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我知道他和他前女友没有真正分手。我真正的成了第三者。他对我解释说,他和他那个女友一说分手,她就不同意,还要死要活的。这时候,我想起我们在一起他曾说过,他不会和那个女孩主动说分手,他会想办法让对方说分手。我觉得现在他对我的解释,似乎是在暗示我,让我提出分手。既然他这样,我何必强求?于是,我再次提出了分手。
这次分手之后,想想自己好傻,明明知道他在骗我,却还是要相信。其实,我只是希望寻找一种安全感,我觉得我的安全需要从小就没得到满足。我知道自己有好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我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我该怎么做呢?
心理透析: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
面对来访女孩的故事,表面看来,女孩的烦恼不安,是因为失恋造成的心灵暂时失衡。但是,透过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她和男孩的牵手,从一开始就并非真正的恋爱,所以,也谈不上失恋,确切地说女孩的烦恼不安是一种“失落感”。
那么,女孩失落的是什么?失落的就是当初交往想得到的。如果说他们的交往不是为了得到爱,是为了得到什么?确切地说,他们是为了相互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很明显,男孩与女孩开始交往的时候,正是“他和他女友刚刚分手”的时候,或者说正是他们的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这正是心灵受伤,需要有人来抚慰的时候。女孩说“不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感觉”,其实是一种托词,是一种心理防卫的说法,内心深处知道他是“到我这来寻求安慰”。那么,既然知道他不是为了爱,既然觉得自己也“对他不是爱”,女孩为什么接受了他,而且“努力去配合他”?用女孩的话说,是为了弥补心中的“寂寞”,为了弥补心中那种没有满足的“安全需要”。就是说,不仅男孩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安慰,女孩也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安慰。总之,他们的相互走近,双方都不是为了寻找爱,而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灵的安慰。
就是这样,男女走近往往不是为了爱。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于是,这就容易出现感情的错位,把相互的寻求安慰蒙上了爱情的面纱。但是,面纱蒙住了眼睛,却很难蒙住了自己的心。于是,心里总会有一种不是爱的感觉,于是,自然很容易分手,于是,心灵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安慰,反而平添了一分忧愁和烦恼。所以,大学校园里的男孩女孩,还是慢慢地相互走近。否则,盲目地手拉手往往会给自己酿造苦酒。
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有些大学生非要蒙上爱情的面纱,来相互寻求安慰呢?有人说是大学生把爱情也当儿戏,有人说是赶时髦。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心理角度说,是因为他们心灵没有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自我界限的概念,说的是在人际关系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是心灵成长的结果。人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母亲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好多人没有在心理上与母亲彻底分开,心灵没有完全的长大。于是,心理上就出现了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这种自我界线不清,会泛化到其他的人际关系中去。
那么,为什么自我界限不清?为什么心灵不愿真正长大?是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得到安全。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心灵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的成年人,他会下意识地感到,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得到温情。当我们触摸一件毛茸茸的边界不明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某种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界限不清的时候,我们也仿佛感到来自这个人的温情。为了这种温情,我们就更加界限不清了。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控制他人。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通过依赖他人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上面三点,正是女孩想得到的安慰,或者说是想得到的“好处”。
心灵跨越: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好处。建立在他人身上的安全感怎能可靠?假想的温情怎能永远温暖心灵?对他人盲目的控制怎能有和谐的关系?这,也许正是女孩隐约感到的所谓不“健康”的心理。
如此看来,靠不让自己长大,靠混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并不能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真正的安慰。只有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成长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人,心灵才能真正的满足和安宁。女孩就需要这样的成长。一旦成长起来了,成熟起来了,就会体验到真正的安全,就会找到真正的温情,就会对自己有真正的自信。如此,也就不用靠“爱情的面纱”来寻求安慰了。
不敢见导师的女研究生
心路迷障:为何总是担心自己嘴歪
这一天,电话预约后一个女孩在男友的陪同下,来到了我们心理健康中心。
女孩是一位医学研究生,高挑的身材,清秀的面庞。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却说,感到自己很难看,很丑,觉得人家都比自己强,怕和人接触,以致什么都不想干,不想学习,不想工作,没有信心,没有动力。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感觉自己嘴歪。可是,我却没看出女孩的嘴部有什么异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落座心理咨询室,女孩继续着自己的故事:
从小,父亲母亲就经常爆发家庭战争。父母虽然都是知识分子,可由于脾气不好,他们为一点小事也会吵起来。他们都是“老三届”,可能是自己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对我就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希望我成名成家。所以,他们对我要求特别严格,我作什么事情,他们总是不放心,总是不满意,总是挑剔。从小到大,我记得的都是他们给我的挑剔和斥责。虽然,他们在生活上给了我很多关心,但是,他们对我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让我从小就没有安全感。
中学的时候,我经历过一次朦胧的初恋,可是,后来那个男孩却和另一个女孩好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嘴巴歪了,好像是别人说过的面部神经麻痹。当时我特别害怕,我告诉了父母。可是,他们说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说没事的。直到我哭了起来,父亲才带我去了医院。医生也说没什么大问题,只好根据我的诉说,就采取针灸治疗。后来,都是我一个人去的医院的。几个月后,我感觉嘴又不正了。这次我就自己看书,自己给自己针灸治疗,一直到现在。现在,我每天总要照镜子,总是感觉自己嘴两边不对称,每天心理压力特别大,从来不敢照相。现在,我怕去学校,怕去医院,怕去见我的导师。一年来,我总是逃避与导师见面。每天无精打采,感到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自从女孩坐在我的面前,没有发现她的面部有任何异常,更没有看到嘴歪。再说,没有人的面部及身体两侧绝对对称,即使有细微差别也是正常。就此,我和女孩做了许多讨论。女孩初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让她依然困惑的是,自己为什么总是担心自己嘴歪呢?
虽然对女孩的问题我有了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诊断,我们又进行了意象对话。
所谓意象对话,就是用想象中的意象进行交流,来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人的想象中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想象中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就是所谓的意象。意象可以反应人的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意象对话的操作,就是双方闭上眼睛,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求询者进入想象的情境,然后双方通过意象进行交流。
在意象对话中,女孩在想象的镜子里看的是一个很丑的女孩,不仅面部不对称,而且神态拘谨,弯腰弓背,穿着一身灰黑的衣服。这个意象正是女孩自卑的心灵写照。于是,我引导女孩对意象进行了积极的改造,让想象中镜子里的女孩换上了鲜艳的衣服,挺起胸膛,振奋精神,而且嘴角泛起了笑容,也没有了不对称的感觉。
心理透析:都是体形嫌恶症惹得祸
现在可以确诊,女孩的问题在心理学上叫体形嫌恶症。体形嫌恶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当事人很关注自己的身体外表,心理上很嫌恶自己躯体的某部分,尽管医生认为不需要矫正,却总是想办法去纠正自己觉得丑恶或不好的躯体部位。心理咨询中发现,体形嫌恶症多发生在青春期男女孩身上。因为这时候的男女孩,对自我形象及自我意识,正处于最敏感的时期。
最常见的嫌恶部位往往是哪些呢?
一般来说,男性往往嫌自己的鼻子不够高或不端正,自己的性器不够大,自己的个子不够高,等等;而女性往往觉得自己嘴巴有问题不好看,没有双眼皮而不好看,脸上有斑点而不雅观,牙齿长得不整齐而不好看,乳房不够大而不性感,身材肥胖不苗条,等等。有的关心的不是躯体问题而是生理现象。比如,有的害怕自己容易脸红,觉得很害臊;有的担心自己有口嗅或者体嗅,令人厌恶。严重的有的甚至不惜高昂的费用和医生的反对,总想进行有关躯体部位的整形手术。他们通常怪自己的躯体上的缺点,认为是自己人际关系与行为上的阻碍因素,因而感到压抑,不敢自信地跟人交往,严重影响社会生活。
追溯体形嫌恶症心理上的根源,往往与性心理发展上受过挫折密切相关。心理咨询实践与研究表明,存在体形嫌恶症的人往往在性心理发展上曾遭受挫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自信,特别是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心理性别上的认同。假如遭遇异性交往之间的挫折或困难,自己就很容易去找理由,而躯体上的“缺陷”常是最好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个“缺陷”才让自己遭遇挫折。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体形嫌恶症往往有其性的象征意义。为什么嫌恶的部位多是鼻子、嘴巴、胸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具有较为明显的性象征意义。比如,之所以特别关心鼻子,是因为鼻子是“突起”的器官,常象征或被联想到男人的性器。因此,常被缺少男人信心的人所担心。与此相应,任何可以张开而有洞口的,如嘴巴,在潜意识往往象征女性的生殖器官。因此,女性的嘴唇也是对自己魅力感到缺乏的女性,会很注意且担心的躯体部位。当然,嫌恶自己个子太矮,身体不苗条,很明显地都是对自己性魅力担心的表现。而对于乳房、阴茎的担心,更是直接地反映了性心理方面的问题。至于担心自己是否会在别人面前因害羞而脸红,或者担心自己的体嗅被人闻到,也有性方面的原因。因为在潜意识里许多人认为是对异性有感觉才脸红的。如果很怕被人发觉自己喜欢异性,就会很在乎自己的脸红,就要回避了。同样的道理,只有很亲近的两个人才比较容易闻到身体味道。于是,怕对异性过分接近的人,也就会担心自己的体嗅问题。
体形嫌恶症的心理根源是心理上对自己缺乏自信,特别是对自己的性别魅力的缺乏自信。这是一种人格特征的表现。对青春期男女还来说,这种缺乏自信的心态很容易地就聚焦在到体形外貌上来,表现为对自己体形外貌某个部位的嫌恶,从而导致心情压抑,不敢与人交往,严重影响社会生活。
这个女孩总是担心自己的嘴歪,就是严重缺乏自信的表现。从小经历的家庭战争,加上父母太多的否定评价,这是导致女孩嫌恶自己严重自卑的根源。自卑的人总是缺乏安全感,于是就想寻求自我保护,自我保护的办法就是追求完美,作为女性往往试图通过完美的外貌来弥补自信的不足。但是,越是这样的追求完美,往往越是对自己不满意。于是,越发没有自信。而中学时代正处于青春期,正是对自我形象非常敏感的时期。初恋的失败,无疑更加严重地挫伤女孩的自信。为什么别人不喜欢我?困惑中面对镜子终于发现,是我的嘴巴有问题。于是,全部的自卑感集中到自己的嘴巴上来。其实,也许当初就没什么问题,不过是心理上的自卑感所至。所谓面神经麻痹,只是后来自己贴上去的一个标签。这大概正是父母和医生认为问题不大的原因。
沟通了上面的意思,女孩领悟较好,能够进一步确信自己的问题关键是心理的,而不是身体的。女孩说:即使我没有过面神经麻痹,也会出现这样的担心,关键是因为我缺乏自信,是这样吗?可是,我真的一无是处,我该怎么办呢?
女孩能够领悟自己的问题是心理上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当事人强烈地坚持自己的体形有问题,甚至到了妄想的程度,常常是很难进行心理调整的。一旦能够领悟自己的问题是心理的,不是身体的,就比较容易进行心理调节了。
心灵跨越:让自信的种子生长起来
对体形嫌恶症的心理调节,最关键的就是帮助当事人建立自信。为了帮助女孩建立自信,第一次会话邻近结束的时候,我对女孩的自救意识、表达能力、身材外貌,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去给自己找优点,要具体详尽,列在一个小本子上,越多越好,至少要找出一百条。女孩虽然感到为难,但愿意尝试。
第二次咨询会话的时候,女孩说还是没有找够一百条,但是在男友的帮助下,总算找到了80条。我翻阅着女孩的本子,逐条给予肯定和鼓励。女孩说,过去真的没有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我知道自信开始在女孩的心中萌芽,顺势围绕重建自信的问题,我们着重讨论了要学会接纳现实自我,破除完美主义。女孩领悟较好:我过去怕和别人交往,怕别人不喜欢自己,都是由于缺乏自信。今天我知道了,只要接纳你自己,别人就会喜欢你。您放心,我会慢慢学会接纳自我的。
在上面认知调节的基础上,随后,我们就行为调节进行了交流,达成了几项行为调节的行动计划。
第一是尽快停止所谓的自我治疗。因为所谓的自我治疗,只能强化嘴巴不正的意念,而停止所谓的自我治疗,就意味着心理情结的淡化,意味着开始接受自己。
第二是走出家门积极进行人际交往。因为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真切感到别人对自己其实是很接纳的,才能真正建立自信。对女孩来说,首先,是与导师保持正常的交往。女孩担心导师不理解自己以前回避导师的缘由。为此,我专门给女孩的导师写了一封便信,简要说明女孩所以没有保持与导师的联系,是因为心理上的一些情结,希望得到理解和帮助。其次,是坚持学校的常规生活。封闭自我只能加重自卑,一旦勇敢地走进现实生活,自信的种子就会逐渐生长起来。
最后,和女孩的男友进行了交流,建议他做两件事:一是支持,多鼓励强化女孩的优点,用爱给女孩自信;一是监督,督促女孩坚定地落实行动计划。女孩的男友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看到两个年轻人会意的微笑,我想,爱的力量会帮助女孩积极自救的。
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我们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了多次的沟通,不断推进自救行动。女孩在自救的路上终于一步步前进了:先是回到了学校和大家一起生活,再是敢于和导师交流了,同时,逐渐减少自我针灸的次数,并且开始了自我接纳。
转眼到了新年,女孩通过电子邮件传来了最新消息,还特意传来一张很有风采的照片。她说:我一直坚持了行动计划,早就停止了所谓的自我治疗,开始接受了自己。我现在课题进行得很顺利,与导师的沟通也不再存在障碍了,更可喜的是我现在变得乐观了,与人交往也比以前得心应手了,所以我现在过得很开心。而且跟您说句心里话,我发现镜子里的自己,也变得有风采了。我现在感觉到,融入人群融入社会,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也没有出现自己所料想的那么严重的后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毕竟走过来了。和以前的我相比,我现在更有自信,更有主见,不再逃避现实,积极主动地面对一切。现在每天在实验室中忙忙碌碌,虽然很累,但很充实,老师们也都很喜欢我。马老师,我很感谢您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在我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是您指引着我一步一步地走向曙光。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会更乐观地面对现实。等着我的下一个好消息吧!
女孩终于在现实的生活中开始学会接纳自我,我为女孩感到欣慰。生活就是这样,只要接纳自我,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洋溢生命的风采。
男子汉的“女孩气”
心路迷障:同学说我像个女孩子
我是一个20岁的大一男生,一个困惑的问题最近缠绕着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的同学取笑我,说我有点女孩气,像个女孩子。这让我非常痛苦。其实,我自我感觉没有什么不正常,也不乏男子汉的气质,只是有点感情细腻,常常多情善感,甚至看电视也会为主人公的遭遇掉泪,做什么事考虑的比较细致,有时候喜欢和女孩子一起谈笑。这有什么不好?我不同意片面地把粗犷甚至匹夫之勇当成男子汉的标志。难道男子汉就都应该如同李逵一般?
我知道同学们也没有什么恶意,平时我的善解人意,也是很受大家欢迎的,这让我有不少朋友。但是,一句“像个女孩子”还是让我有些压力。您说,我的自我感觉对头吗?我应该理直气壮地接受自己的性格吗?
心理透析:两性气质的区分是相对的
你的问题实质是一个性别气质特征问题。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近年来,国外有心理学家有人提出了“双性化气质”概念,认为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往往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还建立了一项心理测验量表,以测定男女双性化气质,对此问题做过专门研究。
男女气质双性化到底好不好?研究发现,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做得更好些,因为他们既具有女性气质又具有男性气质。就是说,男女双性化的人在性别角色心理特征上,往往占据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个方面的优势。最近,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不仅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而且智商、情商都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而且追踪研究发现,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里,更多占据优势地位。
你知道柏拉图吗?在回答男女两性为什么始终在相互寻找,不可遏止地要结合为一体的问题时,柏拉图讲过这样的寓言:很早的时候,人都是双性人,身体像一个圆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后来被从中间劈开了。所以每个人都竭力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重归于完整。有人也许以为这是幼稚的戏言,其实有着深刻寓意:无论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孤立起来都是缺点,都造成了片面的人性,结合起来便都是优点,都是构成健全人性的必需材料。两性气质的区分是相对的,从本原上说,它们并存于每个人身上。一个刚强的男人也可以具有内在的温柔,一个温柔的女人也可以具有内在的刚强。一个人越是蕴含异性气质,在人性上就越丰富,在人格上就越完美。
心灵跨越:男女交往取长补短
如此说来,男孩有点女孩的特征不是一件好事吗?不仅如此,正是顺应男女双性化气质的新理念,当今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开始流行双性化教育呢!
说到这里,你已经不再困惑。那么好,为自己同时具有男女性别气质特征,为自己的人格特征的丰富与完美而鼓掌吧。
致于生活中男女同学的交往和接触,正是相互取长补短,丰富人格特征的渠道。不论男孩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比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和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当然,应该避免走向极端。男孩如果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如果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所以,不要忘了发扬自身的性别气质的优势。
最后,马老师想说,你的困扰其实并非来自同学的取笑,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现在,你一旦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性别气质特征了,你的困惑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