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176

第176章 大理风波

蒙古消灭金国后它的主要敌人便是南宋,蒙哥汗派四弟忽必烈驻守漠南,伺机与南宋开战。忽必烈大肆操兵演练,准备在边境挑衅寻事,南宋也察觉出情况有点不对头,时刻提防,局势明显紧张起来。

打开地图,蒙哥汗觉得要想征服南宋,最好的办法就是北方和南方同时夹击,然而要想这样做必须首先征服地理位置优越的大理国。

大理国始建于唐代宗末年,都城在今云南大理县,是个少数民族国家,国土面积只有今云南省和四川西南部大。

忽必烈率领他的军队从甘肃进入西藏,分兵三路闪电般扑向大理。告急文书接二连三传到大理皇帝段兴智手中,吓得他浑身发抖,不知该怎么办好。

段兴智是个不中用的皇帝,他没有主见,朝中政权没有掌握在他的手里,被高祥和高和兄弟俩掌握着,他急忙找这两人商量对策。高氏兄弟不以为然,说:“皇爷你怕什么,蒙古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你不必担心什么,一切交给我们了。”

段兴智没有多少信心,只好按他俩的吩咐去做。

忽必烈大军到达金沙江,派了三位使者去大理劝降,结果竟被高氏兄弟杀害,忽必烈没等到消息,知道出事了。公元1253年农历十二月忽必烈以下山猛虎之势带兵扑到大理都城下。高祥也不含糊,自任军帅,派弟弟高和迎战忽必烈,他以为凭借天时地利很快就能打退远道而来的蒙古人。没曾想蒙古人勇悍无比,根本抵挡不住,仅仅半天功夫高和被斩,都城被打得摇摇欲坠,大理兵退潮似的败下来。

“攻城!”忽必烈一声令下,蒙古军如蚂蚁一样涌向城墙,搅起尘土漫天飞扬。高祥见兄弟死了,城池危在旦夕,他抱着脑袋乘着混乱,惊惶失措的逃往姚州。刚到姚州蒙古追兵就到了,高祥吓得连夜逃离姚州,拼命往东跑。最后在离姚州200里的一个小树林被抓住。高祥押回大理的第二天遭酷刑而死。

皇帝段兴智也逃走了,他化装成普通老百姓,混出城去,直跑到善阐,即今昆明,方才停下来,忽必烈得到消息马上派兀良合台带兵去攻打善阐城要他活捉段兴智。兀良合台只用了两天的功夫就攻破了善阐城,并且全城戒严,挨家挨户搜,四处捉拿段兴智。终于在一个山洞里把段兴智给揪了出来。忽必烈令兀良合台押送段兴智到蒙古和林,交给蒙哥汗处理,段兴智在和林狱中写下降书顺表,上呈蒙哥汗,至此大理国被蒙古征服了。

蒙哥汗经过认真思考,觉得杀了段兴智也没什么用,不如放他回去,协助四弟管理大理,仍让他在大理当皇帝。蒙古大汗的这一做法出乎段兴智的意料,他真是感恩戴德啊。

大理国少数民族居多,有些部族不听皇帝停止抵抗的命令,英勇地与蒙古军斗争。忽必烈只好四处征战,由兀良合台做先锋,攻城略地,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才算稳定了局势。

忽必烈这个人非同一般,足智多谋,是拖雷的儿子中最有心计的,他武功高强,喜好读书,深知治国之理,进入大理后没有杀一人,出榜安民,严明军纪,极受百姓拥护,他在大理顺利的站住脚。由于忽必烈太出众了,树大招风,使蒙哥汗十分不安。他疑心忽必烈有谋反之心,派亲王阿兰答儿一干人审查忽必烈在关中的文武官员,甚至动用了酷刑。忽必烈得知后,听从谋臣姚枢的建议急忙从大理赶回和林,把妻儿留下,孤身重返大理,以示诚心。蒙哥汗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这年冬天,蒙哥汗正准备亲征南宋,度漠而南,到了河西,便写信召忽必烈前来,说道:“大理平靖,兴兵伐宋时机已到,弟速归。本汗准备挥麾南下,进攻中原,与赵室共寝。”

忽必烈接到信只身来到河西,兄弟相见,放声大哭,相互拥抱。忽必烈想解释一番,蒙哥河深情地说:“兄弟,别说了,我知道你的心”。自此,冰消雪融,兄弟间复好如初。征服南宋,已成了他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