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名燮,字克柔,1693年出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在他三岁时他的母亲就生病去世了。后来父亲又续娶了郝氏。继母是个善良的人,对他很好。可是,在他14岁的时候,继母又病逝了,板桥又一次失去了母爱。万幸的是,他的养母一直陪伴着他,给他以母爱。
郑板桥天资聪明,3岁识字,5岁读书背诗,6岁读四书五经,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对联。幼年的郑板桥除了跟父亲学习外,还常聆听外祖父的教导。郑板桥的外祖父有着奇才博学,却过着隐居不仕、放荡不羁的生活,对郑板桥的性格、气质影响很大,郑板桥曾自称“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
大约在20岁左右,郑板桥考取秀才。23岁,郑板桥与徐氏结婚,育有两男一女,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真州(今江苏仪征)的江村设私塾教书。但当地农民生活十分贫苦,他的生意并不好。
郑板桥30岁时,他父亲去世,生活更加艰难,几乎无以为继。郑板桥被迫到扬州卖画为生,他自我解嘲是“实救困贫,托名风雅”。但是,由于他的画立意高雅,能欣赏他字画的人并不多。
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先是一个爱子早逝,39岁时,妻子徐氏也不幸去世,郑板桥更加潦倒。幸亏遇到一位朋友慷慨解囊,资助了他一千两银子,才算暂时摆脱了贫困。
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40岁时,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1736年,乾隆元年,44岁的郑板桥终于考取进士,取得了当官的资格。他后来刻了一方印章,曾对自己的科举生涯作了风趣的总结:“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乾隆六年(1741年)郑板桥49岁时,他被选为七品县令,去山东范县就任。郑板桥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人把县府衙门的墙壁打了百来个洞,说是为放出前任县官的恶习和俗气。
因为在郑板桥看来,县衙与外面隔着厚厚的墙,新鲜空气进不来,他需要自由自在与入交往,打破县令与百姓间的隔膜。不久,郑板桥便微服出访,接触社会,了解民情。由于郑板桥不摆官架子,办事公道,廉洁爱民,范县百姓都把他当作是个循循善诱的长者来敬重他。
乾隆十一年(1746年),54岁的郑板桥被调到潍县当县令。像在范县那样,他常常穿着便衣到潍县四乡去访察民情,关心着民间疾苦,救济灾民。
由于郑板桥秉性耿直,在处理诉讼案中,也不袒护地方富豪。尤其是在灾荒之年,为救灾民而开仓放粮,没把上司放在眼中,又命令城内大户设立粥厂,救济难民,这就更直接侵犯了豪商富贾的利益。所以在乾隆十八年(1752年)春,郑板桥竟被诬告有趁赈灾贪污之嫌,而被撤职。
郑板桥早就不想当这个县官了,12年的官场生活,两袖清风的郑板桥亲眼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民间的疾苦。他的宏图无法实现、才智无处施展,对现实极端不满,早就有告老还乡的想法,最后落得个如此结局,虽然冤枉,倒也满足了他的心愿。自此后他告别官场,先回老家兴化呆了些日子,然后来到阔别多年的扬州,以卖画为生,直到终老。
张维屏间《松轩随笔》中说:“板桥大乏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郑板桥三绝诗书画,一生中在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在为官期间,郑板桥无论是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郑板桥是我国艺术史上一位重要的画家,他的画以兰、竹、石、松、菊、梅等为主要描绘对象,而尤工于兰竹,将墨竹推向极致。梅、兰、竹、菊历来被称为“四君子”,再加上坚硬、经久的石头,在文人们心目中象征着坚贞、高尚的美德和傲岸、洒脱的为人,所以常被用做入画的题材。
郑板桥的竹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竹子千姿百态,多而不乱,少而不疏,体貌疏朗,笔力劲峭,是其人倔强的人格的写照。他善于通过简洁生动的线条勾勒,为我们展现出竹枝的坚韧和勃勃生机。他的画没有用彩晕色染的归画法,而是纸本水墨,在酣畅淋漓的墨色中传达出竹子的青翠或饱经风霜,韵味隽永,意境美妙,令人回味无穷。同时他的画,将自己具有狂怪风格的诗掺以书法用笔的画、掺以绘画用笔的字、放纵跌宕的印章结合起来,并熔为一炉,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绘画艺术,开一代之画风,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
郑板桥的诗词带有狂怪的特点,但也正是这种独特又生动的狂怪雄风,使他的诗词在清代的义坛上发山奇异的光芒。他的诗作内容广泛、思想深沉,形式上丰富多样,比如《逃荒行》、《还家行》、《诗钞》、《词钞》等。他的散文创作也饶有风味,如广为传颂的《家书》。
他的“六分半书”纵横错落、瘦硬奇峭,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画笔入诗,恰到好处地将绘画用笔的高度成就吸收到书法当中去。乾隆时有名的词曲家蒋土铨评曰:“板桥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说明他的书、画相互借鉴。二是他的行款布局如“乱石铺街”。陈书良在《郑板桥评传》中说得很好:板桥的字常常不是直写到底,而是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浓浓淡淡,一眼望去如马路上乱铺的石子,但细玩之下,却又发现有着音乐一般的节奏和韵律感。
1766年1月22日,73岁的郑板桥病逝,葬于故乡兴化城东。
郑板桥在书法、绘画、诗文、印石等方面均有建树。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推陈出新,给清代文坛、画坛增添了一丝生气,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他的为人、做官与他笔下的兰、竹、石一样,高洁傲世,从不妥协,一句“难得糊涂”,更是被无数人引为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