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6404600000045

第45章 内心清净处,自有莲花开(3)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我们无法改变这一切,但却永远有能力让自己的心变得澄澈而富有智慧,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内心便会得到自由。

时光飞逝,世事无常,人们应当知道,所有的疲乏和压力,皆由因果所致。虚云大师曾对世人说过:时光长短,唯心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人若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凡事都是因为你自己看不透,内心空间被许多杂事占满,所以才有诸多焦虑和烦恼。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人只有定心、安心,不为外物杂事扰乱心境才能保持一颗澄澈之心,以一颗澄澈之心处事、做事,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顺应内心所求。

心境清明澄澈,心神安定,你才有大智慧。有时候不以外物为攀比的对象,才能做到安心,也恰恰是这份安心,才能带给你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曾听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国王到花园里散步,让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自己没有花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棵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那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我不和其他植物攀比,只想要自己安心生长,生气勃勃就够了。”可见小草之所以成为园中唯一富有生命力的植物,是因为它那份简单明了、神定心安的智慧。

虚云大师在讲佛法的根本要义时,曾提到戒、定、慧三字,这三个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世人总是贪染财、色、名、利,便被财、色、名、利所扰,因为人们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其实声色名利,七情六欲都是妄想,其实对于想做的事情,你只要一心去做就可以了,不必妄加于心,朝思暮盼,饱受其苦。妄想来了,就让它来,你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你那些我们一直念念不忘、带给我们诸多烦恼的事,终归会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想一想有什么不能忘记、不能放下呢,只有忘记那些不愉快的,放下那些不该背负的,你才有一颗澄澈清静的智慧之心,以这样的智慧之心为人处事,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清净心原来是本心

心清净的话,纵然是地狱,也能看成清净刹土,这世上最美最纯的,是人们没有被世俗沾染的天性。

本心指天生的心性。人的内心若清净,不被凡尘杂事困扰,那他的心境就回到了他原本的天性的状态,关于人的天性有三种观点:性本善;性本恶;性本空。佛家讲空、善,即后天随善即善,随恶即恶。善恶都是后天形成,因此人们要从善如流。

三字经中有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其中“初”的意思是人生命的开端,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质好,心质良好,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若清净,不被凡尘杂事困扰,那他的心境就回到了他原本的天性的状态,虽然这个世界上也有恶行存在,但是却否定不了人们本性的善良。

虚云大师曾说:“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心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所以清净心就是本心。”

古人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虚云大师对后面两句做了个解释:“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比喻,即是我们三界众生沉沦于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缠,被尘劳所惑,不得解脱,故拿梅花来作比喻。因为梅花是在雪天开放的。大凡世间万物都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气候寒冷,一切昆虫草木都已冻死或收藏,尘土在雪中也冷静清凉,不能起飞了。这些昆虫草木尘土灰浊的东西,好比我们心头上的妄想、分别、无明、嫉妒等烦恼,我们把这些东西去掉了,则心自然自在,也就是如梅花在雪天里开花吐香了,但是你要知道,这梅花是在冰天雪地里能开放,是切都是心在作怪,内心杂念多,不平静,随恶即恶。”虚云大师曾说过:“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修心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变得纯粹,从而恢复本心。”

为了恢复我们的本心,使心灵能变得纯粹,我们在平时做事时要懂得自保,懂得应变。那么如何自保怎样应变这就成了卫措施。这种情况下要学会察言观色,以不变应万变,使自己能从万恶中冲出来,使自己的本心不被外来的事物所干扰,保持清静的内心。这样善就会留在心中。

这里有个故事:有一个卖布的商人,人们都叫他韩老板。韩老板被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迷住了,这女子是个狐狸精,变成了人形,韩老板不知道,继续与她亲昵。日子久了,韩老板渐渐羸弱起来。

后来,韩老板的一位朋友替他求得了符篆,贴在房屋的暗处,用来劾禁狐女。那狐女暂时离开,几天后,又回来了,她并不怕那符篆。

但是有一天夜晚,她与韩老板共寝时,忽然披衣坐起来问:“你有什么特异的念头吗?为什么我觉得有阳刚之气,咄咄逼人,刺得我不能安宁呢?你给我老实交代!”韩老板说:“我并没有什么念头。我刚才只是在想,邻居的吴先生,迫于负债,把他的儿子卖为歌童,会受到坏人污秽、凌辱。我不忍心见到读书人的后代沦落至此,便想筹措四十两银子,将他赎回来,因此才辗转未眠。”

那个狐女听完韩老板的话后,急忙推开枕头说:“你有这此别过。”于是,她与韩某接了一个长吻,在长吻的过程中,她向韩老板的口中嘘了好一会儿气,就挥手别去。韩老板从此感觉自已的元气得到恢复,又像先前那样健壮了。

只有使内心回归到纯粹,透明,善良如初,心才不会受到牵绊。这世上最纯最美的就是你那颗真善美的心。

用清净心看世界

用一颗平常心品味人生,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更柔软、更懂得生活的真谛。

人们一直在寻找一方净土,以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快乐的生活。用平常心的心情品人生的味道,才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柔软,才能培养良好的世界观。

人活在世上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意外的麻烦事情,有时候会因为在一个事情上过不去,而生出许多烦恼,继而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埋怨自己或别人,人们会抱怨上天的不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其实事情发生了,我们改变不了结果,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时,理应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以一颗宁静的心对世界微笑。

佛陀常教导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不好的结局,就可导致人的意志消沉,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面对这种情况,佛家开解人们要有一颗清净之心,从容地面对生活中临时出现的各种磨难,快乐地生活。

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一笑而过,然后重整旗鼓;面对误解和仇恨时一笑而过,然后保持本色;面对赞扬和激励时一笑而过,然后不断进取;面对烦恼和忧愁时一笑而过,然后努力化解。

虚云大师62岁的时候,快到年底时,万山积雪,严寒彻骨,大师独自居住在茅棚,身心轻快,有一天,大师坐在炉边煮芋头,打坐等待着芋头煮熟,不知不觉却入定境。新春时,复成和尚来贺新年,见大师屋外虎迹遍满,没有人的足迹,觉得特别奇异,走进屋子看了看,发现大师已经入定,复成和尚用引磬替大师开静,大师一睁开禅眼,看是同卿复成和尚,就问:“你来做什么?”复成和尚回答:“我来贺年。”大师笑着说:“我们不是外人,有什么可贺的。”复成和尚问:“你吃饭了吗?”大师回答:“尚未。”

大师说着,打算举手拿芋头,但手一时麻痹无力,想举起来却又不能,复成和尚看了看锅里的芋头,芋头已经发了霉,他就问大师入定多长时间了,大师屈指一算,已经18天了,复清爽爽的,才会没有烦恼挂碍地入定。就如佛经中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世间法也靠清净心,心一定要清净,才能活得洒脱,没有烦恼。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着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了懊恼心,那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如能清除妄心,回归真心,则学佛之人必修成正果;世俗之人,也能除去烦恼,自在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