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6380300000036

第36章 隐性教育方法

隐性教育方法是指利用环境和情境使受教育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方法是我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也为我国历代教育家所重视。著名的“孟母三迁”就是利用环境进行道德教育的典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可以说明环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隐性教育方法的特点是,不系统地传授传统美德知识,也不对受教育者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固定要达到的目标,它的效果也不是立刻可以显视出来的。即这种方法的目标要求、功效等都是隐蔽的。

隐性教育方法主要有环境陶冶法和情境感化法两种。

一、环境陶冶法

环境陶冶法就是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隐性教育的方法。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如自然风光、校园面貌、家庭居室环境布置等;人文环境如,社会风气、学校风气、人际关系、家庭风气等,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正反面两个方面,好的环境对人有好的影响,而差的环境对意志坚强者可能反而有促进作用,对多数人则有不良影响。尤其人文环境在很多时候都起着负作用,我们的传统美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就看我们对不良环境抵御的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对环境陶冶法进行深入研究,时刻重视这一因素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充分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传统美德陶冶。

在自然环境利用方面,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到祖国名胜古迹游览参观,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校也应美化校园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家庭应美化居室,为学生创设一个培养传统美德的环境氛围。

在使用人文环境陶冶法时,首先学校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校有校风,班有班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者要加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良好的学校风气,自觉地以传统美德的言行来熏陶、感染学生。其次,家庭要有良好的风气,父母之间、亲属之间、邻里之间都应以礼相待,尊老爱幼,互谅互让,互相关怀等传统美德应首先在父母身上体现出来,让受教育者有一个耳濡目染的传统美德环境。再其次,教育者要让受教育者学会辨别优劣,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假,恶、丑现象有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提高抵制力,以免受其害。同时,也能找到社会上的真、善、美,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并学习这些人和事,对净化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环境陶冶法的形式

既然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那么环境陶冶法也可以分为自然环境陶冶法和人文环境陶冶法。

(1)自然环境陶冶法的形式。创设和利用美好的自然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形式很多。①游览学校在每个学期一般都要组织学生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旅游圣地去游览观光,在游览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欣赏了祖国的美丽河山,而且使学生增添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美德教育形式。②创设美好的校园自然环境。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也可以使学生的美德得到熏陶。对于班级来说,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室内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学习园地”内容常新,名人名言十分醒目的学习环境,无疑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他们每时每刻都感到必须发奋向上。对于学校来说,创设一个有树有草有花,一年常绿的环境,将领袖画像、著名科学家等名人画像、名言整齐挂在教学楼内,使学生时刻受到激励,促进学生的进步。③净化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居室的环境布置一定要有利于传统美德教育,有条件的家庭为学生单独布置一个房间除了学习必需的用具之外,还可以购置名人传记、名言录等课外书籍,使学校与家庭的环境能衔接起来。

(2)人文环境陶冶法的形式。人文环境陶冶是比较复杂的,陶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①良好的家风。家庭的良好风气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家长的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子女的传统美德接受程度。试想,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缺乏进取心,成天吃喝玩乐,脏话满口,举手就打,家庭缺乏温暖,那么学生不可能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子女之间互相关怀,亲属邻里之间以礼相待,家长作风正派,为人诚实,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孩子也会在这种氛围中形成良好的美德。②良好的校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很大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很重要,学校是受教育者养成传统美德的最重要场所。学校要树立良好的校风,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工作,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者要注意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为人师表,自觉地用传统美德的言行来熏陶、感染学生,班级要有良好的班风;要有浓厚的学习气氛,教育者要精心培育一个团结互助、关心友爱的班集体;同学之间也要有友善的态度,使传统美德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体现出来。③指导学生学会辨别事物,利用社会环境有利的一面,抵制其不利的一面。社会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各色人物良莠不齐,什么事情都有,因此,教育者在利用社会环境陶冶学生时,必须首先使学生学会辨别事物的真假、好坏、美丑,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抵制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抗“病毒”力,否则,就会造成还没有学会游泳,先发生淹死儿童的现象。

2环境陶冶法的特点

(1)隐蔽性。环境陶冶法是通过自然和人文环境来对受教育者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而环境并不能说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但通过这种形式确实达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功效,只不过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2)指向性。环境陶冶法就是通过环境来达到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指向性是十分清楚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控制环境,使环境为我所用,而不能让环境起相反的作用。

(3)复杂性。环境本身是复杂的,环境陶冶法也不易掌握,尤其我们教育工作者本身对环境还缺乏控制能力,有很多环境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这种复杂的环境,使环境陶冶法变得复杂化。正因为这点,环境可能变成教育的最大阻力,有时一年的教育甚至都抵制不了一分钟的不良环境影响。

3环境陶冶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环境陶冶法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但这种方法不能理解为是不加控制的无意识的随意行为,它也是有意识的,而且在学校自然环境的布置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此教育者在实施这一方法时不能采取消极适应环境的方法,而应该改造环境,使环境为我所用。即使有的环境是教育者无法控制的,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去抵制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利用优良的环境为传统美德教育服务。

(2)学校、家庭、社会三种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别,教育工作者在使用环境陶冶法时应注意三者的结合,绝不能把学校环境与家庭、社会环境分割开来形成一个“独立王国”,这种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样的教育缺乏抵抗不良影响的能力,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种环境相衔接,在对比中培养能力。

二、情境感化法

情境感化法就是利用某种情境来感化受教育者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可分为人格感化与艺术感化法等。人格感化法指教育者利用高尚的人格、道德品质对受教育者进行触动、感化,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艺术感化法就是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感化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不仅产生美的享受,而且从中受到感化、陶冶。

1情境感化法的形式

(1)人格感化法的形式。①教育者率先垂范。人格感化就是用对受教育者有影响的人物的人格力量来感化。对受教育者来说,家长、教师都是教育者,很多时候教育者的行为能直接感化受教育者。如在劳动时,如果教师不仅督促学生,而且率先参加进去,那么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跟着教师干,即使再脏再累他们也会坚持,这就是教育者人格力量感化的结果。这种方法就是身教胜于言教,只要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做出某种要求之前,自己率先做到,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做到。②利用英雄人物事迹。英雄人物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当然他们的事迹也是十分感人的。教育者可以讲故事或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往往会使受教育者心灵受到震撼,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有时甚至能终生不忘。

(2)艺术感化法的形式。①音乐。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通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一首优美的乐曲能使人陶醉,受到熏陶,同样,一首激昂、悲壮的乐曲也能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受教育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受到感化。②美术。利用美术进行感化的方式很多。如伟大人物的画像可以使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欣赏一幅美丽的作品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从事美术作品的习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大自然的陶冶。③舞蹈。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一种情感。受教育者在欣赏或创作舞蹈时,会受到所表现事物的感化。④诗歌。青少年学生大多喜欢诗歌。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著名诗篇,从自然的美丽到心灵的高尚都有诗歌来表现,受教育者无论是自己进行创作还是欣赏诗人的诗篇,都会得到美的享受,都会从中受感化。⑤电影电视。影视作品有许多是反映英雄人物的,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有许多好的作品,在欣赏这些作品过程中,受教育者会深深地为剧中的主人公的感人事迹所感化,受到一次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

2情境感化法的二个特点

(1)现场感强。无论是人格感化法还是艺术感化法都使受教育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感情得到激发。

(2)形象性。人格感化和艺术感化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联想,使传统美德教育能持久地在受教育者头脑中保持。

3情境感化法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这种方法要求教育者本身应首先做出表率,要具备高尚的品格、人格,尤其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否则无法感化受教育者。

(2)艺术感化应根据受教育者年龄特点进行,要有层次地进行,难度要适宜,内容要使受教育者能理解,绝不能搞强制的艺术感化,在家庭艺术感化教育中,尤其要注意这点,不要让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以影响艺术感化的效果。

(3)艺术感化内容应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许多艺术作品内容很好,但并不一定适合受教育者欣赏,这样的艺术作品坚决不要让受教育者欣赏,否则不但起不到艺术感化的作用,相反可以诱发受教育者不良的情感产生,这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