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后半期到十七世纪初期,诗歌、戏剧、小说、散文都很发达,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学的全盛期。莎士比亚的伟大的戏剧作品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如果说《神曲》、《浮士德》探索了人们生活可能达到的深度,那么,莎士比亚戏剧展现的广度则是登峰造极的。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英国。
十六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十四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封建经济开始衰落。英国的农奴制在十四世纪末期已经消亡。到十五世纪,羊毛业有很大发展。十六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成长更快,地中海航道的改变有利英国的航海业,英国战胜西班牙后夺得的海上霸权,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的掠夺,促成经济的高涨。资本主义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入到农村。
在政治舞台上,世袭贵族基本消亡,资产阶级和王权由相互支持利用,开始出现斗争。十四世纪兴起的市民阶级在十六世纪分化出资产阶级。世袭贵族在农民起义、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中损失惨重,到十六世纪已大部消灭。一部分贵族资产阶级化,成为新贵族。另一部分贵族垂死挣扎,勾结国外势力和专制王权斗争。王权联合资产阶级,维护专制地位,基本上消灭了世袭贵族。在进行宗教改革之后,王权控制了国教,排除了教皇势力的挑战,建立起独大的中央政权。王权利用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也支持王权。共同的敌人被打倒后,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表面化,双方互不相让,资产阶级掀起清教运动来反对代表王权的国教。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资产阶级打开了广阔的前景,民族国家的形成激励民众的自豪感,也促成文学的繁荣。人文主义思想在新文学的园地里开花结果,当时的文坛群星灿烂。但尖锐的社会矛盾促使社会分化加剧,文学也反映出不同的倾向,大体可以分为贵族和民主两类。
一些资产阶级作家如斯宾塞,带有浓厚的新贵族的倾向,他们关心资产阶级自身的发展,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但和劳动人民有很大距离,无视民间疾苦。
民主类的作家如莫尔、莎士比亚等,他们看到圈地运动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陷于饥饿贫困的绝境,城市贫民人数激增,政府不管下层民众的死活,颁布血腥的法令迫使他们廉价出卖劳动力。他们对劳动人民表示深厚的同情,不仅反封建,而且对资本主义也有所批判。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