契丹主称臣,并且请求用对父亲的礼节去事奉他,约定胜利之日,割让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给契丹。刘知远进谏道:“称臣就可以了,以父礼事奉太过份。多用金帛贿赂他们,就足以使他们出兵,不必许给他们土地,怕以后给中国带来大患,后悔也就来不及了。”石敬瑭不听。表章送到契丹,契丹主十分高兴,对他母亲说:“儿近日梦见石郎派使节来,今天果真来了,这是天意啊!”就写了复信,答应等到仲秋倾全国之力前来救援……

“原文”

九月,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自扬武谷而南,旌旗不绝五十余里……辛丑(十五日),契丹主至晋阳,陈于汾北之虎北口,先遣人谓敬瑭曰:“吾欲今日破贼可乎?”敬瑭遣人驰告曰:“南军甚厚,不可轻,请俟明日议战未晚也。”使者未至,契丹已与唐骑将高行周、符彦卿合战,敬瑭乃遣刘知远出兵助之。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以步兵陈于城西北山下,契丹遗轻骑三千,不被甲,直犯其阵。唐兵见其赢,争逐之,至汾曲,契丹涉水而去。唐兵循岸而进,契丹伏兵自东北起,冲唐兵断而为二,步兵在北者多为契丹所杀,骑兵在南者引归晋安寨。契丹纵兵乘之,唐兵大败,步兵死者近万人,骑兵独全。敬达等收余众保晋安,契丹亦引兵归虎北口。敬瑭得唐降兵千余人,刘知远劝敬瑭尽杀之。

“译文”

九月,契丹主率领战骑五万,号称三十万,从扬武谷南下,旌旗五十多里连绵不绝……辛丑(十五日),契丹主到达晋阳,在汾河北面虎北口列阵。先派人对石敬瑭说:“我准备在今天破敌好不好?”石敬瑭派人快马相告说:“南军兵力雄厚,不可轻视,请等到明天再商量出战也不晚。”使者还没到,契丹已和唐军骑将高行周、符彦卿接触,石敬瑭便派刘知远出兵相助。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统率步兵在城西北山下列阵,契丹派轻骑三千,不穿盔甲,直冲唐军步阵。唐军见到他们并不厉害,争相追去,追到汾河曲,契丹涉水而过。唐军沿着河岸前进,东北方契丹伏兵突起,把唐军冲成两截,步兵在北面的多数被契丹杀死,骑兵在南面的退回到晋安寨。契丹纵兵掩杀去,唐军大败,步兵死了近万人,只有骑兵没有损失。张敬达等收集了余众驻守晋安,而契丹也回军虎北口。石敬瑭收得唐降兵一千多,刘知远劝他都杀掉。

“原文”

十一月……契丹主谓石敬瑭曰:“吾三千里赴难,必有成功。观汝器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为天子。”敬瑭辞让者数四,将吏复劝进,乃许之。契丹主作册书,命敬瑭为大晋皇帝,自解衣冠授之,筑云于柳林,是日即皇帝位。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与契丹,仍许岁输帛三十万匹。

“译文”

十一月……契丹主对石敬瑭说:“我三千里外来解救你的危难,一定有所成功。看你的器质容貌和识见度量,真是中原之主。我想册立你做天子。”石敬瑭辞让了好几次,将吏们再劝进,才答应了。契丹主叫写了册命的诏书,让石敬瑭做大晋皇帝,亲自脱下衣冠给他穿戴上,在柳林筑了高坛,当天登上皇帝宝座。割了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给予契丹,还答应每年进贡帛三十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