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6380300000002

第2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与特征

概述

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强调在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造就一代新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适应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指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体系,我们编著了本书。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概论,旨在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任务、内容、方法和途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产生、形成一定的传统道德;一定的传统道德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经济发展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受前一历史时代形成的传统道德的影响。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道德含有复杂的内容,其中既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道德,也有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从历史长河流淌的轨迹来看,它不仅包涵5000年古代传统美德,亦包涵140年的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40年的当代英模美德。

传统美德与新儒学的提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区别,就是传统美德不等于儒学。儒学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传统美德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提纯重释。传统美德在各不同历史时期虽有其不同含义、特征及其表现,但其普遍性、公德性、稳定性,被人们所共识、所发扬、所继承。所谓联系,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为源头的,以其精华为中流的。随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法比较准确、科学,语言表达具有时代感,容易被大家共同接受。若提“新儒学”,即使冠上“新”字,也有陈旧之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从宏观角度上看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博大精深、色彩纷呈,具有伟大的主体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不仅兼容并蓄,能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且能包容道家、佛家道德规范;不仅能融和外来宗教使之并存不悖,也能把征服她的外民族同化。例如蒙古族和满族曾建立过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但这些游牧民族学习、接受中原农耕文明,却又放弃本民族的习惯传统,先后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中国自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各地区和各民族都曾建立过独立的政权,相互间也曾长期混战,造成沉重的灾难,但每次分裂大都是短暂的,而且都复归于更高度的统一。所以,在这2000多年中,中国统一的时间约占2/3,分裂时间占1/3。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长期保持大致相同的疆域的国家,不能不说这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巨大的凝聚力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大一统式的包容性,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显著特征。

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前源流水,源远流长,具有深层的本体继承性。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虽然曾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是互相支持,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世界4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巳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4大发源地,有3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美德。就是这两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继承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如,孟子、荀子不仅将孔子的原本言行继承下来,而又将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孔孟之道。秦亡汉兴,汉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孔子儒学的独尊地位,使其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名教”。后来,历史发展到宋代,儒学不仅没有中断而大思想家朱熹又把《伦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归为四书,并亲自作《四书集注》。使三教融汇为新儒学。近代,清政府的锁国政策,虽被洋人大炮轰开,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非但没有中断,而与西方文化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又产生了现代新儒学。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强大的延续性,所以,从孔子到孙中山到毛泽东,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传统美德,其原本血统是一脉相承的。前一个社会道德必然影响下一个社会道德,下一社会道德也必然凝聚上一个社会道德的成果。那种割断历史,否定血统与传统的遗传与影响是不对的。当然,这种继承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批判的继承,发展的继承。忽略其原本的批判继承,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史延续的重要特征。

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虚怀若谷,善于吸纳,具有广远的立体开放性。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张骞两通西域、唐玄藏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这些历史重大的经济、道德、文化的交流活动,不仅对外进行了吸纳,而且也向外进行了结晶。说明中华民族从来不是自甘封闭的民族,发达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为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文化伦理传统,就在朝鲜开始传播。在日本,孔子的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日本文化伦理思想的主流。今天的日语,就是以汉字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经常使用的汉字尚有2000个。日本史学界公认,日本文化及其伦理道德文明是吸吮中国文化的精华而成长起来的。中华文明像一个强大的热力源,临近的东南亚、南洋诸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较多的国家,直到今天,仍然到处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优秀伦理道德传统的深刻影响和起到的巨大作用。

德国启蒙哲学的实际开创者莱布尼茨在《中国新论》中写道:“我们以前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为进步的民族存在。但事实上,我们却发现了中华民族了,它竟使我们觉醒了。”他断言:“要是理性对这种恶害(指由于宗教神权造成的无知、愚昧和苦难)还有救药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便是首先得到这种良好规范的民族了。”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向世界呼唤:“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传统在世界上深刻影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轴与主流,同时,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有着与日月同辉,普照人类的影响与规范作用。

以上我们从宏观角度审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具有的特征。从微观角度审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主要特征起码有以下4方面。

一是重视人际关系,或者说,重视人伦关系、人伦价值。孔子在“五教”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把“孝亲”观念加以扩大,把人际关系从家庭伦理扩大到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各种人伦关系中,尽管孔子也强调“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但他最重视“孝”。孔子对“孝”有比较深入的论述,不仅讲到对父母要能够“养”、“敬”、“色”,还要做到“扬名后世”、“以显父母”。

孟子认为,人伦之教最为重要。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5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确立了处理这5伦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了对立双方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思想带有一些民主色彩。

二是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具有民族特点的人道精神。在孔子和儒家的伦理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主要内容,就是爱人。“仁”也是关于爱人的道德意识。孔子所说的爱人,其对象不仅限于双亲,也不局限于宗法关系中的人,而是涉及到了社会上一般的人。《论语·雍也》中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里的“民”是指老百姓,“博施”是指对老百姓广泛施以仁法。在西方,古代思想家明确提出“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与之相比较,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了具有民族特点的人道精神。

三是在义利问题上,强调人的精神需要,重视公利和整体精神。义利问题,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或公私关系问题。总的说,孔子强调“义以为上”,主张“见利思义”,见到有利可图的事,首先要想到义,符合道德的利可以考虑,不符合道德的利就要抛弃。在义利之间,道德具有最高的价值。但孔子也不完全排斥利,在重义的同时,也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儒家伦理思想在义利问题上可概括两个特点:首先,儒家伦理思想强调,道德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是最重要的。如《孟子·告子》中所说:“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次,同义利关系相联系,从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上,或公私关系上来看,儒家伦理思想具有重视公利和整体精神的特征。如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讲“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里同西方的伦理思想,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伦理思想,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强调合理利己主义,是有不同特点的。

四是重视个体道德修养,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大学》讲儒家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目标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及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领和八条目的道德修养理论和修养方法,给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料,成为区别西方伦理道德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