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6387400000042

第42章 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12)

其实,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商品。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艺术”或“商业”的对立,因为从创作者的观点而言,主流大众电影宰制了营销网络,连带使得电影的生态流于商业导向;而从营销端的角度来看,产业生存必须仰赖市场的回馈,无法承受伴随自由创作而来的潜在风险。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换句话说,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艺术与商业的二律悖反,而是经济方法该如何介入文艺领域的相关辩难。

综观文化经济论述的许多矛盾冲突,有一个被忽略但却极为重要的观念需要先厘清,即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先有文化价值,才有经济价值,亦即商品的经济价值建立在文化价值之上。

电影的确是文化商品,但它绝不只是一种商品。因为每一部电影都拥有独特性,也就是个体殊性(singularity),因此,电影彻底有别于其他的商品。一部电影焕发无数的旨趣,包含造型、叙事、心理、感知等等,也就是说,电影不仅涉及符号体系、文化底蕴、诠释架构、认同塑造,它更明确涉及了创作与艺术的生产。易言之,电影具有不可忽视的个体殊性,它首先承载了在地价值、象征价值、艺术价值,最后,才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文化经济到文化价值——人文价值与台湾电影的文化形塑

不是一个时代切片中的电影活动,都可以等量齐观。如果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解释台湾电影的起伏消长,显然严重忽略了其中复杂微妙的电影内容。

电影的制作与流通、文化的自主性与自身原则,确实必须面对市场逻辑的威胁。从台湾新电影以降的艺术美学态度,到当前高规格商品文化经济论述的大幅度转向,究竟台湾电影这个特殊的文化商品,放在艺术与市场经济问题上该如何被思考、如何被理解,正是近三年来全面进入文化经济论述及商品操作模式探求的台湾电影产业的关键课题。

在当前台湾电影的概念逐渐转变成文化经济大趋向的同时,台湾的独立电影制作,却在悄然地测试与教育观众。回溯1982至1986年之间,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美学等条件汇聚下所共同催生的台湾新电影,从侯孝贤导演到90年代新电影之踵继者如张作骥,独特鲜明的影像美学印记和人文精神、纪实性摄影、写实风格和长镜头美学范型(黄建业,1990;焦雄屏编,1990),共同形塑了台湾电影的人文思想脉络与多重人文观点演练的场域。

新锐世代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引以为傲的作者范型,依旧动力续航,从来不曾放弃以电影影像书写社会或历史论述。近三年来全面进入文化经济论述下的台湾电影中,这些作品,尤显珍贵。

一方面,创作与真诚,仍然是沉潜已久的中壮世代电影人守护的价值。特别是张作骥自《忠仔》(1996)开始,《黑暗之光》(1999)、《美丽时光》(2002)、《蝴蝶》(2008),到近期重要的作品《当爱来的时候》(2010),对于贴近现实生活、素人演员、边缘社会题材、富含视觉自由的场面调度的坚持,体现了台湾电影固有的关照人文层面的态度。

另一方面,这三年来,台湾电影一鸣惊人的处女作的千帆竞发,如杨雅喆童趣异想又切中教育时弊的《囧男孩》(2008)、印刻青春于我无悔的《九降风》(2008)、陈芯宜演绎台湾乡城又观点独具的《流浪神狗人》(2008)、陈宏一影像至上《花吃了那女孩》(2008)、戴立忍刻画底层社会坚韧生命力量的《不能没有你》(2009)、刘梓洁和王育麟幽默荒谬的《父后七日》(2010),尤其是钟孟宏影像美学精湛并且发人深省的《停车》(2009)以及《第四张画》(2010)等作品,确实可以看到,在戏剧、电视、文学、广告界魏德圣曾任杨德昌《麻将》(1996)副导,钮承泽由台湾新电影奠基之作《小毕的故事》的演员辗转成为电视偶像剧知名导演,杨雅喆曾任《蓝色大门》副导以及多部电视剧导演,陈芯宜探讨游民的纪录片《我叫阿铭啦》触动人心,知名广告导演钟孟宏影像风格精确冷冽,特别是在2006年以风格卓绝的纪录片《医生》一鸣惊人,陈宏一亦为资深的广告人与知名MV导演。滋养下见识了兴衰浮沉的台湾影坛中生代导演们,在一个历史契机之下,扬帆竞发,广告导演和纪录片导演转向剧情片领域。这许多中生代电影人,以新锐之姿在“海角”现象之后的集体起航,别具一番境况与意味。

综观其全貌,逐渐释放出丰饶的能量,潜藏于社会内部的电影思考,次第渗透到当前的电影创作之中。台湾电影在美学的地景呈现上,既有一贯坚持的现实脉络,也有全然有别于经典范式、讲求视觉精致与叙事表现性的电影,评议观点鲜明,影坛气象为之一新。

再者,台湾电影地貌的改变,也显现在千禧年后的一批纪录片和女性电影导演作品的大量出现。《流离岛影》(2000)系列纪录片正面挑战纪录等于纪实的期待,批判真实再现的主流纪录观念,其辩证与自觉的精神,证明在台湾电影创作的韧度仍然被持续坚持着。2003年之后在戏院上映的重要的台湾纪录片,从《生命》(2004)、《无米乐》(2005)、《翻滚吧!男孩》(2005)、《奇迹的夏天》(2006)到今年五月甫上映的《青春拉拉队》(2011)等,触动人心,又深具感染力与商业潜力,形成一股最不可轻忽的台湾纪录片动能。这些新进导演的纪录片创作,也对跨足进入剧情片体系,提供了机会,林育贤从《翻滚吧!男孩》(2005)到剧情片《六号出口》(2007)以及新作《翻滚吧!阿信》(2011),曾文珍从纪录片《春天:许金玉的故事》(2002)继而执导《等待飞鱼》(2005),呈现了多元发展的态势。

而台湾电影新势力的组成,也显现在女性电影导演的剧情长片创作上。女性导演不一定只能演绎女性电影,曾文珍《等待飞鱼》(2005)人类学式的宽宏关照,陈映蓉《国士无双》(2006)的商业喜剧经营能力,周美玲连续在《艳光四射歌舞团》(2004)、《刺青》(2007)、《漂浪青春》(2008)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同志电影论述,李芸婵挥洒童话般炫丽视觉的《人鱼朵朵》(2005),陈芯宜令人动容的《流浪神狗人》(2008),郑芬芬优雅流畅且在2009年票房抡元的《听说》(2009),等等作品,都有别于前一世代女性电影工作者艰困的职场生态。仅只十年之间,女性导演在表达面和内容面上,就已超脱过往女性电影的性别议题与架构,多元并陈、多部和声的现象,更成为台湾影坛最值得期待的一股新锐力量。

这些台湾电影的实践,显示出仍然有许多的电影工作者警觉于主流的商业竞争和主流普遍倾向单一化、宰制化的危机,拒绝依循由主流需求驱动的经济模式。这些影片在台湾影坛上所形成的光谱是极具意义的:在形成多元、分众的综效上,这些影片意味着近年来台湾电影脉络中的美学论述、历史论述、社会论述仍然存在,隐然势力雄厚、在地集体发声。

结语

现阶段台湾电影逐渐呈现出一种盛况,要观察这盛况将如何改变,或许还必须等到跨入了2020年代已有较为广阔的时空距离之后,才能得以完整探讨。即便此际当下,真正获致一个眉清目秀的描摹,仍然相当困难。但是,对现阶段台湾电影总体产业的观察与探索,和台湾电影新锐世代如何在当前产业已浮现出明显动能、却仍然相当浑沌、时而纵跃、持续变动的景况中,呈显多元并陈、多部和声的现象,亟待观察与探索。

自《海角七号》、《艋舺》的营销策略创下不凡成绩之后,数部旗舰电影如2011年秋后映演的巨制《赛德克·巴莱》,预估也将在2011年推升台湾电影年度总产值。电影在很多领域都被视为一股动态的经济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影作为消费、娱乐、诗学、音像艺术的复合体,其整体产业的脉动与前景,虽然不能缺乏经济的观点,但也不能在没有文化脉络的状态下被思索。

转变中的台湾电影,或台湾电影在2008年《海角七号》异军突起带来的春萌局面的意义,显现在产业发展至上、电影“文化”的概念不断往文化经济与市场考虑推升的明确态势中,重视市场的分众价值以求取文化需求与文化经济之间平衡。但是如何在经济生产力的勃发与文化生产力的倍增之间,寻找安身立命之道,这或许正是台湾电影当前应该面对的课题。

参考数据

黄建业,1990,《人文电影的追寻》。台北,远流。

焦雄屏编,1990,《台湾新电影》。台北:时报。

Throsby,David,张维伦等译,2003,《文化经济学》。台北:典藏。

Lull,James,陈芸芸译,2004,《全球化下的传播与文化》,台北:韦伯。

Bourdieu,Pierre,1986,“theFormsofCapital”,inJohnG.Richardson(eds.)HandbookofTheoryandResearchintheSociologyofEducation.Connecticut:GreenwoodPress.pp.241—258,

Gibson,L.andDeborahStevenson,2004,“UrbanSpaceandtheUseofCulture”,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Policy,Vol.10.No.1,pp.1—4.

Creton,Laurent(Dir.),2000,LeCinémaetl’Argent.Paris,Nathan.

Bonnel,Réne,2006,LeVingtCinquièmeImage:UneEconomiedel’Audiovisuel.Paris,Galimard.

齐隆壬,1990,《台湾电影批评的倾向:“观众电影”影评与“作者电影”影评》,《台湾新电影》。台北,时报,页40—46。

朱元鸿,2000,《文化工业:因繁荣而即将作废的类概念》,《文化产业:文化生产的结构分析》,台北,远流,页1—45。

刘大和,2003,《文化创意产业界定及其意义》,《台湾经济研究月刊》,第26

卷第5期,页115—122。

魏玓,2004,《从在地走向全球:台湾电影全球化的历程与类型初探》,《台湾社会研究》,第56期,页65—92。

廖新田,2006,《近乡情怯:台湾近现代视觉艺术发展中本土意识的三种面貌》,《文化研究》。

吴惠林、邱思嘉,2011,《城市新意象与电影的城市营销:以台北市为例》,《经济前瞻》,第133期,页101—108。

文化建设委员会,2003,《文化创意产业手册》。

台湾经济研究院,2003,《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调查与推估研究报告》。

台湾经济研究院,2011,《影视产业趋势研究调查报告─电视、电影及流行音乐》。

台北TPBO票房情报网,票房统计,http://www.taipeibo.com/,浏览日期:2011年3月25日。

台湾电影网,台湾电影、港陆电影暨其他外片获准演执照数历史统计(1999—2011/3)http://www.taiwancinema.com/IVaTrackback/trackback.asp?id=131,最后更新日期2011年4月20日,查询日期2011年5月2日。

台湾电影网,台北市首轮院线映演国产影片、港陆影片暨其他外片之票房历史统(1999—2011/3)http://www.taiwancinema.com/IVaTrackback/trackback.asp?id=132,最后更新日期2011年4月20日,查询日期2011年5月2日。

2007电影年鉴。数据源: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6157&ctNode=343

2008电影年鉴。数据源: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8415&CtNode=351

2009电影年鉴。数据源:http://tc.gio.gov.tw/ct.asp?xItem=60679&CtNode=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