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6441200000015

第15章 肾阴肾阳明白补

提到肾,不能不提另外一个名词——命门。

武侠小说里经常会提到这个词,这对于那些仗剑江湖的侠客而言,可谓“生命之重”,是要害。医学中,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谓“命门者,目也”(《灵枢·根结》)。

命门究竟在哪里呢?

关于命门的部位和生理功能,至今尚有争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其一,左肾右命门说

肾有二枚,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始自《难经》。“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自此以后,晋代王叔和《脉经》,宋代陈无择《三因方》、严用和《济生方》,明代李梃《医学入门》等均遵此说。

其二,两肾总号命门说

明代虞抟否定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明确指出“两肾总号为命门”,谓:“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医学正传》)明代张景岳认为:“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类经附翼·求正录》)这一学说认为两肾俱为命门,并非在肾之外另有一个命门。

其三,两肾之间为命门说

以命门独立于两肾之外,位于两肾之间,实以明代赵献可为首倡。他根据《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认为:“此处两肾所寄,左边一肾属阴水,右边一肾属阳水,各开一寸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官,其右旁即相火也,其左旁即天一之真水也。”(《医贯》)这种论点一直影响到清代,如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林佩琴《类证治裁》、张路玉《本经逢原》、黄宫绣《本草求真》等均宗此说。

其四,命门为肾间动气说

此说虽然认为两肾中间为命门,但其间非水非火,而只是存在一种原气发动之机,同时又认为命门并不是具有形质的脏器。倡此说者首推明代孙一奎,他认为:“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以此而生,脏腑以继而生。若谓属水、属火、属脏、属腑,乃是有形之物,则外当有经络动脉而形于诊,《灵》《素》亦必著之于经也。”(《医旨绪余》)

以上各家对命门的认识,各有不同的见解,从形态上讲,有有形与无形之论;从部位上看,有右肾与两肾之辩;从功能上说,有主火与非火之争。但他们对命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没有分歧的,对于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也是没有分歧的。肾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人体五脏六腑之阴都由肾阴来滋助,五脏六腑之阳又都由肾阳为温养。肾阳即命门之火,是指肾之推动、温煦功能,肾阴即张景岳所谓的“命门之水”,是指肾中所藏滋养、濡润的物质。肾阴肾阳,即不同文献里提到的真阴、真阳和元阴、元阳,古代医家所以称之为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阴阳的重要性而已,强调二者是肌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阴阳的相对平衡。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肾虚一词,或生长发育迟缓、或过早衰老、或视物昏花、或耳鸣脱发、或浮肿遗尿、或遗精阳痿,都与肾中精气不足有关,而补肾也就成为养生首选。却不知,虽然肾中阴阳是各脏阴阳的根本,决定和影响着各脏腑的功能盛衰,但先天之本还要依赖于后天之本的呵护与滋养,依赖于其他脏腑的共同平衡。因此,不能抛开脾胃而单纯补肾,也不能抛开肝、心、肺等其他脏腑的协调平衡而单纯补肾,更要分清情况,不要盲目补肾。

现在大街小巷充斥着补肾壮阳的保健品,补肾就是壮阳吗?其实在临床上,肾阴虚较阳虚更为常见。

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男人阳痿早泄,女人不孕,性欲减退;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五更泻等。

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闭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

一定要辨证清楚,切不可胡乱服用补药哟!

经常有患者问我:“我觉得自己肾虚,吃点金匮肾气丸可以吗?我好几个朋友都在吃,可是也有人推荐我吃六味地黄丸,这两个到底哪个好呢?”

翻开药品目录,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益类的中成药如此繁多,全为不同的疾病证候所制,因此要想正确使用这一“家族”的药物,除了正确辨证以外,必须要?

自行服药除了必须按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服用外,还要注意:

一是忌食辛辣食物,防止加重阴虚症状;

二是滋补类型的中药,不宜在感冒期间服用;

三是现代研究表明:地黄丸不能与抗结核的药物利福平同时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对结核病的骨蒸潮热、盗汗、口干等阴虚火旺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山萸肉可分析出大量的有机酸,能增加肾脏对利福平的重吸收,加重利福平对肾脏的毒性。

其实,我们只关注了补肾养生,却忽略了平时不小心却泄了肾中精气。要知道,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具有蛰伏闭藏的特性。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段话出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白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地面的一切生机都看不到了,水面也结冰了,这就是“藏”(cáng)。)人要早点睡觉,晚点起来,比如等到太阳升起来了才起来,人的意志也要像冬眠那样,好像伏匿起来,注意保温,不要外露皮肤,把阳气泻出去。这是顺应冬天,养“藏”之道。逆此道就会伤肾(肾水伤则肝木失其所主,肝主筋,肝木不长,筋失其养),春天手足则容易痿弱,阳气的生长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