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6371300000027

第27章 海斯家训:学得越多,发现自己越渺小

海斯的祖先居住在苏格兰。传说,丹麦入侵英国打到苏格兰时,海斯的一个务农的远祖当机立断让孩子们埋伏在小路上,把种地的犁头拆开,用犁片当武器砍打敌人。丹麦人突然被犁片砍中,十分惊慌,看到海斯一家人这种誓死力拼的气概,以为苏格兰老百姓都起来援救英王了,赶忙停止前进,仓皇撤退,战局因而扭转,海斯家族也从此闻名。

海斯的一个名叫乔治的远祖于1682年踏上北美大陆。他的孙子是海斯的祖父,以铁匠为职业。海斯的父亲曾任弗蒙特的民兵队长,为人耿直,颇得人心。他原在当地经营一个店铺,1817年在“西部热”的影响下,携妻及子前往俄亥俄州的特拉华定居,以务农酿酒为生。但好景不长,先是经济萧条,家中收入减少,最后本人也因积劳成疾死去。两个多月后,即1822年10月4日,海斯才出世。

父亲去世后,海斯的舅舅伯查德把海斯一家接到自己家中。从此,海斯在舅舅的监护下成长。

虽然海斯的父亲去世比较早,但他的母亲对他进行了良好的教育。母亲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家庭教师,她年轻时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使她不逊于任何的专职教师。她很早就教海斯阅读、书写、计算,还培养他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因此,母亲的教育非但没有耽误海斯的前程,反而给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力。

好学和勤思的习惯令海斯受益无穷。当母亲将他送到学校后,海斯立即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佼佼者。谦逊品格也为他扫除了前进的障碍。他没有由于母亲的庇护而封闭自己,倒是继承了母亲的全部优点,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母亲对海斯的教育之所以没有产生消极的后果,反而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主要是其好学的习惯和谦逊的品格。海斯虽然在学生时代也是“野心勃勃,梦想将来能荣华富贵”,但谦逊使他没有狂妄,而是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因为清醒,他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用勤奋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来,当海斯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认为自己具有了不起的力量,但与此同时,我又非常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现状和精神上的弱点。我曾经想像,在未来某个时候我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学到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渺小。”如果这句话反过来说,更能体现其中永恒的真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海斯后来正是将自己的这种感悟贯穿到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所以,他的几个孩子都有出色的表现。

海斯一生共有七子一女,萨蒂斯(伯查德)·奥斯汀·海斯是长子,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先是做律师,后来开了一家专门从事税收和房地产方面法律问题的事务所。次子是詹姆斯·韦布(韦布·库克)·海斯,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在父亲任职期间,做了他的机要秘书。

学习知识就是这样,学得越多发现自己懂得越少,就越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在浩瀚的知识面前,谁又能觉得自己不渺小呢?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知识像气球,气充得越足,接触的未知空间越大。因此,先人才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种学习态度的问题。

对待学习,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孩子涉猎的知识面很宽,加之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一些课外学习任务,使得很多孩子都不堪重负,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的确,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是很沉重。但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因为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我们才可以获得知识,从而拥有某一方面的技能,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身创造条件。

我们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即使精通某一方面,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所以,活到老学到老。

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乃是做人的大意境。

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就像一个圆,里面是自己掌握的圆,外面是未知的世界,圆越大,接触未知世界的边缘就越大,所以掌握的知识越多就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越多。你慢慢地成长,慢慢地积累知识,就慢慢地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原来那么多。