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积累财富(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6388400000032

第32章 积累财富是为了享受人生(1)

富裕和闲适是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状态,只要他们想方设法努力去获得并拥有它们。那些拥有丰厚的薪水收入的人们也许会成为资本家,在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果实中享有自己的正当份额。但是,只有付出劳动、精力、诚实和勤俭,他们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或他们那个阶级的处境。

目前的社会与其说是在遭受着缺乏钱的痛苦,不如说是在遭受着大肆挥霍浪费钱的痛苦。赚钱比懂得如何花钱要轻松容易得多。并非是一个人所赚的钱构成了他的财富,而是他的花钱和存钱的方式造就了他的财富。

当一个人通过劳动获得了超出他个人和家庭所需开支的收入之后,那么他就能慢慢地积攒下一小笔钱财了,毫无疑问,他从此就拥有了在社会上健康生活的基础了。这点积攒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它们足以使他获得独立。

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今日那些高收入的工薪阶层竟然没法积攒一个子儿。这实际上是自我克制和个人节俭的问题。确实,当今那些主要的实业界领袖都是由直接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所组成。正是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把工人和非工人区别开来,而这又取决于工人自己是愿意节约资金还是浪费资金。如果他节约资金,他将发现他会有足够的机会把它用于从事有利可图和有用的事情。

节省时间也就等于是节省金钱。富兰克林说过:“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某人希望赚钱,那么就得正确地使用时间。而时间也可以用于做许多美好而高贵的事情。它可以用来学习、研究、从事文艺创作和科学探索活动。时间可以有计划地节省。

计划是为实现某种目的所作的安排,以便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不至于浪费时间。任何一个经商的人都必须是有计划的和井井有条的才行。同理,每个家庭主妇也该如此。每件东西都应有它所属的地方,每个地方也都应该有它所属的东西。任何事情都有属于它的时间,而任何事情都必须及时完成才行。

没有必要再向人们重复宣扬节俭是有用的道理了。没有人能否认节俭是可以操作练习的。我们看到过这方面的许多例子。只要是许多人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其他人也可以做。而且,节俭不是一种使人痛苦的美德。相反,它能使我们免遭许多蔑视和侮辱。它要求我们克制自己,但也不要放弃正当的享受。它会带来许多诚实的乐趣,而这些乐趣是奢侈浪费从我们身上夺走的。

节俭并不需要很高的勇气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很高的智力或任何超人类的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某些常识和抵制自私享乐的力量就行。

实际上,节俭只不过是日常工作行为中的普通意识而已。它不需要强烈的决心,它只需要一点点有耐心的自我克制。只要马上行动就立即能见效!对节俭的习惯越是持之以恒,那么节俭就越容易,这种行为也就会更快地给自我克制带来巨大的补偿和报酬。

问题也许可以这样提出:当一个需要把他收入的每分钱都用来养家糊口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个收入微薄的人来说,他还能节省开支把它存放在储蓄所吗?但是,这样的事实就是存在,而且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许多勤奋和节制的人身上。他们确实能克制自己,把自己的业余收入存放到储蓄所里,而其他形式的储蓄也为穷人提供了积攒途径。如果某些人能做到这点,那么在相似条件下,所有的人也能做到这点,根本就不会剥夺他们本来就应该享受的快乐和幸福。

对那些收入丰厚的人来说,把所有收入都花在自己一人身上,这种做法是多么自私啊!即使他有个家,若他把自己每周的收入花在养家糊口上而不节省一点钱的话,也是不十足的不顾未来的行为。

当我们听说一个收入颇丰的人死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的时候——他只留下他的妻子和一个赤贫的家——让他们听从命运的摆布——是生是死听天由命时——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天底下最自私而毫不节俭的行为。

尽管相对来说,这种事例比较少。也许有人会主张捐款。但捐款也许能解决某些问题——也许根本没有。最后,这种不幸的烂摊子家庭会陷入贫穷和赤贫的境地。

然而,从很大程度上讲,节俭行为就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减少任何一次感官享受和快乐逍遥——如少喝杯啤酒或少抽一支雪茄——就能使一个人在岁月的过程中为其他人节省下来一些东西,而不是用于浪费在自己身上。

事实上,对于那些最穷苦的人来说,正是平日里的精打细算,无论这种为行多么的微不足道,为以后他和他的家庭遭受疾病或绝望无助时提供了应急手段,而这种不幸的情形往往是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光临他们。

相对来讲,能成为富翁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但绝大多数人都拥有成为富翁的能力,即勤奋、节俭、充分满足个人所需的能力。他们可拥有充足的储蓄以应付当他们年老时面临的匮乏和贫困。

然而,在从事节俭的过程中,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意志力。一个人也许会不知疲倦地辛勤工作,但他们仍然没法避免大手大脚地花钱,过着高消费的生活。

大多数人宁愿享受快乐而不愿实行自我克制。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收入全部花掉,不剩一个子儿。不只是普通劳动人民中有挥霍浪费的人,我们也听说过有些人把多年辛勤工作的收入在一年就挥霍精光的故事。当这种人突然离开人世后,没有给他们的孩子留下一个子儿。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事例。在他们死的时候,连他们曾得以枉身的房子这点家产也都早就属于别人了,因为不得不把房卖掉以便用来支付他的丧葬费和偿还他生前由于毫无节制的挥霍所背负的沉重债务。

金钱代表了许多毫无价值或者说毫无实际作用的目的;但金钱也代表了某些极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自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伟大的道德重要性。

作为自立的一种保障,节俭这种最朴素和平民化的品质能立刻就升华为最值得称道珍贵美德之一。“不要轻率地对待金钱,”巴威尔说,“因为金钱反映出人的品格。”

人类的某些最好品质就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使用金钱——比如慷慨大方。仁慈、公正、诚实和高瞻远瞩。人类的许多恶劣品质也起源于对金钱的滥用——比如贪婪、吝啬、大义、挥霍浪费和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短视行为。

没有任何一个赚多少就花掉多少的阶级干成过什么大事。那些赚多少就花掉多少的人们永远把自己悬挂在赤贫的边缘线上。这样的人们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受时间和环境所奴役。他们使自己总是处于贫困状态。他丧失了对别人的尊重,也丧失了自尊。这种人是不可能获得自由和自立的。挥霍而不节俭足以夺走一个人所有的坚毅精神和美德。

但是,如果一个人节省一点东西,无论节省的东西多么小,那么他的地位就会立刻改观。他积攒下来的少量资金将总是成为他力量的源泉。他不再是时间和命运的戏谑对象。从此。他能够抬头挺胸地面对这个世界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成了自己的主人。他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了。他既不会被收买也不会出卖自己。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能够充满希望地过上舒适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当人们变得明智和善于思考以后,他们就会变得深谋远虑和朴素节俭。一个毫无头脑的人,就象一个野人一样,把他的收入都花光。根本不为未来作打算,不会考虑到艰难时日的需要或考虑那些得依靠他的帮助的人们的呼吁。而一个明智的人则会为未来作打算;他在自己处于好运气的时候就会为将来可能降临到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上的不幸日子作些准备,并且也认真地为那些与他邻近和亲近的人们作些打算。

一般人在购买象车子或毛皮大衣等贵重物品前,一定会慎重考虑,并询问各方面的意见和想法。人们之所以以购买昂贵的物品时总是考虑再三,无法当机立断。这种不安正是担心花了钱会不会后悔,或值不值得花这种钱,而且这种情绪往往与金钱的多寡成正比。

在决定拿出一大笔金钱之前,人们之所以都会经过一番挣扎,主要是因为与自我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所购买的东西已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一旦别人批评物品,就如同批评自我一样。

鉴于这种情况,理财专家建议,在拿出巨款前,最好先咨询一下他人再做决定,但他人的建议只起到参考的作用,不能盲目地言听计从。

对于一个结婚的人来说,他得承担多么重要的责任啊!并不是很多人都认真地考虑过种责任。也许这种责任早就由上帝非常明智的安排好了。因为当一个人回避婚姻生活及其责任时,上述众多严肃的思考都会不存在。而一旦结婚,一个男人就必须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只要在他的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他就绝不应当允许匮乏光顾他的家庭生活,即使他从人生舞台和劳动中退出以后,他的孩子也不应该成为社会的负担。

为此而进行勤俭节约一项很重要的责任。没有节俭,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正直的——人就不可能诚实。没有远见、不替未来着想对妇女和孩子来说是残忍的,而这种残忍又是源于无知。一个做父亲的人把自己多余的一点钱财花在买醉上,没有任何多余的积蓄,当他死后,留给社会一个赤贫的家庭。还有哪一种残忍能超过这种残忍的?

然而,这种只顾及时行乐而不顾后果的生活模式在每个阶级中都存在相当大的市场。中层阶级同下层阶级一样,都对此感到内疚,因为他们的生活超出了他们的财力。他们过着挥霍浪费的生活,极尽炫耀、轻浮、享乐之能事。他们拼命地想致富,这样他们也许就获得了花费所需的财力——喝高档酒和吃美味佳肴。

多人在赚钱方面都极为勤劳,但不知道如何节省赚来的钱,或如何开销赚来的钱。他们有足够的技能和勤奋去做好前者,但却缺乏必要的智慧去做后者。

及时行乐的冲动俘虏我们,而我在没有思考它的后果之前就向我们的冲动缴械投降了。当然,这也许是健忘造成的后果,人们可以通过坚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者通过有力的手段来避免这种偶然开支。

节俭习惯的产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为了改善社会的境况、改善那些有求于我们的社会境况以及改善那些有求于我们的人的社会处境。

节省每一项不必要的开销,避免任何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一项购买交易如果是多余的话,无论其价格多么低,它也是昂贵的。细微的开支汇聚起来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花费!

动不动就购买一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在其他方面也出于阔绰的坏习惯。

西塞罗说过:“不要养成狂热的购物癖,这样你就会从中享受一种无形的收益。”许多人被那种购买便宜货的习惯冲昏了头脑。“这真是便宜得出奇的东西:让我们买下它。”“你买它有什么用吗?”“不,目前还派不上用场;但它一定会在将来;某个时候派上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