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6375200000054

第54章 看不见的眼泪(2)

“谢谢啦……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它说得真对:‘妻子——并不是人间的天使,妻子在家里——是个恶魔。’……这句话简直是真理……你纯粹是个恶魔,一个恶魔……”

“我揪你的头发!”

“你揪吧,揪吧,把你惟一的丈夫打死好了!……好吧,我给你下跪……我求求你啦……亲爱的玛莎!……你就原谅我吧!……请把钥匙交给我!亲爱的玛莎!我的天使!你这个残暴的女人,你可千万别让我在大伙面前丢脸呀!你这个野蛮女人,你要把我折磨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够呀!你就揪吧……谢谢啦……我最后再求你一次!”

夫妻二人就以这种方式交谈了很久……列布罗捷索夫跪在那里,哭了两次,时而破口大骂,时而揉擦自己的面颊……待到最后,夫人从床上欠起身来,啐了一口,说道:

“看来,我这一辈子是非得受罪不可了!把椅上的衣服递给我,我的真主呀!”

列布罗捷索夫小心翼翼地把衣服递给她,理了理自己的头发,便到客人那里去了。客人们正站在将军画像前,望着他那双惊诧不已的眼睛,争论一个问题:在将军和作家拉热奇尼科夫两个人当中,谁的职位更高?德沃耶托奇耶夫坚持说是拉热奇尼科夫,主要强调他作品的不朽,而鲁普仁斯基却说:“毫无疑问,他的确是一位很好的作家,是的……他的作品既滑稽可笑,又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不过,倘若派他去领兵打仗,他恐怕连一个连队也指挥不了。可是将军却能指挥整整一个军团,因此谁也……”

“我的玛莎马上就来……”走进来的军事长官打断了他们的争论,说,“马上就来了……”

“我们打扰您了,真的……费奥多尔·阿基莫维奇,您的脸怎么搞的?我的天哪,您眼睛下面还有一块青!您这是在哪儿碰的呀?”

“我的脸?我的脸在哪儿?”主人不好意思起来,“唉呀,可不是吗!是这么回事……刚才我悄悄地走到卧室,想吓唬她一下,可是屋里太黑了,一不小心碰在床上了!哈——哈……瞧,玛莎来了……哎呀呀,亲爱的,你的头发太乱了!看上去就跟路易莎·米歇尔一模一样!”

玛丽娅·彼得罗夫娜走了进来,她头发蓬乱,睡眼惺松,但却神采奕奕,喜笑颜开。

“你们都很乐意到我家来,这真是太好了!”她开口说道,“多亏我丈夫殷勤好客,纵使你们白天不来,晚上也硬把你们拽来。刚才我正在睡觉,听见有人说话……这可能是谁呢?我就这么想……费佳让我躺着,别出来,嘿,可是我却忍不住……”

夫妻二人跑进厨房,晚餐开始了……

“做个结了婚的人真好啊!”一个钟头以后,一伙人从军事长官家里出来,普鲁日纳·普鲁仁斯基感慨颇深地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你心里知道,有个女人在爱着你呢……她还会在钢琴上弹奏美妙的曲子给你听……列布罗捷索夫真是太幸福啦!”

学监德沃耶托奇耶夫一声不响,他在想心事。回到家以后,他一边脱衣服,一边大声地叹了一口长气,于是妻子被弄醒了。

“你别把皮靴跺得咯咯响,笨蛋!”她粗声粗气地说,“你妨碍我睡觉了!在俱乐部里喝醉了酒,回到家还这么大声嚷嚷,瞧你那个丑八怪模样!”

“你就知道骂人,”学监叹息道,“你去看看人家列布罗捷索夫吧,瞧瞧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我的天哪!人家日子过得真幸福啊!看着别人那种幸福的生活,我真想痛哭一场。只有我一个人才这么不幸,你都快变成一个泼妇了。快挪开点地方!”

学监蒙上被子,一边在心里抱怨自己的不幸,一边就睡着了。

劳动、死亡和疾病

托尔斯泰

如果说哪一个古代传说值得人们去相信,那么有必要先考虑一下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传说。

他们说,上帝最初造人是使他们没有必要劳动的,他们既用不着房屋,也无需衣食。他们都能活到100岁而不知道疾病为何物。

一段时间后,上帝去瞧他这些新生的“婴儿”。这时候他发现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倒是互相吵架,各顾自己,各自之间没有一点爱护与关心,埋怨与诅咒弥漫着整个天空。

这时候上帝告诫自己:“这是他们各自分开生活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帝就把事情安排成这样:为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人们一定要好好劳动与工作。为了免去受冻挨饿之苦,他们就不能不建造住处,挖掘土地,栽种果树和谷物了。

“有了劳动协作一切才会真正变好。”上帝心想,“要是他们都是孤身一人,他们就造不了工具,伐不了树,运不来木材也盖不了房子,种不了地也收不了庄稼,纺不了纱、织不了布也做不了衣服。慢慢地他们就会明白,只有团结起来一起劳动,工作才会做得更好,他们的收获就会越多,生活就会越好。这样就会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彼此协作,共同做好事情。”上帝按照想法作了安排。

又过了一段时间,上帝又来看人们的生活情形,看看他的孩子现在是否幸福了。

而这一次令上帝更加沮丧,因为他发现人们生活得比以前更糟。他们劳动在一起(那是不得已的),但也不是大家都在一起,团体之间为了彼此的目的,你抢我夺。不停的斗争让他们变得更加无情与凶残,而且生活并未因此而转好。

上帝很快又有了新主意,他决定把事情安排得让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而随时又都有可能死,并郑重其事地将这个消息告知了他的儿女们。

“如果人们知道自己随时都会死亡,”上帝心想,“人们就会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用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上帝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次又失败了,因为当他又来察看人间的情形时,他看到孩子们的生活竟然丝毫没有起色。

由于知道人随时会死这个事实,一部分人便抓紧时间征服了另一些人,成为了所谓的强者。而后杀掉其中一些人,又用死去威胁另外一些人。结果是最强的人和他们的儿孙后代都不劳动,闲散得百无聊赖,而那些弱者却必须拼死命地干活儿,长年不得休息。仇恨已然演变成了质的对立,不快乐的生活伴随着人们度过一天又一天。

看到这些,上帝决定使出最后一招来补救了:他把各式各样的病魔派到了人间。上帝认为,病魔袭来或将要来临的时候,他们就会懂得,那些身体强健的人应该怜悯并且帮助那些患病的人,只有这样,同样的爱心会在同样的情况下来光顾你自己。

上帝又走了,但是当他回来看看人们有了得病危险以后的生活情形时,他已彻底失望了。上帝的本意原是要让疾病使人们联合起来,现在呢,事实恰恰相反。那些强健得足以迫使别人劳动的人,得病时就强迫不如他们的人来侍候自己,但是别人得病时,他们并不会释放一丝一毫的关心与帮助。那些被迫替别人劳动、在别人生病时又被迫去侍候他们的人,工作是如此地劳累,甚至当他们成为病魔的寄生体时,都无法腾出时间去对抗它。为了使患病的病人不致妨碍身体强健的人行乐,人们就把病人和健康的人的房子远远分开。实际上只要有一点点的怜爱与关怀,哪怕是一丝一毫也可以相应地减轻病者的痛楚,而现在这些病人只有在他们的房子里受苦,死在雇来看护他们的那些人的怀里了。这些雇来的人不仅没有热情,甚至还带着厌恶的心情。病菌的传染使人们不得不做出更多的隔离措施,而这一切使人与人的间隙越来越大。

此时,上帝真的生气了:“如果这一招还不能使人们懂得他们的幸福所在,那么就让苦难来教训他们吧。”上帝放弃了人们,同时也放弃了手中的苦难,将它撒向人间。

被撇下的人们显得很孤独,他们开始反省,并逐渐开始明白,他们大家是应该,而且也是可以过得幸福的。只是到了最近,才有少数几个人懂得,劳动应该是快乐的而且要积极主动。它应该是使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的共同的乐事。他们开始懂得,面对死亡,大家惟一合乎理性的事,就是在团结和友爱中度过我们有生之年的每分每秒。他们开始懂得,病魔来临时,团结友爱比彼此隔开要有效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