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6393000000037

第37章 我们的隐私(3)

房东大娘六十多岁,白白胖胖的,对我们十分热情,有时她会走到我和麦穗的门口来,背靠着那棵木棉树和我们说话。有一天傍晚,我和麦穗正坐在门口乘凉,她突然走过来问我,你们有孩子吗?我还没想好怎么回答,麦穗说,有呢,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房东大娘又问,是儿子还是女儿?麦穗说,一儿一女。房东大娘感叹说,哎呀,还两个呢,你们夫妻俩的命真好!麦穗说,好什么呀?孩子多了花钱多,不然我们也不会跑到这么远来打工!麦穗回答时显得一本正经,她说的比真的还像。我当时想,麦穗可以去当演员了!

4

客车终于进入了湖北境内,我们离家越来越近了。穿过一片平原后,车子开始在山路上盘旋。司机说,再过两个钟头就到老垭镇了。车上的客人们听了都有点儿激动,有人还用抒情的口吻说,啊,要到家了!可是,我和麦穗却一点儿兴奋也没有,相反还感到有些难受。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朝夕相处将近一年了,虽然是搭伙过日子,但日久生情。马上就要分开了,心里多少有点儿难舍难分。在车上,麦穗大部分时间都把头靠在我的膀子上睡觉,简直把我的膀子当成了她的枕头。客车快到老垭镇时,车上的人都兴奋得有点儿坐不住了,而麦穗却沉得住气,仍然靠在我的膀子上睡觉,眼睛闭得严严的,还用手紧紧地将我的膀子抓着,像是生怕我跑了似的。我推推麦穗说,别睡了,快到站了呢。麦穗却说,让我多睡一会儿吧,一分手就再没有这么好的膀子靠着睡觉了!她的声音很低沉,显得有点儿伤感。

下午三点一刻,我们坐了两天两夜的这辆长途客车终于到了终点站。下车时,我和麦穗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要回家过年了,除了带上一年挣的钱,我们还为家里的人买了一些吃的和穿的。从下车的地方到车站的出口处,我们走了足足十分钟时间,这十分钟内,我和麦穗一句话也没说。从车站出来后,我们同时停了下来,又同时抬起头,她看我的脸,我看她的脸。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哭的,只见她的眼睛已经哭肿了。我不由自主地伸出一只手去,打算给她擦擦泪,但我的手刚伸出去又缩回来了。我猛地意识到我们已经回到老家了,周围说不定就站着认识我们的人,我们不能像在南方那样了。我轻轻地对麦穗说,别哭了,快把泪擦擦!麦穗说,你也擦擦!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自己也流泪了。

车站门口停着许多三轮车,车主见到背包的人就招手,问到哪里去。我走近一辆问,去羊村吗?车主说,去。我问,多少钱?车主说,十块。我马上掏出十块钱递给他,然后回头对麦穗说,快上车吧!麦穗就背着包匆匆去上车,从我身边走过时,她稍微停了一会儿,小声对我说,忘了我吧,回去对老婆好一点儿!我说,代我问你哥哥好!

我看着麦穗上了那辆三轮车,又看着那辆三轮车轰隆一声朝羊村方向开跑了。它跑得飞快,一眨眼就没了踪影。我心里一下子感到好空虚,好像是心被人掏走了。

那天回油菜坡,我的心情很不好,进村时,天已经昏暗下来。好在一进家门老婆就把灯打开了,这让我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儿。又是一年没见到老婆和儿子,我看到他们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老婆看上去又老了一些,耳朵后面还出现了几根白头发。儿子明显长高了,眼睛又大又亮,显得越发机灵。

晚饭后,我把包打开,将买给老婆和儿子的衣服全拿了出来。买给儿子的棉袄略微有点儿小,但穿一个冬天是不成问题的。给老婆买的是一件毛衣,是全毛的。以前我也给她买过几件毛衣,但都是混纺的,穿在身上起疙瘩。这次去买衣服时,麦穗也去了,她去为她哥哥买衣服。我事先还是打算给老婆买一件混纺毛衣的,但我在商店选衣服时,一抬头看见了不远处的麦穗,心里陡然就颤了一下,突然觉得买混纺的对不住老婆。我马上改变了主意,毫不犹豫地给老婆买了一件全羊毛的。我把毛衣拿给老婆试,她接过去先放在手里捏了捏,然后用责怪的口气说,像我这样的女人,穿混纺的就行了,何必买这么贵的?听她这样说,我的心一疼,像被什么戳了一下。

过年真快,一晃就到了正月初八,扳着指头一算,我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麦穗了。我突然想去一趟羊村,去看看麦穗,顺便问一下她还去不去南方打工。

羊村看上去离油菜坡不远,但走起来却要几个小时。我那天越过千难沟到达羊村时,差不多已是上午十点了。羊村这地方我不熟,从前也没去过,打听了好几个人,才好不容易找到了麦穗的家。令人遗憾的是,麦穗的家虽然找到了,却没见到麦穗的人。

麦穗的哥哥在家里,因为看过他的照片,所以我很快就认出他来了。他当时正坐在门槛上晒太阳。我一眼就看出他右边没有膀子,棉袄右边的那条袖子空荡荡的,软软地往下垂着。可能是我和麦穗之间有一种特殊关系的缘故吧,我看到她哥哥感到很亲切,好像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也有点儿特殊。

我走上去说,你好,请问麦穗在家吗?麦穗的哥哥警觉地看了我一眼说,不在,走亲戚去了!他对我显得很冷淡,也不请我坐。我想我应该自我介绍一下,让他了解我的情况后也许会对我热情一点儿。我说,我也是从南方打工回来的,家住油菜坡。我这么一说,麦穗的哥哥果然对我好了些,他说,哦,油菜坡我去过,我去那里给人算过命!

麦穗的哥哥说着就站起身来,要请我进屋里去喝茶。我跟他进去了,穿过堂屋进了里面的烤火房。火坑里烧着木疙瘩,朦朦胧胧的烟雾在房里盘绕着。麦穗的哥哥给我倒了一杯茶,我刚喝了一口,放在对面窗台上的一个镜框突然吸引了我。镜框里是一张结婚照,新郎是麦穗的哥哥,新娘竟是麦穗。我一下子就晕了,觉得整个烤火房都在旋转。过了许久,我问麦穗的哥哥,麦穗不是你的妹妹吗?麦穗的哥哥说,她怎么会是我的妹妹呢?她是我的老婆!他这么一说,我晕得更厉害了。

我不知道那天我是怎么从羊村回到油菜坡的。回家时,老婆出门打猪草去了,只有儿子一个人在家玩陀螺。我一进门,儿子就把陀螺扔了。他跑到我跟前,红着脸对我说,爸爸,我想问你一件事!我认真地看了儿子一眼,发现他的表情有点儿古怪,立刻就猜到他要问我什么了。但我没让他问,我抢先对他说,对不起儿子,我中间又回来过!儿子说,难怪呢!

我们父子俩话音刚落,我看见老婆扛着满满的一筐猪草回来了。虽然刚过完年,但天气已暖和起来,老婆打回来的猪草绿油油的,里面还夹着几朵黄灿灿的野菜花。我赶紧上前去接老婆肩上的猪草筐,接到手里时我想,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了。

原载《收获》2009年第4期

点评

两个在南方打工的同乡男女不期而遇,一场“婚外恋”就此发生。作家用克制的语言,舒缓的笔调,叙述一个基于基本生存欲望的“外遇”故事,没有浪漫的故事,只有平实的生活,搭伙过日子的两个男女在异乡彼此依赖,相互取暖。“我”的自我剖白坦诚而又实在,“我还从来没想过抛弃我老婆呢。我这人良心不坏,老婆在家给我种田,还给我喂猪,养孩子,苦劳和功劳都有,我是不可能抛弃她的。”老婆的“外遇”暴露后,“我”没有揭穿她,而是用与人同居的方式进行报复,表露一种底层人艰难而不乏辛苦打拼的人生态度,在对他们的境遇同情和理解的同时,也为我们揭露了底层人的心灵之垢。最终发现麦穗的口中的哥哥,其实是她老公的时候,也瓦解了“我”心底唯一温暖的希望。

故事本身不算新奇,语言平实但是很有表现力,底层人物的刻画真实鲜活,存在感强,情节设置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故事的闪光点在于主人公们一直保护的“隐私”总被看似无意地揭穿。妻子的“隐私”被儿子的童言无忌点破,麦穗的“隐私”被“我”无意中得知,“我”的“隐私”可能也被麦穗的“断臂丈夫”窥破,只是每个知情人不愿去当面说破罢了,可见,小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存智慧也是别有洞天的。

(王秀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