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225

第225章 萨尔浒大战

努尔哈赤誓师以后,他很快亲率两万兵马进攻抚顺。当时的明神宗已30年没有临朝,边备废驰,无丝毫战斗力可言。到了抚顺,努尔哈赤先写了一封信,劝明军守将投降。

明军守将李永芳见后金军来势凶猛浩大,不敢前去应战,见努尔哈赤写来了劝降书,就此不战而降。后金军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抚顺,掳掠人口、牲畜30多万。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半路上被后金军截住,明军战败,努尔哈赤命令把抚顺城毁掉以后,带着战利品回赫图阿拉去了。明神宗得知李永芳投降,抚顺城被毁的消息,大发雷霆,派杨镐任辽东经略使,率兵去讨伐后金。杨镐接了圣旨,急忙调兵遣将,集中了10万人马,分兵四路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右翼由辽宁总兵李如柏率领,北路由开原总兵马林率领,南路由辽阳总兵刘铤率领。杨镐坐镇沈阳指挥,为了虚张声势,对外宣传把10万人马说成40万大军。

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总共不过6万人,一些将士听说明军四十万,感到悬殊过大,自己力量太单,都害怕起来,跑来找努尔哈赤,献计献策,努尔哈赤镇定自若,对大家说:“不要怕,不管他分几路兵来,我们都是一路去应战。”努尔哈赤的探马回来报告,说杜松的中路是杨镐的主力,已经从抚顺出发往这边打过来了。努尔哈赤就集中了全部兵力,迎战杜松。

杜松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这次却失算遭到惨败。他从抚顺出发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气候非常恶劣。由于想抢个头功,就冒雪进军,首先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没有停顿就分兵两路,一半扎营萨尔浒,又挑选出一半精兵攻打界藩城(今新宾西北)。

努尔哈赤见杜松兵力分散,暗自高兴,先不去救援界藩城,而是集中全部兵力,截断杜松后路,一鼓作气攻下萨尔浒的明军大营。明军留在大营的将士多为残弱,禁不住八旗兵的突袭猛攻,一兵一卒也没剩下。攻下大营,努尔哈赤又调头去救援界藩城。杜松到了界藩城下,刚刚发起攻击,手下将士听说给后金抄了后路,都无意攻城,军心开始动摇。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守军,从山上冲了下来,如猛虎下山,杜松被杀得溃不成军。正好努尔哈赤也率援兵赶到,后金军两面合围,把杜松军围得水泄不通。杜松奋力拼杀,被乱箭射中头部,从马上翻下来,栽死了。主将战死,明军大乱,后金军包围圈缩小,明军被杀得横尸成堆。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军全部覆没。

马林率北路军从开原出发,开往赫图阿拉,刚到离萨尔浒四十里的地方,听说杜松全军覆没,吓得不敢前进,就地扎营,挖了三道濠沟,准备依山守卫。

努尔哈赤仍然使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以攻为守,杜松军被歼之后,努尔哈赤又率八旗兵赶回萨尔浒,攻破了马林军营,马林见势不妙,慌忙撤回开原,刚到开原,马林军就被后金军打散了,第二路明军又是惨败。

坐镇沈阳指挥的杨镐,正等待明军从前线传回各路的捷报,没料到一连两天接到的是两路明军覆灭的噩讯,把他给吓晕了。知道自己战略上的失误,十万兵马,分成四路,一路只有两万多兵力,努尔哈赤虽然只有六万人马,但他兵力集中,对付杨镐的每一路军都是三比一,想到这里,连忙快马传令叫另两路军停止前进。可是良机已经错过,调整战术,为时已晚了。

李如柏本来就胆小,他率领的中路右翼军行动最缓慢,采取的是观望态度。还没出兵,接到杨镐停止进军的命令,就急忙撤退了。在山上巡逻的后金哨兵,远远看见明军撤退,一起击鼓呐喊,明军兵士以为后面追来了大批的后金军,顿时大乱,兵士们拼命逃路,踩死踩伤无数,李如柏的右翼军也溃散了。

最后只剩刘铤率领的南路军。刘铤是明军中有名的战将,一把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在他手上却觉得轻如横草,人称刘大刀,努尔哈赤也怕他三分。当杨镐停止进军命令发出的时候,刘铤已经率军深入后金军阵地,没有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其他各路明军失败的消息。刘铤军纪律严明,兵士训练有素,加上武器火药也多,进入金阵地以后,勇猛冲杀,连拔后金军几个大营。

努尔哈赤对刘铤的骁勇善战,早已听说,分析了一下敌情,作了对比,认为后金军连续作战,已经很疲劳,刘军气势旺盛,硬拼是不行的。于是他心生一计,选了一个明军降兵,冒充杜松部下,把努尔哈赤以杜松名义写的一封信送给刘铤,说杜松已经到达赫图阿拉城下,只等刘铤军去会师,合力攻城,抄了努尔哈赤的老窝,不要恋战小股敌人。刘铤信以为真,生怕杜松夺去头功,马上收兵,命令火速进军赫图阿拉。这里山高坡陡,涧深路窄,兵马不能并列前行,只有改成单列进军,刚走不远,忽听杀声四起,努尔哈赤设计埋伏在这里的后金兵,从四面八方向刘铤杀来。刘铤军难以招架,且战且退。努尔哈赤又派一队后金军全副明军打扮,慌称是杜松军来接应的。刘铤又大上其当,把人马带进了努尔哈赤的包围圈。后金军里应外合,杀声阵阵,刘铤军难以抵抗。刘铤挥舞大刀,左杀右砍,砍杀了不少后金兵。但毕竟寡不敌众,被金军砍成重伤,落马身亡。

从杨镐出兵到结束,这次大战只经过五天时间,明军十万兵马损失一大半,文武将官战死三百多人,损失惨重,明朝大伤元气。历史上把这次战争叫做“萨尔浒大战”。萨尔浒大战以后,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迁都沈阳,将沈阳改称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