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6387300000058

第58章 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6)

好莱坞的大厂体制在50年代之前的工业模式还有其重要的一方面——制作与发行一体的“垂直整合模式”。所谓“垂直整合”指大型电影企业对制作、发行、放映三个产业环节整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优生态电影工业链。这一模式引入香港后发展得更加成熟,如五、六十年代“邵氏兄弟”拥有固定的片场、导演、演员及制作人员,采用流水作业方式生产影片,同时又在本土及东南亚拥有庞大的发行网,故能控制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制造出香港电影工业史上一个最为典型的“垂直整合”。谙熟现代电影企业经营模式的陆运涛,更是将“垂直整合”模式作为“电懋”发展的指导方针。“电懋”先后将“永华”片场收入囊中,为其制片提供了保证。在发行、放映环节上,“电懋”除拥有国泰机构在东南亚地区强大的发行网外,也努力开拓本土院线。

当电影风格日趋多样化、大制片厂制度明显地出现颓势之时,好莱坞开始出现大制片厂制度和独立制片同时存在并和谐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体制不同于纯粹的独立制片体制和大厂体制,而是一种依托于大厂体制的独立制片体制,具体指小型的独立制片公司依附于一个有着庞大院线、设备和财力的大型公司,是大公司的“卫星公司”;在拍摄影片时,“卫星公司”能够得到大公司一定的财力支持,事后由大公司负责发行。“财务支持的程度,对题材、剧本人事上的干预程度,利润的如何分配,各依双方拟定的合同来执行”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P107.。这种体制在70年代之后也被香港模仿,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体制,融合了二者的优点,在这种体制下,既能使电影艺术家发挥出艺术个性,创作出具有艺术特色和美学追求的影片来,又能使电影创作保持其商业繁荣,特别是香港嘉禾影业公司,将众多的独立制片公司作为它的卫星公司,如“许氏”等独立制片公司都曾作过“嘉禾”的卫星公司。它们与“嘉禾”有的是长期的伙伴关系,有的是短期合作关系。这些独立制片公司由于有“嘉禾”这样的大公司的背景,“一是容易筹集资金,二是容易在院线排片”祁志勇.9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状况[J].当代电影,2002,2:P86.,所以成为90年代香港电影制片业的重要力量。“嘉禾”以这种“卫星制”而长期坚守独立制片模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香港电影状态低迷的90年代,“嘉禾”出品的影片一方面在类型探索上独领风骚,另一方面也一直保持着票房优势,这十年当中,嘉禾公司的港产片收入每年都是名列前茅,特别是“嘉禾”推出的由成龙、李连杰等超级影星主演的贺岁片《红番区》(1995)、《霹雳火》(1995)、《白金龙》(1996)、《一个好人》(1997)、《我是谁》(1998)、《玻璃樽》(1999)共创造了2.7亿港元的票房收入祁志勇.9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状况[J].当代电影,2002,2:P84.。

在追求最大利润的最终目的驱使下,香港电影较为完全地接受了好莱坞电影的现代化特性,跟上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步伐。在现代化的同时,香港电影也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本土特色,香港电影的本土特色亦影响了好莱坞电影。正是在这种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和谐互动中,香港电影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土化:香港电影的旗帜及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50年代之前,香港经济还“处于一种自然经济的状况之中,依靠天然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港口和地理位置,从事转口贸易和相关的港口服务等。自给自足的手工业仍是香港的基本产业活动。”李伟民主编.粤港澳社会关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P66.香港还没有进入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缓慢。这一时期香港的本土文化基本上还是对传统中原文化的延续,香港电影文化也是内地电影文化的延伸,显示出了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然而,香港和内地在社会形态上又存在较大差异。它本身仅为一个港口城市,在三、四十年代其大部分人口为“只具有从事专业技术性不强的简单劳动能力的体力劳动者”李伟民主编.粤港澳社会关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P67.,这一时期的香港社会,以体力劳动谋生为特征的劳工阶层占绝大多数,而以资本的拥有和经营为特征的工商富豪和官员、知识分子等社会上层仅占极少数。因此,香港电影如果想得以生存,必须面向大众的劳工阶层,其主题表现和形式表现也必须遵从劳工阶层的审美需求,主要出品具有浓烈省港文化的粤语影片,努力表现“草根”阶层,重娱乐性而轻思想性。这即是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不同于好莱坞电影的本土特性。

5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利用南来的内地资本和大批廉价劳动力,由服务大陆的转口港逐步改造成为以制造工业为主的工商业城市,迈向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傅葆石.港星双城记:国泰电影试论.载黄爱玲编.国泰故事[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P62.。经济的变化也在左右其文化的演进,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在港强行登陆。而离香港最近、较少受到儒家正统文化的规范和约束、与传统农业社会抑商思想相抵触且具有商品意识的岭南文化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P5.也在工业化社会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在香港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原文化尽管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以中原文化为主,融合岭南文化和西方文化而成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文化渐渐在港滋生,这是香港近现代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香港文学艺术发展的文化基础。在这种经济和文化氛围中,香港电影继续发扬之前重娱乐、重“草根”的特色,特别是同时拍摄粤语片、国语片和其他方言语种的影片,表现出香港电影作为地域性电影的重要特色。

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开始腾飞,从初期的转口港,成为发展中地区的前列城市。香港市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新一代香港人成长起来了,他们出身于经济生活较富裕的环境中,主要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已经没有了中国大陆的乡土记忆,民族意识也很淡漠,香港人的本位意识逐渐增强。因此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观赏品位上和老一代的香港人完全不同。作为电影消费的主导力量,他们对香港电影必然提出了全面强调娱乐性的要求。在这种需求下,香港的类型电影特别是功夫片和喜剧片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且打入了欧美主流院线。70年代末期开始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后,香港电影更是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它们以香港本土文化为主,并充分融合了好莱坞等其他国家电影表现手段的现代化特征,形成了具有强烈香港特色的电影。此时的香港电影,类型上更为多样,像包括武侠、功夫、警匪的动作类型,包括功夫喜剧、社会生活喜剧、鬼喜剧、后现代的无厘头喜剧的喜剧类型,以及恐怖、历史、言情等众多类型。

在具体表现方式上,香港电影的本土性主要表现为电影叙事中的极致性。香港电影从题材挖掘到表现形式都达到了一种极致化程度,特别表现在对具体细节的处理上,是一种局部被掏空然后再进行放大了的表现。这种极致性使香港电影集夸张与浪漫、煽情与纵乐、嬉闹与愚昧、血腥与怪诞甚至粗俗与失控于一体。对此,就连一些欧美影评人都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如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威尔曾引用的《纽约时报》影评人对香港早期功夫片如此评述:“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M].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P14.。这样的评价并非贬义,大卫·波德威尔对此解释到:“那些张狂的娱人作品,其实都包含出色的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是香港给全球文化最大的贡献。最佳的港片,不仅是娱乐大众的商品,更载满可喜的艺术技巧”[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M].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P14.。这种电影叙事中细节的极致化,使香港电影获得了极高的观赏价值。

好莱坞电影历来注重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元素,包括聘请外国导演、演员,以及吸收一些特具表现力的电影拍摄技巧等。香港电影积极吸收好莱坞电影的现代化模式,好莱坞电影也努力汲取香港电影的本土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功夫片”狂潮。2000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全球票房达到2亿多美元,继李小龙之后又一次以中国特有的功夫/武侠等本土元素征服了国际影坛。于是好莱坞便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中的动作元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人相继被邀到好莱坞拍片,在好莱坞打拼出了一定的市场。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开始重视香港的武术指导。袁和平在1999受邀到担任《黑客帝国》的武术指导使该片狂收票房。从袁和平开始,武术指导真正走红好莱坞,成为国际动作影片中不可缺少的行当。

重娱乐、重类型、叙事极致化、武术指导以及中国武侠精神等方面,成为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电影元素。而这些元素被好莱坞电影所吸收,便成为了引领好莱坞电影发展的具有现代性的元素。这也是香港本土电影对全球电影的贡献之一。

二者的互动对香港电影发展的启示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来讲,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互动都至关重要,好莱坞电影亦不例外。好莱坞电影也正是在保持自身品格的同时,充分吸收了包括香港电影在内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电影的现代性元素,加上雄厚的资本,才称雄国际影坛。

对香港电影来说,这种互动同样关键。首先,香港电影还应继续借鉴好莱坞电影的现代化理念和现代化元素,跟上世界电影发展的节拍。其中首要方面便是制片体制。实践证明,好莱坞的以大厂为依托的独立制片人制度非常适合香港。该体制融合了大厂体制和独立制片人体制的优点,它应该是香港电影勃兴首选的制片体制。

其次,现代化的另一重要方面为全球化,包括市场全球化、合作制片全球化等。好莱坞电影在战后渐渐衰落之后仍然以强大的好莱坞传统维持和复兴了新好莱坞,更以其全球化的文化意念,高度类型化的影片类型,庞大投资带来的强烈视听觉冲击等元素行销全球。同样,香港电影在电影生产不但满足本土市民观众的要求,更是行销整个东南亚、日本和部分欧美地区,这成为香港电影发展过程中极为辉煌的历史。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开始萎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香港的全球化电影市场也渐渐失去。因此如何重新进行全球化的市场开拓,是重振香港电影的重要方面。

第三表现在明星制方面。明星制是电影工业现代化的产物,香港电影已经孕育出了诸多明星,但是这些明星基本上都是在亚洲发展,甚至只是在东南亚。后虽有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人打开了欧美市场,但其他大多数影星更多是地域化的明星,并没有走向真正的国际化,或者进入到好莱坞之后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对于好莱坞成熟的明星体制操作,香港的明星制度仍然需要完善。

第四表现在包括影视合流在内的电影后产品开发方面。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现代营销体系,尤其重视电影的后产品开发。在电影的后产品开发方面,好莱坞电影一直有着比较广泛的产品线,包括(有线)电视电影、录影带(含VCD、DVD)和大量的好莱坞电影授权商品。“1990年时,好莱坞电影的授权商品的销售金额为665亿美元。”“像迪斯尼公司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收入是来自于授权商品,远大于电影票房;1987年一年,共有3000多家厂商生产出1.4万种迪斯尼授权商品,销售金额超过10亿美元。1990年,该公司周边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总价值达到25亿美元,在海外也有1亿美元的收入。”黄崇岳.好莱坞电影产业分析——产业矩阵分析法之应用[M].http://etds.ncl.edu.tw/theabs/service/detail_result.jsp.2003.第四章P7.香港电影的产品线明显地没有好莱坞宽广,其开发最为普遍的后产品似乎仅有DVD/VCD或者录影带的发行。即便如此,香港电影发行音像制品还是一种类似“自杀式”的方式,即在电影上映之后紧跟着出版DVD/VCD。以《无间道3》(2004)为例,“该片发行三天票房达1800万元人民币,但由于紧随其后的音像制品的发行,之后一个月的票房才有1800万。”于冬.北上乐与忧——评析2002—2004年港产合拍片的内地市场.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年第47期.面对这种状况,香港电影人真的要反思一下如何在电影产品线的广度方面做一些更为实际的工作。

在借鉴现代化理念的同时,香港电影更为重要的是要继续弘扬本土特色。发展香港电影的基础仍然是香港电影中的传统元素。纵观诸多打入欧美主流院线的香港电影,从70年代以李小龙影片为代表的功夫片,到新世纪以来《卧虎藏龙》、《功夫》、《七剑》等大片,其征服欧美观众的重要元素依旧为香港电影中传统的武打/动作元素,这种元素已成为西方人欣赏东方文化的一个独特角度,也可以被认为是复兴香港电影的重要角度之一。如何更好地开掘这一元素,是值得所有香港电影人深入思考和努力的。

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

司若

一、香港有个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