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外交
6441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1989年11月9日,深秋的北京,凉风习习,一个宁静而平凡的日子。亦不是共和国的任何纪念日。

但是,这一天又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邓小平在这一天辞去了他最后的一个职务: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历史会记下这一天。

第二天,邓小平会见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在人民大会堂的会见厅里,邓小平身穿深灰色的中山装,笑脸相迎,与基辛格握手。他面对采访的数十位中外记者说:“博士,你好。咱们是朋友之间的见面,你大概知道,我已经退了下来。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制度,中国现在很稳定,我也放心。”

“您精神很好,您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仍会发挥巨大作用,正像您过去所起的作用一样。您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基辛格赞扬说。“我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在需要的时候,我还要尽一个普通公民和党员的义务。”邓小平笑着对基辛格说。

“你现在不当国务卿了,不也在为国际事务奔忙嘛。”他接着说。

11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登载大幅新闻:

《邓小平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从此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这最后一批外宾包括基辛格,1989年度日本经济协会访华团。他对日本客人说:“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你们这个团是我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

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是这样。他与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家们结下了友谊)他与国际传媒的风云记者们交了朋友。我们共和国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由他老人家向外首先吹风的。

不仅如此,邓小平在风雷激荡的外交舞台上还留下了叱咤风云的大手笔。

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上,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进入中共中央最高核心。此后不久,他便亲自参与决策中苏大论战,一干就是七、八年,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

1974年,邓小平从“文革”的灾难中复出不久,就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中国阐述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

开启中日邦交,重建中美友好,迎接香港“九七”,决定“一国两制”,打开中苏僵局……

这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战略决策,都留下了邓小平沉甸甸的足迹。

他,与赫鲁晓夫论战,针锋相对,毫不妥协;

他,与尼克松会谈,推心置腹,体谅对方;

他,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会晤,立场鲜明,坚决果敢;他,与著名女记者法拉奇谈话,谈笑风生,举重若轻……

在外国人眼中,邓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外交大师,一个立场鲜明的国际政治家。

我们献给大家的这本书,就是要展现这位国际政治大师的外交风云和外交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