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197

第197章 施耐庵著述《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作者施耐庵是明初著名的小说家,原籍江苏兴化县白驹场(今属大丰县),他本名可能叫施彦端,元末由于战乱,他曾流寓浙江,明初回到故乡,死后葬在兴化县施家桥,墓地至今尚存。施耐庵和刘伯温的交情不错,他们曾拜大儒郑复初为师,成为郑复初最看重的弟子。

《水浒传》是施耐庵在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再创作。宋江等36人在水泊梁山的农民起义是其创作的历史根据。在戏曲发达的元代,出现了一批水浒戏,人物故事日益丰富起来,水浒英雄也由36人增至72人,又发展到108人。施耐庵在这一基础上,广泛搜集民间传说,加以联缀改编,写下了这部不朽巨著《水浒传》。

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共100回。全面反映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斗争由产生到发展,最后以失败告终的全过程。故事的开始是具体描写各路英雄遭受种种迫害,纷纷被逼,走上梁山聚义的经过;接着写众好汉聚众起义,攻夺城池,与官军苦斗的历程;小说的最后写起义军在宋江的影响下,接受朝廷的招安,并被派征战辽兵。

在小说的开始,作者深刻地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全面地描写了起义发生的现实背景。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能,“浮浪破落户子弟”高俅因踢得一脚好球,就受到徽宗的赏识,没半年功夫,就提拔他为殿帅府太尉职事。从此,高俅营结私党,与蔡京、童贯之流的奸佞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无恶不作。高俅的螟蛉义子高衙内依仗高俅之势,在东京任意淫污他人妻女,大肆搜括民脂民膏,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处于社会基层的一帮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张都监、蒋门神、祝朝奉、毛太公以及西门庆之流,也是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在如此黑暗的社会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气势磅礴地展开了。

接着,小说描写了众英雄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其中,以林冲的故事具有典型意义。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为人忠厚耿直,后来遭高俅陷害,被逼无奈之下杀死仇人上了梁山。

书中其他被逼上梁山的英雄们,虽被逼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所遭受的苦难、屈辱是一致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群梁山好汉在宋江的领导下,与官兵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取得了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一系列的辉煌胜利。在取得胜利之后,起义军却出人意料地走向了接受朝廷招安的结局,以至招安以后,死的死,散的散,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从此销声匿迹了。

《水浒传》中义军接受招安的结局正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一种形式,这种结局的产生在故事的前70回情节中已埋下了伏笔。

随着梁山革命事业的发展,一大批统治阶级中的人物由于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他们加入革命队伍的目的,大多只是暂找一个安身之处,等候日后招安。起义军的领袖宋江是这类人物的代表。作为义军领袖,他自有过人之处。他反对强暴,同情人民疾苦,喜欢救济穷人,急人所难,因而外号“及时雨”。他为人精明干练,懂得斗争策略,并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上至官僚地主,下至江湖好汉,与他均有深厚情谊,所以,只有他才能将梁山好汉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但是,他的阶级立场和他的忠君思想,使他最终将义军引向招安之途。

作为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对历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污蔑、攻击的起义英雄作了生动出色的描绘,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一大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光辉形象。李逵和鲁智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李逵纯朴天真,对贫苦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有简单、鲁莽之嫌;鲁智深做过提辖官,天生具有好打抱不平的仗义胸怀。他救援被欺凌者,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这位单纯、朴实的英雄在全书中独具光彩。

施耐庵曾在张士诚幕府任职多年,经历了火与血的洗礼,为他写作《水浒传》中那个刀光剑影的世界,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气横溢,读遍诸子百家之书,熟记骚人墨客之句。天文、地理知识、医卜、星相之术,无所不晓。他隐居讲学期间,投奔到其门下的弟子络绎不绝。业余时间,他从未间断《水浒传》的写作。

《水浒传》一经问世,人们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施耐庵的《水浒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书中的反抗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无数个起义领袖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学习到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方法,以至于引起封建统治阶级对此书的痛恨,明清两代都曾将它列为禁书。《水浒传》中一个个光辉的英雄人物,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无论如何的禁毁,这部作品已在人民群众中间深深地扎下了根,其巨大的影响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抵制不了的。

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水浒传》对后世的小说、戏剧、民间文艺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它不仅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它的创作手法、结局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细节描绘、场景渲染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无愧于是一颗璀灿的文学明珠,永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