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
6397700000015

第15章 产业流变与跨地域合作(3)

尽管有一些港人认为,为了适应内地市场,香港电影在不断“内地化”和“去港化”的同时,逐渐失去了香港片的某些特点和魅力。但应该说,内地市场实际上成为了危机中的香港电影的“救命稻草”。港产片,特别是合拍片是内地电影市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香港电影年产量越来越低,本地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小,近年来香港的年总票房在9亿港币左右,而港产片票房则不过3—4亿港币。所以,香港电影越来越自觉地希望通过合拍,获得进入内地市场的机会,依靠内地市场支撑电影产业。一般情况下,一部在香港和内地发行的合拍影片,其内地票房常常是香港市场票房收入的3倍以上。以寰亚公司为例,2003、2004年内地电影票房分别是8亿和15亿,寰亚电影均占到10%。该公司内地市场收入在以超过100%的增幅提升。根据《寰亚综艺娱乐集团2004年年度报告》,内地市场在其所有区域市场收入中增幅最大,总收入达72,000,000港元,占该集团于2004年总收入的29.7%,较前一年的收入增加110.5%;而香港市场较2003年增加30.1%,亚洲其他地区温和增加14.5%,欧洲和美洲增加29%。

而由于合拍带来的跨界市场预期增加了电影制作的投资信心,往往也使合拍片制作更加精良,不仅在内地受到市场认可,而且在香港本地市场上也更加具有竞争力。2002年刘伟强以合拍片《无间道》拿下5504万港元的票房而稳坐冠军位置,作为合拍片,张艺谋的《英雄》则以2664万港元居亚军;在2006年的香港市场,华语电影票房的前四名都是合拍片,即《霍元甲》、《宝贝计划》、《墨攻》和《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香港十部票房最高的华语影片中,只有彭氏兄弟的《鬼蜮》和杜琪峰的《黑社会:以和为贵》没有在内地上映。可以说,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已经成为国产电影的绝对主力,并且也成为香港电影市场的主力。根据香港影业协会(MPIA)的统计,在2004年香港制作的64部影片中,有一半是合拍片。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合拍电影都将市场定位为内地与香港的跨界市场,在此基础上,再覆盖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亚洲市场,最后冲击欧美市场。跨界市场,是这时期合拍片的重要商业特点。

3)电影制作/创作资源的全面融合

在1990年代,除了与张艺谋、陈凯歌等一两位面向国际市场的内地导演合拍以外,合拍片大多是由香港出资、出人,而内地仅仅只能提供自然资源、场地资源和一般的劳力资源的协作。但是,2000年以后,内地的资本、导演、演员,甚至包括一些专业制作、技术人员,都逐渐成为合拍片的重要元素。

合拍片中,由香港明星“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改变,大量内地演员特别是女演员成为合拍片的主角。《2046》中由内地两大国际影星章子怡、巩俐出演;《如果·爱》中,周迅担任女主角;《门徒》中,张静初饰演女主角阿芬;《伤城》中,徐静蕾与梁朝伟和金城武两大巨星合作;《墨攻》中,范冰冰与刘德华合作;《宝贝计划》中,高圆圆与成龙合作;《龙虎门》中,两位主要女性角色的扮演者董洁和李小冉也都来自内地。与内地女演员在合拍片中屡唱主角相比,目前内地的男演员在合拍片中更多还是以配角面貌出现,如《宝贝计划》中的陈宝国,《墨攻》中的王志文,《七剑》中的孙红雷和陆毅等。在合拍片中,香港男演员的身影更活跃,而且严格来说,内地的男演员几乎还无人能够与香港的成龙、刘德华、周润发、金城武、梁朝伟,甚至谢霆锋、吴彦祖、周杰伦等男艺人的市场影响力相比。内地似乎是阴盛阳衰,而香港却是阳盛阴衰。

与此同时,两地电影技术人才的融合也相当活跃。中国星、寰亚、寰宇、星皓等香港制片公司纷纷加强与内地的合作。1994年创办的香港寰亚综艺集团(MediaAsia),自创建以来先后与内地导演谢飞、孙周、何平、冯小刚等合作拍片。2002、2003年的《无间道》系列成为寰亚集团的新起点。该公司2004年投资拍摄8部影片,均采用与内地的中影集团、保利集团、华谊兄弟等国有、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合拍的方式。

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不仅提高了华语电影的制作规模、制作质量,同时也借助于创意品牌在所在地的影响提高了影片的知名度和竞争性。当然,这些合作,对于内地电影业在制作流程、管理流程方面的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4)华语片品牌逐渐形成

如果说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中国电影基本是以“艺术电影”的定位,通过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方式进入国际空间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继《卧虎藏龙》,华语片已经开始通过主流电影发行公司进入国际商业院线。而且,可以说,凡是进入国际商业市场发行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片。《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功夫》、《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龙虎门》等一批大制作合拍商业电影相继进入欧美主流院线市场。其中《英雄》国际票房达11亿人民币,《十面埋伏》达3亿人民币。从1980年代以来,美国市场上票房前二十名的外语影片中,华语片就占有6部,其中,《卧虎藏龙》、《英雄》分列第一和第三,而2000年以后华语片在北美市场上票房排行前列的影片也大多是合拍片。《功夫》有2503家影院同步上映,《英雄》达到2175家,《卧虎藏龙》2027家,《十面埋伏》1189家。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上前二十名中的其他外语影片,只有《美丽人生》在超过1000张银幕上上映过。这种强大的市场覆盖和渗透能力,使得“在美国市场上,华语电影已经比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电影更受观众欢迎,而欧洲电影曾经是美国市场上最成功的艺术影院电影的传统来源”骆思典:《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刘宇清译,《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页25。。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正是合拍带来的结果。国际市场上华语片影响力的提高,对于内地和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随着好莱坞电影全球化战略和策略的深入,任何本土坚守,都会面临巨大威胁。电影的国际化,随着资本、市场、资源的国际流通,已经变成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从总体上看,这些合拍片中,一部分是在国际上获奖的艺术片,而商业片大多为武侠电影。李安、张艺谋、陈凯歌、吴宇森、冯小刚、王家卫、周星驰、陈可辛等导演,李连杰、章子怡、巩俐、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金城武等演员则通过这些影片成为了华语片最重要的国际元素,甚至开始被许多外语片选择用来增加影片的亚洲亲和力。合拍,使华语片获得了一定国际地位,也使中华文化成为一种电影品牌,香港电影的产业化经验、国际化平台与内地电影的丰富资源、广大市场相互结合,真正实现了互补共赢,为未来华语片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合拍时代:共造华语片

二十年来,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经历了种种发展变化,而从合拍模式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内地为主的制作模式。《英雄》、《十面埋伏》、《天下无贼》、《诅咒》、《集结号》等,主要以内地主创人员为主体,香港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等方面的合作。

2.香港为主的制作模式。《东邪西毒》、《汉城攻略》、《神话》、《如果·爱》、《宝贝计划》等,以香港主创人员为主体,内地方提供劳务、资金、场地、服务和发行等方面的合作。

3.内地资金,香港制作模式。前期香港左翼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部分来自内地的“统战”投资,而2000年以后,内地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投资邀请香港主创人员来完成,如《墨攻》、《投名状》等。

4.混合制作模式。内地与香港,甚至与台湾、与国外的主创人员、资金等等都以股份的方式混合在一起,形成多方合作,如《无极》、《夜宴》、《太阳照常升起》、《蓝莓之夜》等。

应该说,第四种模式目前越来越成为主流。2007年9月,由内地和香港演员主演的《色·戒》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11月,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授予了香港演员刘嘉玲;2007年12月,台湾电影金马奖几乎被合拍片包揽;《投名状》、《太阳照常升起》、《门徒》等合拍片在内地和香港都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可以说是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之年”,合拍不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普遍选择,甚至人们也难以分清究竟哪些是所谓的港产片,哪些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国产片。

大多数香港电影人都乐观地断言,香港与内地合作是不可改变的大方向参见“新浪娱乐”与香港电影人对话专集,http://www.sina.com.cn,2007年6月18日。,他们甚至认为将来内地和香港的电影在幕前、幕后、投资人方面都将走向全面合作,不应该也分不清港片、台湾片、内地片了,以后都应该称为中国电影或者华语电影。这些电影不仅要面向内地、香港,更要面向世界。内地优秀的导演、明星,香港成熟的对外销售网络、推广经验,应该融合在一起,以华语电影的整体优势,踏上文化产业的跨界之旅,共同创造华语片的大市场。

在这种未来的华语电影的发展版图中,将出现根据不同市场预期而生产的影片:

1.以内地或香港的单一市场为目标的中小制作影片(投资规模1000万人民币以下)。

2.以内地、香港跨界市场为目标的中大制作电影(投资规模2000万人民币以下),如《伤城》、《宝贝计划》、《天下无贼》等。

3.以全球艺术电影市场为目标的电影(投资规模2000万人民币以下),如《2046》、《三峡好人》、《太阳照常升起》、《色·戒》等。

4.以亚洲市场为目标的大制作电影(投资规模5000万以下),如《七剑》、《神话》等。

5.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超大制作电影(投资规模1亿以上),如《英雄》、《十面埋伏》、《赤壁》等。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目标引导下,未来华语地区合拍的地理分割即将越来越模糊,投资、主创人员、类型、市场都彼此包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拍的物理结合,将越来越变成后合拍的化学反应。实际上,从《英雄》到《投名状》,这种化学反应已经成为事实,在未来更将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国产片、港产片的称呼已经很难表明每部影片真正的身份,而华语片也许将成为共同的更准确的名称。

后合拍时代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化学反应不仅体现在每一部具体作品上,更会体现在产业的主体上,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内地、香港和其他地区的合资公司、股份公司,出现跨区域、跨国家的电影企业。内地的橙天娱乐2007年10月底正式成为香港嘉禾的最大单一股东,这是内地公司首次成为香港上市电影公司主要股东,也成为亚洲电影业打破地域性限制的一次重要尝试。这一新闻,从某种角度象征着香港和内地电影产业在2008年以及未来的合作之路:进入后合拍的化学反应时代。

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曾经评价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DavidBordwell,PlanetHongkong,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p.1.,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说,华语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更成功故事——中国国家形象和国家地位的上升,包括北京奥运会的召开都正在引起世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全球化环境下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从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华人文化长期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和美学风格所具备的文化差异性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中华文化不断扩展的国际影响带来的国际期待;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广泛合作带来的资源互补;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泛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则构成了一个接受华语电影文化的共同交流空间;此外,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带来的电影业投资、创作和发行的越来越国际化,中国电影工业的相对低成本优势,华语电影所形成的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和品牌价值的导演和明星、故事、类型等等,都将推动华语电影更多地走向世界。当然,内地与香港的电影的融合,是否能够避免由于相互的市场适应而导致电影创造性的丧失,充分利用两地优势为艺术创新留出空间;是否能够通过更大的市场平台,完整综合性的产业纵横整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影企业……应该说,都还需要进程来证明。

跨地域性与“无地域空间”

——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商业电影

孙绍谊孙绍谊,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研究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问题重新浮出表面,成为跨国界、跨文化、跨族群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成为学府和研究机构的“显学”之一。之所以用“重新”二字,意在说明“全球化”并非一种新的现象;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用词的话,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并非始于今天。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全球扩张的历史。政治、经济的殖民性扩张也伴随着文化版图的扩张。就电影而论,虽然卢米埃尔兄弟影片的跨国传播为中国等许多国家民族电影工业的兴起贡献巨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未尝不可以被看成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一部分,是19世纪世界版图重构在文化上的具体表现之一。另一方面,晚清以降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热闹非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拿来主义”、“全盘西化”的争论似乎也能在今天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中找到或显或隐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