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二辑)
6412000000006

第6章

日益飞涨的房价终于使得管理层痛下决心实施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2008年、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国家进行了空前集中的大规模投资,货币发行量的增长速度惊人,经济体流动性非常充裕,通货膨胀压力骤增,政府也在酝酿刺激政策的退出。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下一步加息也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

抑房价,防通胀,这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基调。虽然不直接涉及粮食,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商品,粮食市场会受到怎样的间接影响呢?

我们知道,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就是限制甚至禁止二套房以上的购买行为。通过打击楼市投机,让投机者少买房或者抛出手中的房子,那么,留给穷人买的房子就多了。这是此次楼市调控的基本逻辑。但是,如果限制资本追逐房地产,它们会流到哪里?这些炒楼资金需要开辟新的战场。投机资本是绝对不会安于将资金放在手头睡大觉的。股市受此次调控影响,大幅下跌,也成为资金的净流出地。这两股资金合流,需要寻找新的出路。种种迹象表明,大宗商品特别是农产品正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有可能再次探底的影响,近期大跌不止,里面的资金出逃还来不及,不大可能吸引新的资金入注。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由于受到政府托市兜底,自然受到了避险资金的青睐。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政府宣布调控楼市的首个交易日(4月19日),股市大跌4.79%,当天粮食期货价格表现抢眼。玉米期货指数上涨10个百分点,强麦期货指数上涨13个百分点,籼稻期货指数下跌1个百分点。宏观调控政策推出以来,粮食期货交易明显活跃起来,总体成交量较前期有明显的上升,表明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粮食期货交易。

楼市调控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基本上是正面的,那么货币政策对粮食市场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此次货币政策的方向就是收紧流动性,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释放流动性的方向相反。中国货币政策有两个基本的工具,一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利率。前一个是中国或者说新兴经济体的一个特色货币政策工具,发达经济体很少采用。为什么?因为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基本降为0,大部分国家放弃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国家就已经完全取消存款准备金要求。保留多少的存款准备金完全是银行私人的事情,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进行,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创新型金融工具可避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将越来越小。这是目前发达国家相继放弃这一政策工具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发达,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工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地减少银行的可贷款资金量,从而减少货币的总供给。2010年5月,央行上调准备金0.5个百分点,可以回收流动资金3000亿元。

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不要只关注央行的左手收货币,还要关注央行的右手发货币。如果发的速度大大超过收的速度,那么经济体的流动性仍然是有增无减。近十年来,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走高,从1999年的6%一直上升到现在的17%,即使金融危机期间也仅降到15.5%。按理说,这么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社会的流动性吃紧。但事实完全相反,中国流动性一直处于充裕的状态。近十年,中国货币供给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是GDP增长速度的2倍,遥遥领先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所以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是因为央行管住了左手,却放松了右手,货币发行量远超货币回收量。为什么印钞票的速度这么快?这与外汇占款被动投放货币有很大关系。截至2010年3月,中国政府手中持有的外汇储备余额高达24470.84亿美元,如果按照6.8的人民币汇率投放,那么166401亿元新增人民币就被投入到经济体。2010年3月,国内货币M1的供应量是22.94万亿元人民币,政府因收购外汇而新印刷出的货币占到M1的7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因此,仅仅实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难以遏制流动性。2010年,在央行三次提高准备金率回收货币的情况下,前4个月货币供给仍然增长21.48%。由于货币供给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粮价在过量流动性的推动下仍有可能维持上涨势头。

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8%,1至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4%。全年CPI控制在3%的任务还很重,如果接下来的CPI继续上升,央行肯定会启用另外一个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加息在所难免。提高利率可以起到约束信贷、降低投资的作用,是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胀失控的杀手锏,这也是发达经济体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整体经济活动放缓,肯定会影响到粮食的需求,从而抑制粮价的上涨。但问题是,要央行出手加息也很难。因为因刺激计划而上马的大量长期投资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持,并且高度依赖廉价资金,一旦利率提高,这些项目有可能“烂尾”,这显然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2010年5月)

如果有人对你说,刚刚过去的9个月,是玉米价格自2004年以来涨幅最大的9个月,抑或说出现了一个持续9个月的玉米大牛市。如果你不谙此道,又或者你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你肯定会一笑置之。在经济危机肆虐全球的情况下,在国内经济遭遇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大挑战的情况下,在国际玉米狂跌不休的情况下,中国玉米怎么可能如此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中,2009年上半年玉米生产价格指数不是下跌了7.4%吗?然而当你想到同样在经济阴云密布的2009年,中国股市也走出了一波历史上少有的大牛市的时候,你也许就不会那么草率地作出判断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求证的功课我们已经做过了。你只需花点时间读完本文,当然在读之前,你肯定会有疑问:不可思议的玉米大牛市是怎样形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你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就从这个谈起。

先简单地解释一下前面提到的玉米生产价格指数问题,很多人不容易搞明白。上半年玉米生产价格指数下跌7.4%当然不虚,但是这与玉米是不是牛市没多大关系。上半年玉米生产价格指数下跌7.4%的准确意思是,2009年1至6月,玉米生产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比下跌7.4%。我们说今年玉米大牛市,意指今年玉米价格在不断上涨,是一个环比的概念。玉米价格今年虽然涨声不辍,但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完全是有可能的。一个可比的概念是,2009年1至7月,上证指数上涨了100%,但是整体指数水平却大大低于去年同期。区分环比和同比的概念是很重要的,非专业人士容易搞混淆,特此说明。

自2008年12月下旬以来,南北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迄今累计有9月余。期间涨幅可观。9个月期间,长春玉米从1350元/吨上涨到1620元/吨,涨幅20%;大连港玉米从1450元/吨上涨到1770元/吨,涨幅22%;广州港玉米从1530元/吨上涨到1900元/吨,涨幅24%。自2005年以来,玉米价格整体上呈持续上涨态势,并且涨幅可观(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最高时超过50%),但是这样的涨幅是3年半时间(从2005年1月到2008年6月)累积的结果。本次9个月时间,玉米价格累计上涨超过20%,自2004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在国内玉米价格波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牛市本常见,然而出现在2009年却有点不可思议,一如2009年股市的疯狂——它的表现使得年初最大胆的预测都相形见绌。2007年粮食危机甚嚣尘上之际,国内玉米全年价格上涨幅度仅为5%左右。2008年石油危机、玉米乙醇概念炒作最为火热时,玉米价格达到顶点,涨幅也不超过10%,全年综合,玉米价格反而是负增长。2007、2008年出现玉米大牛市,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理解和泰然处之的,然而近六年来的最大牛市却出现在2009年,出现在一个人们在年初就普遍悲观的年份,着实令人无法理解。那么奇迹是怎样炼成的?谁是幕后的真正导演?

一切还得从供求说起。

自2007年以来,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粮价暴涨暴跌。在对该现象的解释中,我们发现许多是前后不一致的。例如,许多人将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的国际粮价暴涨归之于美元贬值,但是2009年以来美元贬值依旧,国际粮价却还在下跌。又如有人将粮价的暴涨归之于当时全球流动性泛滥,又因为2008年下半年发生经济危机导致流动性收紧,粮价于是下跌。这个理由表面看似乎说得通,确实在危机发生时,由于去杠杆化,流动性骤然吃紧,但是这仅是短暂的,危机发生后全球央行联手迅速向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由于全球的救市,流动性反而呈现更大的泛滥之势,这可以从2009年以来股市以及以石油、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反弹得到证实。粮价在2009年却没有反弹,因此流动性的解释也不能自圆其说。还有人将粮价上涨归之于能源危机,特别是玉米价格,由于在油价高涨时,大量玉米被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因此一直以来玉米价格与油价亦步亦趋。但是2009年以来油价反弹幅度超过100%,国际玉米价格却停滞不前甚至下跌,玉米、石油价格此前牢靠的联动性在2009年被击得粉碎,这又是一个前后不一致的解释。

我们认为国际粮价大幅波动还得从供求上找原因。国际粮价因粮食危机而大涨(其时不断下降的库存让人们似乎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催生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恐惧,恐惧催生了非理性),又因粮食危机的迅速消退——至少是暂时的消退而大跌,人们低估了价格对粮食产能的刺激作用(在高粮价的刺激下,美国小麦产量在短短两年内增加了近2000万吨,玉米更是增产4000万吨),也就是说市场低估了粮食库存的及时修复能力,或者说市场高估了粮食危机的严重程度。人们对未来很难用平常心对待,经常在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两极摇摆,这是市场动荡之源。

在讨论国内玉米价格问题之前,说这么多国际粮价的问题,就是要让大家坚定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供求才是决定粮价最为核心的因素,所有的因素只有通过影响供求才能最终影响价格,国际粮价如此,国内亦如此。

那么回到国内,我们考察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总体而言,国内粮食经过连续五年的增产(小麦已经是连续六年增产),供求关系大为改善,各粮食品种库存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如果按照库存消费比排序,那么三大品种依次是小麦、稻谷、玉米。我们再考察2007年以来国内小麦、稻谷、玉米价格变化:小麦价格持续上涨,期间虽有波动,但波幅小、时间短;稻谷价格整体上也呈持续上涨态势,但是波动幅度比小麦稍大;玉米价格波幅明显大于小麦、稻谷。2007年至2008年7月,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接下来约半年时间大幅下挫,幅度超过20%,出现的自2009年的强劲反弹,价格接近历史高位。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似乎与供求规律相矛盾的现象,那就是库存消费比越高的品种价格越坚挺,越低者价格反而相对疲软。是供求规律在中国不起作用吗?当然不是,在中国,库存越高的品种,其供给并不一定越多。而在国际上,库存和供给基本上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因为国际粮食库存基本是民间库存,遵循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中国的粮食储备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而政府储备并不是经常遵循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也就是说,粮食到了政府手中,能不能转化成有效供给,并不是单纯受价格规律的支配。并且中国近年推行的托市收购政策(包括临储收购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粮食进来容易出去难。因为粮库收购托市粮或临储粮有各项费用补贴,所以他们收粮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些粮库甚至不惜贴钱收粮,大家都抢着收粮的结果是粮价被拉高。那么,这些政策性粮食收进来以后,粮库为赚取更多的保管费,都希望这些所有权属于国家的粮食能在自己的库里尽量待长一些时间,至少不希望粮食尽快出库。由于个中干系,政策性粮食往往不能按照国家的意图及时出库,这在客观上助长了粮价的进一步上涨。总之,因政府的介入,减少了供给,放大了需求,粮价倾向于上涨。

因此,单纯看库存我们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我们还要看不同粮食品种库存中政府库存的比例或者说政策对不同粮食品种的干预程度。按此排序,依次是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中,小麦的政策性收储规模最大,2008年国家托市收购4203万吨小麦,截至2009年9月5日已经托市收购小麦3998万吨,超过2008年的规模指日可待。如果小麦商品率以50%计,那么这两年光托市收购就造成约70%的商品小麦为政府所掌握,由此,政府对小麦市场超强的垄断可见一斑。这就是小麦库存消费比例最大,价格却最坚挺的似乎违背供求规律的最大原因:大量小麦躺在官家仓库里难以及时形成有效供给。稻谷这几年本身的库存消费比例是远低于小麦的(约是小麦的一半),增产幅度也赶不上小麦,但是因为稻谷库存的社会化程度相对高于小麦,并且近几年基本没什么托市收购,所以稻谷价格的坚挺程度反而逊于小麦。

一直以来,玉米价格基本上是很市场化的,国家的直接干预比较少,表现为玉米一直没享有与小麦、稻谷一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库存的社会化程度相对最高。玉米价格走势近年来一直是与国际联系最紧密的品种(大豆除外),然而2008年年底,或许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平衡地方利益的需要,政府有形之手首次强势介入玉米市场(之前玉米市场当然也受政府干预,但是力度和这次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从2008年10月20日到12月25日,国家连发“三道金牌”,临时收储玉米,收购量从最初的500万吨一路上升到3000万吨。玉米价格快速下跌趋势逐渐止住。为巩固成果,2009年2月25日,国家下达第四批玉米收储计划,临时收储总量达到4000万吨。国家对玉米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收购,短期内迅速扭转了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

应该说在三大粮食品种中,玉米的需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因为玉米的工业用途最广、能源属性最强,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工业需求受到压缩,油价大跌,能源属性减弱,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大部分时间在下跌,对玉米价格也是一大利空因素。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政府的及时托市,那么中国玉米很可能重复美国玉米的行情——2009年维持继续下跌态势。2009年股市不可思议的表演的背后是政府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玉米大牛市背后则是政府的强力临时收储政策。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曾在小麦、稻谷市场上屡见不鲜,这一次在玉米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政府的各种托市或临时干预政策出发点肯定是不希望粮价下跌,否则也就不叫托市了,但是也不见得希望粮价大幅上涨。我们相信,政策目标本质上还是希望粮价在合理目标区间内运行:不至于价格过低伤害生产者利益,也不至于价格过高伤害消费者利益。此次国家首次强力托市收购玉米行为(包括首次强力托市收购大豆)是在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发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政策性粮食天然地具有推高粮价的内在动力(进来容易出去难),玉米价格因临时收储而持续上涨以致攀升至历史高位恐怕也是政府始料不及的。就政府而言,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使得政策效果恰到好处,值得深思。首先,对于粮食收储库点因内在利益驱动造成政策性粮食进库易出库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出库难现象)进行治理查处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法——严刑峻法总能起到阻止作用,但是这显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有利益就有人敢冒风险。因此,务实之举是政府在政策出台之初就对这种“进易出难”情况进行考量。举个例子,假设政府托市的初衷是扭转玉米价格下行趋势,使得玉米价格恢复到危机前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不是重返历史高位。如果粮食的进出能100%按照政府意图行事,那么托市收购4000万吨就足以达到目的,于是政府就下达了4000万吨的玉米收储计划。但是由于政府没有考虑到“进易出难”的实际状况,4000万吨造成了玉米价格的过度上涨,突破了当初的预期目标。如果政府在制订收储计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实际执行中的“进易出难”,那么事先就应打个折扣,如收储3000万吨,也许就能恰好达到预定目标。这显然比定下4000万吨计划,然后采取严防死守的方式来保证计划100%执行更现实、更能达到目的。

总结对此次玉米大牛市的探讨,我们的观点是:

第一,大牛市往往在悲观的时候产生,这种在股市上屡见不鲜的规律在粮食市场也是适用的,今年的玉米市场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在众人悲观的时候保持一份信心是重要的。巴菲特所说“在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大多数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看问题要看本质,要抓住最核心的部分。决定粮食价格最关键的因素是供求,但是怎么去深刻理解,需要细心地把握。发生在中国粮食市场的故事表明,有时候供求并不如表面上看上去那么一目了然。

第三,中国虽然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迄今为止已走过31个年头,但是经济的政府色彩、计划色彩仍很浓郁,这在粮食市场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一方面是因为粮食市场放开得相对要晚(2004年才名义上完全放开粮食流通市场),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年政府通过托市收购、临时收储等政策,对粮食市场的主导权在一步步加深,以往一直没有被纳入政策性收储范围的玉米、大豆,在2008年年底也开始被纳入政府的临时收储目标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毫无疑问,政府是中国粮食市场最大的庄家,这是参与中国粮食市场游戏必须明白的。分析中国粮食市场,怎么强调政策的重要都是不过分的。

第四,为保护生产者利益,我们不反对政府政策性的托市行为,我们甚至认为这是当下保护农民利益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保持充分的预见性,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政策目标。

(2009年9月)

沉寂了大半年的籼稻市场自12月中旬以来开始回暖,元旦后市场交投更趋活跃,价格稳中有涨。

1.籼稻收购价格指数、批发市场均价近期看涨

早籼稻收购价格指数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2009年年初收购价指数处于高位,在100以上,表示高于2008年同期的收购价;而进入4月以来,价格便开始震荡走低,7至11月最为低迷,这个时期籼稻市场表现疲软,交易清淡,价格稳定在最低收购价附近;进入12月中旬,籼稻市场开始活跃,价格持续上扬。相应的,全国主要粮油市场批发均价也从1830元/吨的低位逐渐回升到1870元/吨以上。中晚籼稻的整体走势与早籼稻相似,但波动频率较高,且比早籼稻更早进入低迷期,从5月份开始便震荡下行,直至年底才得到有力的拉升。

2.临储籼稻竞价销售成交率有所回升

从国家临储稻谷竞价交易结果看来,自早籼稻、中晚籼稻销售以来,大部分场次成交率为0或接近0;但近期连续上升,最近一次(2010年1月14日)成交情况显示早稻成交率连续两周升至20%以上,成交均价略高于销售底价。

3.华南籼稻市场总体走势与全国市场相似,近期稻谷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据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统计,2009年珠三角早稻竞价销售成交情况较好,大多场次达到100%的成交率,但成交价格偏低。2010年1月新年首次交易会成交率仍然达到100%,同时销售底价和成交均价都有大幅提高,分别较上一次(2009年11月19日)上涨了140元/吨和224元/吨。籼米现货走势则相对平稳。早籼米稳定在2800元/吨上下波动;中晚籼米(两优培九)则围绕3200元/吨震荡,整体走势表现为年初价格较高,年中小幅回落,年末有所上升。

4.近期籼稻米价格上涨原因分析及走势预测

我们对籼稻的此次上涨定性为恢复性上涨,具体分析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节日效应拉动需求上升,供给趋紧的压力逐渐显现。

以华南市场为例,一方面,近期的市级储备粮轮换投放数量大幅减少,甚至一度暂停投放,继2009年11月19日投放1.69万吨稻谷后约2个月时间才于2010年1月14号再次投放4070吨稻谷,造成市场粮源在一定程度上趋紧。另一方面,节日效应显现,旺季到来带动稻米季节性需求复苏。随着春节临近,稻米市场进入传统的购销旺季。大米消费预期增加,加工企业收购稻谷较为积极,市场看涨心理普遍,预计春节之前,南方籼稻价格整体依然存在上涨的空间。

新的一年里,供需环境预计由2009年的宽松变为紧平衡。连续六年的增产使得2010年继续增收的压力很大,产量预期会保持稳定,难以实现较大幅的增长;而需求方面则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复苏,沿海地区工厂开工率全面回升等原因而有所增长。因此,随着供应减少、需求增加,籼稻市场2009年的疲软状态有望得到改善。

(2)利好政策为近期稻米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10年适当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尽管具体措施仍未出台,但提价的趋势不会变,这等于确定了稻谷的价格底部,提振了市场看涨预期。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次锁定“三农”,其中如何解决农民增收是重点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松、支持力度不能减”,这意味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依然是保持粮价稳中有涨,以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3)成本上升对粮价构成较大的上涨压力。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社会消费和投资回升,总需求的增大刺激生产规模扩张,导致资源价格上涨;另外,2009年各国为刺激经济而投放的巨额资金流入市场,形成充裕的流动性,助推了价格的上升。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中,国内稻谷市场虽开放程度不高,但也难以独善其身,很可能既要应对来自国内的通胀压力,也要面对输入性通胀问题。其中,输入性通胀通过推高生产资料价格,导致与国际联动较高的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并最终反映到国内粮食价格上。

此外,由于近期大范围的冰雪天气,使得国内用电负荷急剧上升,电厂耗煤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而运输困难导致许多地区电煤纷纷告急。为保证电煤供应,近日国家作出了对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的铁路运力向运输电煤倾斜的决定,使有限的运力更趋紧张,进一步推动了运输成本的上涨,给粮价上涨带来较大的压力。

(4)国内粳稻米的强劲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提拉了籼稻米市场。

2009年粳稻米市场全年交投活跃,价格高位运行。节前走势更为强劲,其中东北临储粳稻竞价销售成交率已连续10周在99%以上,成交均价持续走高,目前已上升至接近2400元/吨的水平,较12月初的价格提高了300多元/吨。在粳稻米火爆行情的带动下,籼稻米近期也表现出跟涨的走势,市场看涨心理较为普遍。由于粳米价格持续走高,籼米的比价优势逐渐显现,部分消费者转而消费籼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籼米的需求,推动了籼米价格的上涨。

(5)国际粮价的坚挺对国内粮价也有拉动作用。

近期大米价格由于亚洲、南美等主要产米大国产量下降而持续走强。泰国大米出口报价连续数周走高,在12月底达到640美元/吨,远高于国内粮价,这为国内稻米价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拉动力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表示,2009年12月平均食品价格指数为171.9点,已经达到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警告世界食品价格即将在2010年呈现新一轮上扬。另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数据,2009年全球大米产量较2008年减少,其中菲律宾、印度、巴西等产米大国的大米供应减少已成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得更加难测,2010年全球大米增产存在较大难度;相应的,国际大米价格会因为供应量的减少而上涨,且其上涨幅度很可能通过资金的炒作而被放大。国内大米价格也将继续因此受到提拉。

总体而言,在新的一年里,籼稻市场整体稳中趋涨的走势不会改变。但在总体供应充足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稻米的上涨幅度有限,仍以稳为主。

(2010年1月)

2010年的西南世纪大旱牵扯出了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问题,其中由旱情引发的粮价上涨现象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因连年丰收已逐渐被人们遗忘的“粮荒论”也再度浮出水面。一时间,云南地区因粮食供应短缺,米价最高涨至每千克5元,较去年同期价格翻番。随后有商家入渝抢购大米,导致重庆米价也全线上扬;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干旱天气高烧不退,粮价的上涨已悄然传导至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多个地区。据监测,全国原粮收购指数自2月下旬以来持续走高,其中稻谷目前已上升至113.04点,累计上涨4个点;成品粮价格一路上扬,上周(3月29日至4月4日)小包装大米和小包装面粉价格均上涨0.2%,连续三周上涨,进一步推高了通胀预期。农产品期市更是反应迅速,尤其是早籼稻品种,3月23日突然放量,跳空高开,主力合约大涨36元,盘中甚至冲高至2206元/吨的位置,最终收于2188元/吨,处于近期高位。

在联动性日益增强的市场里,同为粮食主销区的广东省也未能独善其身,旱情效应推动当地米价应声上涨。据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监测,自3月中下旬旱情加剧以来,一直较为稳定的粮价开始走高,3月22日东北粳米较3月18日大涨100元,报3780元/吨,随后两个监测时点分别上涨80元,截至3月31日已升高至4040元/吨的历史高位。早籼米在3月22日至3月31日这10天里累计上涨80元,达到2960元/吨。尽管本次受灾地区并非我国粮食主产区,而是粮食总产量仅占全国的15%的西南地区,但西南地区粮价的上涨仍难以避免地传导至粮食对外依赖性很强的广东省,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向西南地区倾斜,广东粮食到货量趋紧。西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较低,加上当前未到稻谷大规模播种季节,因此,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对粮食的整体供给影响甚小。另外,由于广东习惯消费的粮食绝大部分不是来自西南地区,这对广东省粮食采购来源几乎不构成影响。但是,在总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宏观调配向其中一方的倾斜便会引起销区之间粮食配置的变化。为缓解西南地区的燃眉之急,防止粮价过快上涨而造成混乱,国家及时采取行动,加大了对该地区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储备粮的销售力度,通过中储粮每周向市场定期投放约10万吨粮食,并在前期调运2万吨中央储备粳稻、35万吨国家临时储备玉米、2300吨国家临时储备大豆的基础上,近日又向灾区专项安排国家临时储备稻谷、小麦、玉米跨省移库任务142万吨。国家向灾区的调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同为销区的广东地区粮食供货量减少,推高了粮价。另外,从粮食品种结构的角度来看,自2009年11月中旬以来,粳稻便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一路走高,本次向西南地区调运中央储备粳稻无疑扩大了其他地区的供需缺口,导致价格上涨。

第二,市场的炒作行为放大了旱情带来的粮价波动。价格的变动,特别是短期的波动不仅来自供求环境、成本等实际因素的变化,更多时候是市场多方主体博弈的结果。当前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后市走势的预期。影响人们预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信息不对称是市场预期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面对干旱等突发事件时,莫说普通民众,就连国家相关部门一时也无法准确把握未来局势,人们难免产生恐慌心理。据报道,2月份初闻旱情严重之时,深圳等地区已有市民开始囤粮,非常规性需求的放大使得供给方价格预期提高而产生惜售心理,这供需的一减一增加剧了仅由旱情造成的实质供给减少的价格波动。期货市场是个更加直观的反映。早稻在灾情严重性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的第二天便跳空高开,成交量大增,创出近期高价位。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国家及时公布了旱情、粮情等具体信息后(2009年公布了粮食库存数据,令人们对国家调控能力信心大增),信息不对称被有效地减少了,配合国家有力的调控行为,市场很快回复理性,早稻、小麦期价仅上涨了两天便高位回落,现货价格也在4月之后开始走稳。

第三,电力供给短缺导致粮食运输成本上涨。以上两点是旱情对粮价的短期扰动,容易通过国家调控和市场自主调整来消除,但由旱情造成的电力供给短缺从而导致粮食运输成本上涨,才是推动粮价未来在较长时期走高的重要因素。西南是我国电力资源的主要输送地区,特别是水电发电,2009年西南五省(市、区)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4.7%。据测算,本次干旱将使全国至少60%以上的水电发电遭受严重影响。由此导致火电压力大增,不但使“西电东送”数量减少,而且需要沿海发达省份往内陆地区进行反向送电。这些因素造成沿海地区耗煤量和需求量剧增,带动沿海煤炭运输市场火暴,其中广东、上海等地电厂煤炭需求激增尤为明显。另外,进入2010年3月,建筑工地、水泥厂、冶金厂和化肥厂等陆续恢复生产,国内煤炭价格开始企稳反弹,这更刺激了部分电厂和钢企的运煤需求。沿海煤炭市场运价持续上涨,加上原已十分紧张的粮食运力导致近期粮食市场运价指数大幅上扬。据上海航交所监测,中国沿海散货运粮价指数目前为1184.96点,价格为66元/吨,较上周上升7.53%。运输成本的大幅上升自然推高了销区粮食的到港价,使原本就已经很高的物流成本百上加斤。这再次证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确保物流运输通畅,切实降低粮食物流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销区粮食安全、稳定销区粮食价格。

在旱情的刺激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扩大,但这种过快增长是短期的。随着国家抗旱救灾行动的进一步展开及市场回复理性,进入4月,粮价的过度增长便得到有效平抑,逐渐走向稳定。从长期来看,多空影响因素交织,但平稳上涨仍是未来粮价走势的主基调。利多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①国家涉农政策利好,2010年再次提高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加上东北玉米入关运费补贴等政策的支撑,为粮食价格构筑了坚实的底部,市场看涨心理普遍。②随着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沿海地区工厂陆续复工,带动了粮食需求,特别是作为工厂主要口粮的早稻消费有较大增长,价格保持坚挺。③国际粮价长期看涨。虽然近期国际粮价低迷,但全球经济向好的趋势将带动粮食需求回升,同时天气的变化也为粮食生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仅我国西南地区发生旱情,亚洲多国也遭遇干旱袭击,越南等大米主产国减产已成事实,市场不断积蓄上涨的动能,经过这一轮低迷之后,国际粮价后市上涨空间较大。广东省对粮食进口需求相对较高,国际粮价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省的粮价走势。④国内旱情的发展仍让市场担忧,一旦旱情向主产区蔓延,或南旱北涝等现象得不到有效缓解,届时粮食生产将受到较大影响,供应减少,粮价自然随之上涨。广东作为主销区的脆弱性和易波动性凸显,粮价上涨压力将比其他地区更大。⑤资源价格的上涨必将推高粮食运输成本。经济回暖刺激生产扩张,电力、煤炭等资源的价格因需求大增而上扬,同时运力趋紧,导致粮食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这对主销区粮价是一个很大的推涨因素。而利空方面,我国粮食总体供应充足,多年来一直坚持自给自足,库消比远高于17%的国际安全警戒线,且2010年全国政策性储备同比有较大增幅,国家调控能力强,这从根本上限制了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是粮食价格走势的最大利空因素。总体而言,广东省粮食价格因旱情而造成的短暂性快速上涨有望理性回落,长期走势以稳中趋涨为主。

(2010年4月)

6月到了,夏粮也熟了。小麦是最主要的夏粮作物,各地正掀起抢收小麦的高潮。2010年,小麦主产区遭受罕见低温天气,小麦成熟期比往年推迟了半个多月,市场非常关心小麦的产量。国家进一步提高了小麦最低收购价,但当前的市场价大幅高于最低收购价,那今年会不会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前不久公布的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出现了重大变化,中粮、华粮也参与今年的托市收购,如何解读政策的变化?当前小麦价格持续上涨,新麦上市后这一趋势能否延续?这些都是本文在新麦大规模上市前关注的焦点。

一、产需分析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04年以来,中国小麦连续六年增产。产量已由2003年谷底的8649万吨(近20年最低产量)攀升到2009年的11495万吨,六年增产33%。六年来小麦持续增产,需求呢?相对于产量,需求是难以估计的。在经济学看来,需求是与价格相对应的。离开价格谈需求,是无稽之谈。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关系,价格高时,需求就少;价格低时,需求就高。所以,小麦的需求并非像小麦的产量那样呈持续增长态势,它是波动的。美国农业部对中国小麦的消费(包括工业消费)作了估计,2003-2004年度是1.045亿吨,2009-2010年度是1.05亿吨,六年间几乎在原地踏步。美国农业部预计2010-2011年度中国小麦消费量是1.038亿吨,比七年前还要少。不是说中国小麦需求持续增长吗?美国农业部是不是搞错了?没错,美国农业部的预测进一步证明了需求离不开价格。2003-2004年度小麦价格处于谷底,低价刺激了小麦的滥用,因为成本低,大量的小麦被用作饲料甚至生物能源原料。而经过连续几年的大幅上涨,小麦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高价让小麦的使用更有效率、更加节约,表现为需求的减少。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10-2011年度小麦需求减少,意味着它认为中国2010-2011年度的小麦价格水平要高于2009-2010年度。当然,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关系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的法则。显然,2003-2009年,“其他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人口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等,所以六年来价格翻了一番多,需求还能基本维持六年前的水平。

那么,经过连续六年增产之后,2010年小麦会继续增产吗?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保持稳中有增,预计将达3.38亿亩,比上年增加285万亩。而据2010年5月20日在郑州召开的夏粮生产形势座谈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四大小麦主产省豫、鲁、冀、皖的夏粮播种面积也都是增长的,上述四省的小麦占到全国总产的65%。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老天却不帮忙。2010年上半年灾害天气频发,西南特大干旱,小麦产区遭遇罕见低温,单产下降的可能性很大。美国农业部5月首次对中国2010年的小麦产量进行了预测,认为将减产250万吨。但是由于产量继续大于需求,预计中国小麦库存继续增长。2010-2011年度结转库存预计将达到6370万吨。

二、政策分析

目前普通小麦的收购价,河南郑州为2000元/吨,河北石家庄为2100元/吨,山东济南为2020元/吨,安徽宿州为1940元/吨,江苏徐州为1940元/吨,湖北襄樊为1820元/吨。国家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三等白麦90元/百斤,三等红麦及混麦86元/百斤。当前小麦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湖北之外的五个小麦主产省的小麦价格更是大幅高于最低收购价。今年能不能收到托市小麦?从近三年的收购历史来看,这应该是没有悬念的。近三年每年新麦上市前的市场价格都高于最低收购价,每年都能收到大量的托市小麦。

2010年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变动。《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第四条规定:“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六个小麦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企业为:①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所属企业;②上述六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③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中粮、华粮参与到2010年的托市收购,收购主体的增加表明了国家进一步做好托市收购的决心,同时也意味着2010年小麦托市收购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参与托市收购一方面可以获得国家的相关补贴费用,更主要的是可以掌握粮源,这估计是财大气粗者如中粮集团也要挤进托市收购分一杯羹的重要原因。这样一来,2010年的托市收购量将很有可能超过2009年,甚至超过2008年。小麦收购价估计将在多家买方的竞争下水涨船高。

《预案》第六条规定:“第三条规定的最低收购价适用时间为2010年5月21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间,当小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各承贷库点和委托收储库点按照本预案第三条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在上述小麦主产区自动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小麦。”这一条的表述与2009年不一样。2009年的表述是:“中储粮分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确定。”2010年则省略了这个中间程序,各库点可自行进行收购。这也有利于小麦收购期间价格的上涨。

三、价格分析

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附带对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无论是美国农业部的预测还是2010年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变化都支持2010年小麦价格继续上涨。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2004年以来包括小麦在内的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以下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货币因素。自2004年以来,国内货币供应量(M2)由22.5万亿增长到现在的65.7万亿,增长了192%,年均增长20%,是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货币持续超GDP大幅增长,必然导致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有人说,粮价上涨是成本推动的。那么成本是什么?粮食生产成本表现为土地、劳动力、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的价格,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归根结底还是货币。二是2004年政府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从最低收购价政策俗称“托市”政策的称谓中,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指出,最低收购价政策天然地有让粮食“进易出难”的倾向,这会直接催生粮价的上涨。小麦是近几年托市收购的大户,所以我们看到小麦价格与小麦库存比翼齐飞的反常局面,就是直观的表现。当然,政府推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都有赖于价格的刺激。从这个角度看,政策的目的达到了。三是关税政策设置了一道有效的防火墙,避免了国际粮食的冲击。小麦、稻米、玉米都有进出口配额,并且国家对三大品种设置了高额的进口关税。大豆没有进口配额,所以国内大豆价格基本上追随国际市场大幅波动。CBOT7月份美麦报价为465美分/蒲式耳(5月26日),折合人民币相当于1458元/吨。当前中国产区小麦进厂价普遍在2000元/吨以上。如果不是关税配额的保护,我们的小麦为何能保持这样的高价?

近年小麦价格持续上涨是上述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麦价格上涨不是因为中国小麦供给短缺,相反,近几年中国小麦库存大幅攀升。由于库存没能形成有效供给,所以库存虽然在攀升,但是供给却未能增长那么快。这就解释了库存和价格齐升的原因。

小麦的大部分库存操于政府之手,所以小麦价格是涨还是跌基本上由政府说了算。考虑到2010年的通胀压力,经过持续几年的上涨,粮价也许会成为政府宏观调控关注的重点。现在大蒜、绿豆、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涨价已经让政府坐立不安,如果夏粮及秋粮上市后,粮价掀起一轮新的涨价风潮,政府有可能大肆抛出库存进行打压。毕竟通胀是头号大敌,政府不能坐视不管。

(2010年6月)

翻开中美两国粮食价格走势图,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粮食价格波动非常频繁,波动幅度非常大,而中国粮食价格则相对平稳得多。美国小麦、玉米价格平稳年份的波幅都达到20%以上,更别提金融危机前后价格的巨幅震荡。反观中国,粮价年度波幅基本在20%以内,大部分年份在10%左右,超过20%乃至30%的波幅只在极个别年份才出现。

众所周知,稳定粮价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那么,美国粮价大幅波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政府为什么坐视不管?美国老百姓的生活为什么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的小麦相当大一部分是为国外生产的。其中,2006-2007和2007-2008两个年度的出口甚至超过产量的50%。2007-2008年度,美国生产小麦5582.1万吨,出口就消耗掉3432.8万吨,占到总产的61.5%。

美国是第一玉米生产国,也是第一玉米消费国,还是第一玉米出口国。美国玉米的出口比例虽然小于小麦,但是玉米出口量却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

由于美国粮食生产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本国生产的粮食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本国消费,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出口,因此国际粮食需求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到其价格。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粮食生产年度波幅也是很大的,两个相邻年度间粮食增产或减产10%~20%是很正常的。美国并不像中国那样总体上是一直鼓励粮食增产的。美国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有计划地或增加或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从而使粮食出口收益最大化。历史上,我们的粮食在1998年达到高峰后,连续五年减产,到2003年粮食总产跌入阶段性谷底。但是,即使如此,五年累计的跌幅也不过15%。而美国年度间的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由于粮食需求弹性比较小,产量的大幅波动必然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这是美国粮价波动幅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如中国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资源,迫切需要通过从事工业生产予以充分利用,美国则有大量肥沃土地,也有生产粮食出口获利的需要。中国希望出口更多的工业制成品,美国则希望出口更多的农产品,各自都在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中国对出口企业进行积极的扶持和补贴,美国则给农场主提供了大力的政策扶持。结果是,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美国成了“全球粮仓”。我们要强调的是,虽然中国近年来对农业及粮食生产扶持的力度也在加强,但是中美双方扶持手段、方式的差异造成了两国粮价波动情况的不同。

中国近年的粮食政策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价格支持,政府确立了一个最低收购价,当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政府将委托相关企业直接参与市场收购。而且,由于社会储备粮食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可以在市场上吞吐粮食,基本上可以控制粮价。

但美国的做法与我们存在较大的差异。

美国也有一个类似于我们最低收购价的政策价格,称为目标价格。

某种粮食的目标价格=某种粮食的生产成本+合理收益

在公布粮食目标价格之后,所需考虑的便是选择相适应的价格支持形式。在美国,新粮收获后,如果小麦等七种粮食中任何一种的市场价格低于其支持价格,那么生产这种粮食并接受政府限耕政策的农业生产者都可以得到政府的价格支持。支持的形式有三种:

1.粮食抵押贷款

在小麦等七种粮食中,当其中任何一种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时,已经同政府签订合同的农业生产者有权暂不出售,而以其作为抵押,从农产品信贷公司取得贷款。农产品信贷公司是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全国性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贷款、收购、补贴和其他方式,执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保证各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处理剩余的农产品,增加国内消费并扩大出口。每个农业生产者从农产品信贷公司得到的贷款金额,等于抵押数量乘以支持价格。这种贷款的利息率低于一般贷款,并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固定不变。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市场粮价上升到支持价格以上的水平,农业生产者可以取回其抵押品,而在市场出售后归还本息。

2.干预性收购

如果粮食抵押贷款已经到期而粮食的市场价格仍然低于支持价格,那么只要借款人提出要求,农产品信贷公司就应按支持价格把作为抵押品的粮食收购起来,此即为“干预性收购”。其目的是使农业生产者的收益保持在基本上不低于支持价格的水平。

3.直接补贴

在市场粮价低于支持价格的情况下,有些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接受粮食抵押贷款和干预性收购的办法,此时国家则发给直接补贴。条件是:在新粮收获后的前五个月内,如果小麦等七种粮食中任何一种的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低于其支持价格,那么,生产这种粮食并与政府签订了限耕合同的农业生产者,都可以向政府申请直接补贴。补贴金额原则上按支持价格与全国加权平均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支付。但如果市场价格太低,补贴金额还有两种限制:单位补贴额的限制和总补贴额的限制。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美国也确立了一个粮食支持价格,但是政府直接干预市场价格的行为很少,实际上,政府也缺乏这个资金,因为美国的储备粮绝大部分掌握在民间,政府本身基本上没有储备。政府缺乏对价格进行直接的干预,这是美国粮价大幅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粮食生产面向全球,产量年度间波动幅度大,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价格,这是美国粮价波动幅度大的三个重要原因。接下来的问题是,粮价大幅波动,美国消费者何以能承受?这是因为食品支出占美国家庭的开支比例很低,不到7%,粮价的大幅波动对美国人整体生活水平影响较小。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食品支出占家庭开支的比例还比较高,一般的估计,城市家庭平均超过30%,农村则超过40%。如果粮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必然使得一般家庭不堪重负,生活陷于困境。这也许是中美之间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2010年6月)

经过长达一年半的持续上涨,大连玉米指数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最低点1452点(2008年12月5日)一路上涨到1977点(2010年5月24日),期间涨幅达36%。近一个多月来,大连玉米价格持续下跌。金融危机爆发前,大连玉米受国内通胀影响及外盘玉米价格的带动,一年的时间内从1474点上涨到1955点,涨幅达33%。此后便经历了五个月的大幅下跌过程,将此前一年的涨幅完全抹去。此次历经一年半上涨后的下跌,会否演变成金融危机式的深幅下跌?抑或这是向上攀登过程中的一次“摔倒”,到时候会继续爬起来上路?玉米价格后市何去何从?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为判断是真跌还是假摔,我们先考察一下金融危机期间大连玉米大幅下跌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受外盘大幅下跌的影响。美国玉米的大幅下挫直接动摇了国内多头的信心。典型事件是2008年国庆长假国内玉米休市期间,美国玉米价格狂跌,休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内玉米直接以跌停价开盘,当天也以跌停价收盘。

第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影响,工业产值增速大幅下降,甚至负增长。玉米是三大品种中工业属性最强的品种,受经济下滑的影响也最大。

第三,金融危机前,国际玉米价格大幅高于国内,国内玉米具有出口优势。危机发生后,国际玉米价格短期内大幅下跌,加上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及危机导致国际贸易活动迅速衰减,国际海运费短期内大幅下挫,国内外玉米价格形势完全逆转,国内玉米出口优势完全丧失。危机前一年,我们出口了491万吨玉米,危机当年,出口量大幅锐降至25万吨。出口需求的大幅下降拖累了玉米价格。

第四,玉米缺乏政策保护。一个客观的证据是,受到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的小麦、稻谷在金融危机期间的价格跌幅非常有限。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品种,金融危机前后玉米价格的暴涨暴跌给种植玉米的农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有关部门意识到,必须给予种植玉米的农民以种植小麦、稻谷一样的保护,否则,玉米有可能沦为下一个大豆。于是,金融危机催生了国家首次对玉米实行类似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临时收储政策。显然,政策扭转了市场。政策出台后一个月,玉米价格达到底部,随后开始了持续至今的长达一年半的上涨过程,不但完全收复了金融危机后的失地,还创下价格新高。而同期,外盘玉米仍处于下跌态势,到目前为止玉米价格仍达不到危机前最高水平的一半。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出台之前,国内外玉米价格联动性明显;出台之后,两者走势出现明显的分化。

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后,玉米内外联动性减弱的一个明显例证是,2010年6月30日,美国玉米指数大涨8.72%,次日,大连玉米指数仅微涨0.34%。国内玉米并没有跟风外盘上涨。

由此可见,此次国内玉米价格下跌的背景与金融危机期间完全不同,外盘对内盘的影响很小。那么,此次玉米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技术调整的要求。经过持续一年半的上涨,本身也有调整的要求。所谓久涨必跌,涨跌交错本是价格运行的基本规律。

第二,国家政策的调控。玉米价格短期内进一步大幅上涨显然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为抑制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有关部门修改了临储玉米竞价交易细则,对竞买人进行限制,甚至不惜动用中央储备玉米来抑制玉米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第三,大量进口美国玉米的传闻。美国谷物理事会表示,中国已经从美国订购了近100万吨美国玉米,并可能进口更多的玉米。如果所有合同均全部履行,那么中国的进口量可能创下1995-1996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148万吨。过去10年内(1999-2000年度至2008-2009年度)我国年均进口玉米数量为2.1万吨。当前进口美国玉米价格比山东地区玉米价格低130~150元/吨。

第四,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2010年6月下旬,财政部宣布自2010年7月15日起,将取消包括酒精、玉米淀粉等商品在内的出口退税。这对玉米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这进一步传递了政府不希望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消息。

上述因素在短期内会导致玉米价格下跌,但从长期来看,反而是玉米价格利多的消息。

首先,技术调整一旦到位,会成为玉米新一轮上涨的起点。

其次,国家修改交易细则、抛出中央储备说明国内玉米供求趋于紧张,政府手中掌控的粮源下降,这支持玉米价格长期看涨。

最后,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美国玉米成为事实,那么中国由曾经的玉米出口大国转向玉米进口大国必然伴随的是国内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否则大量进口玉米何以成为可能?进一步,虽然当前美国玉米完税后的价格低于国内,但是考虑到目前美国玉米价格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后市价格看涨(6月30日美国玉米价格的绝地反击可视为信号),到时候,进口玉米价格就可能变成国内价格上涨的支撑。

唯一对玉米市场利空的消息是取消酒精、玉米淀粉的出口退税政策,但是既然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玉米净进口国,这样一来,政策的象征意义也就大于实质意义了。

在进行玉米市场分析时,政策面重要,基本面更重要。在通胀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政府显然不希望粮价大幅上涨,反映在政策上,就是当玉米价格在供需的推动下上涨时,政策倾向于压一压。但是,这仅能减缓价格上涨的步伐而不能抑制价格的上涨趋势。因为价格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供需。美国农业部预计2010-2011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将创下1.66亿吨的新高,但与此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需求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早在几年前就预计,中国很快就要成为玉米净进口国,这一预言将在2010年成为现实。中国玉米市场长期产不足需是推动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本因素。

(2010年7月)

早籼稻期货自2009年4月20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09年4月25日收盘,刚好运行一周。下面对早籼稻期货上市一周以来的情况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交易情况

本次早籼稻期货共挂牌了0909、0911、1001、1003四个合约,0909合约是主力合约。主力合约以2050元/吨的价格开盘,收盘于2044元/吨,一周最高价为2071元/吨,最低价为2013元/吨,周结算价为2048元/吨。全部合约一周总成交274960手,收盘持仓量为11640手,其中主力合约0909周成交270610手,占全部合约成交量的98.4%,收盘持仓11070手,占总持仓的95.1%。交易集中度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两者主力合约成交量占比分别为88.1%和92.1%)。

成交量整体上呈快速下滑态势。五个交易日的成交量依次为68580、130300、42600、22360、11100手,最低成交量不到最高成交量的10%。与此同时,虽然持仓量也呈不断减少态势,却相对平缓。五个交易日的持仓量分别为12020、18430、16170、13370、11640手。

二、期现对比分析

早籼稻期货上市一周以来,价格整体上呈震荡走势,大致围绕2050元/吨上下窄幅波动,走势平稳。在早籼稻期货上市的第三日,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举行了一场早籼稻现货竞价交易会。江门市粮食直属库委托采购2008年产早籼三 级稻5165吨,以均价2200元/吨成交(库内叠堆)。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规定,0909合约可以用2008年产早稻交割,但要贴水40元/吨,同时广东地区交割升水150元/吨。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假设位于广东的甲持有一批2008年产早稻待售,甲可以选择在现货市场上立刻卖出或者在期货市场上出售。在期货市场上,如果选择9月出售并且将来选择在广东交割,那么甲现在可以卖的价格是2160元/吨(以2050元/吨的合约价格计算,减去40元的贴水加上150元/吨的升水)。如果甲现在就卖的话,就可以卖到2200元/吨,显然在现货市场上出售比在期货市场上出售划算,并且如果考虑到每月平均20元/吨的持仓费用(包括仓储费、管理费、利息、保险等),那么在现货市场上出售比在期货市场上出售要多赚120元/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在期货市场上出售呢?原因只可能是0909合约持仓准备交割的全部是2009年生产的早稻(至少准备在广东交割的是如此)。因为没人会傻到放着现在的高价不出售而出售将来的低价。

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说明目前市场上2008年早稻并不多,物以稀为贵。这也从另一侧面表明,早稻年度间的产需处于一种较为紧张的平衡状态。

实际上,如果假设每年的粮食均为产需平衡,不考虑政府的人为干预,那么在一个生产/消费年度里,粮价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走高的。试想,如果粮价在整个生产年度是不变的,那么是不会有人储存粮食的。越是接近一个生产/消费年度的尽头,粮价应该越高。这时候市场上卖的粮食都是储存了将近一年的,粮食市场价格至少应体现仓储成本。所以目前的早稻价格高于9月的早稻价格是正常的,如果低于9月的早稻价格反而是不正常的。

注意,上面的情况没有考虑政府的人为干预,实际上,价格运行情况经常偏离理论状态。以小麦为例,由于政府的托市收购加正常的储备,小麦市场基本上为政府垄断,其价格形成受政府的影响相当大。强麦0905合约的最新价格是1886元/吨,而0909合约的价格却是2121元/吨,远期比近期合约升水235元/吨,远超正常水平。可以肯定,9月新麦大量上市,市场上的小麦供给肯定远较5月充足,然而市场给9月的定价却远超当下,显然其中体现了很强的政策因素。

由此可见,早籼稻市场受政府的影响要小于小麦。为什么?因为政府手中掌握的早稻有限,对市场的影响力难以与小麦市场相比。这两年早稻价格大大高于政府定的最低收购价,政府的托市收购为零,自然难以通过日后的销售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

三、后市展望

2009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为1800元/吨,目前9月的期货价为2050元/吨,以此衡量,早稻价格似乎还有较大的下跌空间。但是,1800元/吨仅仅是最低收购价而已。2007、2008年这两年的市场价都大幅高于最低收购价,高出幅度都在10%以上。2008年早稻上市期间的收购价约为1850元/吨,后期价格则不断上扬,年后收购价高者达2000元/吨。由于国家的强力托市政策,国内粮食价格并未受全球经济危机太大影响,价格保持平稳。因此,虽然国家统计局预计2009年早稻播种面积略有上升,但可以预计2009年早稻上市价格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考虑到国家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托市收购早稻,2009年收储的动力增大。如果到时候市场价保持在180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左右,那么各收储库点的收储冲动亦会将价格拉高不少,根据小麦托市收购的经验,拉高50~100元/吨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2009年早稻收购价很难低于2008年的价格。如果收购价在1850元/吨之上,加上收购、仓储、运输、资金等费用及正常的利润,早稻转售价应在2000元/吨之上。因此,目前2050元/吨的期货价格并未明显偏高。

早籼稻上市一周以来,江西瑞奇基本上牢牢把握了最大空头的位置(4月22日短暂旁落),截至4月24日收盘持有1683手的空单,占总空单的28.9%。

江西瑞奇成为“空军总司令”,某些人可能据此就认为后市看跌,毕竟这集中代表了主产区的意见。其实这并不能断定主产区人士看空早稻后市。因为期货市场总得有买卖双方,主产区注定主要充当卖方的角色。与空单相对集中相反,多单则较为分散。令人意外的是,作为早稻最大销区的广东,其辖内期货公司仅国际期货上榜一次最大多头,考虑到国际期货的全国背景,将其排除在外的话,广东地区期货公司居然无一上榜。这间接说明,目前早稻需求方参与期货交易的不多,多方接单者以投机居多。这也说明,广东等销区企业参与早稻期货的潜力大有可挖。

(2009年4月)

2009年6月9日,早籼稻期货一改上市以来的颓势,突然大幅上涨。主力合约0909最终报收于207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17%。成交量、持仓量也同时放大。全天成交48902手,增加45326手。日增仓7074手,总持仓量达16288手。

在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理解早稻价格的突然上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很可能是一些资金利用天气因素进行炒作的结果。

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稻价格的下行空间基本被封死。早稻期货自2009年4月20日上市以来,已经盘整了近两个月,价格波动幅度很小,人气涣散。在底部基本可以确定的情况下,一些多头资金有可能趁势投机做大,试探市场的反应,也可改变目前早稻市场一潭死水的格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不同,期货市场往往不能容忍价格长期不变,投机者的参与决定了在特定时刻期货价格总会起一些波澜。

6月9日的持仓结果显示,多头前三位被三家浙江期货公司占据,增仓幅度非常明显。浙江系游资炒作意图明显。游资仅仅起到了一个点火的作用,全天行情更多地还是散户跟风推动的结果。这个也可以从持仓数据看出来。

5月9日多头前20位总增仓2534手,空头前20位总增仓3147手。我们知道,一天的多头总增仓一定与空头总增仓相等。在全天价格大涨的情况下,前20位的多头增仓显著小于空头增仓,说明多头主力资金率先将全天的价格炒起来,吸引了散户的注意。散户往往是顺势炒作,既然价格突然启动,那么往往是顺势做多。多单持有分散,这就是为什么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在多空增仓前20位的对比上,多头不占上风的原因。游资点了一把火,散户跟风,最终导致了9日的行情。

游资点火一呼百应说明,目前早籼稻价格在资金人气面上是有一定做多基础的。但是这同时也说明,目前的价格带有很大的投机炒作性质。多单的分散,说明后市继续上涨也很困难。总体而言,在没有重大事件出现之前,未来早稻期货价格仍以震荡为主,只不过幅度有可能稍大而已。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