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 取巧做事
6372000000006

第6章

以礼攻心,人情要储蓄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一方面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当今社会,送礼就是一种礼节,人情就是一笔储蓄。

1.储蓄人情,时时做好

做事会取巧的人,懂得时刻储蓄人情,而不要它透支。因为当你需要人情,而手头却恰恰没有的时刻,就是要坏事的时候。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不得以辞退保姆后,一切家事由夫人杨绛操持,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排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帮助,钱钟书多年后还报。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应当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个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遇到难处时,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就是积善。

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当做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以外,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遂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着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这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过,如果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德不期多少,其于及心。吾以一壶谈食而得士也!”即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人情之微妙由此可见一斑。

2.送礼的分寸和艺术

送礼可不是随便挑几件商品将对方打发,或者一股脑儿净挑好、贵物品填塞对方这么简单的事情,送礼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就是送礼的分寸和艺术。

送礼不仅要懂得分寸,更要懂得艺术。一个能把礼送出去的人,绝对是懂得做事如何取巧的人。

送什么,送多少,何时送,怎么送,都要有艺术。送得恰到好处是人情,送得不当是尴尬。不管是无意中送的礼,还是有意送的礼,都有一个让对方如何感受,如何认识的问题。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别小看这“一炭之热”、“滴水之恩”,这样的人情可得倾林相送,涌泉相报。

“人在江湖走,难免会湿鞋。”谁都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而我们在危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内心会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袁术部下为官,不过是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发生了饥荒,兵乱使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一看周瑜年轻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谷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见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一番大事业的机会。

对身处困境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一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因而形成友情。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好送礼的分寸和艺术呢?

(1)不可过分给予。因为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

(2)不要对别人的恩情过重,这会使人感到自卑乃至厌倦你,因为他一方面感到自己无法偿还这份人情,二来觉得自己无能。

(3)不妨对别人施以小恩小惠,不要让对方以为你在故意讨好他,否则,你施与的“人情”也就不值钱了。

(4)对方不需要时,不要“自作多情”,因为这时你送人情会让对方感到多余,对方可能并不领你的情。

(5)送人情不能临时抱佛脚。对方知道你有比较重要或麻烦的事要托他,你遇事抱佛脚而施与人情也是不值钱的,至多能把你所托之事办下来,下次有事再托,还要重新送上情分,就像人情买卖一样,一把一利索。倘若对方办不了此事,或者你送的人情太小气,抵不过对方所要付出的代价,对方也不会轻易领你这份情。甚至干脆回绝你这份情,让你讨个没趣或尴尬。3.放长线,钓大鱼

交友要有长远眼光,尽量少做临时抱佛脚的买卖,而要注重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枉费在那些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本。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遇到了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后来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

友情投资,宜走长线,拜拜冷庙,烧烧冷灶,平时多烧香,哪怕是只言片语的问候,亦是交友之道。

(1)闲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疏远,朋友之间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惜的。这就需我们大家一定要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有位刚去美国的朋友来信说:

“我们在这儿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朋友,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朋友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

“我们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去郊外,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说,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

“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平时我们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看朋友,因为交通太挤。

“但我们常常和朋友通电话,这是我们惟一可以应酬朋友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哪怕是寒暄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

“但有事情时,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我儿子肚子痛,我急忙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想办法,他马上驾车从70公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我儿子患了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孩子进医院做了手术……”

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曾有过?

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当上总理,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位部长,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呢?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一定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登天本事,别人也不知道。

(2)友情投资,宜走长线

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友谊之花,须经年累月培养。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因为这样做,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线。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求人也是一样,如果逼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

某中小企业的董事长长期承包一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与一般企业家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重视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谁都知道,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

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中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会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做准备。

这位董事长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总会有几个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科长、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

4.送礼要送到心坎上

送礼送得恰当,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它不仅让受礼人接受得轻松、愉快,而且送礼者自己也会很开心。礼品是感情的一种载体,一个人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不同的地方来施礼,所以这也是社交礼仪中的一个规范行为。

不管是什么样的礼品都是表示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或表示酬谢、或有求于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对于礼品的选择,要符合这一规范要求,要针对不同的受礼品者的不同条件来进行区别对待。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让受礼者感觉到你的礼品是不同寻常的,所以就觉得非常的珍贵。

一般情况下,对家贫者送礼,要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来说,要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要以纪念性为佳;而对于朋友,要以趣味性为佳;对于老人,要以实用为佳;对于孩子,要以启智新颖为佳;对于外宾来说,就要以那种很具特色的礼物为佳。

还要牢记住的一点就是,礼物的好和坏是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好的礼物不一定就是价值不菲的,所以在送礼物的时候只要动动脑筋仔细想想的话,相信你能够想到一种既经济又能够把你的情感传递出去的有意义的礼品。

最好的礼品是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选择礼品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达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效果。

当今社会,中国传统的习俗讲究人际交往礼尚往来,直至今日仍被公认并保留着。特别是求人办事,有时确实要送人礼物。但送礼时应该想一想究竟谁才是你要送的对象。

送礼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能反映出感情投资者的一种文化和教养、交际水平,还能反映出他对对方的一种了解程度、关系的远近。但有的时候也会因方法不当、时机不对、礼品不妥而事与愿违,反而人情未结,芥蒂又生,真是划不来的。

所以,要思量好各位“重要人物”的作用了,看他们谁对这件事有主决定权,起裁决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这时,礼物送到点子上了,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但反之,如果把礼物送给了不相干的人,就会收到不同于现在的成效了。

送礼的目的,就是要让收到礼物的人感到高兴,让自己所求他办的事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时,就真得要动动脑筋了。送什么呢?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喝酒;有的人爱好吸烟;有的人很有艺术品位,他们对字画、古董、一些世界名著等情有独钟。只要懂得了他的喜好,送上他喜欢的礼物,他才会动心和动情,这样他才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

给人送礼一定要依据自己要办事的大小,如果要是事情较大的话,对自己的利害关系也很大的时候,就应该多送一些,如果事情不大,就可以适当的少送一些。

有时也要根据对方要出力的大小、费周折和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小来确定礼物的轻重。要是事情难办,比较费力,所承担的风险较大,那不用说就要多送一些,反过来,少送一些就行了。

最后,则要依据当时社会的消费水平了,按平常的情况来说,送礼的多少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所得有关。

送礼的场合是可以随机应变的。有很多人特别喜欢选择在晚上到对方家里,但这未必是最好的拜访时机,因为晚上的时间,很可能对方不在家,送去了礼物却未见到要见的人,真的是很遗憾。也许在家,但又有别的客人在,所以即使带了礼物也不会如你所愿。最好的时间就是在他(她)上班还没动身之前,这样既没有旁人的打扰,又可以把他(她)堵在家中。

其实,送礼的关键还是要有适当的理由。在送礼时总要有一个恰当的理由,没有理由的送礼,别人如果碍于面子,碍于外界的谈论而推脱,这时就更加的麻烦了。

但有了理由就好办,比如说在对方生病、生日、子女考上好的学校等这些特别的日子,就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事出有因,名正言顺,所以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在谢你的同时,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这时礼是送到了,可你来的目的还没实现呢。你千万不要说:“我送礼其实是想让您帮忙办点儿事。”如果这样说,对方肯定是不会接受的。怎么办呢?这时也不要过于死板,只要找一个恰当的理由,让对方收下礼再说。

比如,如果有对方的孩子在旁的话,你就可以把这礼物推到孩子身上,说:“这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您没关系,就是不找您办事,随便来串门也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嘛。”

再者还可以把这件事推到不在身边的爱人身上,说:“您看这,我就说嘛,找您办这事用不着拿这些东西,但我爱人说啥也不听,非让我拿着不可。您看这东西也拿来了,就放您这儿吧,要不然等我回去,她又说我不会办事,没法交代不是。”

同时还可以把这事归到朋友的身上,可以这样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客气。”再有更高的方法就是把理由推到对方存在的“难”处,你可以说:“你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要让您花钱破费不成?这钱呢,您先拿着,必要时候替我打点一下,不够时我再给您拿。”关系更近一步的还可以再和他套套近乎:“我知道,咱俩之间办事哪还用得着这,但万一有急用呢,还是先放你这,用就用了,不用你再给我不一样嘛。”在这种带有人情味的方法中,不仅让对方听了觉得特别的舒服,而很有把握把礼物收下而不是拒绝。那么所托的事自然就好办多了。

在现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里面,人们年复一年地在礼物上花费大量的钱财,每年都又增添一些送礼的节日,从祖先的诞生日到你邻居家小猫小狗的生日,真可谓是面面俱到了。

有时候为了能够买到合适的礼品,很多人都会感到自己的时间和想像力还是不够太丰富。有些人甚至还会一下子买回大批同样的东西,再分别送给不同的人。这样的做法往往是收不到效果的,因为同样的礼物是不适合送给所有人的。

所以,做到少花钱办好事这才是最为重要的。真的掌握了送礼艺术的人不会简单地用礼品去讨好别人或者是去尽义务,他会用比较适当的方式把他所要传递的信息比较准确地传递出去。

有时礼物能不能送出去,也是很令人头痛的事情,有时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词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这样的话,对送者来说是十分尴尬的事不说,还弄得个钱是花了,事还没办成。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就行了呢?这时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了。

(1)借花献佛

假如你给对方送的是一些土特产品,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的给他买,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的。

(2)暗渡陈仓

如果说你给对方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的话,千万不要谈到“送”字,可以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关系也近了,礼也送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乎。

(3)借马引路

有这样的情况,你想送礼给人,而你与对方却又八竿子拉不上点关系,不好直接去送,你不妨选受礼者的生日、婚庆,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一般受礼者便不好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好意是你出的时,必然会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4)锦上添花

一位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很多的照顾,一直都想回报,但是又苦于没有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中镶着的字画竟是一幅拓片,跟屋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

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在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他赠的字画。这位学生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老师不但没反对,而且喜爱非常。学生送礼回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如果不能“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是良策。

(5)异曲同工

有的时候送礼不一定非要自己掏钱去买,然后再大包小包地把它们送过去,其实有很多时候,人情也是一种很好的礼物。

例如,你通过了一些关系买到出口转内销、出厂价、批发价或者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以后,他们也会在拿到这份东西的同时,把你送他的那份“人情”当成礼物收下了。在这件事情上,你没有花分文,只不过搭上点人情和工夫,这样所收到的效果和送礼是不一样的。受礼者因交际而花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送“情”者无本万利,所以说是自得其乐又能有效沟通。

5.人情也可拿来做生意

生意场上免不了你来我往,这就要在生意之外来点感情投资,多一点关心,多一份帮助,当自己不顺利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助你一臂之力。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且最容易被感情所左右。虽然生意场上以利益为重,不讲情面,但是,通过人情做成生意的却大有人在,关键看你怎样利用人情来为自己做事了。

日本大神机电在沪登报征聘华籍高级雇员。不满30岁的张先生凭一口自学的流利日语,轻松地通过考试,当场被聘为业务代表。

上班第一天,商务处主任大竹先生向张先生详细介绍任职后的工资、待遇、补贴、福利,去日本联系业务的机会以及晋升的可能。大竹又对张先生说:“请张先生多多为大神出力,拜托了!”说罢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张先生深受感动,连忙起身还礼,并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好。

张先生果然成功了,三年以后被提升为驻沪商务处的副主任,当上大竹深可依赖的副手。

当然,张先生能这么顺利,全靠平素的经验积累和勤于思索,尤其是第一次出马就走弯路的教训,给了他有益的启示。那是张先生首次代表日商与上海一家五金公司洽谈中国钨砂的购销业务。钨是冶金、机电、电子、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中国钨砂品位居世界之最,一向被国际市场器重,也是中国五金矿业的免检产品。但由于某西方国家的作祟,中西方的一些官方进出口渠道不是很畅通,于是,民间的转口贸易就成为外商眼热的生财之道。此番大神公司上海办事处派张先生登门,意在征询试探。他走进这家公司的业务科,见四处胡乱地堆着杂物,办公桌上散着碗筷,有的在看报纸,有的在闲聊,有的在电话里谈私事,却没有一个人接待他。张先生掏出美国烟散了一圈,才被告知科长不在,继续遭冷落。过了一会儿,一个打完电话的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上前搭话。

张先生极想通过这个小伙子促成交易,尽力把涉及的双方利益全都说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可小伙子听完后却摇摇手,说自己“做不了主”。张先生又介绍了促成这笔生意的方法、步骤。小伙子又笑了笑说:“不要讲那么多,生意成不成对你关系很大,对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我不会多拿一分钱的奖金。”

为了等待可以做主的科长回来,张先生就与小伙子闲谈起来。话题慢慢地由电影扯到歌星,张先生说自己认识香港某著名歌星的经纪人,小伙子立刻来了精神,称赞张先生“脑子活络”。张先生是上海人,当然知道这句上海话中隐藏着的那种涵义,他当即拍胸脯许诺:下午就送几张这个歌星在上海举办演唱会的票子来。这一招使小伙子竟有些眉飞色舞了。

张先生虽没有搞到歌星演唱票的路子,但讲信用。从五金公司出来,他驱车赶到体育馆门口,高价买了10张黑市票,再折回五金公司业务科。小伙子惊喜了,全科人员也开始重新认识张先生。于是,热气腾腾的香茶端来了,亲热的脸庞凑近了,并且不再把他当成外人。

“慢慢来,跟我们公司做生意,总是开头难……”小伙子劝慰张先生。科里的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告诉张先生:“只要能跟我们业务科搭上线,这桩生意随便你怎样做,公司头头没有一个懂业务,关键是叫他们愿意跟你做买卖。”张先生当即答道:“我想办法再弄点演唱会的票子……”“这对头头没有用。”小伙子断然否定。张先生一脸沮丧,掏出十几只进口一次性打火机分送给每个人,请求帮助。

同乡之情最容易贴近,洋买办在自己面前是个弱者,更能使上海人的自尊心获得满足并慷慨地付出同情。业务科的人替张先生出谋划策了:“只要张先生把日本老板带到公司里来,公司领导就不得不出面接待,到那时大伙帮着说说,再特别强调一下你们商社是我们公司的老关系户,成交就不困难了。”

在张先生的疏通下,事情很简单也很成功。公司头头见到了日本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双方拍板成交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张先生经他人之手导演的反客为主,恰好符合中国的国情——倘若只是打通上层,那将面对下面各个环节的困阻,未必能办成事情;假如仅仅疏通下层部门,也不一定能与当权者签约,因为下面的人为避嫌而不肯多说话;惟有借助于以内为外、以外为内的角色移位,才能达成交易。

此后,大神株式会社驻上海商务处很快成为上海这家五金公司的主要外销渠道,而上海这家五金公司也逐渐变作大神株式会社驻沪商务处的重要业务支柱。虽然双方还算得上互惠互利,但谁又能算得清是否利益均等呢?

在生意场上,有时候希望渺茫,你不妨先与对方周围的人交朋友,增进彼此的感情。然后,再靠这些人做“内应”,事情往往就能办成。

人情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它如同做菜时用的盐,如果少了,则淡之无味,放得多了,则难以下咽,任何人也不会有食欲。做事会取巧的人,懂得把人情做得恰到好处,让人食之如甘饴。

6.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关系,在于平日培植,平日互相帮忙、互相照应,一旦有事相求,邻居岂会不倾力相助?

在与邻居交往过程中,要谨慎持守舍己为人、亏己利人、薄己厚人、损己益人的原则,别人就会心悦诚服。

老子说过:尽力照顾别人,我自己也就更加充实;尽力给予别人,我自己反而更加丰富。这就需要至诚,以最完美的德来辅这个最崇高的诚,使它感人至深。他人有恩德于我,虽是一碗饭的施舍,不能忘记;我有恩德于他人,虽是生死之恩也不能企望报答,也不能向他人提及。这也就是古代圣人所说的“施恩德于人不望回报,受到他人施的恩惠千万不能忘记”的道理。

孔子也说:以我的贵而能贵他人的人,想贱也不可得到了;以我的达而能达他人的人,想穷也不可能了。

如果我们在平常的时候与邻里不相往来,只有在有求于他时,才“临时抱佛脚”,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有很多的人都是这样想的,求人是一种短平快的交易,何必花那么多的冤枉心思去搞马拉松式的感情投资呢?

这是一种十足的目光短浅行为,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紧急状况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款待或送礼物给那些对你来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怎么款待,怎么送礼,什么时候款待,或什么时候送礼,这里面很有学问。

别人给你帮过忙之后,再将礼物送去,对方一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没有拜托人家办事,并将礼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大不一样。送礼给刚上任的总经理与送礼给即将调离的总经理,其效果也大有区别。

好的人脉关系是求人成功的基础,但好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依靠平日的积累。

古人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有通过不断地构建和经营,人际关系才能牢固。有了“铁”关系垫底,何愁求助无门?

邻里相处,经常打交道,难免出现磕碰,这样容易造成邻里关系不和睦。热心调解邻里纠纷,你就一定能赢得邻居的尊重。如此一来,当你需要邻居帮助时,邻居就一定会乐而为之。有一个好邻居,可以帮自己解决麻烦的家务事;好邻居会为和谐的邻里关系而努力,当别人家有了不愉快的事,会全力帮助解决。因此,当家里有事时,托邻居帮忙解决是很好的一个途径。

在一个小城市,有这样一对夫妇,女人是个善良温柔的好妻子,和丈夫生活得很幸福。而他们的邻居是性子比较急躁的人,爱发脾气,心情不好时,会与家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而他们并没有袖手旁观,在他们适当的劝解下,邻居终于和好。

他们安排邻居妻子住在自己家,邻居丈夫一开始还赌气。自己给孩子做饭,忙里忙外。夜深人静时,他才体会到妻子的温柔体贴,妻子总会在自己忙得不可开交时倒一杯热茶,总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妻子轻柔的话语比谁的安慰都重要。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不爱她,只是妻子脾气暴了点。

他以为妻子住在了朋友家,但到处找都找不到。后来,才知道妻子住在邻居家。于是,他过去赔礼道歉,后来二人重归于好。

在那几天中,他们不断地安慰那个吵架的妻子,她也想到了丈夫对她的体贴关怀,已经不再责怪丈夫。

在这件事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邻居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邻居的帮助,很难想像事情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邻里和睦,相安互助;邻里交恶,屡起风波。只有邻里关系和睦,才能在日常的相处中互相帮助。如果平常邻居就矛盾重重,那么,你有事向邻居求助时,他又怎么能帮你呢?7.为自己储备几个“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不是“狐朋狗友”,更不是“酒肉朋友”,朋友不在多而在精。不仅要有福同享,更要有难同当。

有句话叫:“生意好做,伙计难找。”伙计不易找,而寻找一位能独当一面、协助自己成功的朋友尤为困难。

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萨耶·卢贝克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理查德·萨耶是靠做小生意起家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最后生意能做得这么大。他一生最大的长处,也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善于寻找和利用朋友。萨耶起初在明尼苏达州一条铁路上当运送货物的代理商。这种代理商共同的烦恼就是:有时收货人认为货不好,拒收送到的货物,若再将货物带回,就会倒赔一笔运费。萨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新招——邮寄。这样不仅退货率大为降低,也为买主增加了便利。这种“函购、邮寄”的方式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他的生意必须扩大规模,否则,别人利用他创造的这种经营方法,很可能赶到他前面去。他挑选了将近五年,终于找到了一个叫卢贝克的人,以两个人姓氏为名的世界性的大企业“萨耶·卢贝克公司”终于诞生了。两个人密切合作,公司第一年的营业额就比萨耶独自一人时增加将近十倍,达四十万美元。第二年的发展更快,这种发展速度不仅为二人始料未及,而且使他俩明显地感到了力不从心了。卢贝克说:“我们何不请一个有才能的人参加我们的生意?”

萨耶一直把当年发现卢贝克看成是一大快事,对他的这个建议由衷赞许:“好吧,我们为我们的生意找个老板。”为上百万元的生意找个经营人,实在比找伙计困难多了。

不久,他们就有些泄气了,这种大将之才,实在是鬼雄人杰,本来就是很稀少的。即便真有这种人才,恐怕也早被别人拉走了。萨耶和卢贝克几次三番谋划,决定开阔视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寻找。

这也是因为大公司的经理一般不屑于经营他们的“杂货铺”,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选拔适当人才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尽全力报效,不会像重金礼聘的知名人物,即便请来了,也只是抱着“帮帮忙”的心理。

有一天,一个经常来这里进货的布贩子进入了他们的视线。那天,萨耶与卢贝克正好路过一家布店,只见人群拥挤,争先恐后地在抢购。等他们走近一看,才知道比任何人想像中的都绝。店门前贴着的大纸上写道:衣料已售完,明日有新货进来!那些拥挤抢购的女人,惟恐明天买不到,在预先交钱。伙计解释说,这种法国衣料原料不多,难以大量供应。萨耶知道这种布料进的不多,但并非因为缺少原料,而是因为销路不好没有再继续进口。看到对女人心理如此巧妙的运用,以缺货来吊时髦女人的胃口,他实在觉得这个布贩手法高人一筹,令人折服。

“虽然不知他长的什么样,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萨耶和卢贝克都这样认为。然而,当他俩与店主见面时,却大出意外,不禁面面相觑。原来他就是经常到他们店里贩布的路华德。他们彼此已认识好几年,从没有深谈过,并且路华德也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举动,因此萨耶和卢贝克对他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直到这次,他们把对方细细打量一番,才发觉他的目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神采飞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寒暄之后,萨耶开门见山:“我们想请你参加我们的生意,坦白地说,想请你去当总经理。”

当上总经理的路华德为报知遇之恩,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果然不负重望,很快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萨耶·卢贝克公司声誉日隆,十年之中,营业额竟增加了600多倍。一时间,该公司拥有30万员工,每年的售货额将近70亿美元。对于零售行业,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萨耶就是这样借着朋友之力取得后来的成功,如果当年他不发现和利用人才,不与卢贝克和路华德合作,今天的他也许还做着小本生意赚些小钱。

社会上能干的人都能够把事情圆满解决。其实,这种人本身并不一定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奇能,也许还是个极平凡的人,只不过是善于团结一批人为己所用罢了。所以,从广义上讲,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都可以借用他们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生活中,很多人利用人脉关系获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获得成功的条件。除去环境、机遇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外,处理好人际关系,则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谁能把结交到好朋友与利用朋友这个问题处理好,谁就能借助来自各方朋友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

8.重视领导身边的人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处理好与领导身边的人的关系,恐怕连领导的面都难见到。反之,若是能把领导身边的人安排妥当,那做起事来可就事半功倍了。

也许你深有体会,我们在办事的时候,即便上级主管和具体办事人员同意解决的问题,也会由于下面某一环节作梗而搁置下来,而负责这一环节的人不论职位大小,也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

宋朝蔡京曾一度被宋徽宗罢相,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他并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多方活动,以图东山再起。

首先,蔡京暗中嘱托亲信内侍求郑贵妃为己说情,又请深得徽宗信任的郑居中伺机进言。一切妥当之后,蔡京再让自己的党羽直接上书徽宗,大意是为他鸣冤叫屈,说蔡京改变法度,全是秉承圣上的旨意,并非独断专行。现在一切都否定了,恐怕并不是皇帝的本心。

这些意见的要害是把徽宗牵了进去。徽宗见表,果然沉吟不语,但也没批复。

这时郑贵妃开始发挥枕边作用。她本是识文断字之人,早已看到表章的内容,又见徽宗的这种表情,就顺势替蔡京说了几句好话,徽宗便有些回心转意了。

郑居中了解内情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约了自己的好友礼部侍郎刘正夫,二人先后晋见徽宗。

居中先进去向徽宗说道:“陛下即位以来,重视礼乐教育等法,对国家和百姓都很有利,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

一席话只字未提蔡京,只把徽宗的功绩歌颂一番,但暗中褒奖的却是蔡京,因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于肯定了蔡京的正确。

刘正夫又进去重复补充了一遍,醉翁之意不在酒。徽宗听了心里很舒服,终于转变态度驱逐刘逵,罢免赵挺之的相位,第二次起用蔡京为相。

蔡京的沟通非常成功。他并没有直接去说服皇上,而是采取了曲线迂回的方式,只是请皇帝身边的人为他说情,结果如愿以偿。日常生活中,你也不妨采用曲线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你会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

求人办事,要有技巧,瞄准主要目标,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主要人物周围那些举足轻重的人,也要多花费心思,多沟通,因为他们人有时对你办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9.掌握时机,拉人一把

俗语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交朋友的目的,就是日后能互相帮助。而在患难之际,关键时刻能掌握时机,拉人一把,不仅会让对方铭记一生,自己也会从中受益无穷。

晋代有一个人叫苟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他人记忆一生。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可谓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尊敬他为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我不知道他那时候那么痛苦,即使知道了,我也帮不上忙啊!”许多人遗憾地说。

这种人与其说他不知道朋友的痛苦,不如说他根本无意知道。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给他们希望。

小于在某企业担任打字工作。一天中午,一位董事走进办公室,向办公室里的小姐们问道:“上午拜托你们打的那个文件在哪里?”可是当时正值吃午饭时间,谁也不知道那个文件搁在哪里,因此谁也没有理睬他,这时,小于对他说:“这个文件的事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谭先生,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吧,我会尽早送到您的办公室的。”当小于把打好的文件送给董事时,董事非常高兴。

几周之后,小于高兴地向她的同事宣布:她升迁了。显然,小于的热心和办事利落获得了董事的赞赏,并让她委以重任。10.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即使再难过,也不愿向他人求助,这是人的自尊心在作祟。如果你是他的朋友,又想诚心帮助他的话,不妨取点巧,让对方觉得你帮他其实也是在帮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格上讲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这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在具体的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交际目的不同,会使交际者之间出现暂时性的尊卑差别。求方为卑,助方为尊。俗话说“求人矮三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人们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求人的,“求人不如求己”、“土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这些谚语表达了人们这种不愿将自己放在一个卑下的地位上的心态。

在交际中,首先应该搞清谁是求方、谁是助方,这种求助关系搞清之后,尊卑差别也就搞清了;其次应该根据这种尊卑差别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具体的交际方法、手段,特别是作为求方的交际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卑的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与自己的这种地位相吻合,否则,如果把尊卑关系误认为是平等关系,甚至于颠倒了尊卑关系,以卑为尊,就会做出失礼之举,有碍正常交际。

在交际中,求方如何才能使自己处于卑位,而把尊位让给助方呢?

第一,求方一般应主动到助方那里去见助方,而不应被动地等待助方或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让助方到求方这里来。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是一介布衣,而刘备是汉朝将军,二者社会地位的尊卑是不言自明的。不过诸葛亮这时并不是刘备的属下,所以尽管尊卑差别很大,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刘备见诸葛亮的目的是想让他“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所以刘备是求方,诸葛亮是助方。刘备不以原来的尊卑差别为念,只讲求助关系上的尊卑差别,屈尊三顾茅庐,把尊的地位让给了诸葛亮,这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如果只讲原来的尊卑差别,不顾交际上的尊卑差别,像张飞所说那样,“使人唤来,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那么刘备就得不到诸葛亮这一大贤,这一点是无疑的。

第二,约见时,求方要等助方,不要让助方等求方。

《史记·留侯世家》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下邳圯上有一老父想要有所教于张良,老父与张良约见时,两次张良都去晚了,张良因此遭到了老父的嗔怪。第三次约见时,张良再也不敢迟到。头天晚上,就在约定地点等老父。老父到后,于是就送给了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当然,这里要求张良等老父,除了因为有一层求助关系外,还有一层长幼关系。

第三,在助方实施帮助完毕时,求方要向助方致谢。

某校张老师请王老师为自己班的学生讲书法课。在王老师讲完课后,张老师就应该说些感谢话:“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我班讲授书法课,丰富了我班的课余文化生活,为此,我代表全班同学向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或者按有关规定给予讲课报酬。

第四,在助方实施帮助完毕之后,如果有机会,求方要主动给予助方帮助,以示报答。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交际的一个原则。求方应牢牢记住助方给予自己的帮助,做到“受恩莫忘”。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交际中品德高尚的人所应遵循的准则。“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对这种报恩精神的浪漫化写照。《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布衣时,自己不能养活自己,一位洗衣物的老大娘见韩信非常饥饿,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韩信做了大官后,赠给这位老大娘千金来报答她的恩情。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懂或疏忽了受恩莫忘、教桃报李的交际原则,就会做出失礼的事来。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求助于人的时候,此时此事你求人,彼时彼事别人也会求你,求方和助方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不论是作为求方还是助方,都应该既自尊又尊人,在求助与助人的双向交流中把握好各自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