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122

第122章 李克用父子

公元907年初,朱全忠宣布建立梁朝,自己当了皇帝,觉得“全忠”这个名是已故唐朝皇帝起的,现在再用感到耻辱,用原来名“朱温”又与“猪瘟”谐音,于是重新取了名字:朱晃。

李克用听说朱温建立梁朝当了皇帝,改名朱晃,那心情是又恨、又气、又急。想出兵讨朱晃,又担心自己力量不够,便与北方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取得联系,共同对付朱晃。耶律阿保机答应了李克用的要求,两人结为兄弟,约好了一起进攻梁朝的时间。李克用很高兴,自己的兵力再加上契丹族30万人马攻破梁朝胜利在望。

不料,耶律阿保机惧怕朱晃的势力,背弃了与李克用的盟约,反而跟朱晃结成联盟。李克用闻听,一股火攻心,不久就病倒了。

有一天,李克用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便把儿子李存勖叫来,语重心长地说:“朱温是咱们李家的冤家对头,当然我不讲你也清楚;我对刘仁恭有恩,保举他做官,可他忘恩负义,竟然去投朱温;还有契丹阿保机,曾经与我拜为兄弟结盟,然而毁约翻脸,与我们为敌。这三口气没出,我死不瞑目啊!”

李克用说到这儿,让人取来三支箭,交给儿子说:“我亲手给你这三支箭,你要记住那三个仇人,给我们李家报仇。”

李存勖扑通跪倒床边,泪水盈眶,双手恭恭敬敬接过箭,抽泣着说:“父王,您就放心吧,为儿的一定牢记在心。此仇不报,誓不为人!”李克用听罢,慢慢闭上了双眼。

李存勖继了晋王位,他牢记父亲的遗嘱,把报仇做为目标,精心训练士兵,严肃军队纪律,很快地就把原来一支比较涣散的沙陀族(古代一个少数民族)军队,整顿成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队伍。李存勖将父亲给他的三支箭,虔诚地供奉在家庙里。出征的时候,把箭取来装进丝套里,带在身上去打仗,打胜以后,再把箭送回家庙中,继续供奉。

李存勖带着一种强烈的复仇心理,与朱晃梁兵交战,每次战斗,常常是身先士卒。他的将士们一个个都很勇敢,把梁兵50万大军打得狼狈不堪,屡战屡败。朱晃羞愧气恨交织在一起,一病不治而亡。朱晃死了,了却了李克用的第一个遗愿,李存勖一鼓作气,又攻破幽州,把忘恩负义的刘仁恭和他的儿子活捉,报了第二个仇。九年之后,李存勖又大败南下的契丹兵,把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老家,报了第三个仇。

朱晃虽然死了,他儿子朱继位,为梁末帝,继续与李存勖为敌。朱也想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他与李存勖又兵戎相争了十年,到公元923年,朱失败,李存勖灭了梁朝,统一了北方地区,登基称帝,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则为庄宗皇帝。

李存勖当皇帝以后,中原已经平安无事,周围的小国已构不成威胁。于是,就贪图享乐起来。

李存勖小时候,喜欢看戏,也愿意演戏。长大成人以后,忙于征战,没有时间看戏演戏。如今,李存勖做了皇帝,想干啥就可以干啥,又想起来看戏演戏的事。他把国家大事置于一旁不管,整天跟戏班子在一起。

戏班里的演员,受到皇帝宠幸,在一起平等相处,这些演员便狂傲起来,自由出入皇宫,不把大臣们看在眼里,甚至还欺负朝廷重臣,许多官员敢怒不敢言。

不久,庄宗皇帝要封两位演员任刺史,消息传出,有大臣进谏道:“陛下,现在新朝刚刚建立,许多跟陛下打江山立下战功的将士还没得到封赏,却让演戏的伶人当刺史,恐众臣不服。”

庄宗却不以为然,坚持让几位演员做了官,果然,很多有功的将士觉得皇上不公,非常气愤。仅仅几年,后唐朝廷发生内乱,大将郭崇韬被杀害,李嗣源也险些被害。

李嗣源原是晋王李克用的养子,武艺高强,胆识过人。当年李克用在汴州驿馆得罪朱温被围困时,李嗣源也跟李克用在一起,他当时虽只有17岁,但却临危不惧,挥舞长枪,以一当十,眨眼间刺倒汴军十多人,为保护李克用安全撤退,立了大功。这样的有功之臣,得不到应有的封赏,却受到猜忌迫害,李嗣源不能忍耐下去了,在将士们的拥护之下,决定发兵反对唐庄宗,自己做皇帝,于是率兵攻进汴京。

庄宗皇帝在洛阳得到李嗣源反叛的消息,立即去汴京。走到半路,听说李嗣源已经进入汴京,而且各地将领都支持他,这才知道自己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庄宗返回洛阳,要与李嗣源对抗。便命令亲军指挥使郭从谦组织兵力抵抗。郭从谦原来也是演戏的伶人,曾认郭崇韬大将为叔叔,郭崇韬遇害以后,郭从谦对庄宗皇帝怀恨在心。现在李嗣源起兵讨伐皇帝,郭从谦觉得是个机会,便发动亲军造反,进攻皇宫。庄宗始料不及,没有抵抗的能力,被一箭射中,结束了生命,做了不到四年的皇帝。

庄宗死后,年已六旬的李嗣源做了后唐的第二位皇帝,即唐明宗,时值公元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