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满分作文一本通
6426500000022

第22章 半命题作文(8)

考场上,只有同学们做考卷的声音,不时也会传来监考老师的脚步声,等待已久的中考钟声终于敲响了,那藏在女儿口袋里的栀子花不时调皮地散发着香气,女儿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下来,这栀子花把母亲和女儿连在了一起,并肩作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甜蜜的。(虚实结合,感情真挚。)

哲人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今天,我要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心是母亲的心。

也许,在麦田里插秧的母亲此时正在对着女儿考场的方向,久久地,久久地眺望……

曾有人说过:让心与心更近些,人生才会圆满幸福。

栀子花,谢谢你,是你把我和妈妈的生命缠在一起;妈妈,谢谢你,是你让我感到人生的圆满幸福。(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有机融合,使得内容丰富多彩。)

每年的栀子花开就意味着有女儿要跟母亲分别,今天轮到我了,可我却觉得,这栀子花里散发出的香味就是母亲浓浓的爱、亲切的话语。有它在,我的天空不会有雨。(写出了母爱的作用。)

后记: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让心与心更近些吧,去关注一下这传达母爱的栀子花的花开花落吧!我坚信:栀子花香会永驻心中!(与题记遥相呼应,升华主题。)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感情细腻、温馨动人的考场佳作。考生紧扣主题,笔随心动,情随笔泻,语言率真而不失灵动,情感真挚又不乏理性,让人感受到考生清晰的文脉、朴实的语言、炽热的情感。花香为虚,母爱为实,虚实相生使本文显得优美雅致。最为突出之处,就是考生别出心裁地设计了题记、尾记,题记语言精美,蕴含深刻,设置悬念,扣人心弦——为何花如此不受人注意?后记又与之遥相呼应,升华主题。主体的部分对栀子花的描写细腻感人,拟人手法生动地体现了栀子花的可爱情态,考场中的栀子花给女儿带来了沉着冷静,体现了母爱对女儿的鼓励,女儿的心已经和母亲的心紧紧相连,这则感人故事与题记、尾记相得益彰,完美组合。

(秦竞时)

品读点悟:

让信念永驻心中

山东省滨州市考生。

“赶快飞吧,不然你就掉队啦!”“不,你知道的,我是不可能飞过去的!”同伴望了望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拍了拍翅膀,飞走了。(考生转换视角,通过一只鸟的自述展开故事,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

由于鸟类家族的变故,我们要飞向大洋的彼岸,但是有一次,在飞行时,我的翅膀受了伤,医生说我不能再长途飞行了,否则……(通过医生的诊断,为展示下文信念对“我”所起的作用埋下伏笔。)

我独自徘徊在沙滩上,夕阳已降到海平面上。涨潮了,一浪接着一浪,接连翻卷而来,重重地拍打在岸上。“难道我注定要一个人孤老在这儿?”我自言自语道。正在这时,我听到背后有一种奇怪的声音,我转过身,看见有一条小鱼在岸上摆动着自己的身体,我走向他。(以“我”的亲身经历来展开,以增强说服力。)

“小鱼啊小鱼,你为什么还要做垂死的挣扎呢?你是不可能回到大海的,就在这儿等着别人来把你捡走吧!不要再白费力气!”我对它进行“劝告”。他停了下来,对我说:“你怎么知道我不可能回到大海,如果我不努力,那不是坐以待毙吗?如果我努力,成功了,我就可以继续生活;失败了,那我也不会留下遗憾。再说,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念,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说完,他又继续摆动着身子,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小鱼的语言富含哲思,与“我”的言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我”观念的转变铺垫。)

又一浪向岸边拍打而来,我赶紧闪开身子,等我回来时,那条小鱼儿已不见了,他真的重回了大海?!看起来不可企及的梦想,他居然做到了!!!(“居然”一词写出了“我”的出乎意料,写出了“有志者事竟成”。)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真的使他成功了!

我深思起来: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他的心中有信念,任何事情都不会阻拦得住。我呢,我的同伴在彼岸,我的理想在彼岸啊!想到这儿,我抚了抚身上的羽毛,拍了拍翅膀。凝望天空,湛蓝的天拥抱着白云,水天一色,天与海似乎融在了一起,我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飞越大洋。(心理产生变化,暗下决心,与开篇的消极颓废形成鲜明的对比。)

飞喽!我的嘴中衔了根树枝,在这漫漫的旅途中,由于身体原因,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在树枝上休息一阵子。终于有一天,啊!岸!我做到了!我与同伴们相聚了!我成了传说中那只衔着树枝飞越大洋的鸟!(心动不如行动,事实胜于雄辩,“我”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信念”的作用。)

我从未想到自己可以独自飞行那么远,是心中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成功。

现在,我正带着子孙站在海边,给他们讲述关于传说中那只鸟的故事,告诉他们:尽管海上波浪滔天,海风呼啸,因为你的理想在彼岸,你就要振翅高飞,只要让信念永驻心中,你就一定可以做得到!传说中那只衔着树枝飞越大洋的鸟,就一定会是你!(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总结全文,告诫子孙:让信念永驻心中,将飞翔进行到底。中心明确,主题突出。)

特色简析:

这篇考场佳作有如下几个亮点:一、转换视角,别开生面。文章紧扣主题,用童话的形式,虚构了一只鸟妈妈用亲身体会教育子女的故事,想像奇特却不失亲切自然。二、尺水兴波,跌宕起伏。开篇便展述“我”掉队的痛苦与无奈,扣人心弦;失望犹豫之时,峰回路转,从小鱼身上得到了启示,从而坚定信念,衔着树枝飞越大洋;结尾告诫子女,紧扣标题,耐人寻味!三、一句立意,凸显中心。文中紧扣中心的句子很多,如“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念,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真的使他成功了!”“是心中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成功。”“只要让信念永驻心中,你就一定可以做得到!”这些句子有效地穿插在文中,使得文章的中心更突出,主题更明确!

(秦竞时)

品读点悟:

让明灯永驻心中

山东省滨州市考生。

淳厚之灯

梁山泊智有吴用,道有公孙,可谓好汉如云,却以宋公明为首,何也?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羽,忠谓张飞,却以刘备为王,何也?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以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开篇,有气势、有力度、有分量!)

宋江为人仗义,心灵淳朴;刘备任人唯贤,做人淳厚;而戍土最为敦厚,故以他们为首。(针对第一段的疑问,揭示出答案,令人心悦诚服。)

可见,心地淳厚者,民众信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信其道,服其心。

故孟子日:心之淳厚,大者也。(引用孟子的话点出“淳厚”的重要性。)

高雅之灯

魏武帝挥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南山,他们选择了远离喧嚣的宁静。

任世间繁华浮躁,他们不问浊世,任强权谄媚视听,他们充耳不闻,任世事沧海桑田,他们悠然自得。北窗高卧,赏蝉噪鸟鸣;宁静致远,听潮起潮落;宠辱不惊,观云卷云舒。这是他们高雅的选择。(骈句迭出,文采飞扬,节奏和谐,文气充盈,看来赏心悦目,读来琅琅上口。)

他们选择宁静,选择了澄澈的生活,世故的激流可以磨平石头的棱角,却磨不平他们高雅的心。(归纳出上述人物志存高远,兴趣高雅,这亦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坚韧之灯

“古今成大事者,不乏有超世之才,其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蜀国迁都,世传《吕览》。斯人磨难重重,但不困弱,心之坚韧,遂有所成。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成功的大门会向每个人展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明灯,不管它光线强弱与否,灯光照到心上,都会投下一片影子,亦长亦短,亦轻亦重,亦平凡亦特殊。(与以上两个片段形式一致,先是材料,再是结论小结,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不管怎样,明灯已经为我们指明方向,只要让明灯永驻心头,每个人都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总结全文,归纳出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的三个重要因素:淳厚、高雅、坚韧,总结上文三个片段,呼应标题。)

特色简析:

这篇考场佳作有许多亮点:首先是思想深刻,结构明晰。考生给我们展现了三种不同的“明灯”,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明灯”不同,得失不同,人生方向和人生成就也就不同,三段并列,层次清晰,内容分明。其次是豹尾点睛,卒章显志。文末对“明灯”进行概括提升,旨在给予读者启迪:要有选择,要有方向,要有追求,那么你才能拥有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理想的舞台。再次是语言凝练,底蕴深刻。本文让人惊叹的是考生深厚的文学底蕴,其思想修养境界之高雅凝重,真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其平时读书积累之厚重,思考练笔之勤奋;文气充盈,语言瑰丽多姿,巧用修辞,骈句迭出,音义兼美,节奏和谐,作为考场急就章,考生妙笔生花,妙语连珠,的确让人拍案叫绝!

(秦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