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德奥的一种文艺思潮。表现主义认为现实社会充满苦难、丑陋和罪恶,反对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和直接描绘客观世界的“所见之物”,主张用主观和畸形手法表现“心灵世界”中“自我的姿态”,将潜伏在内心的下意识冲动的欲望推向外界。表现主义音乐,就像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间的密切关系那样,同表现主义绘画相互影响,亲密无间。
表现主义音乐,为实现其主张,完全抛弃传统音乐原则,以无调性和无调式的“十二音体系”为主要创作手法。如果把印象主义看作帘外观景、雪中赏花的话,表现主义则是哈哈镜里显影像。
表现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是奥地利音乐家阿诺德·勋伯格。他的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发挥了十二音体系的写作技巧,比他们的老师走得更远。由于他们主要活动在维也纳,所以表现主义音乐也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勋伯格是20世纪知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于1847年9月13日出生在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他不曾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仅仅是凭着聪慧过人的天才和毅力而自学成名。勋伯格自幼酷爱音乐,8岁学小提琴,12岁已成提琴能手。后来由于父亲病故,家境贫困,没条件入音乐学院攻读。
到20岁,他向波兰籍犹太人音乐家泽林斯基(1872-1942)学了两个多月的复调。从此,掌握了复调音乐技巧,并在奋力拼搏中掌握许多作曲技巧和理论界知识。同时他结识了泽林斯基的妹妹,两人开始相爱。1897年,他的处女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获得好评。1899年,他完成了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升华之夜》。
1901年着手创作大型康塔塔《古雷之歌》,第二年因事搁浅,直到1911年方最后完成。1901年与泽林斯基的妹妹玛蒂尔德结婚。同年,到柏林任沃尔泽根剧场乐队任指挥。1902年,获李斯特奖金,在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1903年7月,返回维也纳,在舒瓦兹瓦尔德学院教授和声学、对位法。1904年,发起成立“音乐创作艺术家协会”。1907年热衷于绘画,并于1910年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1911年被聘为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师,同年再去柏林,在斯特恩音乐学院召开10次作曲理论讲演会,宣传了勋伯格的全新和声理论。同年《和声学》一书,使他成为作曲理论知名人士。1914年一战爆发,勋伯格参军入伍。战后回到维也纳,致力于教学和举办钢琴音乐会。1923年,勋伯格的爱妻玛蒂尔德逝世,他不胜悲伤。1924年,他去柏林,被聘为艺术学院教师。1925年,与著名小提琴家鲁道夫·柯里什的妹妹结婚。由于纳粹爪牙对进步艺术家,特别是犹太人的迫害,勋伯格不得不亡命国外。1933年到法国,1934年到美国,定居加利福尼亚,并加入美国籍。1951年7月13日,他病故于洛杉矶,享年77岁。
勋伯格是一个极具独创精神的音乐大师,但他也有着相当深厚的传统音乐根底。他早年曾是瓦格纳的追随者,所以早期作品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例如《升华之夜》。1908年以后,是勋伯格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他的创作逐渐舍弃了浪漫的语言,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趋向于无调性音乐的探讨。他彻底摆脱了传统大小调体系音乐思维的羁绊,投身到了一个没有调性约束的新天地之中。他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7个自然音和5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12个音同等重要,没有一个音能取得中心地位,这就是无调性。当然,这时他的十二音序作曲理论还没有建立,但是相对自由的无调性已能够说明表现主义音乐的特征,它成了表现主义音乐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
在技法上,除了较自由的无调性外,勋伯格还动用了被他称为“音乐旋律”的创作手法,使音乐独具一格。在勋伯格的音乐中,一条“旋律”线由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音交点上演奏,形成音色的8L动闪烁,在这里,和声、旋律和节奏都让位于音色,每一种音色都有繁复而详细的力度标记,令人眼花缭乱。
从音乐内容上看,茫然、失落感、灰色的忧郁等等,是这时期的主要色调。这时期最著名的《月迷彼埃罗》则是一种内心难以言明的复杂而奇异感情的表达。
彼埃罗原来是意大利喜剧中的一个丑角,穿着有皱巴巴的领子和大纽扣的白上衣,宽大的裤子,脸上涂着白粉,经常在喜剧中作为一个恋爱的失败者和被人取笑的对象。但是这首作品中的彼埃罗却有很大变化,他实际上具有神经错乱的心灵特征。勋伯格把自己想像成彼埃罗,借月光比喻自己的种种形象,犹如一缕月光照进玻璃杯里显现出许多形状和颜色。不过,他不写彼埃罗的有趣奇遇,而幻想出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例如第八首《夜》中,描绘了阴森恐怖的团团蝙蝠挡住太阳,给世界罩上愁霾。第十三首《砍头》中,彼埃罗想象自己因为罪行累累而被月光砍头。
勋伯格经常采用夸张的图表式形象和语言的曲折起伏来表现内心感受,使作品反映出孤独、痛苦和对生活失去信心,充满了精神上的荒诞。
在勋伯格打破了传统调性进入无调性音乐创作之后,经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沉默和探索,于20年代初期,勋伯格终于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新的作曲理论--十二音序列。一直到晚年,这种创作方法形成了勋伯格创作的第三个时期。
十二音体系的方法是用12个不同的音排列成一个序列作为基础,运用逆行、反行、逆行加反行等技术来发展这个序列,纵横交织,编排成曲。十二音音乐是无调性音乐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可以对大型音乐作品进行结构控制,把乐思有条理地陈述出来,形成新的组织性和逻辑性,以代替传统的调性在作品中所起的组织和控制作用。十二音体系只是音高方面的序列手法,对作品的节奏、力度、音色等没有任何限制。只是到了后来,勋伯格的弟子们才对这些因素加以全面控制。
十二音体系问世不久,便在欧洲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一些崇拜者把它奉若神灵,亦步亦趋地追随其数学计算般的法则。而一些作曲家则把它视为怪物,难以接受。他们认为序列音乐中听不到熟悉的弦律和民歌,音乐进行的线条往往离奇古怪,设计过程中的“优美”法则在听觉中根本无法辨别,和谐与不和谐的对比被抹平,实际走上了单调。总之,当时的舆论认为,十二音体系是勋伯格个人头脑中产生的非自然体系,因此是无生命的。尽管如此,十二音体系在后来风靡欧美,追随、效仿者众多,并被认为是“在音乐美学上最理想、最完善、最先进的思维方式”。它对20世纪音乐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勋伯格创立了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术以后,用这种方法写作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7-1928)、《钢琴协奏曲》(1942)、《一个华沙的幸存者》(1947)等等。在后来的作品中,十二音方法也经常随内容表现的需要而有所突破,并不是墨守成规的。
《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是勋伯格作品中最激动人心,最具有表现力的作品,作于他一生最后的时日。1947年夏,作曲家在他加利福尼亚宁静的休养地,接见了一位从华沙犹太区侥幸逃出来的人,他是少数几名幸存者之一。因藏身于废墟下的下水道中得以生存。他的口述使勋伯格无比激动,以致于他连续两天奋笔疾书,写下了具有无比力量的惊人之作--《一个华沙的幸存者》。
乐曲一开始,刺透人心的小号声,像鞭子一般地在鞭挞,呈现出已成废墟的犹太区在黎明中的一片污秽、冰冻的景象。男人、女人、孩子、老人,在他们出发走向埋尸坑前,全都集中起来,并大声自行报数。德国军官高声怒骂着,指使他的兵团用枪柄殴打、侮辱犹太人。但是,突然地,牺牲者异口同声地唱起了“被遗忘了的古老的信经”--《听罢,以色列人》,比迫害他们的人更强有力一千倍。因为这种人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以上帝为证,证明他们的存在。在朗诵的全过程中,各种乐器按独奏处理,丰富地发挥了表现主义所特有的一切音响效果。在合唱以齐唱形式进入时,这时的固定音型纯粹是十二音的,乐队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应用了全奏--长达20小节,具有激动人心的伟大气概,使人们惊愕得透不过气来,产生了异常激越的效果。
《一个华沙的幸存者》说明了无论什么音乐技术都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只要它是出自一位天才创造者的手笔。但是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这样说,没有其他一种技术能够这样确凿无疑地表现这种非人性的恐怖,在死亡面前痉挛的心态,以及人类面对这种恐怖的不可战胜的伟大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